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聲川
中國台灣導演
賴聲川(Stan Lai),1954年10月25日出生於美國華盛頓,中國台灣舞台劇、電視、電影導演,畢業於美國加州柏克利大學。
1984年創作的首部舞台劇《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並創立劇團表演工作坊。1992年將《暗戀桃花源》改編成了同名電影,獲得了最佳改編劇本獎。代表作品有《這一夜》《誰來說相聲》《如夢之夢》《寶島一村》等。
1978年與丁乃竺結婚,婚後孕有兩女。2019年12月,擔任編劇、導演的戲劇作品《曾經如是》在上海首演。2020年執導舞台劇《水中之書》製作成戲劇影像,將於10月上映。
大事件
1954-10-25
出生
1954年10月25日出生於美國華盛頓。
1984
創立劇團表演工作坊
1984年創作的首部舞台劇《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並創立劇團表演工作坊。
1988
獲得了台灣文學大獎
1986年3月3日,擔任編劇的舞台劇《暗戀桃花源》首演,賴聲川憑藉該劇於1988年獲得了台灣文學大獎。
1992
獲最佳改編劇本獎
1992年將《暗戀桃花源》改編成了同名電影,獲得了最佳改編劇本獎。
2007
入選中國話劇百年當代名人堂
2007年,賴聲川入選中國話劇百年當代名人堂。
2008-12-05
獲得北京丹尼國際舞台表演藝術獎
2008年12月5日,與王偉忠聯合編導的舞台劇《寶島一村》首演,憑藉該劇獲得了第1屆北京丹尼國際舞台表演藝術獎最佳編劇獎。
2013
發起創立烏鎮戲劇節
2013年與黃磊等共同發起創立烏鎮戲劇節。
2020-12
擔任“藝術委員會主任”
2020年12月,加盟愛奇藝“無名”戲劇人生活生產真人秀《戲劇新生活》,擔任“藝術委員會主任”。
1954年10月25日出生於美國華盛頓市。
1966年回到台灣。
1972年就讀於輔仁大學英語系,同時在台北一家餐廳從事民歌演唱和演奏。1976年大學畢業后成為了一名義務兵,開始做樂隊,後來又被調去做英文播音員。
賴聲川活動照
1978年申請進入美國伯克利大學戲劇藝術研究所讀戲劇藝術。
1983年獲戲劇博士學位,回台灣任台北藝術大學戲劇學院院長、美國斯坦佛大學客座教授及駐校藝術家。
1984年創作的首部舞台劇《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在台北耕莘文教院大禮堂上演。同年11月創立了舞台劇劇團“表演工作坊“。
1985年3月1日執導的舞台劇《那一夜,我們說相聲》在台北市“國立”藝術館上演。
1986年3月3日擔任編劇的舞台劇《暗戀桃花源》首演於台北“國立”藝術館,憑藉該劇於1988年獲得了台灣文學大獎。
賴聲川《暗戀桃花源》
1989年5月4日自編自導的舞台劇《回頭是彼岸》首演,同年創作及演出的相聲劇《這一夜,誰來說相聲》首演於台北“國立”藝術館。
1991年執導了由李立群單獨出演的相聲劇《台灣怪譚》。
1994年編導了由陳文敏、尹昭德等聯合出演的劇情片《飛俠阿達》。1995年擔任電視情境劇《我們一家都是人》的編導、創意總監。
1997年執導了相聲劇《又一夜,他們說相聲》。
1998年編導了舞台劇《我和我和他和他》。
賴聲川書籍
1999年出版書籍《賴聲川:劇場》。
2001年與丁乃竺聯合編導了舞台劇《亂民全講》。
2005年編導的相聲劇《這一夜,Women說相聲》在台北首演。
2006年9月創作的專業著作《賴聲川的創意學》在內地出版。
2007年8月為了紀念香港回歸十周年、香港話劇團建團30周年、中國話劇百年,受邀為香港話劇團特別排演了一版以全粵語演出的香港版《暗戀桃花源》。10月5日編導的相聲劇《這一夜,Women說相聲》在北京首演。
2011年3月18日編導的相聲劇《那一夜,在旅途中說相聲》在台北首演。
2013年與黃磊等共同發起創立烏鎮戲劇節。
2014年修訂出版譯著《僧侶與哲學家》。同年烏鎮戲劇節期間,在烏鎮白蓮區的兩棟古宅里製作了環境戲劇《夢遊》。
2016年8月3日創作的首部兒童劇作品《藍馬》在上海上劇場上演。9月執導的英文歌劇《紅樓夢》在美國舊金山歌劇院首演。
