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李時亮的結果 展開

李時亮

北宋檢校散騎常侍兼御史大夫

李時亮,又名李春華,字端夫,為北宋才子、政治家。今博白縣東平鎮李村人。

17歲中舉,人稱“南流李白”。嘉佑二年高中殿試第一甲第二名,欽點榜眼及第進士。四子皆為北宋朝廷護國將帥,民族英雄,抗擊交趾侵略軍,可謂一門忠義。時亮公獻《平邊十策》及《時政得失五十事》,擊敗交趾(今越南)侵略者,累官至‘檢校散騎常侍御史大夫’,御賜‘金緋魚袋’,封‘開國伯’。和陶弼同朝為官,有庚和詩《李陶集》流傳於世。

人物生平


李時亮,又名李春華,字端夫,為北宋才子、政治家,開基創業於今博白縣東平鎮李村。
據清代《博白李氏族譜》記載,李時亮是唐朝西平郡王李晟的第十子李憲的後代,祖輩原來居於江西,江南西路吉安府廬陵縣宣化鄉,父親李南英考中進士后,做官時因與同事不和,“偕弟南圖緣事邀游中州,復游楚至粵,晚年占籍粵之南昌”,原住址在今天的博白縣三灘鎮圩頭。據吉常宏、吉發涵《古人名字解詁》對李時亮的名字作了專門解釋:《書·舜典》:“欽哉,惟時亮天功。”孔傳:“惟是乃能信立天下之功。”《孟子·告子下》:“君子不亮,惡乎執!”趙岐注:“亮,信也”。“端‘’為正直,方正,與“亮”近,故相協。“夫”為男子通稱。從其所取的名字,可知其家學淵源是十分深厚的。李時亮秉承家學,加上聰穎敏達,詩書辭賦無不精通,被人們譽為神童,據說時亮17歲那年,即宋仁宗天聖二年(1024年),年輕的李時亮和秦懷忠、徐噩一道參加鄉試,結果三人都考中了舉人,白州大地一時傳為佳話。
嘉祐二年正月初六(1057年2月12日),被後人譽為“千古第一仁君”的宋仁宗趙禎下詔,命翰林大學士歐陽修知貢舉(主考官),翰林學士王珪(后官拜宰相)、龍圖閣直學士梅摯(后官至諫議大夫)、知制誥韓絳(后官至宰相)、集賢殿編修撰范縝(后官至翰林學士)並權同知貢舉(副主考官),以梅堯臣(宋詩開山祖)等6人為點檢試卷官,主持和組織嘉祐二年貢舉考試。
歐陽修字永叔,號醉翁,“醉翁之意不在酒”說的就是此君。這位主考官,是“慶曆新政”的主帥,他期望通過新政變法實現富國強兵,擺脫國家積貧積弱的現狀。雖然改革沒有取得成功,後來遭到排擠和打擊,甚至貶謫,但鬥志不衰,又致力於詩文革新運動,主張效法唐朝的韓愈和柳宗元,寫文章要言以載物,文以飾言。現在被皇上欽點為貢試主考官,他決心要扭轉文壇崇尚險怪奇澀之風,罷黜“太學體”。於是在會試時“取其平淡造理者即預奏名”(韓琦:《太子太師歐陽公墓誌銘》,見《安陽集》卷50).嘉祐二年三月五日(1057年4月11日),宋仁宗親御崇政殿,以《民監賦》、《鸞刀詩》、《重申巽命論》為題,對禮部奏名的388名進士進行殿試。三月十一日(4月17日)“賜進士建安章衡等262人及第,126人同出身。”這樣被後世譽為“中國千年科舉第一榜”——嘉祐二年丁酉科章衡榜在人們的熱切期待中終於公布了!
