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隍神

中國民間和道教信奉的神

城隍神是古代中華民族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祇之一,大多由有功於地方民眾的名臣英雄充當。是中國民間和道教信奉守護城池之神。

史籍記載


城隍廟
城隍廟
“城隍”這個名詞最早的文獻記載,可以追溯到《周易.泰封》:“城復於隍,勿用師”;《易經》 中又言:“城復於隍,其命亂也”,在這裡所說的“城”是指“城廓”、“城壁”、“城牆”,“隍”則是“城塹”,指城外護城的壕溝,也就是指“護城河”,“城隍”的意義就是防守城池的護城河。其意是指如果城牆傾覆時,是為亂兆,為政者應應息武止戈,不可窮兵牘武。
《梁書.陸襄傳》中也曾記載陸襄曾率領城中百姓官史一起修城隍的事情。
說文解字》曰:“城,以盛民也”,“隍,城池也。有水曰池,無水曰隍”《周易》亦有“城復於隍,勿用師”之語。
“城隍”一詞連用,首見於班固《兩都賦·序》:“京師修宮室,浚城隍”城隍神的奉祀,古人有始於堯,始於漢,始於三國諸說,然所據不足,無可憑信。有史可征者,約在南北朝《北齊書·慕容儼傳》載:北齊文宣帝天保六年(555)慕容儼鎮守郢城,被南朝梁軍包圍,梁軍以荻洪截斷水路供應,形勢危急
“城中先有神祠一所,俗號城隍神,公私每有祈禱。於是順士卒之心,乃相率祈請,冀獲冥佑。須臾,衝風歘起,驚濤涌激,漂斷荻洪”這是關於城隍神顯靈護城的最早記載。

奉祀歷史


民間祭祀

民間奉祀城隍最初以為城池、地方的保護神,前引《北齊書·慕容儼傳》所記城隍幫助慕容儼退梁軍,即是一例。稍後人們又奉城隍為主管陰司冥籍之神,《茶香室叢鈔》卷十六謂:“《太平廣記》引《報應錄》云:‘唐洪州司馬王簡易,常暴得疾,夢見一鬼使,自稱丁郢,手執符牒雲,奉城隍神命來追,王簡易即隨使者行,見城隍神。
神命左右將簿書來檢,畢,謂簡易曰:猶合得五年活,且放去’是唐時城隍之神,已主冥籍,如今世所傳矣。”道教至遲在唐代即奉祀城隍。它因襲民俗,亦視城隍為保護地方、主管當地水旱疾疫及陰司冥籍的神靈。

道教奉祀

城隍的觀念源自道教,其後與儒教結合相互影響。最早記載城隍的是《周易》:“城復於隍,勿用師”。最早祭城隍只築土壇,無廟無像。正如《鳳山縣誌.祀典志》所載:“城隍廟無專祭,而水旱、疾疫必禱之,致敬、宿齋必告之;故立之廟,使神有所憑依也。”設置城隍廟祭祀,大抵從道教成為民間信仰才出現。

周朝

城隍崇拜可追溯到周朝,是除夕要祭祀八個神之一--水庸。據《禮記》所載,古代皇帝祭祀“八蜡”中的“水庸”,就是祭祀城隍。相傳三國時代的吳國曾建城隍廟;另在《北齊書》記述,北齊大將慕容儼就曾於郢城拜城隍神祠而戰勝了南梁敵軍。而《隋書.五行志》記載:“梁武陵王紀祭城隍神,將烹牛,忽有赤蛇繞牛口。”由此可知,在南北朝的城隍普遍為民間信仰。

漢代

由漢代開始,城隍的祭祀活動不斷提升,更尊封已死功臣為城隍,其中有:霍光和紀信等。唐代祭祀城隍為求晴祈雨、招福避禍、禳災諸事,已出現祭城隍文。撰文的不乏著名人士,其中有:韓愈、杜牧和李商隱等。到宋代,由於祭祀城隍列入國家祀典,故城隍廟普及各府、州和縣。北宋歐陽修所寫的祭城隍文:“雨惟神有靈,可與雨語,吏竭其力,神佑以靈,各供其職,無愧斯民”,顯示了當時官吏們對城隍的敬重和互賴關係。其後的元朝,除在京都建城隍廟外,更封城隍為“佑聖王”。

