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環境工程職業學院

江西環境工程職業學院

江西環境工程職業學院是江西省政府主辦、省林業局主管的全日制公辦高職學院,為國家優質專科高職院校、中國特色高水平專業群建設單位、江西省高水平職業院校。

學院創辦於1953年,原名贛州林業學校;1958年8月,以贛州林業學校為基礎設立江西共大油山分校;1980年5月,改為全日制“江西省第一林業學校”;2002年4月,升格為江西環境工程職業學院。

截至2019年9月,學校校園面積813畝,校園建築面積36.4萬平方米,固定資產達4.594億元,實驗實訓設備總值6552.02萬元;校內各類專業實驗、實訓室127個,校外共建實訓基地242個;下設9個二級學院,開設有2個本科專業、49個高職專業;有專任教師592人,全日制在校學生1.2萬人。

辦學歷史


學校溯源

• 贛州農業職業學校
校園環境
校園環境
1940年,大余縣立高級農業職業學校創建;同年,江西省立製糖科初級實用職業學校創建。
1942年,私立東南高級商業職業學校創建。
1943年,大余縣立高級農業職業學校更名為贛州四區聯產高級農業學校。
1947年,贛州四區聯產高級農業學校更名為贛縣縣立高級農業學校。
1944年,私立南華工業職業學校創建,私立南華工業職業學校更名為江西省立贛縣工業職業學校;同年,江西省立製糖科初級實用職業學校更名為江西省立贛縣製糖科職業學校;同年,私立章貢農業職業學校創建。
1949年,贛縣縣立高級農業學校、江西省立贛縣工業職業學校、江西省立贛縣製糖科職業學校、江西省立造紙印刷科職業學校、私立東南高級商業職業學校、私立章貢農業職業學校合併組建江西省立贛州職業學校。
1952年,江西省立贛州職業學校更名為贛州農業職業學校。
• 中南軍政林業幹部學校
1950年,中南軍政林業幹部學校創建。
• 江西廬山林業學校
1952年,廬山林業技術學校創建。
1953年,廬山林業技術學校更名為江西廬山林業學校。

