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十八

泰山廟神誕生日

農曆四月十八日,是泰山廟神誕生日,又稱祈嗣日,人們素有“四月十八,奶奶廟上祈娃娃”的說法。當時人們到奶奶廟燒香祭祀,領請泥娃娃,以祈求福祿雙全,多子多孫。然後趕廟會,購物看演出,熱鬧非凡。上世紀50年代,此項活動停止,現在個別地方有恢復趨勢。

西遷節


時間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錫伯族的西遷節,俗稱“遷徙節”、“農曆四月十八節”、“農曆四月十八西遷節”等。乾隆二十九年(1764)的農曆四月十八日,四千餘名錫伯族官兵及眷屬奉朝廷之命由盛京(今瀋陽)出發,西遷新疆伊犁地區屯墾戍邊。之後每逢農曆四月十八日這一天,人們都會開展各種活動,以隆重紀念祖先的英雄業績,這一天遂成為錫伯族的傳統節日。

節日活動

西遷節的慶祝活動豐富多彩,包括野炊、射箭、比武、唱歌、跳舞等內容。特別是以獨唱和合唱形式演唱、以西遷過程為主要內容的徵調式西遷之歌,唱詞達四百餘行,三節為一樂句,全曲十二小節,歷經二百多年的豐富、加工和創作,已有7種之多,傳承至今,成為西遷節最獨特的文化表現形式。西遷節這一天,錫伯族的男女老少都要穿上盛裝,歡聚在一起,彈響“東布爾”,吹起“墨克調”,盡情地跳起舞姿剛健、節拍明快的“貝勒恩”。姑娘們的“抖肩”、小夥子們的“鴨步”均惟妙惟肖,他們以此表達對故鄉的思念和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憧憬。這種節慶活動集中展示了錫伯族燦爛悠久的文化傳統、民族心理、民族情感、民間信仰、民風民俗及各種工藝和歌舞藝術,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和寶貴價值。

由來

錫伯族早期活動在大興安嶺一帶,“畜牧遷徙,射獵為業”。公元386年拓跋鮮卑人建立北魏政權;另一部分人則以“室韋”自稱,在嫩江綽爾河、洮爾河流域過漁獵生活。康熙三十九年至四十一年間(1769—1701),錫伯八旗奉朝廷調遣,由伯都納、齊齊哈爾、吉林烏拉等地南遷至遼瀋地區定居,由漁獵生產生活轉入農耕,士讀於廬,農耕於野,兵役於旗,生活趨於安定。早期的錫伯族先民形成了崇尚大自然的漁獵文化及其各類崇拜、信仰、習俗和以滿薩教為原始宗教薩滿文化。每年的農曆四月,族人紛紛外出選擇水草豐美之地,舉辦祭祀、跳神等儀式,祈求人歲平安。由此形成“農曆四月十八”這一傳統節日及其民俗傳統。定居遼瀋地區以後,於康熙四十六年(1707)在盛京(今瀋陽市)修建“錫伯家廟”,作為本民族的宗教、文化民俗藝術活動場所。每年都在家廟裡舉行一次“農曆四月十八”節慶活動,在保留古代漁獵文化和薩滿文化習俗的同時,節慶活動里還被注入八旗文化習俗的內容。
在傳統節日里增加進來西遷屯墾戌邊和愛國主義的內容,則始於乾隆二十九年(1764)的農曆四月十八日。這一天,奉朝廷之命赴伊犁地區屯墾戌邊的一部分錫伯族官兵和眷屬,在盛京錫伯家廟聚會,與留在故鄉的同胞生離死別。240多年以來,錫伯族人民一直通過西遷節活動,紀念當年的西遷壯舉和在新疆屯墾戌邊的英雄業績,藉以繼承和發揚先輩們的熱愛祖國、勇於犧牲的西遷精神,展示當今錫伯族人民與時俱進的精神風貌。由此西遷節成為充分展示本民族各種民俗藝術的一個平台,形成本民族的文化傳播空間,向世人展示錫伯族燦爛悠久的文化傳統,並賦予這一節日一種浪漫的、動人的吉祥意義,使之成為錫伯族歲月長途中的歡樂盛會、生活中的美妙詩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