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香·韋切利奧

威尼斯畫派畫家

提香·韋切利奧,又譯提齊安諾·維伽略(Tiziano Vecelli或Tiziano Vecellio,約1488/1490年–1576年8月27日),英語系國家常稱呼為提香(Titian),他是義大利文藝復興後期威尼斯畫派的代表畫家。

提香出生於義大利東北部阿爾卑斯山地區的卡多列,10歲時隨兄長到威尼斯,在喬凡尼·貝利尼的畫室學畫,與畫家喬爾喬內是同學。

在提香所處的時代,他被稱為“群星中的太陽”,是義大利最有才能的畫家之一,兼工肖像、風景及神話、宗教主題繪畫。他對色彩的運用不僅影響了文藝復興時代的義大利畫家,更對西方藝術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人物生平


提香·韋切利奧出生在義大利威尼斯北部風景秀麗的卡多萊,12歲時父親帶他遊歷威尼斯,後來提香再次來到威尼斯便進了喬凡尼·貝利尼的工作室學畫,從此幾乎一生都沒有離開過威尼斯。
提香在喬凡尼畫室與比他大十一歲的喬爾喬內(Giogione 1477-1510)共同作畫,喬爾喬內享樂主義的人生觀,開放的思想行為,熟練的繪畫技巧以及對色彩超乎常人的敏感和表現力,令提香崇拜得五體投地。喬爾喬內竟成了他心目中的上帝。提香崇拜喬爾喬內,模仿他的繪畫風格,以至人們幾乎辨別不出兩人作品的作者。
喬爾喬內精細的蔭涼風景圖、豐富的色差和消散技術對提香產生了很大影響。
不久,他們開始獨立接受訂畫,喬爾喬內接受來的訂件,大都交給提香去完成,後來喬爾喬內越來越發現在色彩創造和藝術技巧方面,提香有超過自己的可能,這使他們之間的關係開始冷淡和緊張。從此喬爾喬內更加抑鬱寡言,他把這種內心的不安發泄到更加放肆的尋歡作樂中去,使他在33歲風華正茂時,耗盡了精力,在一次鼠疫傳染流行時辭別了喧鬧的人世。
喬爾喬內的早逝,使提香開始了獨立的藝術發展。這種藝術風格體現了威尼斯藝術的成熟。隨後提香發揮出一種不斷增長的憂傷,
1576年的威尼斯大瘟疫,人們在北部海岸提香的別墅中找到了他,和死亡捉迷藏的遊戲結束了,他在86歲時終於向死神屈服了。

