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

漢朝的開國皇帝

漢太祖劉邦(公元前256年 /公元前247年 ~公元前195年6月1日),字季,沛郡豐邑(今江蘇省豐縣)人。中國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戰略家和軍事指揮家,西漢開國皇帝,漢民族和漢文化的偉大奠基者和開拓者,對漢族的發展以及中國的統一有突出貢獻。

《漢書·高帝紀》記載劉邦祖籍在魏國境內,是晉國大夫士會的後代。劉邦這一代已成為平民,出身農家,豁達大度,不事生產。初仕秦朝,授沛縣泗水亭長,後來釋放刑徒,亡匿於芒碭山中。陳勝起義之後,集合三千子弟響應,攻佔沛縣,自稱沛公,投奔名將項梁,任碭郡長,受封為武安侯,統領碭郡兵馬。率軍進駐灞上,接受秦王子嬰投降,廢除秦朝苛法,約法三章。鴻門宴之後,受封為漢王,統治巴蜀漢中一帶。能夠知人善任,注意虛心納諫,充分發揮部下的才能,積極整合反對項羽的力量,終於擊殺西楚霸王項羽,贏得楚漢之爭,統一天下。即位於定陶汜水之陽,後來定都長安,建立西漢。陸續消滅韓信彭越英布臧荼等異姓諸侯王,分封九個同姓諸侯王。建章立制,休養生息,勵精圖治。兵員歸家,豁免徭役,重農抑商,恢復社會經濟,穩定統治秩序。安撫人民生活,奠定了漢朝雍容大度的文化基礎。對外與匈奴和親,開放邊境關市,積極緩和漢匈關係。

公元前195年,討伐英布叛亂的時候,傷重不起。制定“白馬之盟”后,駕崩於長安,謚號高皇帝,廟號漢太祖,葬於漢長陵毛主席評價劉邦是“封建皇帝裡邊最厲害的一個”。

人物關係


大事件

-0256

出生

256年出生於沛郡豐邑(今江蘇省豐縣)。

-0209-10

加入農民起義軍

209年10月劉邦揭竿而起,加入秦末農民起義。

加入農民起義軍
-0206

鴻門宴事件

206年,劉邦受封為漢王,併發生鴻門宴的故事。

鴻門宴事件
-0202-02

登基稱帝

202年2月,劉邦統一中國,登基稱帝,建立漢朝,定都洛陽。

登基稱帝
-0202-05

遷都

202年5月,劉邦遷都長安。

遷都
-0202

實行少數民族自治政策

202年,分別分封閩南王和東越王,實行少數民族自治政策。

-0200

北征匈奴被困

200年,北征匈奴,被圍困於白登(今山西大同)。

北征匈奴被困
-0199

與匈奴和親

199年 ,高帝在庶民家找來一名女子,稱之為大公主,把她嫁給匈奴單于作妻子,同時派劉敬前往締結和親盟約。

與匈奴和親
-0195

駕崩

195年,劉邦駕崩,終年62歲,死後葬於陝西長陵。

生平經歷


早期經歷

漢太祖劉邦
漢太祖劉邦
周赧王五十九年(公元前256年)十一月二十四(12月28日),劉邦出生於豐邑(今徐州豐縣)中陽里,和盧綰同年同月同日生,兩家非常要好。幼時和盧綰交好。長得額頭高高隆起,鬢角和鬍鬚很漂亮,左邊大腿有七十二顆黑痣。寬厚仁愛,性格十分開朗,平時不拘小節。
年齡稍長后,也不喜歡下地勞動,所以常被父親訓斥,說他不如自己的哥哥會經營,日後在統一天下之後,劉邦還拿此事和劉太公開玩笑:“您看我和劉仲劉邦的二哥)到底誰創下的基業大?”
大人們都認為劉邦沒有大志,不能幹活,沒有收入。但劉邦依然我行我素。劉邦少慕魏公子信陵君無忌的為人,很想投入信陵君門下。於是西行至大梁,但信陵君已死,而故信陵君門客張耳亦召納門客,於是至外黃投入到張耳門下,兩人結成知己。及魏國滅亡,張耳成為秦廷通緝犯,門客皆散去。劉邦回到家鄉沛縣
劉邦[漢朝開國皇帝]
劉邦[漢朝開國皇帝]
後來,劉邦做了沛縣泗水的亭長(亭長是管十里以內的小官),時間長了,和沛縣的官吏們混得很熟,在當地也小有名氣。劉邦的心胸很大,在一次送服役的人去咸陽的路上,碰到秦始皇大隊人馬出巡,遠遠看去,秦始皇坐在裝飾精美華麗的車上威風八面,羨慕得他脫口而出“大丈夫就應該像這樣啊!”
呂后
呂后
劉邦的妻子是呂公的女兒呂氏,名叫呂雉單父(今山東單縣)人呂公和家鄉的人結下冤讎後到沛縣定居,因為沛令和他是好友。在剛剛到沛時,很多人便聽說了他和縣令的關係,於是,人們便來上門拜訪,拉拉關係,套套近乎。劉邦聽說了也去湊熱鬧,當時主持接待客人的是在沛縣擔任主簿的蕭何,他宣布了一條規定:凡是賀禮錢不到一千錢的人,一律到堂下就坐。劉邦雖然沒帶一個錢去,他卻對負責傳信的人說:“我出賀錢一萬!”呂公聽說了,趕忙親自出來迎他。一見劉邦器宇軒昂,與眾不同,就非常喜歡,請入上席就坐。
呂公這個人,喜歡給人相面,看見高祖的相貌,就非常敬重他。蕭何說:“劉季一向滿口說大話,很少做成什麼事。”漢太祖就趁機戲弄那些賓客,乾脆就坐到上座去,一點兒也不謙讓。酒喝得盡興了,呂公於是向漢太祖遞眼色,讓他一定留下來,漢太祖喝完了酒,就留在後面。呂公說:“我從年輕的時候就喜歡給人相面,經我給相面的人多了,沒有誰能比得上你的面相,希望你好自珍愛。我有一女願意許給你做灑掃的妻妾。”酒宴散了,呂媼對呂公大為惱火,說:“你起初總是想讓這個女兒出人頭地,把她許配給個貴人。沛令跟你要好,想娶這個女兒你不同意,今天你為什麼隨隨便便地就把她許給劉季了呢?”呂公說:“這不是女人家所懂得的。”終於把女兒嫁給劉季了。呂公的女兒就是呂后。
劉邦以亭長的身份為泗水郡押送徒役去驪山,徒役們有很多在半路逃走了。劉邦估計等到了驪山也就會都逃光了,所以走到芒碭山時,就停下來飲酒,趁著夜晚把所有的役徒都放了。劉邦說:“你們都逃命去吧,從此我也要遠遠地走了!”徒役中有十多個壯士願意跟隨他一塊走。劉邦乘著酒意,夜裡抄小路通過沼澤地,讓一個在前邊先走。走在前邊的人回來報告說:“前邊有條大蛇擋在路上,還是回去吧。”劉邦已醉,說:“大丈夫走路,有什麼可怕的!”於是趕到前面,拔劍去斬大蛇。大蛇被斬成兩截,道路打開了,繼續往前走了幾里,醉得厲害了,就躺倒在地上。
後邊的人來到斬蛇的地方,看見有一老婦在暗夜中哭泣。有人問她為什麼哭,老婦人說:“有人殺了我兒,我在哭他。”有人問:“你的孩子為什麼被殺呢?”老婦說:“我兒是白帝之子,變化成蛇,擋在道路中間,如今被赤帝之子殺了,故哭。”眾人以為老婦人是在說謊,正要打她,老婦人卻忽然不見了。後面的人趕上了劉邦劉邦醒了。那些人把剛才的事告訴了劉邦劉邦心中暗暗高興,更加自負。那些追隨他的人也漸漸地畏懼他了。