在這一榜388名進士中,來自建州浦城(今福建南平市)的章衡,被欽點為一甲第一名即狀元,李時亮被欽點為一甲第二名即榜眼。據河南大學王連旗博士統計,此榜進士中,後來官至三品以上的有11人,位居宰執的9人,他們是呂惠卿、蘇轍、章惇、曾布、王韶、鄭雍、梁燾、張躁、林希(見河南大學博士論文:王連旗《北宋嘉祐二年進士研究》)。可以說嘉祐二年進士榜是龍虎榜,它彙集了北宋中後期歷史舞台上的各類代表人物,對後世產生了巨大影響,甚至決定了中華文明的走向。如“唐宋八大家”中的蘇軾、蘇轍、曾鞏,“程朱理學的奠基者程顥、張載丶朱光庭,王安石變法的核心人物章惇、呂惠卿、林希、張躁、王韶、鄧綰、蔣之奇等都是李時亮的同年進士。李時亮不僅能登上千年科舉第一榜,而且榮居榜眼,是值得敬佩和驕傲的。此時,李時亮真乃春風得意,譽貫白州
嘉祐二年(1057年)五月,宋仁宗下詔,將丁酉科章衡榜進士入仕於各州府軍縣。狀元章衡留京城任將作監丞。榜眼李時亮被授以桂州(今桂林,廣南西路治所)錄事參軍,負責掌管各曹文簿、督察治所、糾查府事、宣達教令、舉彈善惡、獄訟捕亡等方面事務。
李時亮勤於政事,留意吏事,忠於職守,秉公辦差,舉薦賢明,為朝廷和黎民百姓做了許多實事好事,獲得了公正清廉的好聲譽。
像中國古代許多文士一樣,公幹之餘,李時亮徜徉山水田園,寄情於美麗的桂林山水之間。他常常與親朋好友、文人墨客遊山玩水,遍覽名勝,吟詩作賦,盡情享受桂林山水美的熏陶,疊彩山、伏波山、南溪山、獨秀峰、穿山、西山、隱山、堯山、虞山、七星山都留下了他們的足跡,白龍洞、雉岩、碧蓮峰、銅岩門都留下了李時亮的題刻。熙寧年間的一天,時亮與“十三州文士”們又來到了離陽朔縣城十幾裡外的青厄村(今高田鎮竹蔸寨),這裡位於遇龍河與金寶河交匯處,村莊依山傍水,風景秀麗,村邊的青厄渡是勾通南北的要津。十三州文士們在這裡吟詩唱和,好不歡快。“碧蓮叢里偏繞碧,群玉峰中更出群。信是列仙來往處,卓然孤秀在青雲。”李時亮這首吟詠,既是對陽朔秀麗風光的真實寫照,也抒發了對桂林山水的真摯情懷。李時亮與十三州文士的唱和詩,都被銘刻在青厄村附近的銅岩門岩洞的摩崖上。
熙寧八年(1075年)八月初四,雨後初晴,李時亮偕同幾位詩友出遊到桂州八景之一的“南溪新霽”。他們尋徑登山,只見西南山腰頓開一洞,高廣數丈,洞壁潔白如玉,洞口有一石乳下垂,極似龍頭,故稱白龍洞。李時亮觸景生情,作一首七絕《題白龍洞》:“白崖高瞰白雲溪,洞穴通天路嶮巇。雨未作霖天下旱,玉龍蟠此少人知。”這首詩被鐫刻於南溪山白龍洞口崖壁上,頗受後人仰慕。
北宋熙寧八年(1075年),以李乾德為首的交趾李朝集團,乘北宋忙於應對北方遼、夏,無睱南顧之機,調集了12萬(一說8萬)軍隊,向北宋南疆發動了大規模侵略戰爭。交趾輔國太尉李常傑親率水軍由永安附近(芒街)渡海,宗澶率步軍由憑祥、寧明一帶北侵,水陸兩路並進突襲宋境。十一月廿一日(12月31日)攻陷欽州,十一月廿五日(1076年1月4日)又攻破廉州(今合浦),接著又攻佔邕州所轄太平、永平、遷陸、古萬四寨,隨後兩路侵略軍10餘萬人合圍邕州城。