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弈

漢語詞語

博弈,拼音:bó yì。詞語解釋是局戲、圍棋、賭博。比喻為謀取利益而爭鬥。出處:《論語·陽貨》。用法:動詞。

詞語解釋


局戲和圍棋。博弈是中國古代遊戲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大體有:六博、雙陸、打馬格、圍棋、和象棋,是古人展現智慧、運籌爭勝的重要方式。六博盛行於春秋戰國至秦漢時期,是當時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內容;雙陸源於西域,是三國至宋元間流行的棋類遊戲;打馬格是宋代極其流行的遊戲;圍棋和象棋是中華民族智慧和意志的結晶。
指賭博。
比喻為謀取利益而爭鬥。

詞語出處


《論語·陽貨》:“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不有博弈者乎?為之,猶賢乎已。”朱熹集註:“博,局戲;弈,圍棋也。”《漢書·遊俠傳·陳遵》:“祖父 遂,字 長子,宣帝 微時與有故,相隨博弈,數負進。”顏師古註:“博,六博;弈,圍碁也。”
韓愈《鄭公神道碑文》:“公與賓客朋游,飲酒必極醉,投壺博弈,窮日夜,若樂而不厭者。”明 胡應麟《少室山房筆叢·九流緒論上》:“藝主書計射御,而博弈繪畫諸工附之。”
宋蘇軾《策別》十七:“出為盜賊,聚為博弈,群飲於市肆,而叫號於郊野。”清戴名世《財神問對》:“聚為博弈,出為盜賊。”
鄭振鐸《埃娥》五:“好像博弈負了一場似的,他聳聳肩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