沛縣起兵

•起兵反秦
劉邦[漢朝開國皇帝]
劉邦[漢朝開國皇帝]
公元前209年秦末農民起義爆發,陳勝吳廣率領起義軍攻佔了陳州以後,陳勝建立了“張楚”政權,和秦朝公開對立。
這時,沛縣令也想響應起義,蕭何曹參當時為沛縣吏,他們勸縣令將本縣流亡在外的人召集回來,一來可以增加力量,二來也可以杜絕後患。縣令覺得有理,便讓樊噲去邀請劉邦,劉邦當時已擁數百之眾。然而此時沛令卻又後悔了,害怕劉邦回來不好控制,弄不好還會被他所殺,等於是引狼入室。所以,他命令關閉城門,並準備捉拿蕭何和曹參。二人聞訊趕忙逃到了城外,劉邦聞此,於是將一封信射進城中,鼓動城中百姓起來殺掉出爾反爾的縣令,大家一起保衛家鄉。
百姓對平時就不太體恤他們的縣令很不滿,殺了縣令后開城門迎進劉邦,蕭何、曹參都是文吏,擔心身家性命,深恐舉事不成,被秦朝誅滅九族,就竭力推舉劉邦。大家推舉他為沛公,領導大家起事。劉邦便順從民意,設祭壇,立赤旗,自稱赤帝子,很快義軍擴充到三千人。
此時,已經是公元前209年10月,劉邦已經48歲了。秦末農民戰爭中還有一支強大的力量,就是原來楚國貴族的後代項梁和項羽。他們在吳中(今江蘇蘇州)起兵,兵力很快達到了近萬人。
•雍齒叛豐
秦末農民戰爭形勢圖
秦末農民戰爭形勢圖
劉邦起事後,立即開始攻略周邊郡縣,先是攻胡陵、下方與,與泗水監平大戰於豐邑,破之。這時泗水卒史周苛、周昌兄弟加入到劉邦陣營。接著令雍齒守豐,自己率領軍隊進入薛,與秦軍大戰。郡守壯戰敗,逃至戚,沛公左司馬曹無傷追斬壯。
接著劉邦率軍再至亢父、方與,以曹參守方與。這時魏相周市來攻方與,曹參率軍迎之。但是雍齒卻據豐降魏。劉邦大怒,進攻豐。雍齒據城以守,沛公軍不能下豐,恰在此時,劉邦生病,於是還軍至沛。
•張良初從
這時,劉邦聞東陽寧君與秦嘉立景駒為楚假王,在留(今沛縣東南),於是投奔景駒,欲借軍攻豐。在去投奔景駒的路上,遇見了也要投奔景駒的張良。兩人於是兵合一處。
張良與劉邦二人見面后,一交談,兩人大有相見恨晚之意。於是張良放棄投奔景駒的念頭,直接投奔到劉邦這邊。劉邦以張良為廄將
•再奪豐邑
這時秦朝章邯的部將司馬夷攻略楚地,屠相(今安徽淮北市),至碭(今永城芒山鎮)。於是沛公與東陽寧率軍向西,迎擊司馬夷,在蕭縣西與秦軍展開戰鬥,結果不利,劉邦與東陽寧君退至留。補充軍隊和糧草后,再次進攻秦軍,三日取碭,得到軍卒六千人。接著乘勝攻取了下邑(今安徽碭山縣)。
這次,劉邦認為自己軍隊差不多,從下邑出發,再次攻豐,結果仍然沒攻下。這時聽說項梁在薛,於是留下軍隊圍豐,自己率領百餘騎至薛見項梁。項梁為沛公增兵五千、五大夫將十人,三攻豐邑。雍齒不敵,逃奔魏國。
•與立懷王
這樣,沛公劉邦成為項梁手下一員大將。而不久項羽攻下襄邑也還至薛。當陳勝死亡的消息確實之後,項梁盡召諸將還薛,採納范增的建議,立戰國時楚懷王的孫子羋心為楚王,仍號楚懷王,都盱眙。楚懷王以陳嬰為上柱國,項梁號武信君。
•劉項合兵
西楚霸王·項羽
西楚霸王·項羽
立楚懷王后,項梁率軍北上救齊趙,在亢父、東阿大破秦軍。這時齊軍因田間、田都、田角之故,引兵還齊。只有楚軍追擊秦軍。於是項梁下令楚軍分軍,以劉邦、項羽為帥,率楚軍一部攻城陽。劉項二人率軍攻下城陽(即成陽,今山東菏澤市東),屠之。然後追擊秦軍至濮陽東,再次大破秦軍。秦軍這時得到補充,軍勢復振,守濮陽、環水。劉項二人不與之戰,繞過進攻定陶。定陶未下,放棄,西攻雍丘(今杞縣)。沛公將曹參大破秦兵,斬殺三川守李由,並俘虜秦侯一人。
之後,劉項二人還攻陳留,未下。這時秦將章邯大破項梁於定陶(今山東定陶),項梁本人亦戰死。劉項二人大驚,兩人商量后決定放棄陳留,還軍東歸。劉項二人分兵,項羽軍駐彭城西、呂臣軍駐彭城東,而沛公軍駐碭郡。
•懷王遷都
項梁之死,使諸侯震怖。而秦軍更是挾戰勝餘威常追亡逐北。章邯經過一連番勝利,認為楚國已不足慮,於是北上進攻趙國。攻下邯鄲后遷其民於河內。而趙軍退守巨鹿,章邯率軍進圍趙王歇與趙相張耳於巨鹿。
這時楚懷王把都城由盱眙遷至彭城,並項羽軍與呂臣軍自將。封項羽為長安侯,任魯公;封沛公劉邦為武安侯,任碭郡長,將本部兵駐碭郡。以呂臣為司徒,其父呂青為令尹。經過一番調整之後,楚國局勢穩定下來。

