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7條詞條名為門多薩的結果 展開
門多薩
阿根廷歷史名城
門多薩(Mendoza),阿根廷歷史名城,為同名省(Provincia de Mendoza)的首府,位於以葡萄酒釀造聞名的庫約(Cuyo)地區的核心地帶。城市西依安第斯山支脈帕拉米約斯山(Sierra de los Paramillos),建在由門多薩河沖積出的河谷之上。人口約13萬。
門多薩
1551年,西班牙殖民者弗朗西斯科·維亞格拉[Francisco Villagra]作為智利總督(即當時西班牙在南美建立的智利總督區的最高官員)佩德羅·巴爾德維亞[Pedro de Valdivia]的特使,由上秘魯(意指區別於秘魯海岸和東部叢林低地的中部高原山區地帶)出發,成為了第一個到達這片乾旱草原地帶的西方人,當時包括今天門多薩在內的整個地區被稱作“庫約[cuyo]”。這位探險者對當地的印第安人還算友善,在和他們度過了差不多一整個冬天以後,他返回了智利。巴爾德維亞死後,新任的智利總督加西亞·烏爾達多·門多薩[García Hurtado de Mendoza]委派佩德羅·卡斯蒂利亞上校[capitán Pedro del Castillo ]佔領和開發整個庫約地區。
1561年2月20日,佩德羅·卡斯蒂利亞上校帶領著從智利翻越安第斯山的一眾殖民者到達了維塔塔谷地建立城市。這裡頻繁的沙暴使得上校聯想到了適合種植葡萄的疏鬆沙土,最終一座被稱作“Ciudad de Mendoza en el Valle de Nueva Rioja”(西班牙語的意思是“位於新里奧哈谷地的門多薩城”,而rioja又有酒的意思)的城市被建立起來,然而這並非今天的門多薩城。1562年,在胡安·胡富勒[Juan Jufré]的帶領下,門多薩城搬遷到了如今的城址。
1776年,隨著西班牙人佔據了整個庫約地區以及南美南部其他地區的擴張,西班牙殖民者以布宜諾斯艾利斯為中心建立了新的拉普拉塔河總督區(今天的阿根廷和烏拉圭),門多薩所在的庫約由智利總督區轉交給了這個新總督區,成為後者的一個行省,最終使得門多薩成為了今天阿根廷的一座城市。
在南美獨立運動期間,門多薩伴演了一個重要的角色。1817年,南美獨立英雄何塞·馬丁[José de San Martín]建立的安第斯遠征軍正是以此為基地,翻越安第斯山解放了智利和秘魯。
1861年,一場空前的災難降臨到了繁榮的門多薩城,強烈的地震摧毀了這裡大多數的建築物,並直接造成了約5000人的死亡。1863年,城市在原址得以重建,人們意識到了大自然的威力,新城的設計在力爭回復震前城市原貌的同時,強調了抗震的理念,因為直到今天和可以預想的未來,地震仍然是這個城市最大的魔魘。在重建之後的整個19世紀後半葉,隨著灌溉的發展,大批的義大利移民來到了這裡,極大了促進了經濟的繁榮,並構成了這裡今天人口的主體。
在每年三月葡萄豐收的日子,意味著一年中對於門多薩人最為重要的節日——豐收節的到來,這時來自門多薩省其他十七個縣的“葡萄小姐”將齊聚門多薩市,一個由50人構成的評審團最終評出門多薩省的“葡萄皇后”。值得注意的是,門多薩市小姐並不能參加評選,因為嚴格上說門多薩縣沒有自己的葡萄莊園(該縣全部的土地已經成為門多薩市的已建成市區)
門多薩具有著很強的文化輻射性,這裡是重要的專業會展中心。博物館也很出名,特別是反映當地殖民開發歷程的“庫約殖民史博物館[Museo Cornelio Moyano]”和“自治地區博物館[Museo del Área Fundacional]”。在城區東南15公里處的小鎮麥伊普[Maipú],著名的“國立葡萄酒博物館[Museo Nacional del Vino]則見證了該地區釀酒業的歷史。城南14公里處的德魯蒙德市長鎮[Mayor Drummond],則有“埃米莉諾·幾尼亞祖-費德爾莊園博物館[Emiliano Guiñazú - Casa de Fader art museum]”,是一座建立在建自1890年的舊宅院基礎上的現代壁畫藝術博物館。
和所有的阿根廷城市一樣,門多薩處處洋溢著歐洲城市的風情。市區種植著大量樹木,它們依靠密如蛛網的市內水渠灌溉,這些植物構建的林蔭大道為門多薩炎熱的夏日提供了絲絲涼意。城市以獨立廣場為中心,在這裡一條名叫薩米安多路的步行街向兩邊延伸,穿過整個市中心。其他重要的道路包括與薩米安多路垂直的胡利奧九世路、聖馬丁大道,及與之平行的科隆大道、阿里斯蒂德新城大道和赫拉大道。
門多薩
相比其他阿根廷城市,眾多的街心花園和小廣場是這裡的特色,獨立廣場、西班牙人廣場和自治廣場是其中最有名的,這些廣場不僅為市民提供了豐富的消磨閑暇的場所,還和這裡加固的建築、尤其寬闊的街道一樣,有著降低地震災害的功用。城西有著名的聖馬丁公園,它由世界著名的園藝建築大師卡洛斯·泰伊斯[ Carlos Thays]設計建造。值得一提的地方還有這裡的足球場,動物園和國立庫約大學。
