胡安·拉蒙·希梅內斯
胡安·拉蒙·希梅內斯
胡安·拉蒙·希梅內斯(Juan Ramón Jiménez,1881–1958),西班牙詩人、散文家。
1881年11月23日,胡安·拉蒙·希梅內斯生於西班牙烏埃瓦省的莫格爾。曾進入塞維利亞大學學習法律。1900年開始發表詩歌,1936年因西班牙內戰爆發流亡國外,輾轉遷居波多黎各。其主要作品有《遙遠的花園》、《悲情詠嘆調》、《一個新婚詩人的日記》和《三個世界的西班牙人》等,曾獲得1956年諾貝爾文學獎。1958年5月29日,胡安·拉蒙·希梅內斯在波多黎各聖胡安逝世。
胡安·拉蒙·希梅內斯
1900年,希梅內斯到達馬德里。同年,發表了最初的兩本詩集,即《白睡蓮》和《紫羅蘭色的靈魂》。這一年,由於父親去世,家道中落,他情緒受到很大打擊,抑鬱成疾,住進了療養院。
1902年發表了《悲情詠嘆調》。
1904年發表了《遙遠的花園》。
1905年,希梅內斯返回故鄉居住。1905年至1913年是他的創作高峰期。他發表了多部詩集。
1912年,希梅內斯回到馬德里。
胡安·拉蒙·希梅內斯
1918年,希梅內斯率先發起詩歌創新運動,對西班牙現代的“27年代”文學起到了很大的影響。
1921至1927年,他在雜誌上發表了許多篇散文。
1936年,西班牙內戰爆發,和眾多西班牙知識界人士一樣,希梅內斯站在共和派一邊。內戰結束后,希梅內斯被迫流亡國外。他首先來到華盛頓,后輾轉遷居到波多黎各,在那裡定居,並在大學任教。在流亡期間,他的創作從“赤裸裸的詩歌”向“純粹詩歌”轉變。
1956年,希梅內斯被授予諾貝爾文學獎。不久,其妻子病逝。希梅內斯受到很大打擊,未參加頒獎儀式。
1958年5月29日,胡安·拉蒙·希梅內斯在波多黎各首府聖胡安逝世。
胡安·拉蒙·希梅內斯
1916年,兩人在美國結婚。
1956年,在希梅內斯接受諾貝爾文學獎三天後,妻子即死於癌症。希梅內斯終無法從悲痛中復原,兩年後去世。
作品名稱 | 作品類型 | 創作時間 |
《白睡蓮》 | 詩集 | 1900 |
《紫羅蘭的靈魂》 | 詩集 | 1900 |
《詩韻集》 | 詩集 | 1902 |
《悲情詠嘆調》 | 詩集 | 1902 |
《遙遠的花園》 | 詩集 | 1904 |
《純粹的輓歌》 | 詩集 | 1904 |
《溫和的輓歌》 | 詩集 | 1909 |
《悲哀的輓歌》 | 詩集 | 1910 |
《春之組曲》 | 詩集 | 1910 |
《小毛驢與我》(小毛驢之歌、小銀和我) | 自傳性散文詩集 | 1910 |
《一個新婚詩人的日記》 | 詩集 | 1917 |
《永恆》 | 詩集 | 1918 |
《石與空》 | 詩集 | 1919 |
《一致》 | 詩集 | 1925 |
《全集》 | 詩集 | 1936 |
《三個世界的西班牙人》 | 散文集 | 1942 |
《空間》 | 詩集 | 1954 |
以上參考
胡安·拉蒙·希梅內斯
胡安·拉蒙·希梅內斯
胡安·拉蒙·希梅內斯
希梅內斯的詩作,無論是通俗民謠體或藝術化,都帶著突出的音樂性,但卻似從朦朧幽暗的地方隱隱傳來,如月光下的猶豫,低沉哀切。詩人第一階段的文學風格即沾染象徵主義(無色,只有陰影)的縹緲,充滿了音樂的和諧、朦朧的色彩和淡淡的哀愁。代表這一時期的作品有《紫色的靈魂》和《悲哀的詠嘆調》。文史家形容此時為金色、灰綠、淡紫……從詩集《有聲的寂寞》起,開始了詩人創作的第二階段-白色的希梅內斯。詩人從迷茫和消沉走向熱情,出現了嶄新的,更富於藝術的韻律。第三時期是從《新婚詩人的日記》開始,詩人擯棄了現代主義的裝飾性的東西,進入了另一個境界。形式更自由而樸素,趨向知性和抽象,表現出更廣闊的嚴謹、理智和深奧的思維。在後期的《石頭和天》、《全部的季節》、《玄奧的動物》等作品中,歸真返樸,反映了詩人在對現實的體驗中建立起來的內心世界。《小銀和我》是詩人第二創作階段的後期作品,通過詩人和小銀在詩人家鄉摩格爾那個村子里的一幅幅生活場景的描寫,表現了詩人和小毛驢小銀唇齒相依的真摯感情。
胡安·拉蒙·希梅內斯
文學類 |
▪ 1956 諾貝爾文學獎(獲獎) |
以上參考
希梅內斯是二十世紀西班牙新抒情詩的創始人,在西班牙現當代兩個著名的作家群體——“九八年一代”和“二七年一代”之間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是不少先鋒派詩人的老師,曾影響加西亞·洛爾迦和眾多拉美大家。
“他(胡安·拉蒙·希梅內斯)的西班牙文抒情詩,成了高度精神和純粹藝術的最佳典範。”——諾貝爾文學獎頒獎詞
“希梅內斯具有非同尋常的創造活力。”——2012年塞萬提斯文學獎獲得者何塞·曼努埃爾·卡瓦耶羅
“希梅內斯是西班牙最細膩的行吟詩人。”——尼加拉瓜作家魯文·達里奧
希梅內斯用詩一樣的語言告訴我們的,是宇宙間永恆的真理,是生命的價值與意義,也是前進路上的航標與指引。——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