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無輕唇音

古無輕唇音

《古無輕唇音》是由清代歷史學家﹑漢語學家錢大昕首先提出的第一條漢語聲母演變規律。是指三十六字母中的“非敷奉微”這組音在上古是不存在的。這組音在上古讀作“幫滂並明”。輕唇音是在唐末宋初時期從“幫滂並明”中分化出來的。

發展歷史


由清代歷史學家﹑漢語學家錢大昕首先提出的第一條漢語聲母演變規律。“古無輕唇音”,是說上古時期的唇音聲母只有“幫”組“重唇音”聲母,沒有“非”組“輕唇音”聲母,就是只有雙唇音聲母“幫”、“滂[p']”、“並”、“明[m]”,沒有唇齒音聲母“非[pf]”、“敷[pf‘]”、“奉[v]”、“微[w]”。

演變


唇齒音聲母是從雙唇音聲母演變出來的。例如“輩”讀 雙唇音,說明 的 上面 的 聲旁“非”在 古代 讀 雙唇音。漢語方言中還保留這些痕迹。例如,湖南衡山,“浮(起)”、“孵(雞崽嘰)”、“(黃)蜂”分別 讀如“袍”、“抱”、“烹”。湖南 東安 的“馮,逢,縫”讀如“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