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文
實用文
實用文以實用為目的,與文學文體在文體特徵、寫作特點、寫作規律、寫作方法、社會作用許多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是與社會生活、日常生活或工作密切相關的一種應用型文章體裁。實用文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上凡是為適應人類社會生產、生活實際的需要,為解決一定實際工作問題而從事的寫作活動。
實用文,是以實際應用為目的,有比較固定的格式,語言平實、規範、典雅,直接用於處理公私事務的文章。實用文是相對於文學文體而言的,凡是文學文體以外的文章都稱為實用文。
經濟類應用文、司法類應用文、公文、機關事務文書、公關類應用文等等。
廣泛性、實用性、程式性
實用文的主要格式
項目 | 私人書函 | 專用書函 | 工作報告 | 調查報告 | 建議書 | 演講辭 |
1.稱謂 | ˇ | ˇ | ˇ | ˇ | ˇ | ˇ |
2.問候語 | ˇ | × | × | × | × | × |
3.結束語 | ˇ | 視需要而定 | 視需要而定 | 視需要而定 | 視需要而定 | ˇ |
4.祝頌語 | ˇ | 可有可無 | × | × | × | 可有可無 |
5.撰寫人身分﹑姓名 | ˇ | ˇ | ˇ | ˇ | ˇ | × |
7.撰寫日期 | ˇ | ˇ | ˇ | ˇ | ˇ | × |
*如有需要﹐可在專用書函、工作報告、調查報告、建議書等文類的文首加上標題。
實用文的概念的產生迄今為止大概只有近百年的時間。劉曉鋼先生在實用文源流的研究中說到:“到蔡元培的《論國文之趨勢》、《國文之將來》,便正式把文章分為實用文和美術文(即藝術文)兩大類,開始創立獨立的實用文理論了。”所以實用文概念的產生歷史並不長,雖然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就有了“文”、“筆”之分,但是尚未形成實用文體與文學文體的對立。
重視實作文教學,有利於幫助學生明確學習目的及為將來走向社會生活打下基礎。社會的發展,必然促使人們交際的頻繁,實用文也就越來越顯示其重要性與必然性,它幾乎涉及到每個人的生活、工作領域。如簽合同、做廣告、寫總結和報導,以及看海報,看說明書、看文件......正因為實用文是人們的需要,所以它的作文動機,是為需而作,有為而作,容易激起學生的表達慾望,產生寫作的興趣,並能品嘗到實用的歡樂。學生在學習和運用實用文過程中,會受到多方面的正確影響,從而使他們不斷探索做人的價值,對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也起到一定作用例如請假條、留言條等,是一種“告訴”,本身就是對他人的一種尊重,其中的措詞、格式、處處都講究文明用語,對培養學生文明行為有一定作用。決心書,是對日後學習、工作、生活表明態度,提出保證,這是一種規範待業的表示,有利於學生做到言行一致,向健康道路發展。日記,是生活的記錄,內心的表白,是思想反省和對往事的檢驗,它對學生的備忘、勵志、修身、養性有好處。寫讀書筆記,能幫助學生提高思想認識,明辨是非,有效地抵制不良意識的侵蝕。
一言以蔽之,重視實用文教學,能讓學生對生活,對社會有更多的了解,調節行為,提高認識,並為他們今後的社會生活鋪下台階。
