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黃龍士的結果 展開

黃龍士

清代三大棋聖之一

黃龍士(1651-不詳),名虯,又名霞,字月天,號龍士,以號行,江蘇泰州姜堰人,清代圍棋國手。

18歲時在京與馳騁棋壇50餘年、久負盛名的領銜國手盛大有對弈,七戰七捷,大獲全勝。康熙二十年(1681年)黃龍士接到浙江錢塘徐星友的信札,表示從師棋藝,並相邀教弈。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黃龍士至不惑之年,他帶著融進自己全部心血、弈搏一生的《黃龍士全圖》和《弈括》兩篇著作與徐星友在錢塘江畔重聚。清代圍棋國手,和范西屏施襄夏並稱“清代三大棋聖”,康熙朝中期圍棋霸主,棋風不拘一格,留下十局名局“血淚篇”,著《弈括》。

人物生平


少年黃龍士不滿足偏與一隅,為追求棋藝的發展,他立志遍訪全國名家。
黃龍士
黃龍士
從康熙三年(1664年)起,13歲的黃龍士隨父走南闖北,經過二上京城棋壇烽火的磨礪,黃龍士棋藝日臻上乘。十六七歲時弈遍京師,所向披靡,戰績輝煌,被譽為“常勝將軍”。
18歲時在京與馳騁棋壇50餘年、久負盛名的領銜國手盛大有對弈,七戰七捷,大獲全勝。戰勝盛大有,標誌著黃龍士登上了清初棋藝的巔峰,奠定了黃龍士“棋聖”的地位。
康熙二十年(1681年)黃龍士接到浙江錢塘徐星友的信札,表示從師棋藝,並相邀教弈。徐星友,40學棋,又大黃龍士七八歲,學藝勤備,矢志不移,曾3年足不出戶、連樓都未下過。黃龍士為之感動,為造就新人,傾力相攜,鼎力相助,採取了種種育人新法。當徐星友具備讓2子抗衡的能力時,反過來叫徐星友讓3子下10局,因為黃龍士有自己的驕傲。這開創棋壇歷史先河的10局,黃龍士嘔心瀝血,最終互有勝負,成為空前絕後的不朽之作,史稱“血淚篇”。也正是這10局棋之後,徐星友棋藝猛進,一躍成為與黃龍士齊名的圍棋高手。黃龍士與徐星友同享盛名,譽滿全國。康熙皇帝將他倆奉為內廷供奉、五品職銜。黃龍士為人誠樸,耿直不阿。徐星友則為人機敏,善於交際,結交了不少內廷太監。
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黃龍士至不惑之年,他帶著融進自己全部心血、弈搏一生的《黃龍士全圖》和《弈括》兩篇著作與徐星友在錢塘江畔重聚。棋友、摯友、師徒相逢,相互問候,仍離不開開局落子,黃龍士一談到圍棋仍是壯心不已。

主要成就


棋藝成就

黃龍士具有獨特棋風,著子看似乎平淡無奇,但寓間極深,對手不易察覺,若敢於用強,他即隨機應變,出奇制勝,迫使對手相形見絀,反以自困。鄧元鏸推崇說:“龍士用思尤密,深入奧竅。當危急存亡之際,群已束手智窮,能於潛移默運之間,益見巧心妙用,空靈變化,出死入生。”又說:“龍士如天仙化人,絕無塵想。”時人甚至將他同黃宗羲、顧炎武等人並稱為“十四聖人”,推為“棋聖”,足見其影響之大。曾讓三子與徐星友對局,為雙方聚精會神之作,有“血淚篇”之稱。
黃龍士
黃龍士
黃龍士之弈,上掩過周(過百齡周懶予),下啟施范(施襄夏、范西屏),為有清一代弈家之正宗。吳清源大宗師評價黃龍士棋力有十三段。
黃龍士對局實踐對圍棋發展的最大貢獻,在於他轉變了圍棋的風格。在他之前,棋風局面狹窄凝重。黃龍士使棋風大變,在其之後,局面開闊,輕靈多變,思路深遠。
對黃龍士的棋風特色,後人評價甚多。徐星友這樣概括黃龍士的棋:“寄纖農於滔泊之中,寓神俊於形骸之外,所謂形人而我無形,庶幾空諸所有,故能無所不有也。”“一氣清通,生枝生葉,不事別求,其枯滯無聊境界,使敵不得不受。脫然高蹈,不染一塵,臻上乘靈妙之境。”總的來說,黃龍士對局時考慮全面,判斷準確,力爭主動,變化多端,不以攻殺為主要取勝手段。
黃龍士的棋著有《弈括》和《黃龍士全圖》。此外鄧元惠還將黃龍士的七十盤對局集成《黃龍士先生棋譜》一本,黃龍士對局中的精華大都收在其中了。
特別值得提及的是黃龍士為《黃龍士全圖》寫的《自序》。這是黃龍士自己豐富經驗的寶貴總結,較全面地論證了圍棋的戰略戰術,見解獨到精闢,發人深省。如他談到布局和全盤戰略時說:“辟疆啟字,廓焉無外
黃龍士浮雕銅章
黃龍士浮雕銅章
,傍險作都、扼要作塞,此起手之概。”談到攻守和戰術原則時說:“壤址相借,鋒刃連接。戰則羊師獨前,無堅不暇;守則一夫當關,七雄自廢。此邊腹攻守之大勢。”談到對形勢判斷時說:“地均則得勢者強,力競則用智者勝,著鞭羨祖生之先,入關恥沛公之後,此圖失之要。”談到策略時說:“實實虛虛之同,正正奇奇之妙,此惟審於棄取之宜,明於彼此緩急之情。”這些都是黃龍士從對局實戰中總結出來的真知的見,也顯示出黃龍士自己的棋風。
日本棋界欽佩他的高超棋藝。黃龍士對局輕靈多變,思路渾元,局面開闊,氣魄雄大。他所著《弈括》一書中有篇自序,是他實戰經驗的總結,見解精闢,發人深思,其中這樣寫道:“辟疆啟宇,廓焉無外,傍險作都,扼要作塞,此起手之概。”這是說起手布局,要佔大場要點,“作都”,“作塞“,使棋有根據和攻守要塞;要從局部設想到全局,從起點考慮到今後的發展。除《弈括》外,黃龍士還著有《黃龍士全圖》、《自擬譜十局》、《四大盤弈譜》等,成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珍貴財富。後人稱黃龍士為“棋聖”。

軼事典故


棋譜欣賞

黃龍士之血淚篇
黃龍士之血淚篇
(白)黃龍士(黑)徐星友(三子)
《血淚篇》為黃龍士之代表作,黑方是徐星友。雙方在對局裡殫精竭慮,苦心運籌,為中國古棋譜中不可多得的佳作,與後來的范西屏施定庵的《當湖十局》並稱為中國古譜的最高峰。在血淚篇結束后,經此磨礪的徐星友在黃龍士去世后約三四十年間,成為中國第一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