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山鎮

重慶市忠縣下轄鎮

拔山鎮,隸屬於重慶市忠縣,地處忠縣西部,東鄰永豐鎮,南與豐都縣董家鎮接壤,西鄰新立鎮、花橋鎮,北與馬灌鎮為鄰,區域總面積156平方千米。

清雍正八年(1730年),拔山鎮境域屬忠州分衙管轄;1985年5月,由拔山鄉改為拔山鎮。截至2018年末,拔山鎮戶籍人口為62467人。截至2020年6月,拔山鎮下轄5個社區、17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拔山場鎮78號。

拔山鎮糧食作物以水稻、小麥為主;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為主;工業以輕型建材、農副產品加工、服裝加工為主。 2018年,拔山鎮有工業企業38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60個。

歷史沿革


拔山鎮
拔山鎮
清雍正八年(1730年),設忠州分衙。宣統三年(1911年),設拔山鄉。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廟埡鄉、白馬鄉劃歸拔山鄉。民國三十年(1941年),屬第三區公所。
1949年,設拔山鄉。
1958年,拔山鄉改為拔山公社。
1983年,拔山公社改為拔山鄉。
1985年5月,拔山鄉撤鄉設鎮,改為拔山鎮。
1992年10月,顯周鄉、凌雲鄉的部分村和八德鄉併入拔山鎮。
2006年3月,廟埡鄉併入拔山鎮。

行政區劃


2011年,拔山鎮下轄新化1個社區,拔山、龍山、汪山、楊柳、芋荷、五星、雙古、蘇家、石聯、朝陽、高楊、午陰、八德、古塘、八一、雙星、廟埡口、插花、三新、甘棠、汪家洞21個行政村;下設5個居民小組、155個村民小組。
截至2020年6月,拔山鎮下轄5個社區、17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拔山場鎮78號。
社區新化社區、藍湖社區、石聯社區、雙古社區、插花社區。
行政村龍山村、汪山村、楊柳村、芋荷村、五星村、蘇家村、朝陽村、高陽村、午陰村、八德村、古塘村、八一村、汪家洞村、三新村、甘棠村、雙星村、廟埡口村。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拔山鎮地處忠縣西部,東鄰永豐鎮,南與豐都縣董家鎮接壤,西鄰新立鎮、花橋鎮,北與馬灌鎮為鄰,區域總面積156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拔山鎮地處丘陵地帶,地勢東高西低、南高北低;境內最高點位於朝陽村古城寨,海拔558.5米;最低點位於喻家河一帶,海拔48.9米。

氣候

拔山鎮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多年平均氣溫18.2℃,1月平均氣溫5.6℃,7月平均氣溫32℃,平均氣溫年較差27℃;無霜期年平均310天;年平均日照時數1327.5小時;年平均降水量1172.1毫米,降雨集中在每年5—10月,7月最多。

自然災害

拔山鎮主要自然災害有旱澇、低溫、霜凍、雷擊等;旱災時有發生,低溫災害也是一種常見災難,旱災主要發生在7—9月。

自然資源


拔山鎮境內已探明地下礦藏有天然氣;其它自然資源有生物資源、林業資源。

人口民族


人口

2011年,拔山鎮總人口62857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20115人,城鎮化率達到32%;另有流動人口1853人。總人口中,男性32834人,佔52.2%;女性30023人,佔47.8%;14歲以下10686人,佔17%;15—64歲48775人,佔74.5%;65歲以上3396人,佔5.4%。2011年,拔山鎮人口出生率9.8‰,人口死亡率6.3‰,人口自然增長率3.5‰,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558人。
2017年末,拔山鎮常住人口為42449人。
截至2018年末,拔山鎮戶籍人口為62467人。

經濟


綜述

拔山鎮
拔山鎮
2008年,拔山鎮全鎮實現經濟總量8.4億元,地區生產總值3.8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1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853元;人均純收入3251元,財政收入1281萬元,財政支出757萬元。
2011年,拔山鎮財政總收入2250萬元,比2010年增長22.7%,其中地方財政收入1104.3萬元,比2010年減少20.2%。2011年,拔山鎮農民人均純收入7592元。
2018年,拔山鎮有工業企業38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60個。

農業

柑橘產業是拔山鎮農業主導產業。拔山鎮從2002年開始規劃發展,到2008年底,定植柑橘480000株,建園面積15000畝。
2011年,拔山鎮有耕地面積8萬畝,人均1.3畝;林地面積0.9萬畝。2011年,拔山鎮農業總產值2.5億元,比2010年增長30%,農業增加值16867萬元。拔山鎮糧食作物以水稻、小麥為主。2011年,拔山鎮生產糧食3.0萬噸,人均468千克,其中水稻14625噸,小麥3348噸。拔山鎮主要經濟作物有油菜、花生、柑橘。2011年,拔山鎮蔬菜種植面積7579畝,產量10931噸。拔山鎮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為主。2011年,拔山鎮生豬飼養量3.9萬頭,年末存欄3萬頭;家禽飼養量29.5萬羽。2011年,拔山鎮生產肉類3862噸;畜牧業總產值10177萬元。2011年,拔山鎮水果種植面積13455萬畝,產量11269噸,主要品種有柑橘,產量8432噸。

