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桂賢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原副總理

吳桂賢(1938—),女,河南鞏縣(今鞏義市河洛鎮胡坡人,西北大學畢業,政治家,外交家, 195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曾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副總理(1975年1月至1977年9月),是中國的首位女性副總理,也是中國當選時最年輕的副總理。

人物履歷


吳桂賢在紀念習仲勛誕辰100周年紀念會上
吳桂賢在紀念習仲勛誕辰100周年紀念會上
1951年,吳桂賢進陝西省咸陽市西北國棉一廠細紗車間當擋車工。
195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後任全國紡織先進集體“趙夢桃小組”黨小組組長,連續被評為先進工作者。
1968年畢業於西北大學。曾當選為全國紡織系統的勞動模範。“文革”中被樹為“活學活用”毛澤東思想積極分子。
1968年後曾先後擔任西北國棉一廠革命委員會委員、主任,咸陽市革命委員會副主任,陝西省革委會委員、常委。
1969年出席中共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被選為中央委員。後任中共陝西省委副書記。
1973年中共十大上繼續當選為中央委員,在中共十屆一中全會上還當選為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
1975年在全國人大四屆一次會議上當選為國務院副總理。
1977年8月在中共十一大上當選為中央委員。
1977年9月申請辭去副總理職務,同年經中共中央批准回到陝西省咸陽市西北國棉一廠
1978年任西北國棉一廠黨委副書記,
1981年6月起任廠黨委副書記、廠工會主席。
1988年任深圳外貿集團公司與港人合辦的紡織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
1994年退休。
吳桂賢是中共第九、十、十一屆中央委員,第十屆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

人物經歷


第一代紡織女工 留下的勞模足跡
回憶起來,吳桂賢都覺得自己的一生,充滿著太多的不幸與幸運。1938年一個寒風刺骨的日子,吳桂賢出生在河南鞏義縣一個貧苦農民家裡。1951年,13歲的吳桂賢就踏上了西去的列車獨自出門謀職立業。
她太小了,小小的個子,小小的年紀,如何找工作?開始一段時間,她只好在蔡家坡遠房姨媽家打雜。後來又給姨媽的侄子帶孩子。但是好奇與好勝心不能允許她自己“苟安”太久。於是,當陝西西北國棉一廠——這個在古城咸陽興建的新中國第一家國家紡織廠開始對外招工時,年僅13歲的吳桂賢就踮著腳尖站到了招工人員的前面了。
吳桂賢
吳桂賢
當時招工規定年齡最小不得小於16歲,可吳桂賢才13歲呀,雖然瞞報了3歲,但身體嬌小的個頭,人家哪裡肯信!但招工負責人還是被眼前這個堅強又倔強的女孩打動了,破例招了一名“童工”。從此,吳桂賢穿上了白圍兜,戴上了白帽子,成了西北國棉一廠第一批工人。
吳桂賢
吳桂賢
隨著年齡的增長,吳桂賢除了有一股飽滿的勞動熱情外,還有一股熾熱向上的政治熱情,她於1955年入團,1958年入黨。入黨轉正的那天,領導找她談話,鄭重其事地告訴她,鑒於她表現非凡,決定把她調到趙夢桃小組去,擔任趙夢桃所在小組的黨小組長,趙夢桃任工會小組長。趙夢桃比吳桂賢年長三歲,這時的趙夢桃已經是全國勞動模範,黨的八大代表,明星耀眼,光華四射。吳桂賢與趙夢桃相處很好,就近請教紡織生產技術,切磋攻克紡織技術難關,那—段火熱日子,令吳桂賢念念不忘。然而不幸的是,趙夢桃突然患了癌症,病重期間,陝西省委正式以她的名字將其所在紡織生產班組命名為“趙夢桃小組”,在省委書記主持的命名儀式上,身為“趙夢桃小組”黨小組長的吳桂賢代表小組當場發言宣了誓。
