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戲劇大賞
壹戲劇大賞
上海·靜安現代戲劇谷“壹戲劇大賞”是華語地區重要的戲劇獎項之一,被喻為中國的托尼獎。2017年“壹戲劇大賞”通過劇評人、藝委會層層評選的方式,經過初選、複選和決選三輪公正而嚴謹的投票程序,評選出了十一項大獎,包括年度大戲、年度最佳導演、年度最佳男/女演員、年度最佳編劇、年度經典復排等,重在表彰行業成就,鼓勵原創力量。其頒獎典禮於5月22日在上海美琪大戲院隆重舉行。
2010年第一屆
獎項 | 獲獎及作品 |
年度大戲 | 《戀愛的犀牛》十周年紀念版 |
年度創新劇目 | 《永不消逝的電波》 |
年度最佳導演 | 林奕華《男人與女人之戰爭與和平》 |
年度最佳編劇 | 寧財神《21克拉》 |
年度最佳男主角 | 呂涼《1977》 |
年度最佳女主角 | 姚晨《杜拉拉》 |
年度戲劇新人 | 張信哲《露露,聽我說》 |
世博年最值得期待戲劇人 | 王珞丹 |
年度最佳製作人 | 張余(上海現代人劇社) |
年度人物 | 賴聲川 |
年度聯盟藝術機構 | 中國國家話劇院 |
年度聯盟合作劇場 | 上海商城劇院 |
年度事件 | 張軍崑曲藝術中心成立 |
世博年度合作夥伴 | 上海戲劇學院 |
2011年第二屆
獎項 | 獲獎及作品 |
年度大戲 | 《四世同堂》 |
年度最佳導演 | 賴聲川《寶島一村》 |
年度最佳編劇 | 鄒靜之《我愛桃花》 |
年度最佳製作人 | 王偉忠《瘋狂電視台》 |
年度最佳男主角 | 徐崢《資本論》 |
年度最佳女主角 | 秦海璐《四世同堂》 |
年度戲劇新人 | 李心潔《遠大前程》 |
年度網路票選明星 | 梅婷《我愛桃花》 |
年度人物 | 何念《我愛桃花》、《愛情三部曲》、《資本∙論》、《尋人啟事》 |
世博戲劇貢獻獎 | 孟京輝話劇《堂吉訶德》 |
2012年第三屆
獎項 | 獲獎及作品 |
年度大戲 | 音樂劇《媽媽咪呀!》中文版 |
年度最佳導演 | 林奕華《紅娘的異想世界之在西廂》 |
年度最佳製作人 | 田元《媽媽咪呀!》 |
年度最佳編劇 | 萬方《有一種毒藥》 |
年度最佳男主角 | 金士傑《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 |
年度最佳女主角 | 劉若英《紅娘的異想世界之在西廂》 |
年度新銳男演員 | 陳赫《混蛋攻略》 |
年度新銳女演員 | 江一燕《七月與安生》 |
年度新銳導演 | 李宗熹《守歲》 |
年度最佳舞美呈現 | 英國壁虎劇團《外套》 |
年度時尚戲曲 | 張軍《水磨新調》 |
戲劇精神傳承獎 | 李國修 |
傑齣戲劇貢獻獎 | 北京人民藝術劇院 |
2013年第四屆
獎項 | 獲獎 |
年度大戲 | 《活著》 |
年度最佳導演 | 孟京輝《活著》 |
年度最佳編劇 | 何冀平《甲子園》 |
年度最佳男主角 | 黃渤《活著》 |
年度最佳女主角 | 劉曉慶《風華絕代》 |
年度小劇場戲劇 | 《驢得水》 |
年度新銳導演 | 李李《麵包樹上的女人》 |
年度新銳男演員 | 沈騰《烏龍山伯爵》 |
年度新銳女演員 | 何韻詩《賈寶玉》 |
年度最佳製作人 | 李東 |
年度戲劇致敬人物 | 焦晃 |
年度戲劇創新人物 | 何念 |
2014年第五屆
獎項 | 獲獎 |
