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66條詞條名為小河村的結果 展開
- 山西省陽泉市義井鎮轄村
- 雲南省昆明市盤龍區小河村
- 廣東省東莞市道滘鎮
- 天津市靜海縣沿庄鎮小河村
- 山西省臨汾市洪洞縣堤村鄉下轄村
- 雲南省保山龍陵縣平達鄉小河村
- 遵義市鳳岡縣蜂岩鎮
- 雲南省紅河紅河縣迤薩鎮小河村
- 河南省欒川縣秋扒鄉小河村
- 雲南省昭通彝良縣角奎鎮小河行政村
- 雲南省楚雄武定縣高橋鎮小河村
- 貴州黔南州貴定縣金南街道小河村
- 河南省新鄉縣朗公廟鎮小河村
- 貴州省盤州市西沖鎮小河村
- 山西省長治市長治縣西池鄉下轄村
- 雲南省宜良縣九鄉鄉小河村
- 安徽省潁上縣江口鎮小河村
- 貴州黔東南州施秉縣小河村
- 雲南省昆明鹿阜鎮小河村委會
- 雲南省昆明小河村委會
- 雲南省楚雄姚安縣前場鎮小河村
- 雲南省玉溪市紅塔區研和鎮小河村
- 安徽省金寨縣斑竹園鎮小河村
- 安徽省舒城縣山七鎮小河村
- 雲南省龍陵縣平達鄉小河村
- 雲南省曲靖市麒麟區茨營鄉小河村
- 雲南省大關縣壽山鄉小河村
- 雲南省昆明東川區湯丹鎮小河村
- 雲南巍山縣廟街鎮下轄村
- 雲南省陸良縣板橋鎮小河村
- 雲南省宜良縣竹山鄉小河村
- 雲南省保山市隆陽區瓦馬鄉小河村
- 雲南省昆明盤龍區松華鄉小河村委會
- 雲南省紅河瀘西縣白水鎮平田村委會
- 寧夏中衛市海原縣三河鎮小河村
- 貴州省赫章縣安樂溪鄉下轄村
- 湖北省荊州市江陵縣白馬寺鎮小河村
- 貴州省安順市平壩區白雲鎮小河村
- 雲南省巍山縣大倉鎮下轄村
- 雲南省峨山縣甸中鎮小河村
- 貴州省黔東南州台江縣施洞鎮小河村
- 河南省鄧州市龍堰鄉小河村
- 雲南省楚雄大姚縣桂花鄉小河村
- 雲南省會澤縣迤車鎮小河村
- 雲南省昭通巧家縣小河鎮小河村
- 重慶市梁平縣碧山鎮小河村
- 雲南省永仁縣中和鎮小河村
- 雲南省師宗縣丹鳳鎮小河村
- 楚雄市子午鎮袁家村委會下轄村
- 雲南省石林縣路美邑鎮小河村
- 雲南省永勝縣程海鎮小河村
- 山西省忻州市原平市新原鄉下轄村
- 四川省廣安市武勝縣龍女鎮下轄村
- 雲南省瀘水縣魯掌鎮魯掌村委會
- 貴州省六盤水盤縣羊場鄉小河村
- 龍潭鎮小河村
- 四川省樂至縣高寺鎮小河村
- 山西省長治市襄垣縣虒亭鎮下轄村
- 華寧縣寧州鎮王馬村民委員會下轄村
- 雲南省昆明東川區湯丹鎮小河村委會
- 貴州畢節市織金縣少普鎮小河村
- 山西省長治市沁縣定昌鎮下轄村
- 湖北省來鳳縣舊司鄉下轄村
- 甘肅省徽縣大河店鎮小河村
- 雲南省馬龍縣王家莊鎮小河村
- 十堰市鄖陽區安陽鎮下轄村
小河村
雲南省保山龍陵縣平達鄉小河村
小河行政村隸屬龍陵縣平達鄉,地處平達鄉東邊徠,距平達鄉政府所在地14公里,到鄉道路為土路,交通方便,距龍陵縣城110公里。東鄰勐糯鎮,南鄰平安村,西鄰平達村,北鄰河尾村。轄下小河、河邊、新寨等3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戶187戶,有鄉村人口671人,其中農業人口641人,勞動力340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315人。全村國土面積8.69平方公里,海拔1590米,年平均氣溫17℃,年降水量1680毫米,適合種植水稻、玉米、蔬菜等農作物。有耕地面積667畝,人均耕地0.1畝,林地7400畝。2013年全村經濟總收入31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6021元。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為主。
截止2014年底,該村已實現通電、通路、通電視、通電話,無路燈。全村無通自來水29戶,無飲用井水的農戶,有187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100%)。有187戶通電,無通有線電視的農戶,擁有電視機農戶152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和82%);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187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187戶(分別佔總數的100%和100%)。
該村到鄉道路為水泥路;進村道路為水泥路;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12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12公里。全村共擁有農用運輸車4輛,拖拉機22輛,摩托車152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251畝,有效灌溉率為37.63%,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183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24畝。
到2013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5戶;裝有太陽能農戶113戶;無建有小水窖;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8戶。全村自然村通自來水;有3個自然村已通電;有3個自然村已通路;有3個自然村已通電話;沒有自然村通路燈。有3個自然村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1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41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111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有35戶居住於其他結構房屋。
