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龍山

河北省唐縣青龍山

唐縣都亭鄉東口底村青龍山(香山觀光園景區內)。

目錄

正文


唐縣青龍山位於唐縣城西3公里都亭鄉東口底村西北。西邊是鳳凰山。
據史料記載,古唐侯國時天下大旱,民不聊生。賢明的唐堯跋山涉水四處尋覓,為百姓排憂解難,唐堯終於在青龍山找到泉水。為了感念唐堯,百姓們在此修建堯廟,並將此泉命名堯泉;一股清泉噴涌而出,流經青龍山千迴百轉,孕育了這裡的千古文明。唐縣東口底村西北有座青龍山,這山不算高,卻非常陡峭。在山頂懸崖下的一塊草地上,有一潭不大的泉水,當地百姓叫它“堯井”,古縣誌上記作“古堯泉”。這泉水“瀝澇不外流,大旱不幹枯”,充滿神秘色彩。相傳,這泉是唐堯發現的。在他做唐國侯王的時候,遭遇大旱,十日並出,河干澤竭,草木焦枯。唐侯堯一邊派女丑赴東海求雨,一邊帶領臣民抗旱。一天,唐侯從丹鳳山下的唐城西門出發,順著乾枯的漕河西行察看抗旱情況。他被南側連綿起伏的青龍山所吸引,急步登上山頂。他手搭涼棚瞭望,看到東南方向的大平川也是一片枯黃,連聲嘆息。再遙看東天,更是焦慮不安:“女丑該到東海了吧?能把雨求下來嗎?”突然,唐侯消瘦的臉上露出了笑容,他發現不遠處的半山腰上有一大片綠草地:“怎麼滿山都是稀稀拉拉的枯草,那裡卻草青花紅?”他忙招呼左右:“下去看看!”
堯王帶著眾人一路小跑,來到草地邊,一陣驚喜:“快來看呀!這密密的茅草里藏著一窪清水!”他一邊喊著,像小孩子似地衝到水邊,爬下身子就喝了個痛快。他叫跟隨的人們也都喝了個夠。而後站起身來,抹抹乾裂的嘴唇,連說“好甜!好甜!”堯王馬上下令:“一齊動手搬石頭,把這窪水擋起來,一滴也不能流走!”說起來也真有點神。第二天,唐侯組織附近的村民來這裡取水點種莊稼。乾渴難耐的人們排著長隊來提水,一天又一天過去了,提水的人群白天黑夜連軸兒轉(注),可那泉水竟一點兒也不顯少!於是,很快傳開了:“青龍山上出聖水了!山上出救命水啦!”就這樣,除了方圓十里八鄉的人和雞鴨牛羊足夠吃喝以外,還保活了上千畝莊稼得到好收成。絕路逢生的百姓們一邊收割著莊稼,一邊在泉水附近燒香,感謝堯王救命之恩。
再以後,唐堯的後世子孫們為了紀念帝堯的恩澤,在泉水的上方修了一座堯廟,這泉水也就叫作“堯泉”了。又據說,這堯泉後來更有靈驗了:人們每逢乾旱年頭都來這裡祈求降雨,有求必應!人們還常到堯泉來求福——把紙片放在水面上,紙片要是沉到水中,當年養蠶准豐收;若紙片不沉下去,這一年千萬別養蠶。年年測,年年受益。青龍山上有一個被當地人稱作是支國石的大石頭,下面就有兩塊石頭支撐住平衡,從裡面看上面的石頭還有一個很圓但不是很深的坑。支國石東邊有山洞。登上青龍山頂,整個唐縣城就在腳下;鄉村道路錯綜複雜,果樹林護村林形成一片,綠油油的就好像是林海一樣。京昆高速公路,南水北調中線就在眼下蜿蜒曲折彷彿兩條長龍向東飛去。遠眺定州、望都、等市縣一目了然,堪稱華北平原一處天然絕佳“觀景台”。尤其是空萬里的時候,定州市的定州塔就像是一隻蠟燭大小看的一清二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