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66條詞條名為小河村的結果 展開
- 山西省陽泉市義井鎮轄村
- 雲南省昆明市盤龍區小河村
- 廣東省東莞市道滘鎮
- 天津市靜海縣沿庄鎮小河村
- 山西省臨汾市洪洞縣堤村鄉下轄村
- 雲南省大關縣壽山鄉小河村
- 遵義市鳳岡縣蜂岩鎮
- 雲南省紅河紅河縣迤薩鎮小河村
- 河南省欒川縣秋扒鄉小河村
- 雲南省昭通彝良縣角奎鎮小河行政村
- 雲南省楚雄武定縣高橋鎮小河村
- 貴州黔南州貴定縣金南街道小河村
- 河南省新鄉縣朗公廟鎮小河村
- 貴州省盤州市西沖鎮小河村
- 山西省長治市長治縣西池鄉下轄村
- 雲南省宜良縣九鄉鄉小河村
- 安徽省潁上縣江口鎮小河村
- 貴州黔東南州施秉縣小河村
- 雲南省昆明鹿阜鎮小河村委會
- 雲南省昆明小河村委會
- 雲南省楚雄姚安縣前場鎮小河村
- 雲南省玉溪市紅塔區研和鎮小河村
- 安徽省金寨縣斑竹園鎮小河村
- 安徽省舒城縣山七鎮小河村
- 雲南省龍陵縣平達鄉小河村
- 雲南省保山龍陵縣平達鄉小河村
- 雲南省曲靖市麒麟區茨營鄉小河村
- 雲南省昆明東川區湯丹鎮小河村
- 雲南巍山縣廟街鎮下轄村
- 雲南省陸良縣板橋鎮小河村
- 雲南省宜良縣竹山鄉小河村
- 雲南省保山市隆陽區瓦馬鄉小河村
- 雲南省昆明盤龍區松華鄉小河村委會
- 雲南省紅河瀘西縣白水鎮平田村委會
- 寧夏中衛市海原縣三河鎮小河村
- 貴州省赫章縣安樂溪鄉下轄村
- 湖北省荊州市江陵縣白馬寺鎮小河村
- 貴州省安順市平壩區白雲鎮小河村
- 雲南省巍山縣大倉鎮下轄村
- 雲南省峨山縣甸中鎮小河村
- 貴州省黔東南州台江縣施洞鎮小河村
- 河南省鄧州市龍堰鄉小河村
- 雲南省楚雄大姚縣桂花鄉小河村
- 雲南省會澤縣迤車鎮小河村
- 雲南省昭通巧家縣小河鎮小河村
- 重慶市梁平縣碧山鎮小河村
- 雲南省永仁縣中和鎮小河村
- 雲南省師宗縣丹鳳鎮小河村
- 楚雄市子午鎮袁家村委會下轄村
- 雲南省石林縣路美邑鎮小河村
- 雲南省永勝縣程海鎮小河村
- 山西省忻州市原平市新原鄉下轄村
- 四川省廣安市武勝縣龍女鎮下轄村
- 雲南省瀘水縣魯掌鎮魯掌村委會
- 貴州省六盤水盤縣羊場鄉小河村
- 龍潭鎮小河村
- 四川省樂至縣高寺鎮小河村
- 山西省長治市襄垣縣虒亭鎮下轄村
- 華寧縣寧州鎮王馬村民委員會下轄村
- 雲南省昆明東川區湯丹鎮小河村委會
- 貴州畢節市織金縣少普鎮小河村
- 山西省長治市沁縣定昌鎮下轄村
- 湖北省來鳳縣舊司鄉下轄村
- 甘肅省徽縣大河店鎮小河村
- 雲南省馬龍縣王家莊鎮小河村
- 十堰市鄖陽區安陽鎮下轄村
小河村
雲南省大關縣壽山鄉小河村
小河村民委員會,屬於半山區。距離鎮17.00公里,國土面積24.50平方公里,海拔1020.00米,年平均氣溫20.00℃,年降水量1465.00毫米,適宜種植玉米、洋芋、紅苕、烤煙等農作物。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5234.00畝(其中:田105.00畝,地5129.00畝),主要種植玉米、洋芋、紅苕、烤煙等作物;擁有林地11762.0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221.0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04畝,主要種植核桃、梨、櫻桃、板栗等經濟林果;其他面積11823.00畝。
該村截止2006年底,已實現通水、通電視、通電話、通電、通路。全村有50戶通自來水,有50戶飲用井水,有72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41.9%)。有172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80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 %和46.5%);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30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21戶(分別佔總數的17.4%和12.2%)。
該村到鄉道路為土路;進村道路為土路;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15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15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2輛,摩托車2輛。
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140戶。該村到2006年底,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59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37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64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12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該村2013年農村經濟總收入671.00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391.00萬元,畜牧業收入159.00萬元(其中,年內出欄肉豬3133頭,肉牛61頭,肉羊200頭);林業收入2.70萬元,第二、三產業收入71.00萬元,工資性收入183.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630.00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三產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61.00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755人,在省內務工338人,到省外務工236人。
該村現有農戶1376戶,共鄉村人口6021人,其中男性3169人,女性2852人。其中農業人口5683人,勞動力2904人。到2013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參加農村合作醫療,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距離鎮衛生院17.00公里。人畜混居的農戶28戶。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中學生就讀到壽山中學。該村距離中學17.00公里。截至2017年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中,小學生1066人,中學生259人。
該村到2013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合同1114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4210.63畝,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勞1940個(勞均10個)。有固定資產8.00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粘貼公告、黑板報、會議等方式公開。
該村設黨小組14個,黨員總數73人,黨員中男黨員64人,女黨員9人。團員30人。
該村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一是基礎設施嚴重滯后,支柱產業少,發展後勁不足。主要表現:交通不便(18個村民小組不通公路)、居住環境惡劣,住房條件差(土木結構住房為主)、人畜飲水困難(493戶還存在飲水困難)、信息不暢通、通電設施簡陋。二是文化教育落後。主要表現:教學設施簡陋,各學校嚴重緊缺教師,農民文化素質不高,接受、掌握、運用科技的能力不強。三是人口衛生環境條件差。主要表現:村衛生室無場所,村民看病條件差和村民生活環境糟糕。四是沒有全村的支柱產業,種植業抵制自然災害和抗風險能力弱。
該村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一是加大基礎設施建設,逐步改善村民的人居環境。通過地震恢復重建和民居把保安等項目的實施,現民居有很大的改觀。但還有500餘戶農戶的住宅條件較差,爭取逐步加以改善。二是修建村委會到丫口村民小組的村組公路,對村組內的主幹道的進行硬化。三是解決高山片的用電問題,使群眾用上安全電、放心電。四是加大教育投資力度。解決蛟子灣學校的建設,逐步爭取解決教師緊缺的現狀。五是完善衛生室基礎設施,改變村民看病問題。六是在繼續鞏固玉米、馬鈴薯種植的基礎上發展生薑、花椒為主特色產業,大力引導村民種植板栗、核桃、漆樹等經濟林,發展豬、牛、羊;七、加大科技培訓,大力發展勞務經濟,每年轉移勞動力900人,到“十一五”期末,力爭使農民人均純收入由2006年的1320元增加到2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