入關滅秦

•沛公西征
趙王與張耳困於巨鹿,遣使至楚向楚國求救。楚懷王經過商議后答應救趙。但為了分散秦軍力量,決定派一支部隊西向直接攻秦。北路楚軍以宋義為主將,西路軍以劉邦為主將。約定誰先入關中,誰就是關中王。
當時由於秦軍軍勢正壯,楚國上下皆不看好西征,都不願意領軍西征。於是他們以沛公為西征軍統帥西征,借口是劉邦為人寬厚,可以減少西進阻力。而項羽則因為叔父之死,積極要求隨沛公西征。但楚諸老將皆以項羽為人“僄悍滑賊”及“所過皆殘滅”不利於西征為由拒絕了項羽的要求,讓他擔任北路軍的次將北上救趙。
•兩攻昌邑
沛公軍由碭郡出兵,北上先行收集陳勝、項梁的散卒。至成陽,與秦軍夾壁杠里。沛公軍出擊秦軍,大破秦軍,秦將王離逃走。接著,沛公引兵西進,遇彭越於昌邑(今山東巨野東南)。兩人合力攻昌邑,未下,沛公還軍至栗縣(今夏邑)。在栗縣,遇剛武侯,奪其軍,沛公軍隊增加了四千多人。接著與魏將皇欣、魏申徒武蒲軍合攻昌邑,又沒攻下。沛公劉邦決定捨棄昌邑不打,率軍西行。
•高陽酒徒
項羽、劉邦滅秦之戰要圖(點擊看大圖)
項羽、劉邦滅秦之戰要圖(點擊看大圖)
劉邦行軍至碭郡高陽,並訪求賢士。正好沛公軍隊中有一騎士家在高陽,於是回家探親。這時高陽人酈食其為其同鄉,於是就請他代為向劉邦引薦自己。他對騎士說:“我聽說沛公傲慢而看不起人,但他有許多遠大的謀略,這才是我真正想要追隨的人,只是苦於沒人替我介紹。你見到沛公,可以這樣對他說,‘我的家鄉有位酈先生,年紀已有六十多歲,身高八尺,人們都稱他是狂生,但是他自己說並非狂生。”騎士說:“沛公並不喜歡儒生,許多人頭戴儒生的帽子來見他,他就立刻把他們的帽子摘下來,在裡邊撒尿。在和人談話的時候,動不動就破口大罵。所以您最好不要以儒生的身份去向他遊說。”酈食其對他說:“你只管像我教你的這樣說。”騎士回去之後,就按酈生囑咐的話從容地告訴了沛公。
於是通過騎士引薦,酈食其見到了沛公。但劉邦在召見他時,正踞坐在床,令兩女子給其洗腳。酈食其大為不滿,長揖不拜,直接斥責道:“您是想幫助秦國攻打諸侯呢,還是想率領諸侯滅掉秦國?”劉邦罵道:“你個奴才相儒生!天下的人同受秦朝的苦已經很久了,所以諸侯們才陸續起兵反抗暴秦,你怎麼說幫助秦國攻打諸侯呢?”酈生曰:“如果您下決心聚合民眾,召集義兵來推翻暴虐無道的秦王朝,那就不應該用這種倨慢不禮的態度來接見長者。”於是劉邦起身道歉,整理好后以禮接待了酈食其。
當時,酈食其有個弟弟名叫酈商,陳勝起兵時,他亦聚數千人響應。酈食其歸漢,酈商率其部下約四千多人加入沛公隊伍。
•再遇張良
張良
張良
酈食其勸劉邦進攻陳留縣,劉邦從其計,奪下陳留,得到大量補給。接著令酈商為將,進攻大梁縣(今開封),未下。繞過西進,與秦將楊熊所率秦軍大戰於白馬、曲遇,大敗秦軍。秦將楊熊敗走。沛公軍緊追其至白馬,再次大破秦軍,楊熊逃至滎陽,秦二世派使者斬殺楊熊。
消滅楊熊所部秦軍后,沛公率軍南下攻穎陽,屠之。而此時張良再次與劉邦相遇。之前,張良勸項梁立韓成為韓王,並隨韓王成西至韓地略地。但是一年多來,所略之地每占輒失,始終沒打開局面,因此游兵於穎川一帶。
劉邦率軍進至此,與張良的韓軍合兵,攻軒轅(今登封市西北)略定韓地。趙別將司馬卬欲渡河入關,劉邦率軍北上,攻平陰,破壞渡口。南下與秦軍再戰洛陽東,不利,南下陽城,收取城中軍馬。與南陽守齮戰於犨(今河南平頂山西南)東,大破南陽秦軍。劉邦佔領了南陽郡,南陽守退守宛城
楚軍想繞過宛城直接西進。張良勸道:“沛公雖欲急入關,秦兵尚眾,距險。今不下宛,宛從后擊,強秦在前,此危道也。”於是劉邦在夜晚引兵還攻宛城,偃旗息鼓,天未明,就將宛城團團圍住。南陽守於是想自殺,他的門客陳恢勸他不要先死,並出使楚營說:“小臣聽說足下曾與人相約:先入咸陽者為王,現在足下在攻打宛城。宛郡有據點數十處,守衛的將士自以為投降會被處死,所以都登城固守。足下如果整日強攻,雙方傷亡定會很多,要是放棄攻宛而引兵向西,宛地的秦兵可能會尾追於後。足下攻宛則延誤了先入咸陽者為王之約,足下棄宛則留下了後有追兵之患。小臣為足下著想,不如允許宛城守軍投降,封郡守為侯,仍令他駐守原地,將他的兵力調出一併向西。前方還未攻下的城邑,定會聞風響應而迎接足下,足下便會順利通行而無後顧之憂了。”於是雙方約定后,南陽守投降,沛公封他為殷侯,封陳恢為千戶。
•奪取關中
劉邦率軍繼續西行,奪取了丹水(今淅川)。而高武侯鰓、穰侯王陵這時也加入劉邦所率領的楚軍,攻下西陵、胡陽。並且番君吳芮的部將梅鋗也至此,與沛公軍聯合,攻下析(今西峽縣)、酈等地。
劉邦所部楚軍進至武關東。於是派魏人寧昌使秦,而這時章邯也投降了項羽。趙高殺秦二世,令使者還報劉邦,欲約分關中。
劉邦以為趙高為詐計,於是從張良之計,使酈食其、陸賈遊說武關(今陝西丹鳳縣武關鎮)秦將投降,然後襲擊武關秦將,奪取武關。之後,劉邦一面率軍西進,一面令酈商別將攻取了秦的漢中、巴、蜀等地。
接著漢軍再在嶢下擊敗秦軍,這樣劉邦所部楚軍進至秦都咸陽附近的藍田。秦廷在組織了最後的力量與劉邦軍隊大戰於藍田,劉邦軍大破秦軍。這樣秦朝失去了所有的抵抗力量。
漢元年十月,秦王子嬰素車白馬,系頸以組,在軹道(今陝西西安城區)旁,向劉邦獻上了傳國玉璽。秦朝至此滅亡,共立國15年零47天。
•約法三章
劉邦很得意地進入了咸陽城,以“關中王”自居。看著富麗堂皇的宮殿,劉邦有些留戀起來,準備就此住下,享受享受。樊噲勸他注意天下還沒有平定,別忘了秦的前車之鑒。劉邦根本聽不進去,直到張良親自來勸,他這才認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於是,劉邦率軍退到了灞上
劉邦到達灞上之後,便召集當地的名士,和他們約法三章: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其他秦朝的苛刻法制一律廢除,這使他得到了民心支持。
•鴻門之宴
項羽在打敗章邯,迫使他投降之後,也領兵直奔關中而來。范增勸他趁機除掉劉邦這個對手,項羽就下令準備,要在第二天進攻。這時的劉邦在兵力上無法和強大的項羽相抗衡,他只有十萬軍隊,不可能戰勝項羽的四十萬精兵。最後是項羽的叔叔項伯“救”了劉邦:項伯和劉邦的謀士張良很要好,見項羽要進攻了,便連夜潛入營中找到張良,讓他趕緊走,以免被殺。張良卻說不能丟下劉邦,就將消息透露給了劉邦。驚慌之下,劉邦趕忙向張良要計策,張良讓劉邦趕緊去見項伯,說明自己沒有野心和項羽爭奪王位。
鴻門宴
鴻門宴
劉邦依計約到項伯,說明自己並無稱王野心,並於項伯約成兒女親家。項伯當天夜裡就返回了軍營,他對項羽說:“因為沛公先行進入關中,為我們掃除了入關的障礙,我們這才能順利地通過函谷關,沛公是有功勞的人,我們不應該猜疑他,應該真誠相待。”項羽聽了,便決定不再進攻劉邦。
第二天,劉邦來到了項羽的軍營,只帶了樊噲、張良和一百名精銳親兵。到了項羽的大帳鴻門,當面向迎接他的項羽賠禮道歉。項羽請劉邦入內赴宴,項羽的亞父范增,一直主張殺掉劉邦,在酒宴上,一再示意項羽發令,但項羽卻猶豫不決,默然不應。范增召項莊舞劍為酒宴助興,趁機殺掉劉邦,項伯為保護劉邦,也拔劍起舞,掩護了劉邦,沒有成功。這就是成語“項莊舞劍,意在沛公”的由來。後來劉邦借故離開,回到了大營。
在鴻門宴上,劉邦表現出了極高的沉著與冷靜。能夠全身而退,除了張良、項伯、樊噲的力保之外,關鍵是劉邦的冷靜與沉著。

還定三秦

鴻門宴之後,項羽便領兵西進,項籍入咸陽,燒阿房宮、殺秦王子嬰。又分封各路將軍為王,劉邦被封為漢王,領地是巴、蜀和漢中共四十一縣,國都為南鄭(今陝西南鄭)。並封秦降將章邯、司馬欣、董翳(意)為雍王、塞王、翟王,領關中地,以扼制劉邦。同時削減劉邦軍隊至三萬人。項羽自稱西楚霸王,掌握軍隊最高統帥權。楚懷王熊心被尊為義帝。後來項羽把義帝遷到郴縣給殺了。
項羽分封,表面上看去論功行賞,但是實際上卻是對原諸侯勢力進行重新組合,對服從自己的予以分封行賞,並沒有照顧原諸侯在本國的實力與影響。因此從一開始埋下亂源。而且他又拒絕了謀士自王關中的建議,堅決衣錦還鄉。
漢元年二月,諸侯罷戲下,各回國。劉邦只好忍氣吞聲接受封號,於四月領兵入漢中、並燒毀棧道(用木板架在懸崖上鋪成的道路),以示再也無意東出,以麻痹項籍。同年五、六月份,齊國貴族後裔田榮不滿分封,趕走齊王,殺膠東王,自立為齊王。11月,劉邦乘機揮軍東出,拜韓信為大將,明修棧道,暗渡陳倉(今陝西省寶雞市東),重返關中,很快擊敗章邯,迫降司馬欣、董翳,並用計欺騙項籍,使其相信自己取得關中后已心滿意足,再也不會東進了。項籍放心去攻打田榮,對西邊沒有加強防範。最終則陷入齊地泥潭無法抽身。這樣給了劉邦絕佳的機會。

