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蕪大捷

萊蕪大捷

1947年2月20日至23日,國共交戰於萊蕪地區,我軍全殲敵2個軍部、7個旅,共6萬餘人,活捉第二綏靖區副司令李仙洲。此役共解放了膠濟線13個城鎮,使魯中渤海、膠東三個解放區連成一處,此役予敵以沉重打擊,迫使山東方面之敵在一個多月內未敢出動。《萊蕪大捷》即為陳毅同志祝賀勝利而作

作品原文


萊蕪大捷
一九四七年二月
淄博萊蕪戰血紅,我軍又獵泰山東①。百千萬眾擒群虎,七十二崮志偉功②。
魯中霽雪明飛幟③,渤海洪波唱大風④。堪笑頑酋成面縛⑤,叩頭請罪詈元兇⑥。

作品註釋


①獵:本義為獵取禽獸。此處是擒敵之意。故人寓練兵於狩獵之中,故以獵火代指戰火,以獵代指進攻擒敵。唐代高適《燕歌行》:校尉羽書飛瀚海,單於獵火照狼山。
②七十二崮:指沂蒙山區的72座較大的山。崮,四周陡峭、頂端較平的山。志:記載,標誌。
③霽雪明飛幟:積雪映照著飛舞的旗幟。
④渤海洪波唱大風:意謂渤海洪波高唱勝利之歌。渤海,在山東半島和遼東半島之間。唱大風:意謂歡慶勝利。漢高祖劉邦有《大風歌》:大風起兮雲飛揚,威中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⑤頑酋:頑敵的首領。此處指國民黨第二綏靖區副司令官李仙洲。面縛:兩手反綁,即成為俘虜。《左傳》僖公六年:許男面縛銜壁。
⑥詈:罵。元兇,最大的敵人,指蔣介石。

相關史事


1946年6月26日,蔣介石在完成了各項戰爭準備之後,徹底撕下和平面具,動用25個師30萬大軍分4路向中原解放區大舉進攻,接著又在其他地區向解放區實行全面進攻,從而發動了全面內戰。戰爭第一年(1946年7月至1947年6月)表現為敵人的戰略進攻和我軍的戰略防禦。
根據中央軍委的指示,1946年9月,山東、華中兩個野戰軍指揮部合併,陳毅為司令員兼政委,12月15日至19日勝利地進行了宿北戰役,殲敵整編第69師等部2.1萬餘人,敵師長戴之奇自殺。1947年1月下旬,華東全軍進了統一整編,正式成立華東軍區,山東、華東兩野戰軍撤銷合編為華東野戰軍(轄9個步兵縱隊和1個特種兵縱隊,共約27萬人),並成立中共華東野戰軍前線委員會,陳毅被任命為軍區司令員、野戰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並擔任前委書記。宿北戰役后,華東野戰軍又揮師北上,於1947年1月2日至20日又在嶧縣、棗莊等地連續作戰,殲敵整編26師、51師及第一快速縱隊共5.3萬餘人,繳獲大批武器裝備,生擒敵中將師長馬勵武和周毓英,取得了魯南大捷。這兩個戰役使我軍在華東戰場上由被動趨主動,並影響全國戰局向不利於美蔣的方向發展。
蘇北、魯南連遭慘敗后,1947年1月末,蔣介石又制定了魯南會戰計劃,組織31萬軍隊分南北兩線攻擊我山東解放區。南線敵整編第十九軍軍長歐震指揮8個整編師20個旅分三路沿沂河、沐河北犯臨沂,北線李仙洲集團以3個軍9個師的兵力由淄川、博山等地南下萊蕪、新泰地區策應,企圖與我華東野戰軍主力戰於沂蒙山區。國民黨軍總參謀長陳誠親自在徐州督戰,並聲稱:黨國成敗,全看魯南一役,只許成功,不許失敗。我軍以一部阻擊南線之敵,主力北上萊蕪殲擊李仙洲集團。戰鬥自2月20日開始,到2月23日下午結束,全殲該敵2個軍部、7個師(相當於旅),共6萬餘人,活捉第二綏靖區副司令李仙洲。時任國民黨省主席第二綏靖區司令王耀武得知消息后大為震驚,驚嘆罵道:“5萬多人,不知不覺三天就被消滅光了。老子就是放5萬頭豬在那裡,叫共軍抓三天也抓不完!”此役共解放了膠濟線13個城鎮。使魯中、渤海、膠東三個解放區連成一處。此役予敵以沉重打擊,迫使山東方面之敵在一個多月內未敢出動。《萊蕪大捷》即為祝賀勝利而作。此詩與陳毅稍後所作的《如夢令·臨沂蒙陰道中》、《孟良崮戰役》等詩篇,曾以《魯中吟》為題在解放區報紙上發表,對華東軍民奪取戰爭勝利起了很大鼓舞作用。