命名大會是在1963年4月27日召開的,趙夢桃6月23日逝世。噩耗傳來,趙夢桃小組的姐妹們淚飛如雨,吳桂賢在揩拭滾滾熱淚的同時,感到趙夢桃一去,她自己肩上的擔子更重了。為此,她要求自己更嚴了,處處事事起帶頭作用。但她深知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應當團結全組姐妹來挑重擔。由於姐妹們齊心協力,小組年年出色完成生產任務,年年被評為先進標兵,以趙夢桃小組為代表的西北國棉一廠班組的生產和管理經驗,一時傳遍全國紡織系統。
吳桂賢本人自1958年以來年年被評為先進工作者、廠級標兵,多次被評為三好學員、優秀學員。1964年、1966年連續兩次被評選去北京參加國慶觀禮;1965年吳桂賢以個人和趙夢桃小組代表的名義,出席西北公交戰線先進集體和先進工作者代表大會,並被評為全國紡織系統先進典型。吳桂賢吃苦耐勞,心地善良,待人熱誠厚道,受到廣大群眾的擁護和愛戴。不久,她被推選為西北國棉一廠副廠長。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發,一些老幹部一夜之間成了“三反分子”,吳桂賢感到很不理解。她到北京學習時,總是把毛主席、周總理的講話認真記在筆記本上。回到單位后,她努力按照黨中央的政策辦事,制止“造反派”的一些過激行為。1968年,“文化大革命”的鬥批改告一段落,各地開始成立革命委員會。吳桂賢作為“老中青”三結合的青年幹部被提拔到陝西省革命委員會,又連續在黨的“九大”、“十大”、“十一大”上被選為中央委員。
非常時期的需要 走上副總理崗位
1975年,是中國歷史上一個關鍵時刻。一方面,在周恩來的大力支持下,鄧小平出來主持工作,積極進行治理整頓,糾正“文化大革命”中的錯誤。另一方面,“四人幫”也在加緊纂黨奪權,大搞“批林批孔批周公”。毛澤東為了培養革命接班人,提出要從工農兵中選拔幹部。當時,需要從工人中選拔一名副總理,而且要求是女性。
吳桂賢(左)與李素文、陳永貴在大寨
吳桂賢(左)與李素文、陳永貴在大寨
張春橋、王洪文等人提出上海的造反派頭頭王秀珍。周恩來覺得不行,這樣勢必增大“四人幫”的勢力,就提出從西北的工人勞模中選拔一人,於是就提出了吳桂賢。周恩來連夜打電話給陝西省革命委員會主任李瑞山,速調吳桂賢的檔案到中央,經中央組織部審查后呈報毛澤東,毛澤東批示同意,這才火速電召吳桂賢進京受命。
吳桂賢到北京后,心中忐忑不安,不知道要她幹什麼。周恩來找她談話,她問總理:“讓我來北京有什麼任務?”周總理笑吟吟地說:“有大任務啊,讓你當國務院副總理!”吳桂賢大吃一驚:“不行,不行,我幹不了!”周總理說:“許多事情並不是人一生下來就會幹,我這個總理也是在干中學會的,況且還要經過全國人大的選舉任命呢。”在四屆一次全國人大會議上,經選舉後任命吳桂賢為國務院副總理,那年,她37歲,成為我國歷史上第一位女副總理,也是最年輕的副總理。
到了北京當副總理,吳桂賢仍然每月只拿西北國棉一廠76元的工資。她還是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無論是在政治局開會或在國務院開會,喝茶水要交2角錢的茶葉費。吳桂賢每次都只喝白開水,不喝茶水。服務員問她:“吳副總理,您為什麼不喝茶?”她笑笑說:“我不愛喝茶,怕睡不著覺。”每次在人民大會堂參加宴會,她都要按規定交餐費。她分管紡織部、衛生部和工青婦工作。按照毛主席的指示,吳桂賢與陳永貴實行三三制,即每年三分之一時間在中央工作,三分之一時間回原單位勞動,三分之一時間到各地調查研究。1975年9月,經毛主席批准,吳桂賢回到西北國棉一廠參加勞動。趙夢桃小組的姐妹們興高采烈:“吳大姐又回來了!當了副總理還和咱工人一個樣,這才是共產黨的好乾部!”