這座城市最著名的地標是為了紀念南美獨立英雄聖馬丁和他率領的安第斯遠征軍,而在今天的門多薩城西的格洛里亞山(Cerro de la Gloria,意即“榮耀之山”)的山巔矗立起了一座雄偉的“安第斯遠征軍紀念碑”,人們希望這些英雄能夠一直俯視著讓他們建立功勛和榮耀的城市。
正如城市的創建者佩德羅·卡斯蒂利亞在城市名稱中所暗示的那樣,充沛的陽光、炎熱的夏季和門多薩河的灌溉,使得門多薩周邊地帶成為了世界難得的優質葡萄種植和酒類釀造的區域,這裡在殖民時期就已經有著興盛而聞名於世的葡萄酒業。門多薩依靠這些酒庄而繁榮,成為整個庫約地區的核心與代表。當然,其他種類的灌溉農業在門多薩也十分發達,諸如蔬菜花卉、油橄欖和水果的種植。
這裡的加工製造業和本地的綠洲農業密不可分,飲料和食品加工、榨油以及葡萄酒釀造業是這裡的傳統工業。而隨著20世紀中期后,本省大量油氣資源的發現和開發以及附近山區水電站提供的充足電力,以石油天然氣開採加工為代表的重化工業發展快速。
地理位置重要,是阿根廷西部交通樞紐和通往智利的門戶,在這裡有陸路和公路可通國內重要城市和港口,並穿越安第斯山邊境線進入智利:從門多薩向東1037公里到布宜諾斯艾利斯(14小時公路車程),往西380公里可達智利首都聖地亞哥(6小時車程)。城郊的機場也為市民的出行提供了便利,航線可聯繫阿根廷本國和鄰國諸多城市。市內交通便捷,建有公交巴士、有軌電車和計程車等交通系統。其中有軌電車系統最為方便,但有限的行車速度限制了它的發展
由於地理上,門多薩周邊有很多高大的雪山,特別是臨近南美也是整個西半球最高的阿空加瓜山[Aconcagua],這裡成為了眾多登山者的中途站和大本營。另外,其他的戶外運動愛好者,諸如徒步旅行、騎馬旅行、漂流等等,也都匯聚在這裡。即使在冬季,氣候溫和的門多薩還是能吸引很多遊客,他們中很大的一部分的目的地是附近安第斯山中的滑雪場。
“安第斯中央穿越線(鐵路)”
安第斯中央穿越線是一條跨越高海拔崎嶇山區的鐵路,阿根廷一側起於門多薩,在智利一側止於安第斯城。門多薩曾經因為該鐵路的通車而繁榮興盛,因為這裡是從阿根廷到智利必經之地。當前這條鐵路處於廢棄的狀態,但有消息說,可能將在2007年年中恢復通車。中斷運行的原因可能是該鐵路鐵軌軌距和兩國其它鐵路線的不同而影響了行車效率和成本——兩國鐵路為寬軌,而安第斯鐵路為米軌——另外,這條修建年代較早的鐵路,由於技術的局限,採用了較多的“之”字線來克服路線上陡峭的上坡,使得行車里程大大超出了直線距離。
其他
由於該城戰略位置重要,門多薩一直是阿根廷重要的軍事重鎮,前阿根廷軍方在城中擁有一座機場,為該國重要的空軍基地。
門多薩位於阿根廷門多薩省的中北部,坐落於安第斯山東麓,為門多薩省的首府。由於身處山麓丘陵和高地平原地區,該城市人口眾多,為阿根廷的第四大城市,因出產高質量的葡萄酒而聞名。
門多薩位最重要的兩大工業為橄欖油和葡萄酒釀造,這座城市及其附近地區是拉丁美洲最大的葡萄酒產區,因而該城市成為新興的葡萄酒旅遊城市,讓遊客可以沿著阿根廷葡萄酒旅遊路線參觀該城市的100多家葡萄酒酒庄。門多薩是一座四季皆可旅遊的城市,對於探險愛好者極具吸引力,南半球最高的山---阿空加瓜山,成為眾多旅遊愛好者的必去之地。
阿爾韋迪步行街
Alberdi Walking Street
阿爾韋迪(Alberdi)是門多薩的一條步行街,同時,也是該市最大的購物街,從胡利奧九世廣場一直延伸開來。
每天的中午和下午5點之後,這裡總是熙熙攘攘的,熱鬧非凡。街道上不但豐富多彩,更充滿了生機和活力。
不要以為這裡只有商店和生意人,還有酒店等休閑去處。在一家酒店的角落裡,偶爾還能發現一位盲人——雖然眼睛看不見,他卻滿懷激情地用混合樂器演奏著探戈音樂,四周更有熱情的人們聞樂起舞,跳起探戈——真是相映成景啊!
雖然較少有路人會向這樣的演奏家捐贈,這隨意的音樂和舞蹈,卻也不覺地給經過的路人帶來了歡娛
聖馬丁公園
Parque San Martin
門多薩是一座綠色的城市,大部分街道的兩邊都是綠樹成蔭,此外,該市裡還建立了許多公園供人們休息。其中,最大一座公園當屬聖馬丁公園。
聖馬丁公園(Parque San Martin)規劃於1897年,是由Carlos Thays建立的。該公園佔地420公頃,四周種植有約50,000樹木,園內有一個大湖泊、一座玫瑰園和幾處體育中心,開設有網球、賽舟和足球等,活動項目豐富多彩。除此之外,這裡還有一座動物園,著名的格洛里亞山(Cerro de la Gloria,意即“榮耀之山”)及其紀念碑。該碑是為了紀念阿根廷的南美英雄San Martin軍隊而建立的。
從湖的這邊望去是寬闊的湖面,湖的對岸是海拔3000米的高山,風光無限,相見之下,不覺心境開朗
2020年12月,入選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與聯合國人居署聯合推出的《全球城市經濟競爭力和可持續競爭力排名(2020-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