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槐森

清朝時期官員

黃槐森(1829—1902),字作鑾,號植庭。廣東省香山縣黃梁鎮荔枝山人(今珠海市斗門區乾務鎮荔山村)。

清咸豐十一年(1861)參加省城鄉試中舉人,翌年舉進士,授翰林庶吉士,在翰林院國史館編纂清史。后歷任山東道御史、雲南道刑科給事史。

清光緒元年(1875)任給事中郎官,翌年被選任直隸大順廣道,因母喪回籍守孝。旋復出,先後任四川川北道、雲南迤東道、貴州按察使、護理巡撫、廣西布政史、護理廣西巡撫。(註:概述圖來源自)

簡介


黃槐森於清咸豐十一年(1861)參加省城鄉試中舉人,翌年舉進士,授翰林庶吉士,在翰林院國史館編纂清史。后歷任山東道御史、雲南道刑科給事史。
清光緒元年(1875)任給事中郎官,翌年被選任直隸大順廣道,因母喪回籍守孝。旋復出,先後任四川川北道、雲南迤東道、貴州按察使、護理巡撫、廣西布政史、護理廣西巡撫。
繼升雲南巡撫,不久調任廣西巡撫。清光緒二十七年(1901)以72歲高齡辭官還鄉,翌年正月病逝。
在40年的仕途生涯中,黃槐森以剛正清廉聞名。直言敢諫,曾多次向朝廷上書,陳述應興應革建議,揭發營私舞弊官吏,引起朝廷重視。同時,較為關心人民的疾苦,在家鄉多有善舉,獲鄉人稱讚。

生平


黃槐森父親毓傑,通經史。出身於書香門第的黃槐森,自幼勤奮好學,通讀諸子百家,才思敏捷,才華出眾,與兄黃德森同年考中秀才。
清咸豐十一年(1861)槐森中舉人,同治元年(1862)考中進士,殿試中被欽點為翰林。歷任翰林院國史館編修、山東道御史、雲南道刑科給事中、順天文武鄉試監考官,文武會試監試官、考試漢學教習官、直隸大順廣道、四川川北道、雲南迤東道、貴州按察使、護理巡撫、廣西布政使、護理廣西巡撫、雲南巡撫、廣西巡撫。
槐森以文學侍從內務官員,累升給事中至發外官至撫台,皆因其文才華實,關懷國是,勤於上疏奏陳形勢,分析時局利弊,又能提出中肯的處置措施,深得皇帝讚許與寵信,多有採納其疏。奏章疏陳凡十數萬言,因火焚毀,故無傳。
他能體察民情,恪遵官守,為國家興利除弊;任職所到,為地方興修水利,整治社會治安,發展教育事業等,做出了為人們稱道的政績。
黃槐森“工書善畫,為文皆戛戛獨造原本經文,惜稿不傳”。光緒二十七年(1901)4月,黃槐森以七十二歲高齡辭官還鄉,為褒揚黃槐森為官40年政績,朝廷向他頒發《奉天誥命》詔書,次年病故。

家庭


槐森長子黃昌元為蔭生選授二品銜,發貴州候補道;次子黃福元為太學附生未任事;三子黃慶元為附貢,選授陸軍部主事,賞花翎,四品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