作品鑒賞


此詩以富於革命英雄主義的豪情概括了萊蕪戰役的始末。詩作一起首就點明了大戰的地點和戰鬥的激烈:淄博萊蕪戰血紅,我軍又獵泰山東。戰血紅極言戰鬥的激烈。一個獵字既形象地表明國民黨徐州公署第二綏靖區副司令李仙洲指揮的北線之敵已成為解放軍包圍之中的獵物,更形象地表現出了我軍將士的雄壯威猛氣勢,他們就像勇猛的獵人追逐,擊殺獵物一樣奮勇血戰。同時,儘管此詩像陳毅的其他描寫戰鬥生活的詩詞一樣,也未正面寫到作為戰役指揮的自己,但從這個獵字,分明看到了一個胸有韜略、舉重若輕、指揮若定、穩操勝算的軍事指揮官的形象。又獵二字不僅點明了各大戰役之間的先後關係,而且其中充溢著作者作為軍事指揮員馳騁疆場、連獲大勝的無比喜悅。
詩的頷聯緊緊承接首聯,描寫解放軍將士英勇作戰,很快取得了勝利。一個擒字,便將解放軍英勇迅猛之姿、摧枯拉朽之勢躍然紙上。七十二崮志偉功一句,藝術地點明了此次戰役的重大意義。
魯中霽雪明飛幟,渤海洪波唱大風。這一聯承上進一步描寫了解放軍取得勝利后無比歡樂的情景。不過,詩人沒有直接描寫解放區軍民敲鑼打鼓、鳴鞭放炮、歡呼雀躍、載歌載舞的場景,而是用襯托和擬人的手法間接表達了這種歡樂。你看:晴朗明凈的魯中天空下,瑩瑩白雪映照著飛舞的勝利旗幟,分外壯麗;浩浩渤海也揚起波濤陣陣唱起大風之歌,威武嘹亮。這裡,詩人以唱大風,顯示勝利大軍的雄猛威壯。
堪笑頑酋成面縛,叩頭請罪詈元兇。頑酋,即頑敵的首領,這是指李仙洲。縛字與前面的獵字擒字又形成照應。全詩以敵軍慘敗后狼狽不堪的醜態作結,不僅給全詩對戰役的描述畫了一個完整的句號,而且與前述解放軍作戰時的勇猛無敵和勝利后的無比歡樂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令人回味無窮。
這首詩熱情洋溢地謳歌了華東野戰軍英勇善戰的英雄氣概,氣勢豪放,感情磅礴,讀來痛快淋漓。全詩按戰役起訖的時間順序為結構主線,層層遞進,前後照應,氣勢貫通,渾然一體。作者運用了對比、襯托、擬人等多種藝術手法,用詞也頗見錘鍊功夫,如獵字擒字都遒勁有力,富於藝術表現力。此外,出現於詩中的泰山、渤海、七十二崮、魯中霽雪等不僅都是山東特有的地理風物和自然景觀,十分切合戰役發生的地域特徵,而且與大軍逐鹿血戰的場面相互映襯,使詩作更顯出一派雄壯豪邁遼闊高遠的境界,其中,渤海洪波唱大風一句尤為沉雄壯闊。

作者簡介


陳毅將軍
陳毅將軍
陳毅(1901-1972),字仲弘,四川省樂至縣人。1919年赴法勤工儉學。 1922年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1923年在北京中法大學文學院學習時加入中國共產黨,後任該校黨支部書記。1924年至1926年曾任北京學生總會的黨團書記、中國國民黨北京特別市黨部組織部長、中共北方區委國民運動委員會委員兼中共北京地委國民運動委員會書記等職。1926年3月參加和領導了北京群眾抗議"八國通牒"的鬥爭。同年被派回四川萬縣工作。1927年8月參加南昌起義。1928年1月,參與朱德領導的湘南暴動,任工農革命軍第一師黨代表。同年4月,率部與毛澤東領導的部隊會合,先後任工農紅軍第四軍政治部主任、軍委書記。1929年至1934年曆任紅四軍前委書記、中共贛西南特委書記、贛西特委書記、江西軍區總指揮等職。中央紅軍長征后,留在江西蘇區堅持游擊戰爭。抗日戰爭時期,先後任中共中央軍委新四軍分會副書記,新四軍代理軍長等職。解放戰爭時期,先後任山東、華東軍區司令員,華東野戰軍司令員,中原軍區和中原野戰軍副司令員,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野戰軍司令員等職。建國後任上海市市長、華東軍區司令員、國務院副總理兼外交部長、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等職。1955年被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軍銜。為中共第七、第八、第九屆中央委員,第八屆中央政治局委員,第三、四屆政協全國委員會副主席。1972年1月6日在北京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