創作歷程

提香在1510~1520年間的作品可歸入早期創作階段。其特點是在喬爾喬涅風格影響下逐漸形成了他自己的風格。
現存提香的最早作品可舉《田野合奏》(約1510年)。這幅畫以前一般認為是喬爾喬涅之作,現則公認出自提香之手。此畫表現兩青年于田野間奏樂,兩仙女伴隨左右,背景山林古道的描繪極為出色,詩意的題旨和風景的描寫都有喬爾喬涅之風,但人物形象略顯粗朴壯健,則是提香個人的特色。它很清楚地表明提香雖在喬爾喬涅影響下,卻一開始即有自己的新創。
他個人風格趨於成熟的第一個代表作是《神聖與世俗之愛》(1512~1515年),表現象徵聖俗兩種愛情的兩位女性分別居畫幅兩邊,背景山水亦各有差異,世俗之愛(左邊)背景為丘陵寨堡,神聖之愛背景則為湖濱城鎮,但彼此皆和前景的泉石樹木相連。象徵的兩女性刻畫極為出色:世俗的愛表現為一衣著整肅的婦女,神聖的愛則為裸體女郎,她們彼此各倚踞圖中央古典石棺式水池的兩邊,形成鮮明的對比。裸體女郎的形象健康美麗,光彩照人,被譽為文藝復興藝術中表現女性美理想的最佳作。
另一幅《酒神節》,風景描繪和人物形象含蓄而又富於詩意的安排,還帶有喬爾喬涅的遺風,但是提香用色絢麗和以暖色為基調的特點卻表明他已更傑出地掌握了油畫技巧,這一新穎的表現手段極能適應他那生機盎然的健美造型的要求,從而創造出一系列在內容和形式上高度和諧的盛期文藝復興的藝術典型。
此後,提香的傑作不斷出現。祭壇畫有威尼斯弗拉里教堂的《聖母升天》(1516~1518)。這是一幅高6.9米,寬3.6米的巨構,以地上的聖徒群眾、雲中升天的聖母和天頂的上帝分列下中上3段,上帝自由翱翔的形象和雲層的環形構圖可能吸收了米開朗琪羅和拉斐爾的風格,但色彩的富麗和人物的生動有力則完全是提香的本色。畫中凌空而起的聖母以及地上目睹奇迹感到無比驚異的聖徒的形象,在表現強烈的運動、力量和雄偉的體魄方面,不僅可以和米開朗琪羅媲美,而且為威尼斯畫派開拓了全新的領域,因此此畫早在16世紀就被譽為“近代第一傑作”。
伊賽克的祭獻以古典神話為題材的代表作則有1518~1524年間為費拉拉公爵製作的一組油畫:《維納斯的崇拜》、《安德里亞人的酒宴》和《巴科斯與阿里阿德涅》。第1幅表現許多小愛神(帶翅的嬰孩)在維納斯雕像下嬉戲飲食的情景,第2幅描繪安德里亞島上的人發現了水泉湧出美酒的奇迹故事,第3幅則表現酒神巴科斯和他的情人阿里阿德涅林中邂逅之事。每一幅畫都有優美的山水風景陪襯,人物生動、情緒熱烈和體態健美更屬前所未見。
提香這時期的傑作還包括一些肖像畫和人物畫,例如《帶手套的青年》(1520~1522年)和《蒼神》(1516)。前者是一佚名貴族的肖像,後者則是借古典女神之名而創作的婦女像,兩畫在寫真傳神上皆得其妙,對典型性格和精神風貌的刻畫更有獨到之處。提香的肖像畫也滲透生氣洋溢的風格,在《蒼神》形象的塑造上,更能將模特原型的寫生(《蒼神》與《田野合奏》、《神聖與世俗之愛》的女性可能都取自同一原型)與理想加工結合起來,集健康美質和聰慧崇高於一身,並強調豐滿熱情的女性美,奠定了提香日後一系列女性典型的風格特徵。
1510年在帕多瓦作神學院壁畫,1512年回威尼斯,1516年繼貝里尼之後任共和國畫師,1518年完成威尼斯弗拉里教堂的《聖母升天》。1532年在波洛尼亞遇皇帝查理五世並作其畫像,由此受封為特命伯爵、宮廷畫家並成為皇帝的私人好友。
1533年查理五世封他為授以貴族稱號后,畫了《西班牙拯救了宗教》和《菲力二世把初生的太子唐·斐迪南獻給勝利之神》等趨逢權貴的作品。他的肖像畫能揭示人物內心世界。
1545—1546年訪問羅馬,為其平生之僅有一次,在此畫注重性格刻劃的《教皇保羅三世及其侄子》。
1548—1549及1550—1551年訪奧格斯堡的帝國宮廷,為宮廷名流們作半官方畫像,並為查理五世的繼任者西班牙的菲利普二世工作。
中年畫風細緻,穩健有力,色彩明亮;晚年則筆勢豪放,色調單純而富於變化。在油畫技法上對後期歐洲油畫的發展,有較大影響。
晚年,他坐在海邊的花園別墅里,耳中鳴響著喧囂的海潮音樂,頭腦中醞釀著他那美妙的構思。白天,他孜孜不倦地在畫室作畫,夜晚,通宵宴飲,不知疲倦也沒有憂愁。1576年去世。
威尼斯出現象提香這樣在色彩上如此熱情飽滿的繪畫大師,是有一定的社會基礎的。人們在經濟優異的條件下,對自由與入世哲學的興趣日趨強烈。提香借希臘神話題材以表現人生的歡樂與享受,正符合一部分人在長期神學思想禁錮下產生的逆反心理。
提香對於歐洲後來的繪畫有很大影響,他象米開朗基羅那樣長壽,又象拉斐爾那樣幸運和受寵。在上層社會裡,他的作品是最有威望的,同時他與威尼斯進步的人文主義學者,又有廣泛的交誼。他反對教會專權,在最反動的年代,他堅決維護民族尊嚴,他無論是前期還是後期的作品,都通過對人的活動與性格的表現,來實現現實主義藝術的意義。威尼斯畫派崇尚色彩,而提香的色彩表現力已達這一畫派的頂峰。在威尼斯人看來,大自然中的萬事萬物並沒有被線條分割著,一切都是霧一般地溶合在一起的,這正是水城風光的特色。
雖然他一生的風格變化不大,但是在每個時期的風格還是各有特點。提香的早期與中期創作在用色方面已很出色,晚期創作則更是用寬大粗放的筆觸和成堆的顏料組成,適合遠觀。他的風格的發展過程也代表了西方油畫的發展歷程,起初的風格比較細膩,通過色彩和輪廓表現對象,進而發展到主要依靠光色來表現物體,他的風格的變化的中期影響了巴洛克的繪畫,而後期則影響了日後浪漫主義和印象主義畫派。提香的藝術生涯和豐富的創作實踐推動了16世紀威尼斯畫派的發展,他的藝術直接或間接地影響了幾代威尼斯畫派的畫家。