當時邕州守軍只有2800餘人,敵眾我寡,情勢非常危急,知州蘇緘率領全城軍民堅守孤城,奮力抵抗。邕州被圍42日,全城軍民因糧盡泉涸而喪失了戰鬥力。熙寧九年正月廿一日(1076年2月28日),交趾侵略軍攻入城中,邕州軍民與敵展開浴血巷戰,寧死不屈,蘇緘全家36口縱火自焚,壯烈殉國。全城“無一降敵”,表現了崇高的民族氣節。敵寇惱羞成怒,對邕州城進行慘絕人寰的大屠殺,“交人盡屠其民凡五萬八千餘口”,然後又放火焚燒邕州城,邕州變成一座廢墟。之後,敵寇繼續引兵北侵,企圖攻佔象州、桂州。在這緊急關頭,宋神宗趙頊召集宰相王安石等群臣商討對策,決定調集北方禁軍南下討敵,並下詔廣東、福建、江西、湖南等地招募勇士萬人奔赴廣西前線。熙寧九年二月初二(1076年3月9日),宣徽院使郭逵被任命為安南道行營馬步軍都總管,率大軍南下反擊交趾侵略者。
為了確保反擊戰的勝利,宋神宗在全國選拔能臣幹吏到廣南西路出知州縣,李時亮就是在這危急關頭,臨危受命出任廉州知州。《續資治通鑒長編》卷二百七十五記載,熙寧九年(1076年)五月,“戊寅,知辰州(屬荊湖北路,今湖南沅陵)、皇城使陶弼以本官充康州團練使,知邕州。如京副使張述權發遣宜州。……已卯,以前桂州錄事參軍李時亮為供備庫副使,知廉州。時亮,嶺南人,當改著作佐郎,換武當為內殿承製、知廉州。但當改一官,以廉州新為交賊所破,特命之。”李時亮出任知州,親朋故舊十分高興,紛紛前往祝賀,飲酒賦詩。著名詩人郭祥正(時任殿中丞,后官至端州知州、朝請大夫)作《故人李端夫赴廉州從事石室致酒留別二首》相贈:
其一
注地銀潢兩峽開,雲林冰凈不浮灰。
新詩欲與何人論,舊友今從上國來。
薄酒謾為仙室飲,歸案無奈夕陽催。
君懷自有驪珠富,合浦休將一顆回。
其二
才如吾子尚區區,羽檄從軍萬里余。
白髮可憐歸計晚,青衫只似拜恩初。
一樽邀客非無酒,千卷隨車幸有書。
已把窮通推定分,故人達宦任情疏。
李時亮滿懷報國之志走馬赴任。上任之後,根據當時敵我雙方的態勢,及時向朝廷獻上《平邊十策》,宋神宗“嘉納之”,全部接受了時亮獻上的10條策略。及時調整部署,最終取得自衛反擊戰的勝利。
戰爭結束了,失地收復了,但新任廉州知州李時亮的心卻是沉甸甸的。廉州素有南珠故郡之稱,“珠還合浦”的故事就發生在這裡。早在漢代,這裡就已是州郡所在地,是海上絲綢之路最為重要的始發港,歷來為朝廷所重視,因而成為嶺南一座繁華的州城。可是,由於遭受交趾侵略者的蹂躪,廉、欽、邕三府被殺者“幾(將近)十餘萬人,”因而這裡州縣頹廢,田野荒蕪,百業凋敝,百姓流離失所,嗷嗷待哺。“天下之嗷嗷,新主之資也。”新任知州在獻策平定交人之後,這位心繫黎庶蒼生的州官,毅然為民請命,向宋神宗“又疏軍民得失五十事,”以救民於水火。《續資治通鑒長編》卷二百七十七記載,宋神宗熙寧九年(1076年)七月癸亥,“知廉州李時亮言:‘邕、廉州見今重建州縣,除邕州已有廂軍充役,其欽廉二州須藉民力,欲乞持免搬運糧草,止從本州役使。’從之。”李時亮請求免除百姓勞役,與民休養生息的建議又被朝廷採納了。大宋幸甚,有這麼一位憂國憂民、保邊衛國的忠臣!廉州百姓幸甚,有這麼一位愛民如子、體恤民生的父母官!