吳桂賢心底無私,為人低調,她怎麼能料到當時中國政治的雲譎波詭,連所謂“四人幫”之說她也是到了1975年5月才知道。1975年5月3日,毛澤東從外地回到北京,在游泳池召見在京中央政治局成員開會,毛主席同開會的人一一握手,大家都坐下后,毛主席講,回到北京,江青要求見我。我說:不見!要見,政治局成員一起見。就是在這次接見中,吳桂賢第一次聽到毛澤東批評“四人幫”。
何謂“四人幫”?吳桂賢感到蹊蹺。次日晚上開會討論毛主席指示前,她向倪志福請教。倪志福說毛主席1974年7月在政治局會上講過“四人幫”的問題。1974年7月,吳桂賢還在陝西。聽到這些人在和毛主席作對,吳桂賢吃了—驚,都是最高層領導了,還想咋的,還敢和毛主席過不去!
1976年10月“四人幫”倒台了,準備召開黨的十一大,吳桂賢開始還是代表資格審查組的成員。十一大召開期間,前面討論中共中央主席華國鋒報告時還風平浪靜,當進行到中央委員人選討論時,吳桂賢就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委屈與壓力。登在簡報上的材料讓吳桂賢不知所措。她覺得自己對周總理一片愛心,哪裡會有反周總理的想法!吳桂賢以一個普通共產黨員的名義,請求就以上事情,組織上派員調查落實。
這時的吳桂賢,經過幾天激烈的思想回顧與鬥爭,一時心若止水。她一方面打報告給黨中央,要求回到西北國棉一廠去;另一方面給華國鋒、鄧小平以及李先念等中央主要領導辦公室去電話,希望回去之前,面陳自己的想法。答覆很快就有了,華國鋒剛開完黨代會,又要準備會見南斯拉夫總統鐵托,要她略等一等。鄧小平辦公室則表示,國慶以後可以安排。李先念在國務院紫光閣見她的時候講,你是先進工人代表上來的,在中央工作三年,總的不錯,你還年輕,回去好好工作。吳桂賢表態,過去是怎麼工作的,現在和今後仍然會怎麼去工作。她在同華國鋒面陳想法的時候說,一是請求組織上把她的問題搞清楚,二是回到陝西國棉一廠,回到趙夢桃小組去。華國鋒說,廠里就不用回去了,到省里工作吧。當時的中共中央組織部長鬍耀邦做出批示:“吳桂賢同志回陝西工作,中央已經同意。可以安排當大城市的副市長或大型國有企業的副廠長。”9月27日,她乘車返回咸陽。回到家裡一天也沒休息,就趕著要上當晚的夜班。愛人叫她休息兩天再說,她說什麼也不肯,丟下行李,佩上白圍腰,戴上工作帽,就到車間上班去了。她還和原來一樣,擋四台車,一台不少,保質保量完成了當天任務。回到廠里,回到工人姐妹們身邊,她心裡有說不出的踏實。她說:“我始終不會忘記,我是個紡織工人!”是啊,陝西咸陽,西北國棉一廠,這是她政治生命的起點,也是她精神的棲息之地。
迎著市場風雲 深圳特區再創業
1988年暮春4月,深圳考察團由副市長朱悅寧帶隊千里迢迢來到陝西考察,其間有深圳外貿集團的副總經理李瑞榮,老李所在的國企與港商合資建了一個三資企業——鴻華公司,他們設想:要將鴻華公司辦成紡織、印染和服裝一條龍,在深圳崛起一個30萬錠的大企業。中國之大,要論紡織,當然要屬內地的人才技術了,他們在咸陽考察的時候,忽然提出,到吳桂賢所在的西北國棉一廠去看看。
吳桂賢無可避免地與深圳來賓會面,並成了車間參觀的陪同與講解員。參觀出來,客人問:“吳書記,您到過深圳嗎?”“去過。今年年初還去過一回呢。”“印象怎樣?”“很好哇,生活節奏快,城市也漂亮。”客人忽然說:“那您調我們深圳去工作怎樣?”吳桂賢只當客人開玩笑,沒料到客人非常執著認真。因為,他們正在醞釀上紡織項目,太需要她這樣富有經驗的紡織行家。吳桂賢回答,可以推薦一些本專業的大學生給你們……然而,此時的深圳客商怎麼也不肯放手,他們一再表示是誠心誠意請她,並邀請晚上在萬年飯店做東請她詳談。