合併建校

江西環境工程職業學院
江西環境工程職業學院
1953年5月13日,中南軍政委員會高教局、農業局、林業局根據國家 <關於對中等農林學校進行調整和整頓的通知>,將上饒農校、林校,廬山中南林幹校與贛州農業職業學校森林科合併,成立贛州林業學校,地址另闢(設在贛州市南門外大較場,現江西氣壓機廠)。並規定規模為600人(學生)設森林經營和造林兩個專業;招收初中畢業生制三年。學校歸江西省農業廳領導。
1954年10月29日,國家林業部決定將贛州林校等19所中等林校收歸林業部,集中統一領導。
1957年4月,江西省人民委員會第30次會議決定,贛州林校搬遷南昌,與南昌林校合併。
1958年6月9日,中共江西省委、省人民委員會決定創辦江西省勞動大學。學校以原江西省南昌林校和各綜合墾殖場為基礎,創辦江西省勞動大學總校和分校。6月19日,中共江西省委、省人民委員會決定,將江西省勞動大學更名為江西共產主義勞動大學。8月1日,江西省共大油山分校在信豐縣油山墾殖場創辦並開學。除教學業務歸總校管理外,學校隸屬贛州行政公署主管。第一屆招收學生1288人。
1960年2月26日,林業部決定將江西共產主義勞動大學油山分校,列為全國重點中等林業學校。
1961年7月30日,共大建校三周年前夕,毛澤東主席給共大寫了一封信即通稱為《七。三○》指示。
1966年6月,文化大革命開始,學校停課鬧革命,正常的教學生產秩序被打亂。
1968年春夏之交,學校開始複課鬧革命,逐步恢復教學生產秩序,學校成立三結合領導班子校革命委員會。8月,江西革命委員會決定:所有共大分校都下放給所在縣管理,共大油山分校更名為信豐縣油山共產主義勞動大學。
1970年秋,學校招生恢復二年制的農業、林業、農機職業高中班,實行社來社去。
1973年冬,根據上級文件精神,學校收歸贛州地區主辦,更名為江西共產主義勞動大學贛州地區油山分校。
1977年上半年地屬共大分校招生困難,贛州地區革委會決定學校下放給信豐縣管理。復更名為信豐縣油山共產主義勞動大學。8月,學校恢復辦農業、林業、牧醫、水利等專業中專班,並代地區培養恢復統考招收的學生130餘人。
1980年8月21日,江西省林墾廳贛林墾辦字(80)344號文決定,共產主義勞動大學信豐油山分校正式改制,命名為江西省第一林業學校。12月9日,省林墾廳發文決定,江西第一林業學校的行政領導委託贛州地區林墾局代管。12月24日,中共贛州地區委員會發文決定,成立中共江西省第一林業學校委員會。
1983年9月,經江西省計劃委員會批准,同意學校從信豐油山遷至贛州市湖邊鄉境內新建一所規模為400名學生的校舍,建築面積12040平方米,總投資200萬元,要求1985年秋建成遷校。
1985年7~8月,學校搬遷至贛州市湖邊辦學。
1991年9月,受林業部委託,該校列為林業部南方林業行業崗位培訓基地之一。自當月起承辦南方五省(區)(即江西、湖南、廣西、廣東、南海)鄉(鎮)林業工作站站長崗位培訓班。
1992年4月23日,經江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研究同意,該校由江西第一林業學校改名為江西省贛州林業學校
1993年8月6日,贛府廳字(93)185號和8月12日贛教職字(93)031號文件,批准該校省部級重點中專學校。
1994年4月25日,經林業部中等林校專業教育質量評估領導小組複評,該校營林類和財經類兩大專業被評為A級教育質量。
2000年6月8日,學校被國家教育部批准為首批國家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
2002年4月11日,江西省人民政府發出贛府字[2002]22號文,批准在江西贛州林校的基礎上設立江西環境工程職業學院,同時撤消江西省贛州林校建制。學院為普通高校,以辦職業技術專科(大專層次)為主。
2008年11月1日,學校校園擴建工程竣工,校園面積達到813畝。
2010年7月,學校入選江西省示範性高職院校立項建設單位。
2011年11月,學校入選2011全國職業院校魅力校園;12月,學校升格為副廳級事業單位。
2013年12月,學校牽頭成立江西林業職業教育集團。
2014年7月,學校榮獲教育部“2014年度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50強高校”(暨全國就業50強高校)。
2015年3月,學校與江西省傢具協會共建魯班傢具學院;6月,學校與南昌工程學院共建應用技術型本科試點班;9月,學校與江西全城電商發展有限公司共建贛南電子商務學院;12月,學校成功申報國家AAA級旅遊景區。
2016年11月,“生態建設與環境保護學院”揭牌成立。
2019年7月,被教育部認定為國家優質專科高等職業院校。2019年12月,被教育部、財政部列入第三類高水平專業群建設單位(B檔)。
江西環境工程職業學院
江西環境工程職業學院

辦學條件


院系專業

截至2018年5月,學院下設8個二級學院,開設2個本科專業、48個高職專業。
本科專業設置
學院專業名稱本科段對接高校
林業與環境學院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南昌工程學院
園林與建築學院園林
資料來源:
大專專業設置
學院專業名稱
林學院林業技術
工程測量技術
資產評估與管理
中草藥栽培技術
測繪地理信息技術
生態建設與環境保護學院環境工程技術
環境監測與控制技術
污染修復與生態工程技術
環境評價與諮詢服務
園林與建築學院園林技術
建築工程技術
風景園林技術
園藝技術(都市園藝方向)
市政工程技術
工業與設計學院建築室內技術
傢具藝術設計
傢具設計與製造
廣告設計與製造(網店裝修方向)
服裝與服飾設計
商學院會計(註冊會計師方向)
電子商務
工程造價
市場營銷
物流管理
通訊與信息學院通信技術(4G全網方向)
通信技術 ( 通信工程設計與管理方向)
物聯網應用技術
移動互聯應用技術
計算機網路技術
動漫製作技術
旅遊與外語學院酒店管理
高速鐵路客運服務
旅遊管理
森林生態旅遊
商務英語(中小學幼兒英語教育、國際貿易與海關報關方向)
機電與汽車學院汽車應用與維修技術
汽車營銷與服務
新能源汽車技術
機電一體化技術
機械製造與自動化(數控方向、模具方向)
工業機器人技術
資料來源:

教學建設

截至2017年3月,學院建設有中央財政支持專業提升產業發展重點項目2個,中央財政支持的實訓基地項目4個,教育部/財政部專業服務提升產業發展重點建設專業2個,省級示範建設專業5個,省級特色專業6個,國家林業局重點建設專業2個,省級人才培養創新試驗區2個,國家精品課程1門,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1門,省部級精品課程或精品資源共享課程27門。
中央財政支持專業提升產業發展重點項目:園林技術、室內設計技術
中央財政支持的實訓基地項目:中水回用實訓基地、組培中心、模具設計與工程技能實訓中心、汽車運用與維修技術實訓基地
教育部/財政部專業服務提升產業發展重點建設專業:建築室內設計
省級特色專業:林業技術、資產評估與管理、環境工程技術、環境監測與控制技術、園林技術、建築室內設計
省級示範建設專業:林業技術、資產評估與管理專業、環境工程技術、環境監測與控制技術、傢具設計與製造
省級人才培養創新試驗區:環境工程技術、環境監測與控制技術
精品課程:
名稱級別
傢具生產技術國家級精品課程
傢具生產技術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
園林測量省級精品課程
林木種苗生產技術
數據通信技術
森林資源資產評估實務
傢具設計
環境監測
室內裝飾設計
資產評估基礎
森林調查技術
傢具生產技術
森林植物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
植物組織培養工廠化育苗
室內施工工藝
房屋建築基礎
資料來源: 備註:資料不全,故列舉部分
• 教學成果
2017年9月,該校工業與設計學院傢具設計與製造專業《校政企行聯合培養傢具設計與製造專業高技能人才的研究與實踐》獲2017年首屆中國輕工業職業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
2017年5月,該校獲第江西省十五批高校省級教學成果獎一等獎兩項,二等獎七項。
該校江西省第十五高校省級教學成果獲獎項目
類別名稱負責人
一等獎基於集團化辦學的高職林業類專業“四融合兩分享”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研究與實踐董新春
一等獎高職汽車運用技術專業“能力遞增、評賽促進”實訓體系的探索與實踐廖忠明
二等獎“三藝育人”高職院校思想道德教育途徑創新與實踐孫克亮
二等獎基於崗位引領的《室內裝飾設計》課程的研究與實踐曾傳柯
二等獎基於生態園林產業需求的高職園林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探索與實踐宋墩福
二等獎高職“學訓賽”合一的全天候育人模式改革與實踐趙潔
二等獎基於“項目導師制”的城鎮規劃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改革與實踐李芳
二等獎《傢具設計》課程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魯鋒
二等獎《環境影響評價》課程建設與實踐劉青龍

師資力量

截至2018年5月,學校擁有專任教師521人,校外兼職教師 67人。其中高級職稱教師165人,博士及碩士學位的共293人,碩士以上學歷佔40%以上,具有“雙師”素質的教師361人;省級教學團隊3個,省級學科帶頭人1名,省級及以上教學名師5名,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1人,享受省政府津貼1人,省級“百千萬人才工程”2人,省級骨幹教師16名,省首席技師1人,國內訪問學者7人,國外訪問學者13人,在省級以上各類學術團體擔任委員以上職務的有15人。
“西部之光”訪問學者(不全):曾斌、賴九江
省級學科帶頭人:董新春
省級“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不全):賴九江
省級教學名師:董新春、陳世洪、賴九江、曾斌
省級骨幹教師(不全):曾斌、肖忠優、鍾建華、汪 葵、溫德華
省首席技師:熊傑
省級教學團隊一覽表
名稱帶頭人立項時間
林園技術專業教學團隊宋墩福2008年
森林資源資產評估教學團隊董新春2010年
傢具設計與製造專業教學團隊曾東東
資料來源:

學校榮譽

2011年9月,學校被國家林業局、教育部、團中央等單位聯合授予“國家生態文明教育基地”榮譽稱號。
2014年11月,學校榮獲“2014年全國職業院校就業競爭力示範校”榮譽稱號。
2015年12月,江西環境工程職業學院校園被評為國家AAA級旅遊景區。
2016年4月,學校榮獲“江西省第十四屆文明單位”稱號;9月,學校被評為江西省首批生態文明示範基地。 11月,學校獲批為世界技能大賽國家集訓基地。
2021年7月,獲得第四屆全國職業院校林草技能大賽園林景觀設計賽項獎(高職組)三等獎。

學術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17年3月,該校設有4個校級產學研機構。
校級產學研機構:林木種苗研究中心、天敵昆蟲繁育研究中心、經濟林研究中心、ABB和新時達機器人研究應用中心

科研成果

2017年9月,該校作為第一完成單位與江西省林業科技培訓中心合作項目“大分舌蜂棲息地環境的保護措施與營造技術”獲得2016年度贛州市科技進步獎三等獎。
截至2016年6月,該校教師在校外發表學術論文367篇,獲科研成果32項。
2013年5月,《阿丁楓、鐵冬青鄉土樹種苗木繁育和景觀綠化大苗培育技術推廣》項目獲中央財政審批立項。
2011年3月,江西環境工程職業學院林業與環境學院賴九江教授主持申報的項目《贛南地區飲用水的氧化消毒技術研究》獲批立項,項目經費為二萬元,歷時一年。

學術資源

• 館藏資源
截至2017年3月,學校圖書館有館藏圖書達68萬冊,報紙期刊近700種,已開通中國知網系列資料庫、超星數字圖書館、讀秀知識服務平台、愛迪科森網上報告廳視頻資料庫、超星電子圖書借閱機和萬方知識服務系統,為全校師生提供數字資源服務。

合作交流


截至2017年1月,學院已與韓國大邱加圖立大學、澳大利亞新英格蘭大學等國外高校簽訂了合作交流協議,已有數批學生赴國外留學。通過與北京萬極諮詢有限公司合作,學院還與澳大利亞、美國、英國、韓國、瑞典、紐西蘭、日本、印度、加拿大、希臘等國家知名大學實施或即將實施合作。同時還與台灣大仁科技大學及龍華科技大學簽訂合作協議,每年選送數十位學生及教師前往台灣交流學習。

文化傳統


形象標識

• 校名
江西環境工程職業學院(學院中文校名標識採用華文行楷字體)
江西環境工程職業學院
江西環境工程職業學院
• 校徽(學院校徽包括徽志和徽章)
1.徽志
江西環境工程職業學院
江西環境工程職業學院
學院徽志以充滿生機和希望的綠色為主色調,寓意學校人才培養、服務社會等各項事業將如同春天般生機盎然,充滿活力。校徽主體造型採用同心圓環,似充滿動感的車輪,寓意著環境學院滾滾向前的發展態勢,象徵全校師生員工凝心聚力、追求卓越春潮的堅定信念。外部兩圓環之間上半部分為中文行楷學校名稱,下半部分為英文校名,標識內圓心設計以方正小篆體的校訓“立藝樹人”組合而成,表現手法具悠久歷史的“中國印”造型元素,寓意學校具有源遠流長的發展歷史,其下方為學校辦學起始年份“1953”。
2.徽章
教職工徽章
教職工徽章
學生徽章
學生徽章
• 校旗
學院校旗為白色長方形,旗面中央為學院徽志。
江西環境工程職業學院
江西環境工程職業學院