傑出導演 | 孟京輝、何念 |
菁英導演 | 吳文德、李宗熹 |
傑出演員 | 袁泉 |
傑出製作人 | 戈大立、田元 |
傑齣戲劇機構 | 台灣果陀劇場、北京開心麻花、上海錦輝傳播 |
卓越戲劇機構 | 中國國家話劇院、上海話劇藝術中心 |
2015年第六屆
獎項 | 獲獎及作品 | |
年度大戲 | 《伏生》 | 《老大》 |
年度最佳導演 | 王曉鷹《伏生》 | 田沁鑫《羅密歐與朱麗葉》 |
年度菁英導演 | 劉方祺《盜墓筆記》系列作品 | 林奕《謀殺正在直播》 |
年度最佳男演員 | 李光潔《羅密歐與朱麗葉》 | |
年度最佳女演員 | 蔡燦得《淡水小鎮》 | |
年度菁英男演員 | 宗俊濤《番茄不簡單》 | 彭梓桁《三顆豆的彪悍手記》 |
年度菁英女演員 | 郭彤彤《這輩子有過你》 | 史策《求偶》 |
年度最佳編劇 | 喻榮軍《老大》 | 孟冰、馮必烈《伏生》 |
年度菁英編劇 | 朱宜《長生》 | 劉婧《你好,瘋子!》 |
年度最佳製作人 | 葉惠賢《一代名優》 | 周誼《這輩子有過你》 |
年度國際視野獎 | 愛丁堡前沿劇展 | |
年度最佳人氣 | 《盜墓筆記》 |
2016年第七屆
年度大戲:《北京法源寺》
年度最佳導演:田沁鑫《北京法源寺》
年度最佳男演員:楊立新《戲台》
年度最佳女演員:焦媛《金鎖記》、《阮玲玉》
年度最佳編劇:孟冰《白鹿原》、過士行《帝國專列》
年度新銳導演:李建軍《飛向天空的人》
年度最佳舞美:《驚夢》
年度最佳人氣:《戲台》、《武則天》
年度經典復排:《南海十三郎》
年度小劇場戲劇:《丁西林民國喜劇三則》
年度傑出貢獻:藍天野、劉曉慶
2017年第八屆
獎項 | 獲獎及作品 | |
年度大戲 | 《白鹿原》(陝西人藝) | |
年度最佳導演 | 林奕華(《紅樓夢》) | 司徒慧焯(《親愛的,胡雪岩》) |
年度最佳男演員 | 文章(《每一件美妙的小事》) | 方旭(《二馬》、《我這一輩子》) |
年度最佳女演員 | 劇雪(《海鷗》) | |
年度最佳編劇 | 潘惠森(《親愛的,胡雪岩》) | |
年度經典復排 | 《商鞅》 | |
年度最佳舞美獎(包括燈光設計) | 《紅樓夢》陳焯華 | |
年度最佳人氣 | 《三昧》 | |
年度小劇場戲劇 | 《呼吸》 | |
年度新銳導演 | 王子川(《非常懸疑》、《四情旅店》) | |
“靜安故事”戲劇文學作品一等獎 | 靜安青年越劇團《早霞》(編劇:倪嶸雷) |
2018年第九屆
獎項名稱 | 獲獎名單 |
中國話劇傑出貢獻獎 | 朱旭、焦晃 |
年度大戲 | 《谷文昌》 |
年度最佳編劇 | 孟冰《平凡的世界》 |
年度最佳導演 | 李六乙(《李爾王》、四川話版《茶館》) |
年度最佳男演員 | 張國立《斷金》 辛柏青《谷文昌》 |
年度最佳女演員 | 陳數《海上夫人》 |
年度經典復排 | 《狂飆》 |
年度最佳人氣 | 《家客》 |
年度最佳舞美獎 | 《海上夫人》 |
年度小劇場戲劇 | 《茶館2.0》 |
年度新銳導演 | 丁一滕(《竇娥》、《醉夢詩仙》) |
年度學院獎 | 馬俊豐、沈力、周映辰、曹艷、郎劍飛 |
2019年第十屆
獎項名稱 | 獲獎方 |
---|---|
年度大戲 | 《繁花》 |
年度最佳編劇 | 《繁花》溫方伊 |
年度復排 | 《於無聲處》 |
年度小劇場 | 《裁·縫》(老顧篇) |
年度最佳導演 | 《陳奐生的吃飯問題》 胡宗琪 |