晚飯的餐桌上依然是一個主題:力邀吳桂賢“孔雀東南飛”。吳桂賢被客人的誠心所感動,但是轉念一想自己已步入老年期了,挪動實在不大容易,再則自己是陝西的山水養育,對陝西情結太深,且熟門熟路熟人,到深圳去適應一個全新的環境自己能行嗎?她不能不認真掂量,於是一再推辭……事情在她丈夫得知之後,才出現轉機。吳桂賢的丈夫是西北工業大學畢業的技術幹部,他雖然沒有去過深圳,卻到西歐考察過一個月,他認為西方的市場經濟正在為我們借鑒,而深圳與沿海地區先走一步,必定發展比內地要快。
吳桂賢堅守的“軍心”終於被丈夫的卓識與力推動搖了,兩人於1988年6月9日應邀聯袂前往深圳,做進一步考察。夫妻倆當時不僅出席了深圳第一屆荔枝節,還到了位於葵涌的鴻華紡織印染廠建設現場,眼前一派欣欣向榮的建設景象,車間正在封頂,連海外運來的印染設備的集裝箱還沒拆呢,兵馬未到,糧草先行,專業技術人才的缺乏,確確實實是當務之急。
夫婦倆親臨深圳考察,堅定了南下的決心與信心。終於,在陝西省委主要領導以及一系列公文批複后,吳桂賢來深圳報到了。
吳桂賢肩荷鴻華紡織印染公司副總經理的職銜,上任伊始的頭等大事就是招兵買馬,急性子辦急事,第二天她又千里迢迢飛返西安。
她在陝西一呆就是10天,從一印二印三印三個印染廠,共招了108人,這可比之《水滸傳》里的一百零八將,老中青搭配,從工人、技術員到總工程師各路能人都挑選齊了。突然一下子招來那麼多人,生活設施跟不上怎麼辦?吳桂賢等八個人住在兩室一廳的房子里,女的、年紀大一點的住在室內,男的就睡在客廳里。她帶頭清掃衛生、買菜、做飯。創業難,生活再苦再累,但大家心裡甜滋滋的。
吳桂賢
吳桂賢
鴻華印染廠順利開工,生產效益不錯。上個世紀80年代末深圳城市人口數量有限制,進城市戶口很困難,外貿集團這麼一個幾千人的大企業,一年也只有三四個進城戶口指標。身為副總經理的吳桂賢深感不進戶口,難安人心。她多次到有關部門去遊說,深圳市人事局開了綠燈,給了鴻華25個進城戶口指標;寶安縣也被她的細訴所打動,一下子給了50個寶安縣戶口指標。
人員安定了,印染上了檔次,出口合格率不斷提高,坯布卻又出現緊張。她九次前往新疆等地購置坯布,人家一聽說來自深圳的吳桂賢,感到驚訝,吳桂賢不是赫赫有名的西北國棉一廠的紡織女工嗎?原來不是當上了國務院副總理嗎?她可是當年紡織戰線上的一面旗幟,是那個時候中國的一顆“政治紅星”呀!現在為特區效力去了,我們應該大力支持呀!吳桂賢眼眶一熱,心裡有久久的感動。
和諧美滿的家庭 安樂幸福的晚年
歲月不居,一晃,吳桂賢已經在深圳工作生活了近20個年頭了。人們依然記得她,記得這個來自紡車前、而又被雲譎波詭的時代一度推到命運波峰浪谷的人物。
吳桂賢
吳桂賢
1998年,吳桂賢從企業退休,中共中央組織部專門下發文件對她按正廳級待遇。陝西的“老鄉”又推選她擔任深圳振興陝西促進會會長。她為深圳、陝西兩地的企業牽線搭橋,做了大量工作。她曾為重修黃帝陵募捐了25萬元,她回咸陽走了5個縣,看了17個企業,幫助那裡搞合作開發項目。平時有陝西的鄉親來深圳辦企業,搞書畫展,她總是熱情地前去剪綵祝賀。平時的救災扶貧、希望工程等社會公益事業,她總是從自己的生活結餘中捐款捐物。
吳桂賢有一個美滿幸福的家庭,她的丈夫王振濤是位儀錶堂堂的山東大漢,畢業於西北工業大學,曾任深圳賽格集團的總工程師。他們結婚四十多年,患難與共,相濡以沫,是一對讓人羨慕的模範夫妻。他們的兒子和女兒都是深圳大學畢業,現在金融部門工作,孝敬父母,事業有成,一家人其樂融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