精神文化

• 校訓
校訓:立藝樹人
“藝”一指古代“四書五經六藝”中的“六藝”,即禮、樂、射、御、書、數。孔子曰:“不學禮無以立。”禮為立身之本,而禮又列為六藝之首。此意可理解為綜合素養。
在古代象形文字中,植樹被稱為藝,立藝即樹木。體現學校林業辦學特色。
此外,“藝”還指技能、本領。“藝高人膽大”“藝行天下”正是強調這層意思,也體現了職業院校辦學特點。
“樹人”源於《管子·權修》:“一年之計,莫如樹谷;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終身之計,莫如樹人。“樹人”強調教學追求知識傳授與品格塑造相結合,專業教育和思想引導相結合,能力提升和素質培養相結合,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和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立藝”、“樹人”相輔相成,既有學校定位、辦學特色的凝練和概括,又體現出學校所承載的歷史責任,旨在激勵全校師生牢記校訓,傳承歷史,改革奮進,創造美好未來。
• 校歌
《裝點江山志四方》
旭日東升春潮激蕩,美麗可愛的環境學院,崛起在章貢匯合之畔 匯合之畔。求實創新 創新,奮發向上 向上,揚起理想 理想的風帆。人人爭做 爭做祖國棟樑 棟樑,人人爭做祖國棟樑。
優良校風源遠流長,培養英俊的殿堂,優秀的工程師成長搖籃 成長搖籃,面向未來 未來,勇挑重擔 重擔,裝點江山 江山志四方。與時俱進 俱進譜寫新章 新章,與時俱進譜寫新章。 
江西環境工程職業學院
江西環境工程職業學院

學校領導


現任領導

職務姓名
黨委書記肖忠優
黨委副書記熊起明、宋墩福
黨委委員曾東東、張孝金、葉超飛、廖忠明、吉登星、董新春
紀委書記宋墩福
院長熊起明
副院長曾東東、張孝金、葉超飛、廖忠明
院領導徐飛
參考資料:

歷任領導

贛州林校時期任校黨 領導幹部一覽表
年(時)代黨委(總支)書記校(院)長調研員
1953------------劉南文(兼)-------------------
1954劉南文(兼)
1955劉南文(兼)
1956劉南文(兼)
1957張海鳴杜翰飛
江西共產主義勞動大學油山分校時期 任校黨政領導幹部一覽表
年(時)代黨委(總支)書記校(院)長調研員
1958白懷謹郭庭富----------------------
1959白懷謹-------------
1960白懷謹嚴成德
1961張著明嚴成德
1962張著明嚴成德
1963張著明嚴成德
1964張著明嚴成德
1965劉紹羲李祖任
1966劉紹羲李祖任
1967劉紹羲李祖任
1968---------胡承騏
1969胡承騏
1970胡承騏
1971胡承騏胡承騏
1972胡承騏胡承騏
1973胡承騏胡承騏
1974胡承騏胡承騏
1975胡承騏胡承騏
1976胡承騏胡承騏
1977胡承騏胡承騏
1978胡承騏胡承騏
1979胡承騏胡承騏
江西省第一林業學校時期任校黨政領導幹部一覽表
年(時)代黨委(總支)書記校(院)長調研員
1980胡承騏胡承騏----------
1981劉昌萬劉昌萬
1982劉昌萬劉昌萬
1983胡承騏林群生
1984鍾常漢----------------胡承騏
1985鍾常漢胡承騏
1986鍾常漢胡承騏
1987鍾常漢胡承騏
1988鍾常漢----------
1989鍾常漢
1990鍾常漢
1991鍾常漢劉旭春
1992鍾常漢劉旭春
1993劉旭春劉旭春鍾常漢
1994劉旭春劉旭春鍾常漢
1995劉旭春劉旭春鍾常漢
1996
劉旭春(上)
張群(下)
劉旭春(上)----------
1997張群---------
1998張群張群
1999張 群張群
2000張群張群
2001張 群張群
江西環境工程職業學院時期 任校黨政領導幹部一覽表
年(時)代黨委(總支)書記校(院)長調研員
2002張群張群----------
2003張群張群
2004張 群張群
2005張 群張群
2006肖忠優肖忠優張群
2007肖忠優肖忠優張群
2008肖忠優肖忠優張 群、何德龍
2009肖忠優肖忠優何德龍
2010肖忠優肖忠優何德龍
2011肖忠優
肖忠優(上)
武來成(下)
何德龍
2012肖忠優武來成何德龍
2013肖忠優武來成徐飛、何德龍、鍾建華、金志芳
2014肖忠優武來成徐飛、鍾建華、金志芳
2015肖忠優武來成徐飛、鍾建華、金志芳
2016肖忠優
武來成
(上)
徐飛、鍾建華、金志芳

教育示範基地


2021年7月,入選職業教育示範性虛擬模擬實訓基地培育項目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