年度最佳男演員 | 《原則》 高翰文 |
年度最佳女演員 | 《洪水》 蘇麗 |
年度新銳導演 | 《果戈里·狂人日記》 汪莘 |
年度舞美 | 《厄勒克特拉》 |
年度引進劇目 | 《俄狄浦斯》 |
2021年第十二屆
初評入圍名單 |
年度大戲《牛天賜》、《德齡與慈禧》、《浮士德》 年度經典復排《上海屋檐下》、《原野》、《德齡與慈禧》 年度最佳小劇場《父親》、《四張機》、《金錢世界》 年度最佳導演何念《深淵》、方旭《牛天賜》、司徒慧焯《德齡與慈禧》 年度新銳導演陳然《趨近》、里奇•魯斯克《山海經》、陳飛歷《裁決》 年度最佳編劇黃維若《貴胄學堂》、王寶社《三灣,那一夜》、韓丹妮《作家在地獄》 年度最佳舞美《牛天賜》、《深淵》、《上甘嶺》 年度最佳男演員毛俊輝《父親》、廖凡《浮士德》、王暉《三灣,那一夜》 年度最佳女演員江珊《德齡與慈禧》、張露《深淵》、宋憶寧《家客》 年度最佳引進劇目《安魂曲》、《美狄亞》、《光》 |
2021年05月,“壹戲劇大賞”頒獎典禮舉辦,2021上海·靜安現代戲劇谷正式落下帷幕:
“最佳男演員”與“最佳女演員”分別誕生出兩位得主。被譽為“香港戲劇教父”的毛俊輝憑藉他在《父親》中的表演,與在圖米納斯執導的話劇《浮士德》中出演“魔鬼”墨菲斯特的廖凡,共同獲得最佳男演員的稱號。知名女演員江珊和張露,分別以自己在《德齡與慈禧》和《深淵》中的表現,共同摘得“最佳女演員”的桂冠。“年度最佳導演”的稱號,由何念摘得,他執導的《深淵》可圈可點、反響熱烈。“年度新銳導演”的獎項則歸屬於與上海話劇藝術中心合作劇目《山海經》的英國導演里奇·魯斯克;王寶社則憑藉作品《三灣,那一夜》獲得“年度最佳編劇”稱號。
1、戲劇演季平台。採取國際戲劇演藝行業通用的“演季”模式,打造既體現戲劇主體藝術追求和原創能力,又反映戲劇市場經營運作和產業追求的“春夏”與“秋冬”兩大演季品牌。
2、戲劇資助平台。設立戲劇專項扶持資金並制定出台了《劇(項)目資助管理辦法》與《戲劇工作室房租補貼辦法》,為充分挖掘和整合區域核心創意資源和劇場資源,集聚高端人才提供了政策和財力保障。
3、戲劇資訊平台。通過發布與預測當下及未來戲劇產業發展趨勢的公共信息,逐步建立起一個對戲劇市場動態和趨勢進行量化統計分析的專業資訊平台,為政府管理機構、市場投資機構和戲劇觀眾等各方提供更全面、準確的資訊。2010年,出版了首部對國際戲劇產業進行全面描述分析的書籍——《都市戲劇產業:國際對標和中國案例》(2010年4月,上海文化出版社)。
4、戲劇評獎平台。戲劇評獎活動是觀眾的注意力焦點,更是確立上海在都市戲劇產業領域標桿地位的重要手段。2010年4月15日,對標美國“托尼獎”,推出了中國首個商業戲劇獎項——“現代戲劇谷2010壹戲劇大賞”,引起業界熱評。該獎項將成為對中國現代戲劇發展作出傑出貢獻的藝術家及戲劇機構進行褒獎和致敬的權威平台。
5、科技服務平台。科技與藝術結合已經成為都市戲劇創作的一大趨勢。通過扶持上海戲劇學院、上海音樂學院等機構,提升其戲劇、音樂高科技製作與合成水平,將多媒體演藝虛擬空間合成實驗室和東方數字媒體藝術中心等尖端資源拓展為面向戲劇市場的公共科技服務平台,打造國內一流的戲劇科技人才基地和製作基地,提高上海都市戲劇創作的科技含量和市場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