主要成就


作品風格

提香對色彩的性能及其相互關係有著深刻的認識和理解,他用色大膽,色調極其豐富明快、微妙而準確;他的筆觸熱情奔放,流暢自如,不拘陳規;畫面響亮而又和諧,洋溢著生命的活力和雄渾、華貴之美.
與提香一樣,維納斯也是喬爾喬內偏愛的一個題材。喬爾喬內筆下沉睡的維納斯,頭倚在畫面左上角被金線滾邊的暗紅色綢緞覆蓋著的崖坡上,手臂上彎,盤向頭后發邊,身體全裸橫躺在銀白的綢布上,腿由畫面中心伸向右下角。她安寧地閉著雙眼,面向觀眾,躺在草地上,與自然融為一體。她象是在夢中,不知道有人正在欣賞她。在她後面的右上角是一座被遺棄的城市,使人有遠離人間的感覺。
在《烏比諾的維納斯》(1538年,畫布,119×165),提香卻把維納斯搬回家中,讓不食人間煙火的愛神住進貴族婦女雍容華貴的寢室里。畫面中的愛神頭靠在左上角白色的枕頭上,手臂向前彎曲,倚在枕頭上支持著上身。身後暗綠的簾幕將畫面分成兩半,身體如喬爾喬內沉睡的維納斯一樣,裸露著橫躺在白色的綢布上,腿由畫面中心伸向右下角,但她卻將視線投向畫外,注視著走過的觀眾,尋求悅己者。右上角未被簾幕遮閉的廳中,有一身著紅裙、遠離觀眾的婦人面左而立,在她前面有一位白衣少女背向觀眾跪著工作,觀眾對她們而言似乎並不存在,與悠閑的想與人們交往的愛神形成了強烈的對比。這使人憶起提香的代表作“天上和人間的愛”。
提香的主要畫作有:作為喬爾喬涅的助手幫助畫了《睡著的維納斯》後面的風景。在宗教畫《納稅銀》和《聖母升天》中反映了新興資產階級的道德觀念。《愛神節》、《酒神與阿麗亞德尼公主》等神話題材的作品,洋溢著歡欣的情調和旺盛的生命力。但在1533年查理五世封他為授以貴族稱號后,則畫了《西班牙拯救了宗教》和《菲力二世把初生的太子唐·斐迪南獻給勝利之神》等趨逢權貴的作品。他的肖像畫能揭示人物內心世界。中年畫風細緻,穩健有力,色彩明亮;晚年則筆勢豪放,色調單純而富於變化。

