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水如

顧水如

顧水如(1892~1971年),名思浩,小名繼龍,浙江嘉善楓涇鎮人(今屬上海金山區)。中國近代著名圍棋大師。

人物生平


顧水如
顧水如
顧水如9歲隨父兄學圍棋,對黃龍士范西屏施襄夏等高手對局棋譜悉心研究,漸悟棋理。記憶力驚人,各名家棋局能過目不忘。時楓涇鎮某布店一老者,棋藝甚高,水如對弈,屢戰皆敗,但毫不氣餒,回家后復盤思考,甚至將棋盤畫在蚊帳頂上,反覆推敲,棋藝猛進。其後,屢戰皆勝。
16歲時,鄉里已無敵手。乃到上海,先後受教於無錫范楚卿、合肥張樂山等高手。宣統元年(1909年),在《時報》館工作。該館棋風甚盛,有不少能手,水如昂然應戰,每操勝券。於是《時報》主人特在該報辟《圍棋》專欄,由水如任編輯,登載棋局、棋話等。各報競相仿效。水如從此蜚聲滬上。
民國3年(1914年),到北京比試棋藝,擊敗北京名手汪雲峰、伊耀卿等,轟動北京,被譽為“圍棋聖手”。段祺瑞大為賞識,收於門下。在此期間,與日本圍棋高手結交。民國6年,應邀東渡日本,為我國赴日學習圍棋棋藝第一人,接受現代棋理熏陶,融會中日棋道於一爐,從而蜚聲於國際棋壇。回國後向段祺瑞提議,由政府邀請日本圍棋代表團訪華。翌年,中日圍棋國手首次交流棋藝,使中國棋手得以學習日本現代棋理。此後,定居天津,在北方棋壇獨步十餘年。與南方劉棣懷齊名,時稱“南劉北顧”。上海解放后,水如為上海首屆政協特邀代表。陳毅市長常與之對弈,並希望他培養更多的青年棋手。1952年,在上海襄陽公園,讓7子與年僅7歲的陳祖德對弈。才到中局,就含笑拍桌而起說:“這個孩子我收下了!”從此,陳祖德在水如指導下,棋藝大進。兩年後,讓5子與對局,竟不敵,敗下陣來。

社會評價


周恩來總理要求水如多多培養圍棋高手,為國爭光。從此,水如擔任上海圍棋學校負責人。1960年《圍棋》月刊創刊,任副主編。晚年,患肺氣腫,思歸故土,乃由上海移居松江。許多圍棋愛好者向他請教,因家中房小人多,乃至茶室或公共場所設盤指導。直至逝世前3日,尚在對弈。

顧水如故居


顧水如
顧水如
上海市金山區楓涇鎮友好街228號1892年3月3日,顧水如生於楓涇南鎮米篩橋西下塘的一個商人家庭。顧水如一家還可稱得上是“圍棋世家”。而家藏的棋譜對他幫助頗大,他靜下來埋頭悉心研究,細心琢磨,領悟棋理。不出幾年,已成了鎮上無人能敵的高手。1989年,顧水如骨灰移葬到了家鄉楓涇公墓,並建造了紀念碑,陳祖德以弟子名義親撰了紀念碑文,並在碑額上題寫了“一代圍棋國手”,表達對顧水如先生的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