2017年1月10日擔任總導演、總編劇的全球首部劇場互動網路情景喜劇《王子富愁記》舉行開機發布會。
2018年1月“賴聲川大講堂”在上海上劇場開講,進行“創意學”演講。4月26日獨創的“斜角喜劇”《隱藏的寶藏》在上劇場首演。10月編導的環境戲劇《遊園·流芳》在美國洛杉磯亨廷頓圖書館首演。
2019年6月,擔任編劇、導演的《幺幺洞捌》在上海上劇場首演。12月,擔任編劇、導演的戲劇作品《曾經如是》在上海首演。
2020年參加脫口秀節目《2020世界在望》。10月23日擔任編劇導演的話劇《水中之書》高清戲劇影像發布會暨首映儀式在北京天橋藝術中心舉行。12月,加盟愛奇藝“無名”戲劇人生活生產真人秀《戲劇新生活》,擔任“藝術委員會主任”。
2021年1月8日執導的話劇《幺幺洞捌》首演在杭州大劇院落幕。
2021年1月16日主演的真人秀《戲劇新生活》在中國大陸首播。
2021年3月17日,執導的話劇《暗戀桃花源》將於4月2日-4日在中國台灣演出。
2021年3月,執導的話劇《如夢之夢》“武漢站”演出。
2021年4月22日,參加“大武漢之夜”——《如夢之夢》公益專場演出。
2021年6月,賴聲川編導親子劇《藍馬》在上劇場演出。
2021年7月10日-11日,編劇並執導的話劇《水中之書》在北京天橋藝術中心大劇場上演。
賴聲川與家人
1974年與丁乃竺(史學家丁中江二女兒)相識。
1976年相戀。
1978年結婚,婚後育有兩女。長女,曾出演《暗戀桃花源》。次女賴仙耘,是一名動畫師兼編劇。
賴聲川是個球迷,主要看籃球和美式橄欖球。
在賴聲川的戲劇創作生涯中,他創造出一場場精彩絕倫的戲劇,開創了劇場新的美學,令觀眾重新回到劇場領略劇場的魅力,為華語地區的戲劇發展開創了新的領地。每一個初次走進賴聲川劇場的觀眾,都會被賴聲川戲劇作品里創意多變的舞台設置,耐人尋味的意象隱喻以及作品中蘊含的豐富的人生哲理所驚嘆。(四川師範大學冉芝贇評)
賴聲川個人照
賴聲川特殊的成長背景,以及其所在的社會文化環境,使得他能夠在觀察世界之時採用多維度的視角,將東西文化的精髓融會貫通。更加重要的一點是,劇作意識與劇場形式在其作品中迸發出無限可能,開創出別具匠心的戲劇美學,開闢了一條戲劇藝術在現代社會發展的嶄新道路。
賴聲川的戲劇創作以20世紀的台灣作為藍本,始終投射著現代社會中台灣居民的生活變化。這種投射可以說是對於當下社會環境的一種情感體驗,而對於歷史的評判與關懷既顯示出歷史承擔的責任感,也是賴聲川人文情懷的深刻表述。(安徽大學朱夢圓評)
舞台劇
時間 | 名稱 | 備註 |
---|---|---|
1985 | 《那一夜,我們說相聲》 | 這個由5個相聲段子所組成的“相聲劇場”,藉由正在消失中的藝術形式來反映現代社會中的許多事物與觀念的消逝。 |
1986 | 《暗戀桃花源》 | 排練悲劇《暗戀》和排練喜劇《桃花源》的兩個不同劇團,陰錯陽差地必須輪流使用一個舞台。最後,兩團甚至象合唱團二重唱似地公用舞台演出。 |
1994 | 《紅色的天空》 | “表演工作坊”十周年紀念演出。賴聲川透過演員還年輕的身體,詮釋人老年、老化、以及生命末端的種種情境。 |
2000 | 《如夢之夢》 | 《如夢之夢》從一個醫生的故事,連結到一個病人的故事,再連到一個上海老女人、一個法國伯爵的故事,然後又回到病人的故事,最後再度成為醫生的故事。 |
2000 | 《千禧夜,我們說相聲》 | 首演於台北“國家戲劇院”,由“表演工作坊”演出。 |
2001 | 《亂民全講》 | 《亂民全講》分成許多小故事,小故事又分為幾個小段, 每個不相關的小段是穿插進行的。 |
2005 | 《這一夜,WOMAN說相聲》 | 於台北城市舞台首演,由“表演工作坊”演出。由練口才、旅程、戀愛病等九個段子組成。 |
2008 | 《寶島一村》 | 這出結合了表演藝術與影視界雙大師的精採好戲,將呈現眷村三代住民、四個家庭的故事。 |
2011 | 《那一夜,在旅途中說相聲》 | 表演工作坊的金字招牌“相聲“系列即將以”旅行“為主題編織出全新相聲作品。 |
2014 | 《夢遊》 | 2014年烏鎮戲劇節,賴聲川為烏鎮白蓮區兩棟古宅定製了一個戲《夢遊》,演出由導遊帶觀眾進入古宅內的五個不同的區域,依次觀看演出。 |
2016 | 《水中之書》 | 何實為了商業上的利益,創造了“快樂學公司”,但他自己完全不懂什麼叫快樂。他要尋回自己的過去來了解怎麼樣才能夠快樂,而一切就從母親留下的一棟海邊房子,與一個神秘小女孩的相遇開始…… |