工業

拔山鎮形成了以輕型建材、農副產品加工、服裝加工為主的工業體系。2011年,拔山鎮工業總產值達到2.4億元,比2010年增長25.7%,實現工業增加值4548萬元。2011年,拔山鎮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家,職工80人,實現工業增加值4825萬元,比2010年增長30%。

商貿

2011年末,拔山鎮有商業網點176個,職工2450人。2011年,拔山鎮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1.8億元,比2010年增長22%;城鄉集市貿易成交額0.6億元,比2010年增長26.2%。

金融

2011年末,拔山鎮有兩家銀行在境內開設了分行或設立了辦事處;各類存款餘額為8.8億元,比2010年增長4.2%;人均儲蓄13938元;各項貸款餘額1.4億元,比2010年增長17.4%。

社會


教育

拔山鎮
拔山鎮
2011年末,拔山鎮有幼兒園30所,在園幼兒1575人專任教師62人;小學3所,在校生3110人,專任教師185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1249人,專任教師88人;市級重點中學1所,在校生5060人,專任教師300人。拔山鎮主要學校有拔山小學、拔山鎮初級中學、拔山中學,其中拔山中學為市級重點中學。2011年,拔山鎮預算內教育經費(包括城市教育費附加)占財政總支出的比例為8.6%。

科技

2011年末,拔山鎮有各類科技人才251人,其中專業技術人才43人,經營管理人才185人,技能人才11人,農村實用人才12人。

文體事業

2011年末,拔山鎮有文化藝術團體7個,演職人員35人;有文化站1個,村級文化活動中心21個;公共圖書室22個,藏書30餘萬冊;文化行業從業人員3人。2011年末,拔山鎮有體育場地7處;85.5%的村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22%。2011年末,拔山鎮有廣播喇叭160隻,入戶率89.4%,通響率100%,廣播綜合覆蓋率98%。2011年末,拔山鎮有線電視用戶數為0.4萬戶,電視綜合覆蓋率97.5%。2011年末,拔山鎮有線電視用戶數為0.7萬戶,電視綜合覆蓋率90%。

衛生

2011年末,拔山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43個,其中門診部(所)3個;病床110張,每千人擁有醫療床位1.75張,固定資產總值1000萬元;專業衛生人員126名,平均每千人擁有衛生技術人員4.69人。2011年,拔山鎮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9萬人次。拔山鎮重點醫院有忠縣第二人民醫院、廟埡衛生院。2011年,拔山鎮法定報告傳染病發病率為14/10萬,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5.8萬人,參合率92%。

社會保障

2011年,拔山鎮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為223戶,人數249人,支出6.37萬元,比2010年減少0.4%,月人均256元,比2010年增長1.2%;醫療救助296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3883人次,共支出26.2萬元,比2010年增長26.1%;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251戶,人數348人,支出236.7萬元,比2010年增長27%,月人均59元,比2010年增長18%;農村五保集中供養120人,支出33.1萬元,比2010年增長11.5%;農村五保分散供養184人,支出40.5萬元,比2010年增長11.4%;農村醫療救助164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3883人次,共支出26.2萬元,比2010年增長26.1%;農村臨時救濟1349人次,支出49.6萬元,比2010年增長42.8%;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360人,撫恤事業費支出33萬元。

交通


拔山鎮有滬渝高速公路過境,境內長8.3千米,雙向四車道,通往白石、新立;有S302省道過境,境內長12.1千米,雙向兩車道,通往水豐、新立。2011年末,拔山鎮有縣鎮級公路5條,總長26.4千米。

文化


地名由來

拔山鎮因境內有拔山寺而得名。相傳秦朝末年,李甘棠之子李飛跟隨西楚霸王項羽一道起義反秦,李飛專門負責管理項羽的烏錐寶馬,項羽在垓下死於十面埋伏之後,寶馬躍江自殺,李飛逃回臨江(古忠州)甘棠山,途經木林山(即現今之拔山),登高一望,古柏參天,比甘棠山氣勢更為雄偉,他於是在該地建寺祭祀恩主“霸王”,取霸王“力拔山兮蓋世雄”之名而稱拔山寺。

旅遊


風景名勝

金色楊柳
拔山鎮
拔山鎮
金色楊柳景點在楊柳村,金家河畔,距高速公路永豐出口和新立出口均約9千米,是一處柑橘基地果園。
阿金河
阿金河在金少穆陵園旁,利用原玉井河的小溪溝,擴挖人工打造,總投資800多萬元,採用卵石、山石、三峽石等創造出河堤景觀,河堤內設有釣魚台、小木屋、小木橋、水上浮橋、遊船碼頭、觀景亭、情侶亭。

代表人物


金元和,號少穆,忠縣拔山西門外金家河爾碥人,中國同盟會成員。
莫肇昭,字延年,民國九年(1920年)10月生於忠縣拔山高石坎,先後任空軍司令部通訊處長、空軍司令部訓練處長、新疆建設兵團石河子指揮部政委兼政治部主任、空軍工程大學(原空軍電訊工程學院)政治委員。
金煥若,本名金良璠,又名金幻若,乃金泣儒堂弟;求學期間加入中國共產黨;至行知中學(即拔山中學任校長)從事革命活動;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犧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