楚漢之爭

•漢軍東出
漢二年(205),劉邦在基本平定三秦后,準備東出與項羽爭天下。他出關到陝,慰問那裡的父老。三月,劉邦率軍從臨晉渡河,魏王豹將兵從。很快攻下河內,俘虜殷王司馬卬,置河內郡。南渡平陰津到洛陽,降河南王申陽。這時有新城三老董公等擋在劉邦馬前訴說義帝的死亡經過。漢王聞后,大哭一場,遂為義帝發喪,舉哀三日。然後向各諸侯王發布項羽大逆無道的罪狀,並以此為借口號召各諸侯王率兵與自己一起討伐項羽為義帝報仇。從而正式拉開了四年楚漢戰爭的序幕。
•彭城之戰
公元前205年5月,劉邦乘項籍深陷於齊國,無力抽身的機會,率領諸侯聯軍56萬一舉攻佔西楚都彭城。短暫的勝利是劉邦失去理智,天天與諸侯們喝酒慶祝。項羽聞之,急率輕騎兵3萬回襲彭城,聯軍無備,一時被殺十萬,溺水淹死十萬,劉邦僅率數十騎逃脫,以漢為首的反楚聯盟瓦解。
•滎成對峙
同年6月,劉邦率部退到滎陽,一路收集敗兵,並派韓信於蕭索之間擊敗了楚追兵,得以喘息,穩住了陣腳,遂重整軍隊,依託關中基地和有利地勢與項羽長期抗爭。7月,一直負隅頑抗的章邯終於兵敗自殺,劉邦完全解除了後顧之憂;且在逃往滎陽前便派人說服英布反楚,聯絡彭越擾楚後方;派韓信開闢北方戰場,攻魏俘魏王豹,破代,滅趙殺陳余。公元前205年冬,項羽發動反攻,圍困滎陽,形勢十分危急。劉邦用陳平反間計,使項羽懷疑范增,不用其謀,迫使范增怒而歸鄉。劉邦又派紀信裝扮成自己去楚軍詐降,乘機逃出滎陽。項籍加緊圍攻滎陽,並奪取成皋。
為了減輕楚軍對滎陽的壓力,劉邦率軍經武關、宛(今南陽)、葉(今葉縣南),想引誘項籍南下。為配合漢軍行動,此時韓信也率軍到達黃河北岸,聲援滎陽。彭越正在進攻下邳(今江蘇邳州南)。項籍被迫率軍回救,劉邦乘機收復成皋。公元前204年7月,項籍以凌厲攻勢拔滎陽,再奪成皋。
•鴻溝為界
劉邦一面命漢軍在鞏縣一帶堅守,阻擊楚軍前進,一面命韓信組建新軍擊齊,派人入楚腹地協助彭越進攻睢陽縣外黃縣(今民權縣)等地,再次迫使項羽回救。公元前204年11月,劉邦用計再次收復成皋(今滎陽汜水鎮西北),斬殺了項羽大將曹咎。
項籍在擊敗彭越后,尋漢軍主力決戰不成,屯兵廣武(今滎陽北)與劉邦形成對峙。不久,韓信濰水之戰中殲滅齊楚聯軍,完成對楚側翼的戰略迂迴,又派灌嬰率軍一部直奔彭城。項籍腹背受敵,兵疲糧盡,遂與漢訂盟,以鴻溝為界,中分天下,東歸楚,西歸漢。公元前203年10月,項籍引兵東歸。
•垓下之戰
楚、漢訂盟后,劉邦本想退兵,在張良、陳平提醒下,下令全力追擊楚軍。公元前203年11月,兩軍戰於固陵(今淮陽西北),項羽小勝。公元前202年1月,劉邦以封賞籠絡韓信、彭越、黥布等,垓下一戰重創楚軍。
公元前202年1月,劉邦韓信劉賈彭越英布等各路漢軍約計70萬人與10萬久戰疲勞的楚軍於垓下(今安徽靈璧縣南)展開決戰。漢軍以韓信率軍居中,將軍孔熙為左翼、陳賀為右翼,劉邦率部跟進,將軍周勃斷後。
韓信揮軍進攻,採用誘敵深入戰術,前軍先詐敗,信引兵後退,命左、右翼軍包抄攻擊楚軍後部步軍。楚軍久戰疲勞后軍迎戰不利,漢軍將楚后軍與項羽前軍騎士分割兩半,韓信再指揮全軍反擊,楚軍大敗,陣亡四萬餘,被俘兩萬,被打散兩萬,僅剩不到兩萬傷兵隨項羽退回陣中。
后楚軍退入壁壘堅守,被漢軍重重包圍。楚軍兵疲食盡。韓信命漢軍士卒夜唱楚歌,歌云:“人心都向楚,天下已屬劉;韓信屯垓下,要斬霸王頭!”。
致使楚軍士卒思鄉厭戰,軍心瓦解,項羽只有率800人突圍至烏江(今安徽省和縣境),這時項羽身邊只剩下28騎了,一亭長願帶項羽逃至江東重振霸業,遭項羽拒絕。項羽帶著28騎大戰漢軍,最後全軍覆沒項羽不願被俘受辱,於是在烏江自剄而死。
劉邦於是還至定陶,馳入韓信軍中,收奪了他的兵權,后改封韓信楚王,都下邳(今江蘇邳州東)。

君臨天下

漢殿論功圖
漢殿論功圖
公元前202年2月,劉邦兌現了先前的諾言,封韓信為楚王,彭越為梁王。受封的韓信彭越聯合原來的燕王臧荼、趙王張敖以及長沙王吳芮共同上書劉邦,請他即位稱帝。劉邦開始假意推辭,韓信他們說:“大王雖然出身貧寒,但能率領眾人掃滅暴秦,誅殺不義,安定天下,功勞超過諸王,您稱帝是眾望所歸。”劉邦順水推舟地說:“既然你們大家都這樣看,覺得有利於天下吏民,那就按你們說的辦吧。”
公元前202年2月28日(按西漢前期以十月為歲首,同年二月在十月之後),劉邦在山東定陶汜水(今山東曹縣北)之陽舉行登基大典,定國號,是為漢太祖。劉邦即皇帝位后,王后呂雉改稱皇后,皇太子劉盈皇太子劉邦根據婁敬建議,定都咸陽以東的長安(今陝西西安),取長治久安之意。開基肇始,史稱西漢

沉猜果誅

劉邦[漢朝開國皇帝]
劉邦[漢朝開國皇帝]
劉邦建國稱帝時已過半百,步入晚年變得日益猜忌一起打天下的功臣們,特別是那些異姓王們。結果臧荼、張敖、韓王信、彭越、韓信、英布等先後被廢殺,英布還起兵反了,劉邦抱病親徵才平了他。之後其封國則轉入劉氏子孫手中。只有吳芮的長沙國倖免。
高祖十二年(前195年),劉邦曾殺白馬為盟,訂下誓約:“非劉氏而王者,天下共擊之。”這就是歷史上的“白馬之盟”。
不僅如此,他還對蕭何起了疑心。逼得他設法自污聲名以繹帝之疑,最後也差點不得善終。其逝前還打算殺了忠直的樊噲,因他同是呂氏之婿,擔心他助呂作亂。后因陳平的保護及劉邦駕崩才躲過一劫。

病榻問相

劉邦晚年寵愛戚姬及其子趙王如意,疏遠呂后,幾次想廢黜呂后所生的太子劉盈(惠帝)而立劉如意。但因大臣反對,只好作罷。為了皇權的鞏固,劉邦費盡心機。本來他年齡就大,在平定英布叛亂時又中了箭傷,到了長安病情加重。呂后找來名醫,劉邦問他病情,醫生說能治,劉邦一聽口氣,就知道不會好了,氣得大罵醫生:“以布衣提三尺劍取天下,此非天命乎?命乃在天,雖扁鵲何益!”說完賞賜給醫生五十金打發他走了。
呂后看著彌留中的劉邦,問他死後人事的安排:“蕭相國死後,由誰來接替呢?”劉邦說曹參。呂后問曹參之後是誰,劉邦說:“王陵可以在曹參之後接任,但王陵智謀不足,可以由陳平輔佐。陳平雖然有智謀,但不能決斷大事。周勃雖然不擅言談,但為人忠厚,日後安定劉氏江山肯定是他,用他做太尉吧。”呂后又追問以後怎麼辦,劉邦有氣無力地說:“以後的事你也不會知道了。”