北宋哲宗元豐元年(1078年),李時亮從廉州調任全州知軍事州。民國《全州縣誌》記載:李時亮“元豐元年以供備庫副使任四年滿去。”全州那時屬荊湖南路管轄,是中原進入嶺西的第一重鎮,大宋在這裡設置雄略指揮使,駐紮重兵既有中原勁卒,也有各地峒丁,“軍容頗盛,無事足以鎮撫,有事足以調發,”戰略地位十分重要。李時亮在此任知軍事州,併兼管內勸農桑事充沿邊溪峒都巡檢使、上騎都尉,足以說明朝廷對他的信任和依重。他忠於職守,勤於政事,嘔心瀝血地治州牧民,其治下的全州政通人和,百廢俱興。
那時,李時亮的好友陶弼已從邕州調任順州知州。陶弼,湖南祁陽縣人,字商翁。其遠祖為陶淵明,其父陶岳也是進士出身,官至太常博士,為有名的文學家、史學家。陶弼生於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年輕時屢試不第,后以軍功授陽朔縣主簿,擢陽朔縣令、興安令,嘉祐六年(1065年)知賓州。此後,他輾轉廣西、湖南兩地,出任過容州、欽州、邕州、鼎州(今湖南常德市)、辰州知州。熙寧九年(1076年)五月,交賊進犯桂州、象州時,朝廷令其第三次復知邕州,時亮知廉州,一同隨大將郭逵征剿交趾侵略軍。倆人同心協力,出謀劃策,為戰勝交賊立下了赫赫戰功,也結成了生死與共、相知相慕、心神兩契的至友。乾隆《博白縣誌》載,李時亮“善屬文,尤長於詩,嘗與陶弼同官,有庚和詩,曰《李陶集》”,可見他倆交誼之深。
熙寧十年(1077年)春,郭逵奏請在廣源洞建順州,並舉諳熟邊事的陶弼以西上閣門使知順州。“(順)州去邕二千里,多毒草瘴霧,戍卒死者什七八。弼亦疾甚。”此時,陶弼已經63歲了,他不顧年老體病,“乃躬督版築,上冒氛癘,下涉艱莽,撫土卒疾苦,恤其死亡。閱歲,順州之城成,而公亦病矣。”元豐元年十一月十二日(1078年12月18日),陶弼病逝於順州官舍。
噩耗傳來,李時亮猶如晴天霹靂,他心如刀絞,悲痛欲絕,但全州與順州遠隔千山萬水,沒能趕到好友靈前祭奠。然而長歌當哭,他藉助一篇墓誌銘,獻上一炷心香,寄託深深的哀思,遙祭至友的在天之靈。元豐二年(1079年),大宋內殿承製、銀青光祿大夫、檢校右散騎常侍兼御史大夫、權知全州軍州、兼管內勸農事充沿邊溪峒都巡檢使、上騎都尉李時亮寫下一篇3500餘字驚星憾月、情真意切的銘文《大宋故東上閣門使康州團練使知順州天水郡侯陶公墓誌銘》,銘曰:
衡山峻極,湘水清澈,鍾隼粹靈,為楚材傑。堂堂商公,德義在躬,竹筠松心,玉扼金融。履潔志確,蹈禮由樂,顏閔其行,游夏其學。六義□宗,五言尤工,古律千章,復雅正風。力文治經,求兼器閎,起由布衣,進以知兵。清通惠慈,為時吏師,所居民宜,所去民思。孝極偏親,友於天倫,爵祿弟侄,俸給故□。謀惟靜淵,長於治邊,以畿之先,無患之然。有威有容,夷蠻悅從,坐折其沖,何智勇功。吁嗟有蘊,徒施於遠,官雖禁近,惠止七郡。順壘新造,狡脅詐誘,人棄以奔,獨死以守。易人所難,邊障用安,病不自言,卒勤其官。善惡之道,惡手施報,窮或以聖,亨或以暴。噫公致□,德固蹈之,報於行違,式以為誰。金山崇崇,二水□東,旌賢表忠,令聞無窮。