2017 | 《藍馬》 | 《藍馬》是賴聲川從事劇場工作以來推出的第一部兒童劇。小女孩琦琦按著母親的意願從小學習鋼琴,母親為她找了最好的鋼琴老師,希望她在鋼琴比賽中取得最好的成績。 |
2018 | 《隱藏的寶藏》 | 《隱藏的寶藏》是賴聲川新發明的劇種——斜角喜劇,觀眾能同時看到演員台前和幕後的表演情況。 |
2018 | 《遊園·流芳》 | 賴聲川用精巧、嚴密的戲劇結構,詩化的全英文寫作,把中國文化編織進了這個西方國家的園林中,創造了一個跨越東西方的瑰麗夢境。 |
2019 | 《曾經如是》 | 《曾經如是》是賴聲川創作的第40部戲劇作品,大陸演員郝蕾將出演女主角雪蓮,大陸歌手張傑也將跨界加入演出。 |
2019 | 《幺幺洞捌》 | 在該舞台劇中,賴聲川以一個固定空間為載體,將不同時空放在了一起。故事發生地在上海,從1943年到2019年,同一個空間,在不同的時間不同人的生活中有著不同的用途。 |
2018 | 《鯨魚圖書館》 | 賴聲川與女兒賴仙耘一起編劇《鯨魚圖書館》,主題就是想帶孩子們認識閱讀的重要性,教會孩子們如何閱讀。 |
話劇
時間 | 名稱 | 原著 | 演出單位 |
---|---|---|---|
1988 | 《落腳聲 古厝中的貝克特》 | 貝克特 | 國立藝術學院戲劇系 |
1990 | 《海鷗》 | 契訶夫 | 國立藝術學院戲劇系 |
1991 | 《面試》 | 范義大利 | 國立藝術學院戲劇系 |
1995 | 《一夫二主》 | 高多尼 | 表演工作坊 |
1996 | 《新世紀,天使隱藏人間》 | 庫許納 | 表演工作坊 |
1998 | 《靈戲》 | 郭寶昆 | 新加坡實踐話劇團 |
2001 | 《一婦五夫?!》 | 卡洛·哥爾多尼 | 表演工作坊 |
2001 | 《等待狗頭》 | 貝克特 | 表演工作坊 |
2014 | 《連台戲:讓我牽著你的手……》 | 契訶夫 | 表演工作坊 |
2015 | 《冬之旅》 | 萬方 | 表演工作坊 |
2018 | 《北京人》 | 曹禺 | 表演工作坊 |
劇場舞台設計
時間 | 名稱 | 演出地點 | 演出單位 |
---|---|---|---|
1984 | 《摘星》 | 蘭陵劇坊 | |
1998 | 《先生,開個門!》 | 香港 | 表演工作坊 |
1998 | 《絕不付賬!》 | 表演工作坊 | |
1999 | 《十三角關係》 | 表演工作坊 | |
2000 | 《菩薩之三十七種修行之李爾王》 | 香港 | 表演工作坊 |
2000 | 《千禧夜,我們說相聲》 | 表演工作坊 | |
2001 | 《等待狗頭》 | 表演工作坊 | |
2004 | 《出氣筒》 | 外表坊時驗團 | |
2019 | 《么么洞捌》 | 上劇場 |
電影
時間 | 名稱 |
---|---|
1992 | 《暗戀桃花源》 |
1994 | 《飛俠阿達》 |
電視劇
播出時間 | 名稱 | 集數 |
---|---|---|
1995-1997 | 《我們一家都是人》 | 244 |
出版著作
時間 | 名稱 | 出版社/出版期刊 | 類型 |
---|---|---|---|
1986 | 《那一夜,我們說相聲》 | 台北:皇冠 | 圖書 |
1986 | 《暗戀桃花源》 | 台北:皇冠 | 圖書 |
1987 | 《圓環物語》 | 台北:皇冠 | 圖書 |
1987 | 《今之昔》(品特二齣劇本之翻譯) | 台北:皇冠 | 圖書 |
1988 | 《西遊記》 | 台北:皇冠 | 圖書 |
1989 | 《回頭是彼岸》 | 台北:皇冠 | 圖書 |
1997 | The Peach Blossom Land. 英文 版Oxford Anthology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Drama. Trans. Martha Cheung.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論文 |
1999 | 《賴聲川:劇場》四冊 | 台北:元尊 | 圖書 |
1999 | 《僧侶與哲學家》(翻譯) | 台北:先覺 | 圖書 |