身後之事

漢長陵
漢長陵
公元前195年,即漢太祖十二年的四月二十五日(6月1日),劉邦駕崩於長樂宮,享年六十二歲。葬於長陵(在今陝西咸陽),謚號高皇帝,廟號漢太祖。
根據司馬遷《史記》記載,劉邦駕崩,群臣議定的廟號是漢太祖,謚號是高皇帝,正式的全稱為漢太祖高皇帝,簡稱廟號應該是漢太祖,簡稱謚號是漢高帝,而不是後世習慣稱呼的漢高祖。但是司馬遷《史記》作《高祖本紀》,首稱劉邦為太祖。西漢之後的後世之君為了表示對劉邦的尊敬均尊稱呼劉邦為漢高祖。
而班固寫的《漢書》文字相同,恐引歧義,將《史記》中的“高祖”換為“帝”。

為政舉措


政治

•善用人才
韓信
韓信
劉邦和項羽爭天下時,季布和丁公他們都是項羽手下的大將。季布領兵幾次將劉邦打敗,丁公也領兵追擊過劉邦,但最後放過了他。劉邦做皇帝后,記恨季布打敗過自己,就把他抓了起來。但想到自己也需要他這樣的忠臣來輔佐,就不再記仇,不但放了他,還封為郎中。丁公是季布的舅舅,他聽說季布這樣給過劉邦難堪的人都能釋放做官,他這個曾對劉邦有恩的人就更不用說了。沒想到,他卻被劉邦抓起來。劉邦對眾人說:“丁公做項籍的將領時不忠,就是他這種人使項王喪失了天下。”劉邦下令處死了丁公,還在軍中示眾,警示大家要做忠臣,不要學丁公。
建立漢朝后,劉邦以文治理天下,徵用儒生,詔令天下,廣泛求賢。即位的同年6月,劉邦在洛陽的南宮開慶功宴,宴席上,他總結了自己取勝的原因:“論運籌帷幄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我不如張良;論撫慰百姓供應糧草,我又不如蕭何;論領兵百萬,決戰沙場,百戰百勝,我不如韓信。可是,我能做到知人善用,發揮他們的才幹,這才是我們取勝的真正原因。至於項羽,他只有范增一個人可用,但又對他猜疑,這是他最後失敗的原因。”
•定都關中
劉邦聽從婁敬(因被賜姓劉,又稱劉敬)的提醒,定都長安。婁敬從山東趕來見劉邦,說劉邦得天下和先前的周朝不一樣,所以不應該像周朝那樣以洛陽為都城,應該到關中定都,這樣便可以在秦地固守險地,國家才能長治久安。張良同意婁敬的建議,他說關中是“金城千里,天府之國”,退可守,攻可出。劉邦聽了表示同意,於是很快將都城遷到了長安。
•地方區劃
劉邦接承秦朝的中央集權制和郡縣制,同時廢除了秦朝的苛刻法律刑法。
•法律思想
制定《九章律》的蕭何
制定《九章律》的蕭何
在平定天下后,劉邦以儒家思想為主,以法家思想為輔,取消秦朝“嚴刑峻罰”的做法,廢除連坐法夷三族,提出了“德主刑輔”。即以教化為主,刑罰為輔,達到寬柔相濟,嚴松相當的統治效果。
劉邦命蕭何參照秦朝法律“取其宜於時者,作律九章”,即“漢律九章”。這是在戰國時期李悝所制訂的《法經》六篇(盜法、賊法、網法、捕法、雜法、具法)基礎上補充了戶律(戶口管理、婚姻制度和賦稅徵收)、興律(主要規定徵發徭役、城防守備)和廄律(主要規定牛馬畜牧和驛傳方面),一般所說的漢律就是指《九章律》。
劉邦重用叔孫通整理朝綱,叔孫通制定了一套適合當時形勢需要的政治禮儀制度,撰寫了《漢儀十二篇》、《漢禮度》、《律令傍章十八篇》等儀法法令方面的專著,為漢朝的建立和鞏固起了重要作用,也為後人留下了一筆寶貴的文化遺產。
•強化皇權
(一)清理異姓王
劉邦做了皇帝,也採取措施對皇權進行了鞏固。各地的異姓王,有兵將,還三心二意。其他將領,為功勞大小和賞賜的多少爭鬥不止,如果安撫不當,就會投奔那些異姓王作亂。還有原先六國的後代也不能掉以輕心。在中央,丞相的權力對他這個皇帝也構成了威脅。劉邦從做了皇帝,到最後病死,中間有八年時間,基本上都用在了解決這些讓他不放心的問題。
他先收拾的是韓信。在公元前201年,有人告發韓信謀反。劉邦問怎麼辦,大家說發兵討伐。但陳平卻反對,他說楚國兵精糧足,韓信又善於用兵,發兵很難取勝。他建議劉邦以巡遊雲夢為借口,讓各諸侯王都到陳縣,到那時韓信一定會來,然後再抓他問罪。劉邦依計行事,果然將韓信抓住了。韓信聽到對他的指控,大聲喊冤:“古人說的果然不錯:‘狡兔死,良狗烹;高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天下已經平定,我這樣的人也早就該烹殺了。”劉邦將韓信押到了洛陽,但又沒有明確的證據,便釋放了他,但降成了淮陰侯。這使韓信懷恨在心。
第二年,韓信謀划讓陳豨在外地反叛,使劉邦親自前去平叛,然後自己襲擊留守都城的太子和呂后。但還是事情敗露。呂后採用了蕭何的主意,將韓信誘騙入宮抓捕,最後被斬於長樂宮鍾室,留下一個“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的成語。
清人繪漢高祖·劉邦
清人繪漢高祖·劉邦
除了韓信,其他諸侯王如彭越等人也被消滅,只剩下了長沙王吳芮
(二)安撫功臣良將
對於其他將領,劉邦也頗費心機。開始,劉邦先是分封了蕭何等二十餘人官職,但眾將領因為互不服氣,爭功不止,劉邦就沒有封官。一次,在洛陽南宮,劉邦看見眾將坐在沙地上不知在說什麼,問身邊的張良怎麼回事,張良說他們在謀反。劉邦問為什麼,張良說怕他以後不會封他們高官。劉邦又問怎麼辦,張良就問他最恨的人是誰,劉邦說是雍齒,因為他雖然功勞多,但太張狂,自己曾經想將他殺掉。張良聽了就讓他封雍齒為侯,這樣,大家就覺得被劉邦記恨的雍齒都能受封,他們就更不用著急了。於是,劉邦大擺慶功宴,封雍齒為什方侯,還當場命丞相和御史抓緊時間草擬論功行賞分封的名單。張良的計策果然奏效,眾將的心都安定了。
(三)監視六國貴族後代
對於六國的後裔,劉邦則還受婁敬的強幹弱枝的建議,將關東六國的強宗大族和豪傑名家、名門望族共十幾萬人全部遷到關中居住,置於中央控制之下,消除了後顧之憂。
(四)削弱相權
在劉邦平定了黥布叛亂回到長安后,蕭何提議把上林苑開放,讓百姓去耕種,因為上林苑基本上已經荒蕪,並不是養獸供皇帝狩獵的地方。劉邦一聽就惱了,硬說蕭何拿了商人的賄賂,所以才替他們說話,借百姓之名為商人牟利。劉邦將蕭何關進了監獄,幾天後,有大臣問丞相犯了什麼罪,劉邦卻為自己狡辯說:“原先李斯做秦國的丞相,凡是功勞都歸始皇,不好的事都由自己承擔。但丞相蕭何卻接受了商人的賄賂,替他們求我開放上林苑,刁買人心。因此要治他的罪。”通過打擊元老功臣蕭何,劉邦在削弱相權的同時將皇帝的權力提高了。

軍事

經濟

劉邦攻入咸陽時,便廢除秦朝的苛法。與民約法三章,封存府庫,對百姓秋毫無犯,深得民心。劉邦免其徭役減輕人民的負擔,如減輕田租,什五稅一,“與民休息”,釋放奴婢,凡民以飢餓自賣為奴婢者,皆免為庶人,解放生產力,讓士兵複員,以功勞行田宅”讓士兵複員歸家,給予他們土地及住宅,使他們從事生產勞作,迅速恢復提高國民經濟。繼續推行秦代按軍功授田宅的制度,規定商人不得衣絲乘車,並加重租稅等,恢復殘破的社會經濟,穩定封建統治秩序。同時鼓勵生育,擴大勞動力。同時大力發展農業,抑制打擊唯利是圖的商人及殘餘的奴隸主階級
劉邦使百姓得以生息,民心得以凝聚,國家得以鞏固。