元豐四年(1081年)李時亮知全州軍事州任期已滿,朝廷下詔移遷知欽州。沒過多久,瓊州(今海南省,時屬廣南西路管轄)知州劉威作威作福,擅遣瓊山縣令李好龍到朱崖軍火燒黎族民居,而後“擅討黎人,引惹邊事”,激起了黎族人民強烈反抗。海南孤懸南海,軍事位置十分重要,大宋在元豐四年(1081年)廢除瓊管轉運司,改設瓊管安撫司,作為統領全島軍政事務的最高機構,長官稱瓊管安撫都監,由瓊州知州兼任。如今黎峒黎寨反抗風起雲湧,邊患日熾,宋神宗心急如焚,下令知桂州張頡,立即“選諳熟蠻獠事大臣一員替劉威。”李時亮是一位既儒雅又剛決,既明敏又成熟的政治家,自然成為知瓊州、瓊管安撫都監的合適人選。《續資治通鑒長編》卷三百二十八載,元豐五年(1082年)六月,“差知欽州,供備庫副使李時亮知瓊州,沖替劉威。”宋神宗趙頊還特別詔告李時亮,要“當用心懷撫,早令安貼。”於是,李時亮“持節經制黎蠻,”成為統領海南全島軍政事務的最高管帥。
那時的海南,地僻民窮,黎漢雜居,經濟文化還很落後。李時亮上任之後,細心察訪風土民俗,深入了解黎族峒寨的實情,按照宋神宗“用心懷撫”的方略,改變以往一味征剿的辦法,採取羈縻籠絡、安撫教化的措施,緩和民族矛盾,發展生產,減輕百姓負擔,形勢很快就有所好轉,不久黎峒的反抗就得到了平息。《廣東通志》卷三十九載道:李時亮治瓊“聲績甚著,民獠誠服。”之後,李時亮又著力在全島推行文德教化,講學明道,開拓文運,上書奏請宋神宗頒賜書籍給瓊州府學,多次為學宮接受賜書;又主持修建擴大郡學,在大成殿傍建造一座規模宏大的御書閣,珍藏曆朝御賜的圖書,這對海南的文化教育起到極大促進作用。不久“峒蠻多遣子弟受學”,被人們視為教化未開的海角天涯,登科者繼踵而出,宋代海南中進士者14人,中舉人者23人以上,由朝廷徵召辟舉出任官職者42人。十多年後,李時亮的同年進士蘇東坡被貶謫海南,看到海南文化教育的興起,蘇東坡寫詩吟道:“滄海何曾斷地脈,朱崖從此破天荒”。宋代的海南文化教育,在海南教育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義。管帥李時亮重文興教,治瓊“卓有政聲”,成為海南文化教育史上一位影響深遠的開拓者(參見《海南省志·教育志》第一章)。
博白縣東平鎮蟠龍山南台寺
博白縣東平鎮蟠龍山南台寺
李時亮生子四人,念一、念二、念三、念四。在抗擊交趾(今越南)的護國戰爭中,李時亮的四個兒子皆為護國將帥(註:在宋代元帥是臨時職稱,率(帥)臣是禁軍出師征戰或戊時臨時委任的統軍大帥;將軍,按正式官職來說沒有這個職位,屬於對軍事將領的敬稱。簡單的說,將帥是戰時臨時委任的職稱,事畢則罷)。他們在這場戰爭中為保家衛國立下汗馬功勞,充分體現了精忠報國的高風亮節。
1075年冬季(熙寧八年十一月),交趾輔國太尉李常傑集中八萬人馬(一說12萬),分三路出兵,一路兵在這年的歲末攻下欽州,一路兵又在三天之後攻下廉州(今合浦),而另一路則直前去攻打邕州(今南寧),在攻破邕州境內的太平、永平、遷陸、古萬四寨之後,最後便把邕州城圍困起來。欽廉二州的州城陷落之後,北宋的大量軍民被殺害(約10餘萬人),連一些和尚道士也不能倖免。在他們殺死了這些和尚道士之後,奪取了這些人的出家入道的憑證,叫交趾的間諜們換上這些人的衣服,混入一些軍事衝要地區去偵察情況。(資料來自:《長編》卷二七七。熙寧九年八月辛亥記事)
李時亮的四個兒子作戰勇猛,在軍中威望極高;特別是念四,氣力最雄,武功奇高。念四年少時習武,有一次與同學師兄弟對練棍術,被發現身體的靈敏度異於常人。無論與誰對練,他都比你快一拍,他的動作總是在下一著等住你。有位師兄是師父最為器重的得意弟子,聽到大家稱頌念四好身手,心裡不服氣,遂來比試。誰知剛一交棍,還沒來得及反應,就被念四一個閃電般的挑刺,棍尾直抵喉骨。不得不服,連聲贊“真系快!真系快!!”念一念二念三三位兄長非常重視念四的武術教育,常常在民間為念四尋訪名師。念四青春從軍,經常在與敵軍將領的交鋒中,突然拔出寶劍砍斷敵人的脖子,劍舉敵頭落,人稱“閃電手”,很多敵軍猛將死於念四之手。又因念四善於用兵,故被軍中勇士贊為敵軍剋星。