徠該村2014年農村經濟總收入635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07萬元,佔總收入的16.85%;畜牧業收入280萬元,佔總收入的44.09%(其中,年內出欄肉豬969頭,肉牛68頭);林業收入100萬元,佔總收入的15.74%;第二、三產業收入10萬元,佔總收入的1.57%;工資性收入93萬元,佔總收入的14.64%。農民人均純收入6021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養殖業、務工收入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85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90人(占勞動力的26.47%),在省內務工52人,到省外務工38人。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667畝(其中:田290畝,地377畝),人均耕地0.99畝,主要種植水稻、玉米、茶葉、蔬菜等作物;擁有林地7400畝;水面面積1965.3畝;荒山荒地600畝,其他面積2400畝。有森林資源。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主要銷售往縣內。2013年茶葉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88.2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13.89%。該村目前正在發展茶葉特色產業,計劃大力發展茶葉、核桃產業。
該村現有農戶187戶,共鄉村人口671人,其中男性374人,女性297人。其中農業人口641人,勞動力340人。該村以漢族為主661人,其他民族10人。到2014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81人,占人口總數的12.64%;參加農村合作醫療525人,參合率81.9%;享受低保194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租住)和鄉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30平方米,有鄉村醫生1人,該村距離鄉衛生院12公里。該村無公廁,垃圾集中堆放5處,無村內生活排水溝渠設施,人畜混居的農戶130戶,占農戶總數的69.52%。
該村建有小學1所,校舍建築面積300平方米,擁有教師0人,在校學生0人,距離平達中學12公里。目前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70人,其中小學生52人,中學生18人。全村無文化活動室、業餘文娛宣傳隊。有農家書屋1個。
到2014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合同148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667畝,無土地流轉面積。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2013年無一事一議籌資籌勞。年末集體總收入1.39萬元,有固定資產5.01萬元,無年末集體收益,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村帳鄉代管),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黑板報、會議方式公開財務,全村村務公開項目主要有村內財務狀況、伙食開支、各種收入、支出等。
該村建有黨支部2個,下設3個黨小組,共有黨員29人,其中男黨員23人、女黨員6人。該村黨支部2005年被評為平達鄉先進黨支部。村委會由支書兼主任、副支書、副主任組成,下設下小河、河邊、新寨等3個村民小組。該村建有團支部1個,共有團員25人。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1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41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111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有35戶居住於其他結構房屋。
1984年成立小河行政村,下轄社。2000年改為小河村民委員會,現小河村民委員會下轄3個村民小組。
小河村,在小河水庫映照之中,村莊秀美,民風淳樸。村民的風俗習慣和其它村漢族的大相徑庭,也是多姿多彩,妙趣橫生。諸如打陀螺、轉鞦韆、唱山歌、彈三弦、“刮欠”等都是村民喜愛的文體活動。此外,村民還信奉自然宗教。五月初五端午節為紀念屈原,村民們用槁葉包粽子,燒糯米“糍粑”丟進水井裡,還用各種顏色的布縫製“小猴子”戴在小孩的衣服上。到六月二十五日“火把節”,戴在小孩衣服上“小猴子”要取下來用火燒掉。村民還要殺好雞,備上齋飯,點上火把去獻田、獻地,以祈求田地肥沃、五穀豐登。7月半是供奉祖宗的節日,各家在供桌上擺上果品,放上用米飯粑粑做成的“荷花”、插滿“小果子”的李子樹枝。每頓飯前都要獻王、磕頭、燒香化“錢”,以示對祖宗的孝敬,並希望得到祖宗的保佑。大年三十夜晚,家家戶戶要“封門”。把煮好的“隔年飯”、“雞三生”擺在門前,點燃鞭炮,邊念“四句”邊關上門,祭獻完畢后才打開門,意為驅逐妖魔鬼怪,把住財門不外流。不止這些,村民在建正房立柱子時都要進行“上樑”儀式。由“風水大師”主持,他先把三尺六寸紅布畫上八卦圖包在正樑上,把公雞雞冠的血點在四根柱子上,擺上齋飯、果品、親戚送的所有糕點,示意大家放鞭炮,隨著連續不斷的鞭炮聲,大師站在樑上念完“四句”后,連連把上面插有硬幣的粑粑和糖果丟下來,隨後把一瓢水潑下來。先由主人跪著用圍裙接住最大那個粑粑跑開,然後圍觀的大人、小孩一擁擠上去搶,一直到把所有的粑粑和糖果搶完,有些人手裡拿著勞動果實,已經成了“落湯雞”,渾身濕透了,卻還笑得合不攏嘴。這代表村民祈願今後風調雨順,財源滾滾來,日子越過越紅火。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
1、基礎設施建設滯后,村莊道路均為土路,晴通雨阻,給群眾的正常生產生活帶來了很大的不便。村民小組農戶過於分散,對宣傳惠農利民政策帶來很大阻礙。
2、由於學校撤併,造成學生上學難,學前教育接送、陪讀帶來了交通等安全隱患及大量的勞力務工。
3、村衛生室醫用藥品不全,制度不完善造成求醫難,醫生業務水平低,醫療設備簡陋,疑難疾病難以救治。
4、人蓄飲水困難,全村自來水無法普及,並且水質未達標,全村187戶有29戶飲水十分困難,僅靠挑水吃。
5、村民居住條件很差,人蓄混居,廚房和蓄廄共房的現象隨處可見,群眾身心健康問題得不到解決,村容村貌得不到改善。
6、產業發展滯后,缺乏資金及技術指導,沒有持久競爭力和持續致富能力的優勢特色支柱產業,產業發展單一人民群眾經濟收入不穩定。農民增收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