文化

•注重文化
劉邦祭孔圖
劉邦祭孔圖
劉邦年輕時放蕩不羈,鄙視儒生。稱帝以後,他認為自己是馬上得天下,《詩》、《書》沒有用處。陸賈說:“馬上得到天下,能馬上治天下嗎?”劉邦於是命陸賈著書論述秦失天下原因,以資借鑒。
劉邦建立規模宏大的“國家圖書館”天祿閣、石渠閣等。“天下既定,命蕭何次律令,韓信申軍法,張蒼定章程,叔孫通制禮儀,陸賈造《新語》。又與功臣剖符作誓,丹書鐵契,金匱石室,藏之宗廟。雖日不暇給,規摹弘遠矣。”
劉邦開創的漢朝奠定了中國古代社會的主要文化,即儒家思想影響下的文化制度。在南北朝時期,印度佛教的傳入,對儒家文化又產生了影響。
•祭祀與尊孔
漢二年劉邦的《重祠詔》云:“吾甚重祠而敬祭。今上帝之祭,及山川諸神當祠者,各以其時禮祠之如故。”劉邦認為“天子尊事天地,修祀山川,古今通禮。”
劉邦被父老鄉親立為沛公后,就知道“祠黃帝,祭蚩尤於沛庭。”
塗山是夏朝興起之地,劉邦過塗山,“命立禹廟以鎮塗山”,從此,歷代官府和黎民百姓便有了祭祀大禹之所——塗山禹王廟。有廟而發展為有祭祀大禹誕辰的農曆六月六塗山禹王廟會。由一年一祭的廟會又發展為一年三祭大禹的農曆三月二十八日(禹會諸侯會期)、六月六日(禹誕辰)、九月九日(登高懷古、慶祝豐收)的三次廟會。
漢十二年(前195年)十二月劉邦自淮南還,過魯,以太牢(豬、牛、羊三牲各一)祭祀孔子。劉邦在回京師長安的路上,專程到曲阜以隆重的“太牢”禮儀祭孔,劉邦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親臨孔廟祭孔的君主,開了帝王祭孔的先例。另一方面也說明了統治者掌握政權后,儒學的價值在社會的變革中得以充分體現。

民族

秦亡以後,漠北的匈奴乘機南下,重新佔據了河南地(今內蒙古河套地區)。漢初,匈奴不斷侵擾漢的邊郡,高祖六年(公元前201),韓王信投降匈奴。次年,劉邦親自率兵前往征討,在白登(今山西大同東北)被匈奴30餘萬騎兵圍困七晝夜。後用陳平計謀,重賄冒頓單於的閼氏,才得脫險。高祖九年(公元前198年),劉邦不得不對匈奴採取和親政策,開放漢與匈奴之間的關市,以緩和雙方的關係。

個人作品


大風歌
《大風歌》是劉邦平英布還,過沛縣,邀集故人飲酒。酒酣時劉邦擊築,同時唱了這首歌。漢朝人稱這篇歌辭為《三侯之章》,後人題為《大風歌》(始於《藝文類聚》)。
《鴻鵠歌》
《鴻鵠歌》為劉邦所作。劉邦晚年寵愛戚夫人,欲立戚夫人所生的趙王如意為太子。漢高祖十二年,劉邦病重,自知不久於人世,於是就想換立太子,在一次宴會中,太子請來聞名遐邇的賢人“商山四皓”相隨,換立之事已不可能,劉邦無奈,召來戚夫人。劉邦讓戚夫人跳楚舞,自己則借著酒意擊築高歌,遂成此文。

家族成員


家世

劉氏起源於三皇五帝之堯帝,堯帝長子監明受封於“劉”邑(今河北省唐縣),監明早亡,其子式繼封,遂以邑為氏也,傳至夏朝有劉累,下傳至士會適秦,歸晉,有子留於秦,恢復劉氏,之後在戰國時獲於魏,遂為魏大夫,魏國安邑遷都大梁劉清劉邦的曾祖父)出生,清生仁,劉仁遷豐邑,劉家即在此期間遷豐邑
● 曾祖父:劉清,戰國末期魏國大夫,出生並活動於魏都大梁,之後其子劉仁遷豐邑中陽里,現豐縣漢皇祖陵保存劉清之墓。 
● 祖父:劉仁,遷豐邑,豐邑本屬宋國,宋滅后入齊國,前284年五國伐齊后,原宋國國土盡入魏國,為魏國東陲,劉仁遷豐,當在此年之後。
● 父親:劉煓,字執嘉,即劉太公劉邦登基后尊為太上皇,駕崩於公元前197年。 
● 生母:溫氏,一說王含始(劉媼),被追謚為昭靈夫人(昭靈皇后)。 
● 庶母:李氏,太上皇庶妻,封太上皇后,逝於公元前197年;生楚元王劉交

兄弟姐妹

劉伯劉邦大哥,漢五年正月,追尊為武哀侯,高后時,追尊為武哀王。長嫂封陰安侯。
劉仲,名喜,劉邦二哥,被劉邦封為代王,統轄今河北山西一帶,后因抵抗匈奴戰敗被革為合陽侯,死後追謚為代頃王。二嫂為頃王后。
劉交劉邦弟弟,排行第四,被劉邦封為楚王,死後謚元王
● 從父兄:荊王劉賈
● 從祖弟:燕王劉澤。(應該是遠房兄弟,現已無籍可考)
● 姊:宣夫人 昭哀后。

后妃

呂雉呂皇后)、曹夫人、戚夫人、薄姬、趙姬、管夫人、趙子兒、石美人(石奮之姊)、唐山夫人(唐姬)。

兒子

● ● 劉肥(高祖六年立為齊王,卒謚齊悼惠王)。 
● ● 劉盈(即是漢孝惠帝)。
● ● 劉如意(漢高祖七年封代王,九年徙為趙王,十五歲被呂氏毒死,謚趙隱王)。 
● ● 劉恆(初封代王,后即帝位為漢太宗)。 
● ● 劉恢(公元前196年太祖誅梁王彭越后立為梁王。16年後,因趙幽王劉友幽死,便被改封為趙王,被迫娶呂產的女兒,而劉恢的寵妃被迫自殺,因此悶悶不樂,公元前181年六月,劉恢殉情自殺。死後廢其嗣,漢太宗時追謚為“趙恭王”)。
● ● 劉友(初封淮陽王,后改封趙王,被呂后幽禁而死,卒謚趙幽王)。
● ● 劉長(公元前196年封淮南王,漢太宗六年謀反,廢徙蜀死,謚淮南厲王)。 
● ● 劉建(公元前196年,燕王盧綰逃放匈奴,次年被立劉建燕王,立十五年死,謚曰靈。劉建本有子,呂后使人殺之,絕嗣後,除其國)。 

