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校尉

西漢官職之一

八校尉,漢京師軍隊有南軍、北軍。南軍為守衛宮城門內之兵,由衛尉主管。北軍為守衛京城門內之兵,由中尉(執金吾原名)主管。武帝增置八校尉,即中壘校尉、屯騎校尉、步兵校尉、越騎校尉、長水校尉、胡騎校尉、射聲校尉、虎賁校尉。八校尉秩均二千石,下有丞、司馬,每校有兵士七百人。其中胡騎校尉不常置。東漢省中壘,並胡騎入長水,虎賁入射聲,別置北軍中候一人,六百石,以監五營。

簡介


中壘校尉本為中尉的屬官,武帝時從中尉下分出而升為校尉,掌北軍壘門內外;屯騎校尉掌騎士;步兵校尉專掌位於長安西南郊上林苑的苑門屯兵;越騎校尉掌越騎;長水校尉掌長安西北郊的宣曲胡騎;胡騎校尉掌池陽胡騎,不常置;射聲校尉掌射聲士;虎賁校尉掌輕車。
八校尉統領的士兵都從良家子(即擁有一定資產,遵循倫理綱常,是從事正當職業的人,其中主要是大族和權貴、官宦人家子弟)中招募,其紀律嚴明,戰鬥力比起大量使用罪人充數的一般部隊強大很多。八校皆屬精勁之旅,而胡騎、越騎(越騎的越字一說是優越的意思,指該部隊突出的戰鬥力)尤為精良。八校尉是中國古代有募兵制的開始。
西漢時統領者多為皇帝的親信。兩漢時校尉也常率兵出戰,如西漢時代大宛、伐羌,東漢時擊匈奴、烏桓,諸校尉也參與其役。

改革


東漢時將中壘校尉省去,又將胡騎併入長水,虎賁併入射聲,只剩下五校尉。史書中常見的“五營”、“五校”,即指五校尉所屬的軍隊。兩漢時的諸校尉都以戍衛京師為主要職責,東漢時五校尉多由宗室擔任,兼任宿衛宮廷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