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縣抗敵總會紀念館

四縣抗敵總會紀念館

新四軍四縣抗敵總會紀念館,原址為寶堰鎮“怡和酒行”,佔地面積3600平方米,建築面積原2668平方米,該建築建於1921年,1982年3月被江蘇省人民政府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該建築具有典型的中西結合的建築特色,設計科學,構思精巧,工藝考究,屬蘇州園林建築風格。1995年9月,紀念館建成並對外開放。館名由原國防部長、國務院副總理張愛萍將軍親筆題詞。

基本介紹


新四軍四縣抗敵總會紀念館原址為寶堰鎮“怡和酒行”,佔地面積3600平方米,建築面積原2668平方米,該建築建於1921年,1982年3月被江蘇省人民政府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建築具有典型的中西結合的建築特色,它設計科學,構思精巧,工藝考究,屬蘇州園林建築風格。令人稀奇的是:宅院設有更樓,哨樓,空中通道,地下暗道,它分佈合理,防衛能力異常堅固。
抗戰初期,粟裕司令員率新四軍先遣支隊到茅山地區實施戰略偵察。通過偵察,他發現寶堰處於茅山地區的核心地帶,又是四縣交界的中心區域,戰略地位十分重要,且商貿發達,經濟資源豐富,是茅山地區的重鎮。加之鎮東首張浩明開設的怡和酒行,高高屹立在通濟河南岸,水陸交通便捷,辦公條件獨特。
怡和酒行整座院落房屋上百間,非常適合軍事指揮機關使用,遇到特殊情況可迅速撤離和轉移。因此,被粟裕司令員選作新四軍第一支隊東進以後的秘密指揮中心和辦公機構。
1938年6月15日,陳毅率領新四軍第一支隊到達寶堰,設司令部、政治部、後勤部諸機關於寶堰鎮前隍村。陳毅等領導同志則居住辦公在寶堰鎮怡和酒行大院內。
因而,寶堰鎮被史學家稱為“江南抗戰第一鎮”,又被人們稱為“茅山地區的重鎮,茅山抗日根據地的革命搖籃”。
陳毅同志在寶堰生活和工作期間,廣泛發動和組織民眾,積極開展統戰工作,約見管文蔚、爭取紀振綱、動員樊玉琳、啟發巫恆通。收編許維新,數次舉辦東南抗日幹部政治訓練班,培養了大批懂政治。懂業務、懂軍事的地方幹部和軍隊幹部,為茅山抗日根據地的形成發展提供了足夠的人力資源。
1938年7月7日,為紀念抗戰爆發一周年,陳毅在寶堰鎮怡和酒行大院召開鎮江、句容金壇、丹陽四縣各界人士代表大會,籌備成立四縣抗敵自衛委員會(簡稱四縣抗敵總會),這次會議推選茅麓公司經理紀振綱任主任、樊玉琳、王豐慶任副主任,並推選出常委9人,委員20人,同時,發布了新四軍東進以後的第一張布告《號召抗日人民粉碎自治維持會等漢奸組織》。此布告現為國家一級文物。
四縣抗敵總會成立后,委聘區長,並轄各級各類群眾性抗日組織,徵稅收糧,動員參軍,募集軍需,有效地支援了新四軍主力部隊,為茅山抗日根據地的創建、發展、鞏固作出了貢獻。
1993年丹徒縣十一屆人民代表大會決定,籌建新四軍四縣抗敵總會紀念館,1995年9月,紀念館建成並對外開放。館名由原國防部長、國務院副總理張愛萍將軍親筆題詞。
開館后,紀念館已被中共鎮江市委、市人民政府列為“鎮江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鎮江市中小學德育基地”,並被江蘇省軍區、江蘇省國防教育委員會命名為“江蘇省全民國防教育基地”。
到目前為止,紀念館己接待社會各界人士,中小學生數十萬人次,而且接待了一大批新四軍老同志、老領導。如原昆明軍區司令員張銍秀、江蘇省委原書記韓培信、江蘇省原紀委書記康迪、福建省原紀委書記王曼,中央黨史辦副主任李忠傑教授等。
另外,紀念館還接待過“中央電視台、江蘇電視台、人民日報社。新華日報社、文匯報社、南京電影製片廠”等眾多新聞媒體的採訪。
在紀念館拍攝過的宣傳影視片有“江南風雲”、“鐵的新四軍”、“新四軍在江蘇”、“東線長城”、“帶彈孔的銀元”、“廉政風暴”等。
門票:5元
交通:乘坐到寶堰鎮的直達班車,再坐22路公交到東大街下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