女兒

魯元公主,嫁趙王張敖為妻,生子張偃

軼事典故


民間傳說

•感孕而生
《漢書·高帝紀》記載:其母有一次在水塘堤壩上閉目小憩,夢與天神不期而遇。逢上雷電交加,天色陰暗,其父太公到塘壩接應其母,只見一條蛟龍蟠於母身。隨之就懷孕了,生下了漢高祖。
•貴不可言
劉邦曾辭去亭長在家務農,呂后和兩個孩子住在田間小棚里,有一位過路老丈向其討水喝,呂后還留他吃了飯。老丈看了呂后的相贊道“:夫人是天下貴人。”呂后請他給兩個孩子看相,他看了孝惠帝,說:“夫人之所以能成為貴人,是因為有這個兒子。”他又看了魯元公主,也說將來是位貴人。
老丈走後,高祖從另一間田舍歸來,呂後向他備言前事,說那位老丈相我母子三人都是大貴之相。高祖問老丈何在,呂后說:“其走未遠。”高祖追及老丈,求問自己的生相。老丈說“:剛才說夫人及令郎等生相大貴,都是由於您的洪福。您的生相是貴不可言。”高祖連忙稱謝道“:果真如老先生所說,我永遠會記住您的指點之恩。”到高祖登基后,這位老丈的去向卻不得而知了。
•父子情深
劉邦做了皇帝,在設盛宴招待大臣時,對父親劉太公誇耀說:“原先您老經常說我是無賴,沒有賴以生存的賺錢之道,沒有二哥能理家治業。如今我做了皇帝,您看在是二哥的財富多,還是我的財富多呢?”
劉邦和父親劉太公在一起住,每五天就去拜見一次。太公覺得沒什麼,也習慣了。但太公的屬官卻覺得不合適,就勸他說:“俗話說,天無二日,地無二主,當今皇帝是您的兒子,但他也是人主。您雖是他的父親,但也是他的大臣。讓他這個主人拜見您這個大臣,不合禮儀。況且這樣也顯不出皇帝的威嚴。”
等劉邦再拜見父親時,太公就提前拿著掃帚出門相迎,然後倒退著進屋,不給劉邦行禮機會。劉邦很吃驚,跳下車去攙扶父親,太公趕忙說:“皇帝貴為人主,不能因為我一個人破壞了國家的禮法。”劉邦便下詔書,尊太公為太上皇,這樣一舉兩得,不但明示了皇帝的尊嚴,他也可以順理成章地拜見父親了。
劉邦很崇尚孝道,稱帝后將父親劉太公接到皇宮居住,封父親為太上皇。太上皇在皇宮生活日久了就終日悶悶不樂,劉邦忐忑不安,私下問太上皇侍從,侍從回答說:“太上皇以前在家鄉豐邑城生活時每天都和鄰居親朋在一起以踢球、鬥雞、喝酒為樂,沒有人能陪太上皇,因此才悶悶不樂。”於是劉邦在皇宮附近為父親蓋起一座新豐城,又將豐縣部分親朋鄰居遷來居住。新豐城街巷布局跟家鄉豐邑城一模一樣,連遷來的相鄰老幼和雞犬都能認得各自的居所。
•蹴鞠
西漢初年,足球也得到貴族階級的喜愛。漢朝人把蹴鞠視為“治國習武”之道,不僅在軍隊中廣泛展開,而且在宮廷貴族中普遍流行。《西京雜記》上就記載:劉邦“鬥雞、蹴鞠為歡”。桓寬的《鹽鐵論》中說,西漢社會承平日久,“貴人之家,蹴鞠鬥雞”為樂,一般的人們也是在“康莊馳逐,窮巷蹴鞠”,古人居家旅行必備娛樂物。
•城隍神
《長安縣誌·王曲城隍廟會》記載:“楚漢滎陽之戰中,漢將紀信假扮成漢王劉邦,解救劉邦出圍,致被項羽燒死。劉邦得天下后,厚賞、追封紀信,並賜黃袍加身,擇長安上林苑(今王曲鎮)修建大型廟堂並祭祀,每年農曆二月初八祭祀,后遂成廟會。”紀信救劉邦的故事在《史記·項羽本紀》和《漢書·高帝紀第一上》及地方相關資料上均有敘述。據傳文景二帝時期,為了順應民心、強化統治,遂將供奉的紀信封為城隍神,成為長安城的保護神。

成語典故

韓信將兵,多多益善。出處:《史記.淮陰侯列傳》,意思是越多越好。
項莊舞劍,意在沛公。出處:《史記.項羽本紀》:“今者項莊拔劍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人為刀俎,我為魚肉。出處:《史記.項羽本紀》:“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
約法三章。出處:《史記.高祖本紀》:“與父老約,法三章耳;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漢書刑法志》:“高祖初入關,約法三章。”
一決雌雄。出處:《史記.項羽本紀》:“願與漢王挑戰,決雌雄。”
分我杯羹。出處:《史記.項羽本紀》:“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則幸分我一杯羹。”
築壇拜將。出處:《漢書.高帝紀上》:“漢王齊戒設壇場,拜信(韓信)為大將軍,問以計策。”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三本》第一折:“計將安在?小生當築壇拜將。”馮夢龍《喻世明言·鬧陰司司馬貌斷獄》書中記載:一遇漢祖,築壇拜將,捧轂推輪,后封王爵以酬其功。成語: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出處:司馬遷《史記.淮陰侯列傳》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出處:《史記.高祖本紀》
犬牙交錯。出處:《漢書.中山靖王傳》:“諸侯王自以骨肉至親,先帝所以廣封連城,犬牙相錯者,為盤石宗也。”
一敗塗地。出處:《史記.高祖本紀》:“今置將不善,壹敗塗地。”
高陽酒徒。出處:《史記.酈食其列傳》沛公(劉邦)引兵過陳留,高陽儒生酈食其求見。使者入通,沛公曰:“為我謝之,言我方以天下為事,未暇見儒人也。”使者出以告。酈生瞋目案劍叱使者曰:“走!復入言沛公,吾高陽酒徒也,非儒人也。”遂延入。終受重用。

史書記載


司馬遷《史記·高祖本紀》。
班固《漢書·高帝紀》。
荀悅《漢紀·漢高祖皇帝紀》。
司馬光《資治通鑒·漢紀》。

後世紀念


墓地

參見:劉邦墓
劉邦駕崩后埋葬在長陵,又名“長山”,劉邦呂后陵墓。位於西安市中心以北約20公里、咸陽市以東約20公里的窯店鎮三義村北。1988年,國務院將其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塑像

照片位置
芒碭山大漢雄風巨像
芒碭山大漢雄風巨像
永城市芒碭山
劉邦塑像
劉邦塑像
江蘇省沛縣漢宮。
劉邦[漢朝開國皇帝]
劉邦[漢朝開國皇帝]
徐州市楚王陵公園。
劉邦[漢朝開國皇帝]
劉邦[漢朝開國皇帝]
豐縣劉邦廣場。

石碑

參見:劉邦斬蛇碑

人物評價


總評

早年的劉邦不喜勞作,確有遊手好閒的無賴之嫌,但他以布衣之身提三尺劍而取得天下建立大漢基業,因為劉邦知道如何處理人際關係,與人友善,喜歡施捨,善交遊,為人大度,心胸豁達,素有大志,能仗義行事,勇於承擔責任,有領導才能。成功在於“能鬥智時決不鬥力”且情商高的劉邦知人善任具有高超的用人、馭人的領導能力即帝王權術。漢皇千古一英雄,休笑當年馬上功。試問後來為帝者,誰人曾出範圍中。楚強漢弱,可是戰爭的結局是楚敗漢勝。
劉邦採取的寬鬆無為的政策,不僅安撫了人民、凝聚了中華,也促成了漢代雍容大度的文化基礎。到後期,經濟已經明顯好轉,天下新定,人民小安,未可復興兵。
劉邦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傑出政治家,是真正統一中國的人,可以說他是漢始皇,創造漢民族的人。劉邦使四分五裂的中國真正的統一起來,而且還逐漸把分崩離析的民心凝集起來。他對漢民族的形成、中國的統一強大,漢文化的保護髮揚有決定性的貢獻。他在漢初制訂的英明國政,不僅使飽受戰亂的中國得以休養生息,還開創了以後“文景之治”的富裕與奠定了漢武反擊匈奴的堅實基礎。
劉邦高瞻遠矚、深謀遠慮,他的政治制度和對後世的安排使大漢延續了長達四百餘年的中國歷史上最長的統一王朝。他的一套政治體制和經濟制度為後世統治者所沿用劉邦開創的大漢帝國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最強盛的朝代,令後世國人景仰與懷念,他本身也另後世眾多的人所懷念歌頌。

