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八四

蘋果公司著名廣告

1984年的1月24日是計算機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那一天蘋果電腦發布了全新的Macintosh(簡稱Mac)。這是世界上第一台採用圖形用戶界面的個人電腦,與當時採用DOS命令行純文本用戶界面的IBM PC形成了鮮明的對照。

Macintosh的出現引發了一場個人計算機世界的革命。為了使這場革命更能夠引起各階層的人民的關注,蘋果在1984年為Mac量身定做了一項非常具有“蘋果”特色的廣告。

蘋果VSIBM


這個廣告的名字是“1984”,是根據一部書名為《1984》的小說為背景來製作的。《1984》是英國著名政治諷刺作家喬治·奧威爾的一部虛幻預言小說。小說中的主人公溫斯頓·史密斯在虛幻中的1984年生活在一個叫大洋國的極權專制國家,他的世界被“黨”和它的領導人“老大哥”所控制。大洋國處處有“老大哥”的頭像海報,上面還有文字:“老大哥在注視著你”。“黨”和“老大哥”在生活中無處不在:定量食物,頒發衣服,還約束人的思想和行為。溫斯頓由於和自由派女子朱麗婭相愛而被雙雙拘捕,送去勞改。在飽受飢餓、折磨、毒打和“教育”后,他終於向“黨”低頭,背叛了朱麗婭的愛,說出了“我愛老大哥”。《1984》給人一種壓抑的、毫無希望的結尾。哐,哐,哐,哐……一個昏暗的大屋子裡,跑進來一群人,排排坐下,仰頭而待,他們似乎是學生,表情木訥。在前面的大屏幕里,一個固化的腦袋,喋喋不休地告訴呆坐的人們什麼是PC,他似乎是老師,表情同樣的木訥。突然,一個白衫紅褲的姑娘沖了進來,將手中的鐵鎚擲向屏幕,充滿了叛逆的激情。這是當時廣告的內容情景。這則廣告不僅將蘋果的Mac打出了更為響亮的名聲,而且同時那個玩世不恭的姑娘從此將嬉皮精神四處播散,造就了今天生活在城市邊沿的兩種人之一的嬉皮士。蘋果之所以會選擇奧威爾的《1984》為背景來製作廣告,是因為當時“蘋果 II”系列電腦在經歷了幾年的熱銷后正在走下坡路,而1981年問世的IBM PC正值旺市,不斷湧入企業和家庭。而在蘋果推出首台個人電腦時,IBM並未給予太多的關注,但是在1981年夏天IBM突然以IBM PC重拳出擊,並以其倍受企業信賴的品牌推動PC市場迅速成長。在蘋果的眼裡,毫無疑問這位電腦世界的“大哥”想要控制新興的個人電腦市場。而這篇小說反映的思想內容正好能夠充分表現和體味出1984年時PC世界的格局和蘋果的心態,讓顧客和看客們在獲得視覺效果衝擊的同時也了解了IT世界的現時狀況,一舉兩得。當年負責製作蘋果“1984”廣告的創意導演李·克勞回憶說:“‘1984’表達了蘋果的理念和目標:讓人民而非政府或大公司掌握操縱技術,讓計算機變得普通人可及而非控制人的生活”。這個60秒長的廣告僅在1984年1月22日美國超級盃橄欖球大賽的電視轉播中播出了一次,卻造成了空前的轟動,美國的三大電視網和將近50個地方電視台都在超級盃后報道重放了“1984”,還有上百家報刊雜誌評論“1984”的現象和影響,這些都為蘋果公司和Macintosh做了免費廣告贏得了評論家經久不息的掌聲。

策劃人


喬布斯
喬布斯
史蒂夫·喬布斯(1955-2011),發明家、企業家、美國蘋果公司聯合創辦人、前行政總裁。1976年喬布斯和朋友成立蘋果電腦公司,他陪伴了蘋果公司數十年的起落與復興,先後領導和推出了麥金塔計算機、iMac、iPod、iPhone等風靡全球億萬人的電子產品,深刻地改變了現代通訊、娛樂乃至生活的方式。2011年10月5日他因病逝世,享年56歲。喬布斯是改變世界的天才,他憑敏銳的觸覺和過人的智慧,勇於變革,不斷創新,引領全球資訊科技和電子產品的潮流,把電腦和電子產品變得簡約化、平民化,讓曾經是昂貴稀罕的電子產品變為現代人生活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