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文縣苗族花山節
苗族同胞的傳統節日
興徠文縣苗族花山節又名踩山節,是苗族同胞一個盛大的傳統節日,一般都在每年農曆正月初一至十五或者端午節前後舉行,是了祈求在新的一年中能夠人丁興旺、風調雨順。2015年的興文縣花山節將在2015年5月1日—5月3日在興文石海景區舉行。
花山節有其傳統的儀式,而最莊重的儀式是敬花桿。一根10多米長的花桿高高地豎立在花山場上,花桿上裝飾綠葉,又稱花樹。花桿原是苗族人祭柱風俗的遺風,後來漸漸地成為踩花山活動中最吸引人的中心活動。敬桿儀式結束后,即開展一系列的風俗風情活動,如苗族古歌對唱、蘆笙舞、競技表演、交流情感、苗族青年男女尋找知音、中老年人互相祝福等活動。花山節有其傳統的儀式,而最莊重的儀式就是敬花桿,此儀式一般都由族中長者主持。儀式開始后,就有支持者唱誦苗族歌,陳述辦節目的,並求神靈賜福。其間要吹奏四曲蘆笙調(即:迎賓曲、祈禱曲、歡樂曲、踩山曲),並燃香點燭、殺雞敬酒、祭祀神靈。敬花桿儀式結束后,就開始文藝活動。
據《苗族古徠歌》記載,在很久很久以前,生活在黃河下游和長江中下游的苗族先民曾擁有大片自己的疆域,那裡有大山大嶺、大田大壩,山樑有九十九座,山坳有九十九個,肥田有九十九片,沃土有九十九塊。苗族先民們世代生活在那片富饒而美麗的土地上,用自己的勤勞和智慧建設者自己的家園。他們男耕女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富足,人丁興旺;他們同其他民族和睦相處,過著和諧安寧的生活。每當逢年過節的時候,部落個村寨苗族同胞便邀約其他民族同胞一道聚集娛樂,男吹蘆笙,女彈口弦,笙歌悠揚,琴聲回蕩,洋溢著歡樂喜慶的氣氛。
興文縣苗族花山節
興文縣苗族花山節
但好景不長,由於黃河上游黃土高原逐步向東擴大疆域的另兩大部落,欲舉兵侵佔苗疆,便竭盡所能尋找借口破壞苗區的安寧,他們聯合起來,以強大的優勢兵力攻打苗區,強行佔領了苗疆,奪去了苗家人的大山大嶺和大田大壩。為了生存,大部分苗家人被迫離棄美好的家園向長江流域西南的崇山峻岭遷徙,饑寒交迫的日子陪伴著前夕的苗族先民度過了一個又一個春秋,沒有安寧的生活,也無法生育子女繁衍後代。據《苗族古歌》傳誦,在遷徙的苗族同胞中有一對恩愛的夫妻,男的叫蒙耶,女的叫蒙博,由於天災人禍,生活困哪,婚後多年無子女,無計可施,夫妻倆便到遙遠的東方去問“搜”(苗族對神的稱呼),“搜”說:“天帝是天地之主,人家都由他主宰,善良的人要什麼他都會賜給。”並告訴他們:“每年農曆正月初一至十五和端午節前後,天帝要下凡人間了解人間疾苦,向人間賜福,你們就在這個期間旋翼一個景色秀美的大山,在山上豎花桿、栽花竹、燃香點竹、殺雞敬酒、吹笙起舞,求天帝賜福,保佑人間風調雨順、五穀豐登、人丁六畜興旺。”蒙耶、蒙博夫妻 倆當年喜得貴子,同時還迎來了風調雨順、五穀豐登、人丁六畜興旺的好年景,夫妻便裹上了美滿幸福的生活。由此,蒙耶、蒙博就向族人及其後代傳說:苗族人的幸福生活都是天地通過花桿、花燭賜給我們的,花桿是我們苗族祈求福祉的神,花竹是我們苗族繁榮興旺的根。從此便立下規矩,每年農曆正月初一至十五和端午節前後,都要在這座山上豎花桿、栽花竹,祭拜神靈、求子祈福,就這樣一傳十、十傳百,參加這個活動的人一年比一年多,活動內容一年比一年豐富,場面一年比一年壯觀,參加活動的苗族男女穿上絢麗多彩的苗裝,圍繞五彩繽紛的花桿吹起蘆笙、載歌載舞。後來,苗族先民就將這項活動取名為“花山節”,並世代傳承至今永盛不衰,形成了苗族同胞的傳統節日。
興文縣苗族花山節
花山節期間,情竇初開的苗族男女青年則紛紛利用這一年一度難得的機會,秋波頻傳情歌高唱,眉目流轉間郎有情時妾也有了意,有情人便成了眷屬……
花山節以其豐富多彩的節慶內容、華美獨特的服飾元素和為年輕人提供的金風玉露一相逢的難得機遇,川南苗族花山節又被人們美稱為川南苗族同胞的情人節、川南苗族服飾的T型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