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火

漢語辭彙

星火是一個漢語辭彙,讀音為xīng huǒ,意思是由遠處大火飛來的火星或餘燼點著的火;流星一瞬即逝的光,比喻迫切、緊急。

解釋


(1)[spotfire;spark]∶由遠處大火飛來的火星或餘燼點著的火。
(2)[shootingstar]∶流星一瞬即逝的光,比喻迫切、緊急。
那燈剛一亮,就又像星火一樣泯滅了。

引證解釋


1、我國古代星名。即二十八宿中的心宿
《書·堯典》:“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孔傳:“火,蒼龍之中星,舉中則七星見。”《史記·五帝本紀》:“日永,星火,以正中夏。”晉陶潛《丙辰歲八月中於下潠田舍獲》詩:“曰余作此來,三四星火頹。”逯欽立校註:“星火,火星。”《文選·陸倕<新刻漏銘>序》:“以為星火謬中,金水違用。”李善注引鄭玄《毛詩箋》:“火星中,寒暑退。”
2、燈光;小火點。
唐張祜《題金陵渡》詩:“潮落夜江斜月里,兩三星火是瓜洲。”
3、猶星斗,繁星。
蕭紅《生死場》十四:“滿天星火,但那都疏遠了!”
4、流星。形容急速。
晉李密《陳情表》:“州司臨門,急於星火。”宋葉適《朝請大夫陳公墓誌銘》:“急州縣若星火,視其敝壤如髦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