實用文教學中掌握格式固然是重要的。可現狀卻偏離了實用文寫作教學的規律,陷入了為格式而格式的教學模式當中。這制約了實用文寫作水平的有效提升。因此,要將眼光越過單純格式教學的思路,從寫作心理學的視角來考察實用寫作的思維過程,就發現實用寫作中的形式和內容都滲透著一種心理效應。所謂心理效應,就是要求寫作者要設身處地地為讀者對象著想,儘可能地用敏銳的眼光去洞察讀者的心靈,注意到實用文的主旨與讀者心靈的呼應。這樣寫出來的實用文才能打動讀者的心,也就是我們期待獲取良好溝通的心理效應。首先,揣摩、理解格式與心理效應的密切關係,引導學生找到實用文寫作實現良好溝通的落腳點。格式中蘊涵著心理效應的諸多成分,正確的理解有助於學生更好地掌握格式。如,書信的格式與心理效應緊密相連:稱呼要求頂格寫,表明對收信人至高無上的尊重;若是空兩格寫稱呼,尊重的程度大不如前,其格式的心理效應類似於獻哈達一樣,敬獻者先從胸口慢慢地向上舉起,舉過頭頂然後獻給對方,這樣敬獻者的殷勤才能表露無餘。格式對表達作者的內心尊敬與內容服務的關係清楚了,學生在寫作中對格式的把握就更准了。
其次,格式與應用緊密相聯,圍繞達到實現良好溝通的目的可以有所改變的創新。
引導學生理解實用文與閱讀對象實現良好溝通的關鍵,使學生意識到如果注意到了與讀者對象的心靈呼應,即使格式中有一些“變化”,仍然會被認為是一篇好的實用文,從而深化對格式教學的理解。如,通緝令的標題,如果考慮到現代社會的特殊性,現在一般的信息人們不容易引起關注,我們可以借鑒海報的形式,採用“懸賞十五萬,捉拿在逃犯”作為通緝令的標題。這就是把握了實用文的主旨,在日常生活中,進行某些格式創新的例子。其中的創新和突破,不僅沒有減弱傳播的效果,甚至傳播效果還得到了強化。由此看來,實用文寫作中最難的、也是貫穿實用文寫作始終的是,包括格式處理在內的預期的心理效應的處理。這個心理效應的準確把握、並通過文字實現了有效的表達,決定著這篇實用文質量的高低和價值的最終實現。
總之,不同的實用文種類,有著不同的讀者對象,就會產生不同的心理效應。那麼,學生怎樣如願地去獲得這個心理效應呢?這就需要根據不同實用文種類的各異的讀者對象之間不同的心理效應來加以確定。一個基本的傾向是,作者對讀者對象的心理了解得越深刻,對對方的根底了解得越開闊、越深,寫出來的實用文內容就越深刻、形式越得體,就越容易與對方的心理需求高度契合而實現良好溝通。
對於應用文和實用文這兩個概念的使用。學術界至今也沒有一個統一的說法,因此需要更多的學者為之努力研究,對這兩個概念的使用大致上有以下幾種情況。
(一)把二者作為同一概念而使用1.在事務類文體範圍內使用這兩個概念。如《寫作學簡明詞典》的“應用文”這條這樣說:“應用文也稱實用文。人們在生活、學習、工作和公務活動中常用的有一定慣用格式的文體總稱。”2.在一切非文學文體範圍內使用這兩個概念。《應用寫作引言》:“按其性質和功用的不同,可將文章劃為兩種不同類型,一種是欣賞類文章,一種是實用性文章。前者主要指各種文藝作品,如小說、詩歌、散文等,文藝作品的寫作通常被稱為文藝創作;實用性文章則是人們在實際生活中廣泛應用的,為解決實際問題而撰寫的文章,主要包括用於工作的公務文書,用於科研的學術文章,用於生活的日常應用文以及用於學習的讀書筆記等,實用性文章的寫作,被稱為應用寫作”。
(二)主張嚴格區分二者的使用。如裴顯生教授在《現代寫作學·緒論》中說:“應用文,作為人們處理公私事務常用的文體,包括機關應用文和私人應用文兩類。而實用文除包括上述文種外,還包括其他一些習慣上不稱之為應用文的新聞文體、學術文體、史傳方誌文體等等,其範圍要比應用文寬泛的多。我們講的實用文,是與藝術文相對應的所有文種。”
(三)主張重新界定應用文。認為凡是非文藝類的作品都應稱之為應用文,而不必再使用實用文的概念。如《應用文是藝術之末品嗎》一文中,作者提到:“在文字寫作當中,就其大者而言,我認為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以運用形象思維為主的文藝寫作;另一類是以運用抽象思維為主的應用寫作。在邏輯思維的基礎上,凡是應用於社會生活、教學科研、業務經營、各種管理、政治活動和人際交往等而寫成的文字,都應涵蓋在應用文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