史書評價

史記》:“夏之政忠。忠之敝,小人以野,故殷人承之以敬。敬之敝,小人以鬼,故周人承之以文。文之敝,小人以僿,故救僿莫若以忠。三王之道若循環,終而復始。周秦之間,可謂文敝矣。秦政不改,反酷刑法,豈不繆乎?故漢興,承敝易變,使人不倦,得天統矣。朝以十月。車服黃屋左纛。葬長陵。”
《漢紀》:“高祖起於布衣之中。奮劍而取天下。不由唐虞之禪。不階湯武之王。龍行虎變。率從風雲。征亂伐暴。廓清帝宇。八載之間。海內克定。遂何天之衢。登建皇極。上古已來。書籍所載。未嘗有也。非雄俊之才。寬明之略。曆數所授。神祇所相。安能致功如此。夫帝王之作。必有神人之助。非德無以建業。非命無以定眾。或以文昭。或以武興。或以聖立。或以人崇。焚魚斬蛇。異功同符。豈非精靈之感哉。書曰。天工人其代之。易曰。湯武革命。順乎天而應乎人。其斯之謂乎。故觀秦項之所亡。察大漢之所興。得失之驗。可見於茲矣。太史公曰。夏政忠。政忠之弊野。故殷承之以敬。以敬之弊鬼。故周承之以文。以文之弊薄。救薄莫若忠。三王之道。周而復始。周秦之間。可謂文弊。秦不改文酷刑。漢承秦弊。得天下矣。”
漢書》:“初,高祖不修文學,而性明達,好謀,能聽,自監門戍卒,見之如舊。初順民心作三章之約。天下既定,命蕭何次律令,韓信申軍法,張蒼定章程,叔孫通制禮儀,陸賈造《新語》。又與功臣剖符作誓,丹書鐵契,金匱石室,藏之宗廟。雖日不暇給,規摹弘遠矣。”“漢帝本系,出自唐帝。降及於周,在秦作劉。涉魏而東,遂為豐公。豐公,蓋太上皇父。其遷日淺,墳墓在豐焉。及高祖即位,置祠祀官,則有秦、晉、梁、荊之巫,世祠天地,綴之以祀,豈不信哉!由是推之,漢承堯運,德祚已盛,斷蛇著符,旗幟上赤,協於火德,自然之應,得天統矣。”

歷代評價

酈食其:收天下之兵,立諸侯之後。降城即以侯其將,得賂即以分其士,與天下同其利,豪英賢才皆樂為之用。
魏豹:漢王慢而侮人,罵詈諸侯髃臣如罵奴耳,非有上下禮節也。
高起王陵:陛下慢而侮人,項羽仁而愛人。然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與天下同利也。
韓信:陛下不能將兵,而善將將,此乃言之所以為陛下禽也。且陛下所謂天授,非人力也。
陸賈:項羽倍約,自立為西楚霸王,諸侯皆屬,可謂至強。然漢王起巴、蜀,鞭笞天下,遂誅項羽,滅之。五年之間,海內平定。此非人力,天之所建也。”“皇帝繼五帝、三皇之業,統理中國;中國之人以億計,地方萬里,萬物殷富;政由一家,自天地剖判未始有也。
司馬遷:然王跡之興,起於閭巷,合從討伐,軼於三代,鄉秦之禁,適足以資賢者為驅除難耳。故憤發其所為天下雄,安在無土不王。此乃傳之所謂大聖乎?
荀悅:高祖起於布衣之中,奮劍而取天下,不由唐虞之禪,不階湯武之王,龍行虎變,率從風雲,征亂伐暴。廓清帝宇。八載之間,海內克定,遂何天之衢。登建皇極。上古已來,書籍所載,未嘗有也。非雄俊之才、寬明之略、曆數所授、神祇所相、安能致功如此。
曹植:昔漢之初興,高祖因暴秦而起。官由亭長,自身亡徒。招集英雄,遂誅強楚。光有天下,功齊湯武。業流後嗣,誠帝王之元勛,人君之盛事也。然而名不繼德,行不純道。寡善人之美稱,鮮君子之風采。惑秦宮而不出,窘項座而不起。計失乎酈生,忿過乎韓信。太公是誥,於孝違矣。敗古今之大教,傷王道之實義。身沒之後,崩亡之際,果令凶婦肆鴆酷之心,嬖妾被人豕之刑。亡趙幽囚,禍殃骨肉。諸呂專權,社稷幾移。凡此諸事,豈非高祖寡計淺慮以致禍亂?然彼之雄才大略,倜儻之節,信當世至豪健壯傑士也。又其梟將盡藎臣,皆古今之鮮有,歷世之希睹。彼能任其才而用之,聽其言而察之。故兼天下而有帝位,流巨勛而遺元功也。不然斯不免當世之妄。
曹冏:漢祖奮三尺之劍,驅烏集之眾,五年之中,遂成帝業。自開關以來,其興立功勛,未有若漢祖之易也。夫伐深根者難為功,摧枯朽者易為力,理勢然也。
劉邵:若一人之身,兼有英雄,則能長世;高祖、項羽是也。
劉淵:①大丈夫當為漢高、魏武,呼韓邪何足效哉!②昔我太祖高皇帝以神武應期,廓開大業。
石勒:“朕若逢高皇,當北面而事之,與韓彭競鞭而爭先耳。”
司馬昱:“高祖則倜儻疏達,魏武則猜忌狹吝。”
李世民:“正主御邪臣,不能致理;正臣事邪主,亦不能致理。唯君臣相遇,有同魚水,則海內可安也。昔漢高祖,田舍翁耳。提三尺劍定天下,既而規模弘遠,慶流子孫者,此蓋任得賢臣所致也。”
司馬貞:“高祖初起,始自徒中。言從泗上,即號沛公。嘯命豪傑,奮發材雄。彤雲郁碭,素靈告豐。龍變星聚,蛇分徑空。項氏主命,負約棄功。王我巴蜀,實憤於衷。三秦既北,五兵遂東。氾水即位,咸陽築宮。威加四海,還歌大風。”
遼太祖耶律阿保機敬仰劉邦,故兼姓劉氏;又以蕭何助劉,故變其母族、后族為蕭氏。
呂蒙正:“楚霸英雄,敗於烏江自刎;漢王柔弱,竟有萬里江山。”
蘇軾:“予觀漢高祖及光武,及唐太宗,及我太祖皇帝,能一天下者四君,皆以不嗜殺人者致之,其餘殺人愈多,而天下愈亂。”
蘇轍:“夫古之英雄,唯漢高帝為不可及也夫。”
何去非:“漢太祖挾其在己之智術,固無足以定天下而王之。然天下卒歸之者,蓋能收人之智而任之不疑也。”
范浚:“夫以高祖權略智數,攬英豪而驅御之,蓋真王霸才,雖羽百輩不敵也。”
朱元璋:“惟漢高祖皇帝除嬴平項,寬仁大度,威加海內,年開四百。有君天下之德而安萬世之功者也。”“項羽南面稱孤,仁義不施,而自矜功伐。高祖知其然,承以柔遜,濟以寬仁,卒以勝之。”
毛澤東:“劉邦是在封建時代被歷史學家稱為‘豁達大度,從諫如流’的英雄人物。劉邦同項羽打了好幾年仗,結果劉邦勝了,項羽敗了,不是偶然的。”“能夠打敗項羽,是因為劉邦和貴族出身的項羽不同,比較熟悉社會生活,了解人民心理。”漢太祖劉邦比西楚霸王項羽強,他得天下一因決策對頭,二因用人得當。
約瑟·湯恩比:“人類歷史上最有遠見、對後世影響最大的兩位政治人物,一位是開創羅馬帝國的愷撒,另一位便是創建大漢文明的漢太祖劉邦。愷撒未能目睹羅馬帝國的建立以及文明的興起,便不幸遇刺身亡,而劉邦卻親手締造了一個昌盛的時期,並以其極富遠見的領導才能,為人類歷史開創了新紀元!”

藝術形象


文學形象

《西漢演義》
小說版《秦時明月
動畫版《秦時明月

影視作品

年份影視類型劇名飾演者
1985電視劇楚漢河界吳啟華
1988歌仔戲漢宮怨陳小咪
1991電視劇淮陰侯韓信石維堅
1994電影西楚霸王張豐毅
1994電視劇《西楚霸王》白志迪
1998電視劇《漢劉邦》劉文治
1998電視劇《呂後傳奇》許還山
2004電視劇《大漢巾幗》張志宏
2004電視劇辛追傳奇張秋歌
2004電視劇《楚漢驕雄》鄭少秋
2005電視劇楚漢風雲肖榮生
2010電視劇《大風歌》呂良偉
2010電視劇《神話》李易祥
2011電視劇《大將軍韓信》孫海英
2011電影《鴻門宴傳奇》黎明
2011電視劇《楚漢爭雄》黃秋生
2012電視劇《楚漢傳奇》陳道明
2012電影王的盛宴劉燁
2015電視劇《秦時明月》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