那場戰爭,交趾軍有備而來,人數眾多,擅長水戰與叢林戰。宋軍沒有準備,兵力不足,保衛戰打得非常慘烈。《續通鑒長編》卷三二七,元豐五年(1082)六月壬申載:“熙寧八年(1075)十月,彗見軫。軫,長沙星。朕以安南為憂,王安石以為不足虞。不閱月,安南叛。”熙寧八年(1075年)十一月廿一日(12月31日)欽州被攻陷,朝廷聞知欽州已被交趾攻下之後,下詔給廣南西路的經略安撫使司,要它約束受到敵軍威脅的各個州軍,堅守城池,不要輕易出戰。(資料來自:《長編》卷二七一,熙寧八年十二月丁未記事)。十一月廿五日(1076年1月4日)廉州(今合浦)又被攻破。交趾敵寇攻陷欽、廉兩州之後繼續東侵北攻,試圖侵佔郁、容、蒼梧一帶,從南路合圍桂州、象州。繼而佔領湛江、廣州等。當時交趾軍放出口號:“凡有勾簕竹生長的地方,都是我領土”(勾簕竹:一種長簕的竹子,在兩廣地區特別是南流江區域廣泛分佈),意指要把廣東、廣西大片領土納入交趾的版圖。皇帝接到奏報,為了粉碎交趾侵略軍的企圖,即刻命李時亮出任廉州知州,先趕赴廉州主持軍政。並頒詔臨近各州組織民團援軍前去支援。任命時亮公的兒子念一、念二、念三和念四為護國將帥,四兄弟奉父命鎮守大王關(今博白縣那林鎮與浦北縣交界處)。
南流江在宋朝是繁榮的海上絲綢之路必經之道,兩岸區域非常富庶,是“黃金水道”,也是征戰之水路。(註:在漢代,中國人在開闢通往西域的絲綢之路時,選擇了兩條路線:一條是從長安出發,經甘肅、新疆進入西亞和歐洲,這便是西漢張騫所開闢的西北“陸上絲綢之路”;另一條則是距離西域最近的北海合浦出發,途徑泰國,過馬六甲海峽進入孟加拉灣、印度洋,穿霍爾木茲海峽到土耳其,或穿紅海到達埃及,這是中胃的“海上絲綢之路”。海上絲綢之路形成於秦漢,發展於三國兩晉南隋,繁榮於唐宋。流經博白的南流江,是一條溝通中原與東南亞的“黃金水道”。它上通郁林、北流,沿北流河北上,溯桂江,過靈渠,入湘江直抵中原地區;下達合浦、北海,可通交趾,東南亞,印度洋和地中海。《漢書·武帝紀》載:元鼎五年夏四月,南越王相呂嘉反,殺漢使者及其王、王太后。次年秋,遣伏波將軍路博德、樓船將軍楊仆,出桂陽王湟水,徵集樓船十萬人,會至合浦,征西甌。南流江又成了征戰之水路)。李時亮到任后,命宋軍移師至戰略要地石埇(沖)、泉水、張黃、那林一帶地方的大王關,(註:張黃鎮自古是兵家必爭之地,張黃地處合浦縣中部,扼交通要道,乃南北部接壤的咽喉),屯兵布陣,命令念一、念二、念三、念四兄弟負責扼守住此“黃金水道”、征戰之水路。
交趾軍戰鬥船隻數量多,陣容強大,而且有相當數量的“水鬼”(註:訓練有素的水兵,水性極好,能潛到對方船底把船著穿,水戰能力極強),自芒街而來,一路耀武揚威。宋軍戰鬥船隻大多是急時徵用的商船、民船和竹排,沒有形成水上強大戰鬥力,宋軍水戰吃虧。慶幸的是,宋軍船隻即使被敵軍“水鬼”著穿也不易沉沒,大大減少了兵員的損失(註:那時宋軍木船有水密艙,這種木船如果船底被碰破一個洞,某個艙進水,因為有水密艙,其他艙不會受到影響,不至於全船沉沒)。為了阻止敵軍沿南流而上,宋軍與交趾軍曾經在南流江段進行過非常激烈的水戰,雙方都死傷無數,鮮血染紅了半江水。後來宋軍大量利用竹排搭建水面浮台、浮橋攔江,在浮台、浮橋上及船上堆上柴火,潑上水油(煤油),採用火攻;沿岸用弓弩縱火。在岸上、山嶺叢林又採取示弱誘敵深入,分段伏擊的策略,與敵周旋。交趾軍曾從船上傾巢而出,追擊宋軍,想一舉打敗宋軍。宋軍誓死團結抗戰,宋軍各隊人馬亦團結一至,利用陸上一切有利攻防因素,奮勇殺敵,宋軍軍民死傷數萬,打得非常慘烈。
