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榮時

中華全國武術醫療總顧問

張榮時,1929年農曆正月12日出生於河北省山海關古城內太傅廟,是著名中醫張鎮坤家第7個孩子。當代中國著名武術家,現代科學少北武術理論和實踐的奠基人,一代武林宗師,中華全國武術醫療總顧問。

人物生平


早年經歷

武術世家
張榮時照片
張榮時照片
1929年農曆正月12日,位於河北省山海關古城內太傅廟(明朝大將徐達家廟)旁,著名中醫張鎮坤家第7個孩子降於世間,嬰兒是個男孩,父親為兒子取名叫張榮時。
公元19世紀末期祖父張成玉始以行醫聞名。張老師的父親張鎮坤是關內外有名的“小孩張”,二哥張宇時20歲便以“神醫聖手”聞名於津、京及關內外。特別是張宇時不但醫道高明,“八極拳”也練得出神入化。
山海關歷來是遊方俠士往來棲腳的要隘。過去,山海關南門外是習武、賣藝人活動的中心場所。3、4歲的小張榮時經常擠進人群中出神地看著那些精彩表演,幼小的好奇心,逐漸形成了心理定勢:“我也要學練武功”。但他當時並不具備習武者健康的體魄,體弱多病,身體素質很差。
1935年,張榮時高高興興地走進了學校大門,然而沒幾日便染上了一場傷寒病。若不是父親、二哥他們精通“小兒科”,恐怕就沒有今天這個“傳記”了。為了鍛煉身體,增強體質,父親、二哥開始有意地教給他一些拳術。張榮時老師的習武生涯就這樣開始了。
拜師學藝
1936年在二哥張宇時的引見下,7歲的張榮時拜了當地有名的武師吳鶴齡為師,吳老師是當地練少林武術的,拳法套路頗精。吳鶴令老師尤善步法、腳法,對增強身體素質很有幫助。由於跟二哥學過“八極拳”,所以跟吳老師學習進步很快。不久,他又拜父親的好朋友王輯清為師,王輯清是練“滑掌拳”的,滑掌拳是少林武術的分支。王老師當時在臨榆縣政府做職員,他的武功在山海關一帶頗有名氣。王老師的父親王子庚功夫很深,尤其善長刀法,曾寫過一套書,名為《一得集》,是木刻版,詳細記述了“拔步捷形拳”(滑掌拳)、“十八攔刀”的技法和套路。跟王老師學了“滑掌拳”以後,對少林武術有了進一步的體會,更加註意到眼法、手法在武術運動中的作用。
山海關臨榆縣立小學緊挨著明代開國大將徐達家廟。過去寺廟建築宏偉,香火頗盛,經常有住持和尚。
12歲上了小學6年級,正好在此地念書,課餘時間常到后操場練功。練功時常有一位和尚在旁觀看,這位和尚,短小身材,雖年逾花甲,但鶴髮童顏,氣宇非凡。時間一長,便主動指點張老師的拳法套路,他感到這個和尚來歷不俗,便欲拜他為師,和尚看到張榮時年齡雖小,但功夫有根底,便一口答應。這位和尚是一位遊方僧,法號了空,屬於義玄禪師臨濟宗和尚是練少林武術的,他功夫全面,短拳、長拳、短打、破拿、巧遁都很精通。他練就的少林功夫吐納功堪稱一絕。通過學習越發使張榮時明白了中國武術是中華民族古老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不是用於表面表演那一套,很有實用價值,在為國家培養將領,訓練士兵,抵禦外侮中,有很大價值。
1942年秋,了空和尚要走了,臨別這一天張老師和河北豐潤著名少林武師趙國倫等幾個人一塊兒來到第一關城樓上與了空師尊話別。此時大家的心情極不平靜,了空師尊扶著小張榮時的肩頭語重心長地說:“少林武術曾為捍衛中華民族的尊嚴,奠定祖國的萬里基業立下過汗馬功勞,如今少林被毀,山河破碎,而我等卻無回天之力,實在是慚愧呀,老朽此生赴國難已力不從心,深望國倫師弟打破本門武功不外傳的枷鎖,好好教導張榮時這小生,我們這門武術要向世人傳播,要為民族負責,阿彌陀佛!”應大家之邀,了空師尊為大家表演了少林絕技吐納功。眾人灑淚而別,望著了空師尊消失在叢林中。
1943年,張榮時又結識了唐達老師。唐達老師是滿人,族譜系正藍旗。他從小習武,精通多家武術。跟唐老師學了大約有3年,此間不但武術有所進展,而且理論上收穫巨大,雖說當時只有初中三年級文化水平,竟利用業餘時間操起筆來,整理少林武術的理論了。
在與唐達老師學練武藝的同時,張老師還一直堅持與趙國倫老師學功夫,趙老師與了空師尊所習之武術基本一致,了空師尊在時常與之一起磋商武藝,跟趙老師練功時間最長,達6年之久。
張老師除了跟上述教師學練武藝之外,還利用各種機會與各方俠士、名人交流比賽,並專程去天津廊坊學練霍家春秋刀、雙手帶等。至此,張老師的武功日趨成熟全面,大有集眾家之長而大成的趨勢。

