築衛城遺址
築衛城遺址
築衛城遺址位於江西省中部的樟樹市玉華景區北部,大橋鄉洪光塘村,是江南印紋陶遺址"核心"地區的一處較為典型的新石器時代晚期著名遺址,因"築城以自衛"而得名。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遺址於1947年10月被發現,在1974年、1977年兩次考古發掘,揭露面積566平方米,遺址的文物有斧、刀、鏟等石器,鼎、罐、碗、紡輪等陶器,還有30餘個房基柱洞的遺跡。
該遺址是迄今為止發現的中國保存最完整的早期文明時期大型土城之一。2001年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遺址於1947年10月被發現,因“築城以自衛”而得名。遺址城垣規模宏大,東西寬410米,南北長36米,城牆最高處20餘米,遺址面積約14公頃。
1974年,北京大學歷史系考古專業師生和省、樟樹市文博工作者來到夢境一般的築衛城,輕易的獲得了兩個不同時期的地層:上層為商周文化遺存,下層為新石器時代晚期的遺存。
在1974年、1977年兩次考古發掘,揭露面積566平方米,文化堆積厚約3至4米,地層堆積解決了江西新石器時代演進商周的歷史發展關係。
遺址出土的文物、遺跡眾多,有斧、刀、鏟等石器,鼎、罐、碗、紡輪等陶器,還有30餘個房基柱洞的遺跡,這些充分說明樟樹市境地在距今4500年前已經出現原始村落,先民們過著以農業為主,漁獵經濟為輔的定居生活,並已有制陶、紡織手工業父系氏族社會。
1977年,廈門大學歷史系考古專業師生以及省、市的文博人員再次探訪神秘古城遺址。
![築衛城遺址](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4/3/m438126369d78313bc7b4b34151a1fc42.jpg)
築衛城遺址
![築衛城遺址](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b/2/mb22ee7f7917a5a79d7b4e5cdeacee712.jpg)
築衛城遺址
築衛城遺址是全國重點文保單位,是以新石器時代晚期為主的遺址,也有青銅時代的遺存,距今已有5000多年。
該遺址的發掘與研究,使吳城遺址商文化的年代得以印證,是江南地區印紋陶遺址核心的著名遺址,為進一步了解江南地區文化全貌,確立江西乃至先秦考古學編年提供了科學的資料。現常有海內外遊人和專家學者到此訪古、考察。
樟樹市政府於2011年底開始對築衛城進行保護性的開發,省博物館、樟樹市旅遊局、文化局、大橋街道辦事處聯合組建了考古隊,對築衛城遺址進行開發並恢復原貌。
開發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