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范法
商周時期青銅器的鑄造工藝
商周時期,青銅器鑄造採用合范法,即為後世稱為陶范法的鑄造工藝。用陶范法鑄造的青銅器會留下工藝痕迹,與其後用失蠟法製造的青銅器不同。所以知道陶范法鑄造青銅器的特點,有助於辨別偽器。陶范法的模和范只能使用一次,青銅器上會留下一些工藝痕迹,這是陶范法的特點。
青銅器的鑄造,首先要制“模”。
制模:如果鑄造一件器形簡單、又是實心的銅器,可以用實物當“模”。如果要鑄一件器形複雜的青銅器,也要先制“模”,即用陶土塑出一件青銅器的器形,叫“泥模”或“初胎”,其制坯和刻花的製作過程與做陶器完全相同。
范座:先用陶泥堆出一個小平台,叫“范座’。
翻范:將“模”放在其上,在“模”外直接敷上陶泥壓實。這后敷上的陶泥就是“外范”。待陶泥半干時,為了便於取下(叫脫模),要將“外范”切成幾塊(切痕一定要整齊),然後將相鄰的兩塊泥范上做幾個三角形的榫卯以便連接;然後將外范取下陰乾後用微火烘烤,這個過程叫“制外范”。
制內范:先將制外范用過的“泥模”,趁濕颳去一薄層。這刮下去的厚度,即是所鑄銅器的厚度.颳去一層的泥模就是“內范”。
合范:將“內范”倒置於底范座上,再將幾塊“外范”置於內范周圍,外范塊與外范塊用榫卯接實。在“合范”時為了調整內、外范的位置,要在內,外范之間墊上銅片(墊片)。墊片擺放時要避開有紋飾和銘文的部位,故墊片多放在器物的底部和下腹部。
製作澆注孔:合范后要在上面製作封閉的范蓋,范蓋上做澆注孔和排氣孔,以便澆注銅液和排出空氣,防止阻塞銅液。
澆鑄:將熔化的青銅液從澆注孔灌入。
取物:青銅液冷卻凝固后,將外范打碎,掏出內范,將所鑄銅器取出。
打磨修整:銅器鑄好后,表面粗糙,有殘存在器表的范土,或銅液中的雜質殘存於器物表面,或有部位紋飾不夠清晰,需要用礪石修平磨光,最後要用木炭進行擦磨拋光。
陶范法的模和范只能用一次,青銅器會留下一些工藝痕迹,這是陶范法的特點。
范線:由於“外范”是分成多塊的,在“合范”時各范塊之間都會有一道小縫,澆鑄時這道小縫會在銅器表面上留有鑄痕,一般器物鑄造后要經過打磨,但在花紋多的地方不易打磨,器底一般不打磨,易看到范線。
墊片:在“合范”時為了調整內、外范的位置,要在內、外范之間墊上銅墊片。鑄造后這些銅墊片會留在青銅器的器壁上。由於墊片擺放時要避開有紋飾和銘文的部位,故墊片多見於青銅器的底部和下腹部。
氣泡:澆注時,會出現氣眼(即銅液未流到之處)。由於古代青銅熔液是採用木炭脫氧,並因當時工藝水平所限,鑄品中會出現大量氣泡和熔渣雜物。現代鑄造是採用磷銅脫氧,加上用熔模、翻砂,故鑄品密度好,可仿范線,但仿不好墊片。
鑄疣:澆注孔和通氣孔殘存的銅液,冷卻后就形成了鑄疣。
另外,有些封閉的部分,如足、耳的內范上常有角椎狀的突起,這突起的高度正好是所澆鑄的足、耳的厚度,所以澆鑄后,泥芯會封閉在鑄件的內部。
總之,用陶范法鑄造青銅器,因工藝的原因,一定會有以下幾種痕迹:器壁薄厚不勻,器腹、底、足等部位有鑄痕,范與范合攏處的花紋部位有錯位現象,耳、足、鑒內殘存有紅或灰色的范土,很結實,用指甲摳不掉;腹、底部位會有排列較有規律的墊片。
憑藉銅器上留存的工藝痕迹,使可鑒定某件銅器是用何種工藝制模鑄造的。當我們見到一件用失蠟法鑄造的商代器形,便知是偽品。因為商代尚無失蠟法。如見到許多件器形、紋飾、銘文完全相同的青銅器,也易知這是用失蠟法鑄造的。因為范模只能使用一次,只能鑄迷一件青銅器,所以器形、紋飾、銘文完全相同的器物並不多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