工作經歷

了空師尊的囑託,張榮時時刻銘記在心,他立志要把中華武術發揚光大,以完師願。
1947年張老師讀高二年級時由山海關中學轉入北京(當時稱北平)北方中學。不久他便經常出入北海武術場,北京天橋等地找人切蹉武藝。在北京他曾與天橋摔跤手比試掛跤,與通背、形意、大成拳等武術拳師比試武功。特別是一有空閑就到和平門外琉璃場古舊書店閱讀抄寫武術方面的書藉,多數為南京中央國術館出版的資料,如《六路短打》等。從此張榮時便開始了系統整理、分析他之所學、所練。這期間北京北方中學語文教師姜北棠老師對張榮時老師的幫助很大,張榮時老師曾向姜老師專題請教分類、歸納等形式邏輯方面的學問。“少北”兩個字就是在這個時間裡由張榮時首次提出來的。“少”是源於少林之意,“北”是中國北方的意思。以示和當時市面流行的少林武術的區別。
60年代末,以高樹坦、王志儉、尹良玉、李興周、安如意、姚鳳歧、張鐵魁等第一批學員為起點,在錦州及遼西各地發展少北學員數百人。
70年代初,以錢玉柱、嚴大靈、趙連才、王興武、陳健、董樹新、毛秋華等為代表的少北武術教練員,極力推動少北武術的發展,使少北學員遍及全國各地,發展至數千人。
80年代初期,通過少北教練員韓振博、陳守軍、范國發、李慶庫、於慶華、楊寶森、王志成、梁成棟、張曉東等人的工作使少北武術進一步發展。此間,少北武術已走向世界,隊伍壯大到數萬人。
90年代初期,少北武術的發展側重在駐錦大中專院校的學生。據不完全統計,海內外學練少北武術的人數已逾10萬人。
1949年張榮時相繼考入北京鐵路專科學校和國立長春大學。
1950年該校搬回長春,改為東北師範大學,讀書期間他對少北武術的理論和實踐體系進行了進一步的整理。所說的兩大基本功、四大術部就是在這裡系統化了的。
1952年張榮時老師被分配到遼寧省錦州市錦州高中任物理教師,利用業餘時間再一次用馬克思主義的辯證唯物主義思想方法對少北武術的武術觀、理論體系、實踐體系、訓練體系等進行了最後的疏理定格。
1967年張榮時老師在遼寧省錦州市開始傳播武術。
1968年始開始教授少北武術並出版了第一版少北武術綱要,標誌著在遼寧錦州中國少北武術的旗幟正式樹立起來了。
張榮時老師認為中華武術淵遠流長,千百年來武術有功於我們的民族和人民,用它曾培養了歷代的士兵和將領,為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士完整立下了汗馬功勞。武術是健身自衛之術,健身是所有體育運動的共性,自衛則是武術運動的個性。武術正在逐步走向科學化、規範化、系統化的道路,他極力反對武術的封建化、庸俗化和全盤藝術化。
1969年他第一次提出少北武德“三大原則”,強調少北武術習練者必須堅持做好本職工作,必須遵德守法,扶老攜幼,必須堅持正派、正直、正義的三正之風。
張榮時老師提出少北武術的全部內容為“雙功四術”。即兩大基本功,四大術部。兩大基本功,一是九術功,學練目的在於提高身體素質,另一個是六根功,學練目的在於展示手、眼、身、腿、步、氣(六根)功能。四術為拳術(包括:長拳、短打、破拿、巧遁)、器術(八大器械)、功術(少北十八藝)、巧術(九上擺破機關)。