那林大王關關磊是宋軍大後方,沒有控制大王關,宋軍的後備軍援就沒有保障,而當時大王關卻被一群山賊趁外敵入侵之機佔領。山賊賊頭曾經“食生人膽”(註:賊頭為了樹立他在賊幫中的賊威,曾經對那些年輕力壯不太願意服從跟他做賊的人說:“我撈點你的東西,你肯無?”那人一旦回答“肯”,他就用偷偷準備好的刀子以非常快的速度插入那人胸部開膛,當著那人的面像閹豬似把他的膽取出來吃掉),平日欺男霸女、收“人頭稅”(註:限定某日之前要交一定數量的糧米,否則人頭不保)、“搶新娘”(註:凡有人娶妻,迎親隊伍抬新娘橋經過他地盤,他都要把新娘搶去陪她睡一晚),為地方百姓所痛恨。熙寧九年(1076年)五月,時亮知廉州,主持軍政。為防此山賊與交趾軍串通,引敵通關。念一、念二、念三奉父命領兵分三路合圍,剿滅了大王關賊寇,奪取大王關,並嚴密防守,迎接各地援軍的到來;念四年輕力壯,帶領稍為年壯者靈活機動抗擊強敵。
有次,念四帶兵遠襲敵軍,救百姓於刀槍火海。不料大王關遇到大批交趾軍精兵的襲擊。念一、念二、念三率軍與敵激戰數天,終因寡不敵眾,在血戰中為國捐軀,壯烈殉國。念四正指揮將士與敵酣戰,聽得來報,才知道大批交址軍偷襲了大王關,情況危急。於是火速趕回去救援,無奈還是遲了一步,念一、念二、念三兄弟三人已經同時為國捐軀,大王關落入敵手。念四難於接受,當場拔劍長嘯,一腳踩斷一塊大石板,當即發誓,不報此仇,誓不為人。朝廷接到大王關被敵攻破的奏報,一度震驚,大王關實為南國的一個國門,被敵攻破,非同小可。於是傳旨封念四為大元帥,命李念四統帥兵將禦敵。念四帶領將士們拚死搏殺,重新奪回了大王關,在安葬烈士們的時候,特地把念一、念二、念三三位大哥,按品字形分三個墳堆安葬在那林大平山,以示兄弟團結,三人組成品字戰陣禦敵,生死與共,精忠報國。之後,念四與敵軍展開決戰。在一次血戰中,因敵眾我寡,敵人不斷增兵,念四終因幾天幾夜連續激戰,筋疲力竭為國犧牲。傳說在惡戰過後,念四精疲力竭帶著箭傷,在回鄉探望親人,往來於尖吉(諧音)舊村與科(火)甲村途中,路過平地村東嶽廟時從馬上摔落而逝,人們把他就地安葬。皇帝賜予李念四“護國大元帥”封號,供人們塑像入廟祀奉。今博白縣東平鎮平地村護國寺有李大元帥神位塑像。護國寺原名東嶽廟,在東嶽廟重建時,人們為了紀念李大元帥的護國功勛,把東嶽廟改為護國寺。李氏兄弟雖然犧牲了,但他們以血肉之軀築就了一座座牢不可破的堡壘,打破交趾侵略軍東侵的企圖,有力配合了宋軍主力反擊戰,其愛國壯舉和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受到人們景仰。
據有老人口傳,在李念四準備率兵奪回大王關之時,得知有大量間諜殺手在活動,為防萬一,李時亮安排親屬老小遠離尖吉村分開躲藏。果不其然,在李念四帶兵與敵鏖戰之時,有一隊間諜殺手潛入到尖吉村,欲殺害李時亮一家老小,幸好早有安排,躲過一劫。後來,李時亮裔孫皆認為躲藏避險之地為吉壤,於是除念一公子孫留守尖吉村外,其餘皆於躲藏之處選址開基,繁衍子孫。今科(火)甲村即當初念四之子君惠躲藏避險勝地,君惠即開基始祖。
李時亮一家精忠報國,功勛卓著,可謂一門忠義。
