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情肖邦
悲情肖邦
《悲情肖邦》講述了肖邦一生的創作是很豐富的,儘管他只活了三十九年,創作領域也僅僅只在鋼琴,但他所涉及到的內涵、所表現出來的豐富的情感生活以及生活中種種遭遇的心理上的反應,這方面在歐洲浪漫主義時期的作曲家中比較少,他不像有些作曲家那樣輝煌、那樣有名望,但歷史證明了他的音樂超出了同時代許多音樂家,無論在音樂的深度、感情的內涵、大膽創新的意識和成果。於教授提到對肖邦有一種偏愛,可能因為在肖邦的故鄉待過一些年,所以一聽到他的音樂就很激動,這也可能跟這個民族的性格有關。
於潤洋,中央音樂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早年先後在中央音樂學院和波蘭華沙大學攻讀作曲和音樂學,歸國后在中央音樂學院任教至今。主要著述:論文集《音樂美學史學論稿》(1986),《音樂史論問題研究》(1997)、《音樂史論新稿》(2003),專著《現代西方音樂哲學導論》(2000),譯著<論音樂的特殊性)(1980)、《音樂美學新稿》(1994),主編《西方音樂通史》(2001)等。
導言第一章 轉折·1831年秋 第一講 b小調諧謔曲 作品20(1831) 第二講 c小調練習曲 作品10之12(1831) 第三講 d小調前奏曲 作品28之24(1831)第二章 走向成熟·1832-1838 第一講 g小調敘事曲 作品23(1831-1835) 第二講 F大調敘事曲 作品38(1836-1839)第三講 三首練習曲 E大調,個品10之3;a小調,作品25之11; c小調,作品25之12(1832-1836)第四講 三首前奏曲 c小調,作品28之4;f小調,作品28之18; c小調,作品28之20(1837-1839)第五講 歌曲《落葉》 作品74之17(1836)第六講 #c小調夜曲 作品27之1(1836)第七講 兩首瑪祖卡舞曲 #g小調,作品33之1;e小調,作品41之2(1837-1838)第三章 抵達巔峰·1839-1846 第一講 bh小調奏鳴曲 作品35(1839) 第二講 c小調波羅奈茲舞曲 作品41之2(1839) 第三講 #f小調波羅奈茲舞曲 作品44(1841) 第四講 c小調夜曲 作品48之1(]841) 第五講 f小調幻想曲 作品49(1841)第四章 黯淡孤寂的晚期·1847-1849 第一講 c小調夜曲 作品72之1(1847) 第二講 #c小調圓舞曲 作品64之2(1847) 第三講 歌曲《旋律》 作品74之9(1847) 第四講 f小調瑪祖卡舞曲 作品68之4(1849)結語參考文獻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