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4條詞條名為東洪村的結果 展開

東洪村

東洪村(山東魚台縣東洪村)

東洪村歷史悠久,是魚台縣的行政村,位於魚台縣西南部,南與江蘇豐縣接壤,西與金鄉縣毗鄰,位於兩省三縣交界處,總面積25.36平方0米。8849戶,耕地面積5萬畝。本地盛產大蒜,年產量驚人,全國出口級大蒜,有很大一部分來自於此地生產。

建制沿革


西周,今東洪村境域為極國封地。
春秋魯隱公二年(公元前721年),極地入魯國,置棠邑。
戰國初期,置方與邑,屬宋國。楚頃襄王十三年(公元前286年)齊、楚、魏三國聯合滅宋,方與邑改屬魏。隨之楚國置湖陵邑。
秦代,置方與縣(治所在今張黃鎮古城集)、湖陵縣,屬薛郡
西漢,境內置方與縣、湖陵縣、橐縣,屬山陽郡
新始建國元年(公元9年),湖陵縣更名為胡陸縣。
東漢初年,胡陸縣複名湖陵縣,章帝時又稱胡陸縣。東漢永平二年(59年),胡陸縣、橐縣併入東平國。
三國魏,方與縣屬山陽郡。
西晉泰始元年(265年),改山陽郡為高平國。東晉,改高平國為高平郡,胡陸縣、方與縣屬之。
南朝宋永初元年(420年),裁撤胡陸縣,其境域大部歸方與縣。
北齊天保七年(556年),廢方與縣,入永昌郡。
隋開皇十六年(596年),復置方與縣,屬彭城郡。
唐武德四年(621年),方與縣屬金州。武德五年(622年),改金州為戴州,方與縣屬戴州。貞觀十七年(643年),廢戴州,方與縣改屬河南道兗州魯郡。寶應元年(762年),因境內有魯隱公觀魚台,方與縣更名為魚台縣。元和四年(809年),縣治遷至黃台(今舊城海子)。
五代,後梁魚台縣時屬兗州魯郡,後唐、後晉、後漢、後周皆屬單州。
北宋,魚台縣屬京東西路單州。
金代,屬南京路單州。
蒙古太宗七年(1235年),魚台縣改隸經州。至元二年(1265年),廢魚台縣,併入金鄉縣。(1266年),復置魚台縣。
明洪武元年(1368年),魚台縣屬徐州。洪武七年(1374年),改屬濟寧府。洪武十八年(1385年),濟寧府降為濟寧州,升兗州為府,魚台縣屬兗州府
清代魚台縣地圖
清雍正二年(1724年),魚台縣屬山東布政使司濟寧直隸州。(1730年),改屬兗州府。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因洪水灌城,縣治遷至董家店(今魚城)。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復屬濟寧直隸州。
民國元年(1912年),魚台縣署改稱縣公署。民國二年(1913年),魚台縣屬山東省岱南道,縣公署改稱縣知事公署。民國三年(1914年),屬濟寧道。民國十四年(1925年),屬兗濟道。民國十七年(1928年),廢道,魚台縣直屬山東省;縣知事公署改稱縣政府。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屬山東省第一行政督察區。

行政區劃


1995年5月,撤銷紅廟,設立東洪廟、西洪廟。
1998年7月,拆分西洪廟,分為西洪廟,前洪廟。
2007年12月,西洪廟、東紅廟、前洪廟正式更名為西洪村、東洪村、前洪村。

地質

在東洪村大地構造單元上屬華北陸台組成部分,處於尼山凸起西部凹陷區。境內無基岩顯露,整合覆蓋新生界第四系鬆散沉積物。地質年齡距今約200萬年。二迭系至石炭系有煤系地層,在下第三系含岩鹽地層。第四系陸相沉積堆積較厚,375—400米之間多為礫石、沙、粘土。主要岩性為粘土、亞粘土。受燕山運動影響,境內斷層較發育,有魚台斷層、鳧山斷層、菏澤斷層、孫氏店斷層、濟寧斷層5條斷層過境。

氣候

東洪村屬暖溫帶季風型半濕潤大陸性氣候,春季回暖快而變化劇烈,降水稀少、蒸發量大,氣候乾燥;夏季為暖濕的東南氣流所控制,炎熱多雨,多有雷雨大風;秋季光照充足,氣候宜人,日夜間溫差較大;冬季為寒冷的西北氣流所控制,低溫乾燥,雨雪稀少。年平均氣溫13.7℃;7月平均氣溫27.4℃,1月平均氣溫-1.3℃;極端最高氣溫40.6℃(1967年6月4日),極端最低氣溫-18.2℃(1967年1月4日)。年平均降水量697.0毫米,夏季降水最多,占年降水量的58.9%。年均相對濕度72%。平均無霜期213天。年平均日照時數2324.3小時。太陽輻射年平均總量492.1千焦/平方厘米。常年盛行風向為東南風,冬季多北風、西北風。自然災害以乾旱、雨澇、低溫、乾熱風為主,各類災害性天氣頻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