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經濟圈

三大經濟圈

中國三大經濟圈,是指長三角、珠三角和環渤海,三大經濟圈各有規模,定位也各不相同。這三大經濟圈的發展很大程度上代表著中國經濟發展的最高水平,也擔負著率先實現現代化的重任。

長三角


長三角緊臨東海,為我國最大的內河長江的出口處,長江三角洲城市群是中國城市化程度最高、城鎮分佈最密集、經濟發展水平最高的地區。長三角經濟圈是以上海為中心,南京、杭州為副中心,包括江蘇的蘇州、無錫、徐州、揚州、泰州、南通、鎮江、常州、鹽城、淮安、連雲港、宿遷,浙江的寧波、溫州、嘉興、湖州、紹興、舟山、台州、金華、衢州、麗水,安徽的合肥、馬鞍山,蕪湖、滁州、淮南共30個城市。以滬杭、滬寧高速公路以及多條鐵路為紐帶,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
合肥天鵝湖
合肥天鵝湖
長江的黃金通道流經29個主要城市,把長三角引向內陸腹地,是世界與中國大陸連結的重要門戶地區。長三角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種資源、兩個市場,成為全國最具活力的地區之一。長三角的發展特色主要表現在:形成綜合性產業基地;城市化呈現結構性大發展;城市綜合實力全國領先,圈層特徵明顯;城市與城鎮工業化水平較高;城市大物流條件初步形成;城市教育科技實力雄厚,高層次人才密集;城鄉居民生活水平比較富裕,全國領先。

珠三角


珠三角核心城市-廣州
珠三角核心城市-廣州
珠三角 面臨南中國海,為西江、北江、東江的匯合處,也即珠江的出口處,水陸交通發達、海外聯繫便捷,是內地沿海南部通向世界的重要門戶地區。珠三角素有“珠三角”、“大珠三角”之分。近年來又提出了“泛珠三角”的概念,其包括廣東、福建、江西、湖南、廣西、海南、四川、貴州、雲南九個省區和香港、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簡稱“9+2”。這說明了珠三角的迅速崛起以及有著巨大的拓展空間,並且有望成為世界矚目的特大經濟區。
珠三角發展特色主要表現在:實現了富饒地區的快速城市化;形成了“外嚮導入式”為主的發展模式;呈現出以農村城鎮化為主導的“爆髮式”城市化;表現出多中心、高強度、聚集式的城市群發展形態;勾勒出內、中、外三個圈層的“圈層式”經濟與城市發展特點;在城市與鄉村的連接地區出現了一種“既非城市又非農村”的特殊空間結構形式。

環渤海


環渤海位於中國東部沿海的北部地區,京津冀地區是環渤海經濟圈的核心,輻射帶動環渤海地區以及中國北方腹地,區位特殊、工業密集、城市密布,是北方內陸地區通往世界的重要門戶區域。一般認為,狹義上的環渤海經濟圈是指以京津冀為中心、遼東半島、山東半島為兩翼的環渤海濱海經濟帶;從更大的範圍來說,已形成了“5+2”戰略合作格局的框架,即河北、山東、遼寧、山西以及內蒙古中東部五個省區加上北京和天津兩個直轄市。
環渤海經濟圈發展特色主要表現在:形成了中國重要的工業密集區和密集城市帶;區域規劃發展的起步較晚,區域經濟發展相對於珠三角和長三角明顯落後;開始全力構建環渤海經濟圈區域經濟發展新平台,建立“多贏”的區域協調和合作新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