為獎掖李時亮的平邊豐功偉績,朝廷“賜金緋魚袋,封開國伯”(欽定四庫全書清。金鉷撰《廣西通志》卷七十六);為表彰撫慰時亮公夫人黃氏的“賢德”,“嘉祐太后嘗召入禁掖,賜食方丈,居無何,封崇德院君,與食邑”(博白盤鱗尖吉《李氏家譜·序》)。李時亮累官至‘檢校散騎常侍兼御史大夫’。

主要成就


李時亮不僅是一位功勛卓著的政治家,也是一位才華橫溢的詩人和書法家。史載:“(時)亮善屬文,尤長於詩,與陶弼相庚和,有《李陶集》’’(見道光《廣東通志》卷二三九)。《李陶集》雖已佚,但其歷史意義和作用不容忽視,“這是廣西文人首次與外來名流合作的詩集,這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說明有的廣西文人學習主流文化達到了一個較高的水平”(見黃權才:《宋代文獻研究》,廣西民族出版社2007年版)。《全宋詩》收錄了李時亮詩3首、殘句2條,現錄如下:
蟠龍山
獨卧粵南天盡頭,吞吐清氣壓林丘。
風雲上下三千丈,霧雨西南十六州。
古澗有泉穿石嶺,陰崖無暑滿山秋。
我來結構山亭下,時復憑欄看未休
飛雲山
曳曳溶溶繞翠微,朝朝暮暮滿山飛。
於今待汝為霖雨,莫向山中變白衣。
萬里波光外,孤城南極西(瓊管即事)。
。數點晴明天外國,一帆風信舶家舟(牛頭山路)。
此外,除前述已發現李時亮所作《陶公墓誌銘》外,文獻明確記載的還有《普潤寺碑記》、《雷州伏波祠記》等。
李時亮在書法上的造詣也很高,已發現其留存下來的書跡有桂林南溪山《題白龍洞詩》、陽朔縣高田鎮銅岩門岩洞李時亮與十三州文士唱和詩摩崖石刻、李時亮游陽朔碧蓮洞摩崖石刻、《大宋故東上閣門使康州團練使知順州天水郡侯陶公墓誌銘》等,“其工詩文,善書法,精於楷、行草。熙寧八年游桂林南溪山白龍洞,題詩刻石洞壁,書法遒勁雅麗,藏露自如,虛實得宜,體勢舒展而寬博閑雅”(徐思海碩士論文:《論桂林摩崖石刻研究對“八桂書風‘’構建的歷史價值》),是古代廣西最早的著名書法家。

個人作品


南台寺北宋古鐘
南台寺北宋古鐘
李時亮文才拔萃,詩作尤佳,對白州風物亦有吟詠,故有南流李白之稱,有庚和詩《李陶集》行世傳流,他臨終前還寫下一首八句吟《南台寺》詩;曰:
獨卧粵南天盡頭,吐吞清氣壓林丘
風雲上下三千丈,霧雨西南十六州
古澗有泉穿石冷,陰崖無署滿山秋
我來結構山亭下,時復憑欄看未休
為何當時人稱李時亮為“南流李白”呢?李時亮因不但有安邦治國之才,而且文學造詣也很深,特別擅長於寫詩,與陶弼同朝為官,兩人常常吟詩作對,留下不少名詩佳句,有詩集《李陶集》流傳於世。故人稱“南流李白”。

後世紀念


南台寺遠眺
南台寺遠眺
李時亮為教化民風,籌建南台寺於博白縣東平蟠龍山青山坡上。今南台寺有北宋古鐘遺留。
李時亮與秦懷忠、徐噩合稱白州三賢。今博白有三賢祠古迹。南台寺是一所遠近聞名的古剎,坐落於古白州(廣西博白)八景之一的‘蟠龍春雨’青山坡上,乃為一座單層體,二進六室夾天井,兩側通廊,磚木結構的古建築,該寺布局嚴謹,古樸大方,座向風光遼闊,一覽田莊群山,特具南方客家民間傳統建築藝術風格。南台寺歷史悠久,飽經滄桑,近千年來賴以鄉民維護修繕,風貌尚存。南台寺為北宋時期開國伯李時亮所建,現寺內還弔掛著一口宋朝年間鑄造的生鐵大鐘,至今保存完好,鐘體文字圖飾可辨,聲音洪亮,一鳴山谷回蕩,群峰呼應,是博白縣至今發現最古老的生鐵鐘,是一件難得的珍貴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