作品特色

提香曾在喬萬尼·貝利尼的畫室學習,在那兒喬爾喬內是他同學。因此,它們早期的畫作都結合了兩個人的風格,以喬爾喬內的比較突出,他精細的蔭涼風景圖、豐富的色差和消散技術對提香產生了很大影響。提香發展很快,創造了一連串宗教油畫,有著讓人難以忘懷的莊重,同時奢華而色彩鮮艷。在這一領域,提香發揮出一種不斷增長的憂傷,在其晚年,這種憂傷在戲劇強度中得到了釋放,通過極端大膽的、以幾乎是印象派的溶解方式表現的描抹自由而得到了加強。
籠罩其作品的慣用的金色光線氛圍為其構圖賦予了一種特殊的豪華,這在神話作品中是通過裸體人像的燦爛的性感——提香是這類人像第一等的詮釋者——和熱烈而富有生機的氣氛來實現的,傳達出一種生存的快樂的歡快感。在肖像畫中,提香完成了若干有著驚人的宏偉壯麗的作品,在這些作品中,給予此類社會角色的重要性——從服裝、徽章或財富中可以看出——沒有掩蓋對各個派別或及派別中人物的心理學深度的精確分析。

社會成就

在提香時代,威尼斯達到了自己的輝煌頂峰,表現在文藝復興的鼎盛時期,莊嚴的共和國那精細的豐富和奢華的炫耀中。提香漫長的生命使得他可以經歷不同的階段,如果說他的作品是從一種對大自然的令人愉快的視野開始的,充滿生機而又理想化,帶著古典主義色彩,那麼他的後期作品則是有著引人入勝的熱情,不管在詮釋上還是技術上都是如此,這是巴洛克美學的前奏。
軼事
提香在世時享有盛名,受到其同時代的人的極大仰慕,在威尼斯的一座宅第里過著奢侈的生活,身邊圍繞著文學工作者和音樂家,這些都得益於他靠美術創作獲得的大量財富。提香得到了來自祖國和外國親王的最大榮譽,但除了屈指可數的幾次外,並沒有拋棄自己的故鄉。他為當時——卡洛斯五世——最高階層的人物畫像,是最受那些人尊敬的畫家,他被授予帕拉蒂努伯爵稱號,並完成了最具種類變化的圖畫,其中值得突出的有宗教、神話和隱喻題材。
提香在威尼斯畫壇獨步一時,他被選上威尼斯官方畫師的席位,但畫家對此並不感興趣,他委婉地拒絕了這份高俸厚祿。因為在威尼斯共和國,宮廷畫師實際上的地位並不比宮廷樂師、廚子、甚至小丑高多少,他寧可保持自己的獨立地位,以謀求更多的自由去招徠主顧,也不屈從於某一個權貴。在美術史上,提香可以說是第一位不依附於統治者的畫家。法國國王亨利三世親臨他的畫室,羅馬皇帝查理五世在隨從的簇擁下來到他的畫室,發現一枝畫筆掉在地上,彎下身子去為他撿起來,提香說:“我不值得你為我撿起一隻畫筆。”查理五世風趣地對他說:“世上最偉大的皇帝凱撒都應該服侍你。”

人物評價


提香·韋切利奧
提香·韋切利奧
提香對他同時代的人有著極為明確的影響,但對於一個一直有著影響力的人來說,他對後代的作用更大,他的構圖為後代提供了無盡的靈感。不僅是威尼斯人,也包括不計其數的來自歐洲其他地區的藝術家都敬仰提香,將其作為深刻研究的對象。義大利人,如科拉奇家及其流派,弗蘭德斯畫家如魯本斯和凡·代克,法國人如普桑和布蘭佳,或西班牙人,如委拉茲開斯,還有接下來很多年內幾乎所有的馬德里畫派傳人,都分析或臨摹提香的作品,以在其中尋求光線和色彩,尋求理想的美和朝氣蓬勃的作品中表現出來的力量。幾個世紀過去了,提香作為一個偉大的畫家和天才藝術家的典型,仍然停留在歷史中,他靈巧的畫筆可以解決美學上的任何問題,莊重、高貴而完美。瓦薩利曾評價說,在義大利,沒有人能和提香的繪畫天才相比,無論是拉斐爾或是達芬奇都趕不上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