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肝血管肉瘤的結果 展開
- 肝血管肉瘤
- 肝臟惡性血管瘤
肝血管肉瘤
肝血管肉瘤
肝血管肉瘤是一種少見的原發性惡性腫瘤。該病多發生於老年人,且以男性為主。肝血管肉瘤病因不明。少數病例發生於服用合成類固醇、雌激素及避孕藥后。肝血管肉瘤最常見初始癥狀為腹痛和腹部不適,其他為腹部腫脹,進行性肝功能衰竭、體重降低、食慾缺乏和嘔吐。早期手術切除。不能切除的腫瘤,可採用化療藥物延長患者生存期。肝血管肉瘤直接威脅患者生命。本病手術、放療效果差,易複發,病情進展快,病死率極高。
● 普通外科或肝膽外科、腫瘤外科或腫瘤科
● 肝血管肉瘤的病因不明,部分與接觸二氧化釷、氯乙烯、砷化物等致癌物有關,少數還可發生於服用合成類固醇、雌激素及避孕藥后,其潛伏期在10年以上。
● 肝血管肉瘤最常見初始癥狀為腹痛和腹部不適,其他為腹部腫脹,進行性肝功能衰竭、體重降低、食慾缺乏和嘔吐。
● 半數以上為不明原因的肝大,伴有一些消化道癥狀。
● 肝腫大,有壓痛,表面觸到結節。
● 病程進展較快,肝腫大,晚期可有鞏膜及皮膚黃染、腹水。
● 常有肺、胰、脾、腎和腎上腺等肝外轉移,以肺轉移最為常見。
● 診斷肝血管肉瘤主要依據體格檢查、實驗室檢查、CT檢查與肝血管造影檢查。
● 體格檢查
● ● 肝腫大、黃疸、腹水等體征可初步判斷病變範圍。
● 實驗室檢查
● ● 實驗室早期檢查無特異性,晚期多數病人可見肝功能異常,引起患者重視。
● CT檢查
● ● CT可發現不勻質低密度佔位病變及腫瘤破裂影像,基本確定腫瘤性質。
● 肝血管造影檢查
● ● 肝血管造影顯示異常血管形態,腫瘤周邊持續染色和中央放射透光區。進一步確診腫瘤發展程度,從而制定相應的治療方案。
● 醫生診斷主要依據病史、體格檢查、影像學檢查及實驗室檢查結果來確診。
● 患者可有氯乙烯等致癌物接觸史。
● 實驗室檢查有貧血、白細胞計數增多、血小板減少。半數以上病人血膽紅素增高。甲胎蛋白、癌胚抗原均為陰性,HBV為陰性。
● CT檢查:見病變組織影,明確病變範圍及周圍組織受累情況。
● 肝血管造影檢查:為多血供腫瘤,可觀察到異常血管排列和腫瘤染色。
● 肝血管肉瘤最常見初始癥狀為腹痛和腹部不適,應與肝血管瘤區別。
● 如果出現上述類似的癥狀,需要及時去醫院就診,請醫生進行檢查和診斷。
● 醫生主要通過癥狀體征及輔助檢查排除其他疾病,做出診斷。
● 局限性結節不伴有肝硬化者,爭取早期發現,早期手術切除,術后配合化療或放療。
● 多數病人就診時已屬晚期,不能手術,只能採用化療或放療延長生存期。
● 有條件者可行肝移植。
● 由於肝血管肉瘤生長迅速,50%發現時已有遠處轉移。
● 常轉移至肺、胰、脾、腎和腎上腺等處,以肺轉移最多,30%合併有肝硬化。
● 易併發腹腔內和胃腸道出血,因腫瘤內存在分流可併發充血性心力衰竭。
● 血小板在腫瘤內大量消耗,可引起彌散性血管內凝血。
● 由於紅細胞在腫瘤血循環內破裂引起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貧血。
● 該腫瘤惡性程度高,病程發展快,腫瘤切除機會少,預后差。
● 未治療的病人,一般死於肝功能衰竭或腹腔內出血,生命維持不超過一年。
● 術後生存亦僅1~3年,大多數患者死於複發。
● 肝血管肉瘤多為血行轉移,易發生肺、脾、骨、腹膜、腎上腺、淋巴等肝外轉移,以肺轉移最為常見。
● 避免接觸有害化學物質和放射性物質。
● 職業性工作人員應做好自身防護。
● 飲食忌煙酒、辛辣、油炸等刺激性食物。
● 忌暴飲暴食,長期消耗身體。
● 適當進行體育鍛煉,定期體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