1983 | Mysticism and Noh in O’Neill | Theater Journal. Vol. 35, No. 1 | 論文 |
1984 | Pieces of Thought, Fragments of Myth: The Orient in Strindberg’s Dream Plays | Chung-Wai Literary. Vol. 13, No. 6 | 論文 |
1989 | The Noh Plays of Samuel Beckett | 《藝術評論》, Vol. 1 | 論文 |
1994 | Specifying the Universal | The Drama ReviewVol. 38, No. 2 | 論文 |
2014 | 《僧侶與哲學家》(簡體修訂版) | 果麥文化 | 圖書 |
1988 | 貝克特:《戲》 | 中文翻譯 | |
1988 | 貝克特:《無言劇二》 | 中文翻譯 | |
1988 | 貝克特:《來去》 | 中文翻譯 | |
1988 | 貝克特:《俄亥俄即興》 | 中文翻譯 | |
1988 | 貝克特:《落腳聲》 | 中文翻譯 | |
1988 | 貝克特:《什麼哪裡》 | 中文翻譯 | |
1990 | 契訶夫:《海鷗》 | 中文翻譯 | |
1991 | 范 義大利《面試》 | 中文翻譯 | |
1992 | 艾克鵬:《廚房鬧劇》 | 中文翻譯 | |
1995 | 高多尼:《一夫二主》 | 中文翻譯 | |
1995 | 達利歐 弗:《意外死亡(非常意外!)》 | 中文翻譯 | |
1996 | 庫許納:《新世紀,天使隱藏人間》 | 中文翻譯 | |
1998 | 達利歐 弗:《絕不付帳!》 | 中文翻譯 | |
1999 | 讓-弗朗索瓦·何維勒 / 馬修·理查德: 《僧侶與哲學家》 | 中文翻譯 | |
1985 | 《那一夜,我們說相聲》 | 飛碟 | 有聲出版品 |
1989 | 《這一夜,誰來說相聲?》 | 飛碟 | 有聲出版品 |
1991 | 《台灣怪譚》 | 飛碟 | 有聲出版品 |
1993 | 《那一夜,我們說相聲》 | 新版、飛碟 | 有聲出版品 |
1997 | 《又一夜,他們說相聲》 | 豐華 | 有聲出版品 |
1994 | 《這一夜,誰來說相聲?》(群聲) | 影像出版品 | |
1994 | 《台灣怪譚》 | 飛碟 | 影像出版品 |
1994 | 《那一夜,我們說相聲》 | 新版、飛碟 | 影像出版品 |
1994 | 《回頭是彼岸》(群聲) | 影像出版品 | |
1995 | 《紅色的天空》(群聲) | 影像出版品 | |
1996 | 《一夫二主》(群聲) | 影像出版品 | |
1998 | 《又一夜,他們說相聲》(群聲) | 影像出版品 | |
1999 | 《我和我和他和他》(群聲) | 影像出版品 | |
2000 | 《暗戀桃花源》(群聲) | 影像出版品 | |
2006 | 《賴聲川的創意學》 | 中信出版社 | |
2011 | 《賴聲川的創意學》 |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 |
2019 | 《賴聲川劇作集》 (九冊) | 中信出版集團 |
作品獎項 |
▪ 1993 柏林國際影展卡里加里獎 《暗戀桃花源》 (獲獎) ▪ 1993 新加坡國際影展最佳影片 《暗戀桃花源》 (獲獎) ▪ 1993 新加坡國際影展飛比西國際評審團獎 《暗戀桃花源》 (獲獎) ▪ 1992 東京國際影展青年導演銀櫻獎 《暗戀桃花源》 (獲獎) ▪ 1992 金馬獎最佳改編劇本獎 《暗戀桃花源》 (獲獎) |
個人獎項 |
▪ 2019 錫比烏名人步道一顆星(獲獎) ▪ 2012 第1屆北京丹尼國際舞台表演藝術獎最佳編劇獎 寶島一村(獲獎) ▪ 2010 現代戲劇谷壹戲劇大賞——年度人物(獲獎) ▪ 2010 中國新聞周刊最有影響力人物(獲獎) ▪ 2000 香港舞台劇獎特別榮譽獎(獲獎) ▪ 1993 新加坡國際影展最佳導演 暗戀桃花源(獲獎) ▪ 1988 台灣文學大獎 暗戀桃花源(獲獎) |
2011年4月20日,現代戲劇谷2011壹戲劇大賞頒獎典禮在上海靜安800秀舉行,憑《寶島一村》榮獲壹戲劇大賞年度最佳導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