少北武術的突出特點是處處都有理論指導,所有的理論和實踐都符合辯證法。如柔化與點剛、陰陽十二部、順逆開合、主被大法、鋒背區論等都是陰陽對立的統一。少北武術主張武術運動中力的四大類型應以點剛力為主。在外三合的三種合法中要符合順合合於進擊,逆合合於防守,貼靠叉合相應。提出一趟拳四步練的訓練思想……。
總之,可以肯定地說少北武術理論與實踐體系完全是張榮時老師在綜合整理古代少林武術及許多武術拳種精華的基礎上,用現代科學原理統籌而創編的一個全新的武術拳種。他對中國武術的最大貢獻是用馬克思主義唯物辯證法思想重新完善系統和解釋了中華民族樸素的武術理論與實踐,為武術科學化、系統化、規範化做出了里程碑式的貢獻。
1977年張榮時老師調任錦州師範學院錦州分院工作。以後,他先後擔任錦州師專教務長、物理系講師、副教授,並擔任東北物理教研組中心組組長,遼寧省物理學會理事,錦州市人大代表等。
1982年由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在錦州實地拍攝了《拳師》影片,影片真實地紀錄了張老師習武練功和精心培育人才的事迹。這部影片於1983年陸續在全國各地上映,並有拷貝出口美國等國家和地區。中央電視台五套體育人間《今風·細雨·江湖》欄目組為張榮時老師拍攝《張榮時與少北武術》多次在央視播出。遼寧電視台《鄉土紀事》欄目組為少北武術拍攝了《少北拳》。
1996年3月末,原國家體委副主任徐才同志率隊組成專家評審組來遼寧錦州市為少北武術評審認定。肯定了少北武術是源於少林又有別於少林的實踐性武術。這是當代中國權威武術專家的最權威定論。
1999年王志成同志主編的《中國少北武術》出版等使少北武術逐漸為世人所認識。
2003年遼寧省少北拳研究會(籌)和全國少北武術指導委員會成立,張榮時老師為總顧問、韓振博同志擔任指導委員會主任和研究會會長。陳健、梁成棟、張立君、孫剛、楊曉輝、張曉東、張軍為副主任和副會長,盧俊生同志為秘書長。
少北武術隊伍組織嚴密科學,發展有長期綱領,措施得力,有一批自願終生為發展少北武術事業貢獻力量的愛好者。
2004年8月5日少北武術全國指導委員會號召全國少北武術學員積極參加2004年“渤船重工杯”全國傳統武術交流大會,共有來自全國六個省和一個行業體協的8支代表隊59人的參賽,奪得金牌33枚,占本次賽會金牌總數的10%。來自美國、義大利、日本、俄羅斯等外國武術愛好者紛紛前來學練少北武術。綜合上述標誌著由張榮時老師創編的中國少北武術正在逐步走向成熟,正在為世人認可並必將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做出少北人的積極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