唐代

撫順城隍神
撫順城隍神
唐代奉祀城隍神已較盛行。《太平廣記》卷三百三“宣州司戶”條引《紀聞》稱,唐代“吳俗畏鬼,每州縣必有城隍神”唐代地方守宰多有撰祭城隍文,祭祀城隍神者。開元五年(717)張說首撰《祭城隍文》其後張九齡許遠、韓愈、杜牧、李商隱等繼之。李陽冰、段全緯、呂述等撰有“城隍廟記”杜甫、羊士諤有“賽城隍詩”
唐代信仰城隍神已成習俗,以致“水旱疾疫必禱焉”五代十國時期,城隍神已有封號。據《冊府元龜》卷三十四《帝王部崇祀三》載:後唐末帝清泰元年(934)詔杭州護國廟,改封崇德王,城隍神改封順義保寧王,湖州城隍神封阜俗安成王,越州城隍神封興德保闉王。漢隱帝干佑三年(950)海賊攻蒙州,州人禱於神,城得不陷,故封蒙州城隍神為靈感王。

宋代

宋代城隍神信仰已納入國家祀典。據《宋史·禮志八》載:自開寶、皇佑以來,凡天下名在地誌,功及生民,宮觀陵廟,名山大川,能興雲雨者,並加崇飾,增入祀典,州縣城隍,禱祈感應,封賜之多,不能盡錄。宋趙與時《賓退錄》謂宋代城隍:“今其祀幾遍天下,朝家或賜廟額,或頒封爵,未命者或襲鄰郡之稱,或承流俗所傳,郡異而縣不同”趙與時還就聞見所及,列舉有廟額封爵的城隍神達數十個之多。

元朝

元朝繼承宋的祀典。元世祖至元五年(1268)上都建城隍廟。至元四年,興建大都。至元七年,大都城建成,立城隍神廟,設象而祠之,封曰佑聖王。元虞集《大都城隍廟碑》曰:“自內廷至於百官庶人,水旱疾疫之禱,莫不宗禮之。”元文宗天歷二年(1329)加封大都城隍神為護國保寧王,夫人為護國保寧王妃,城隍夫人之封賜始見於此。元余闕《安慶城隍顯忠靈佑王碑》記曰:“今自天子都邑,下逮郡縣,至於山夷海嶠、荒墟左里之內,無不有祠。”

明代

明代城隍神信仰趨於極盛。明太祖對城隍特別崇敬,曾親詔劉三吾:“朕設京師城隍,俾統各府州縣之神,以鑒察民之善惡而福禍之,俾幽明舉,不能倖免。”明太祖更冊封京都、府、州、縣四級城隍,各級城隍神都有不同爵位和服飾,各地最高官員需定期主祭。及至清代,祭城隍同樣列入祀典,城隍的地位更崇高。但凡新官到任前需到城隍廟齋宿;上任日,更需在城隍前完成祭禮才能就任。由此觀之,城隍的職能隨時代變遷,已由起初有求必應的神明轉變為地位超然的國家和地方守護神。
洪武二年(1369)封京都城隍為承天鑒國司民升福明靈王,開封、臨濠、太平、和州、滁州城隍亦封為王,秩正一品;其餘府為鑒察司民城隍威靈公,秩正二品;州為靈佑侯,秩三品;縣為顯佑伯,秩四品都、府、州、縣城隍各賜王、公、侯、伯之號,並配製相應的袞章冕旒。朱元璋敕封城隍的用意,據明余繼登《典故紀聞》卷三載,太祖謂宋濂曰:“朕立城隍神,使人知畏,人有所畏,則不敢妄為”洪武三年,又定廟制,府州縣城隍廟與各地官署正衙高廣相當《大明會典》卷九三載每歲仲秋祭都城隍神,“遣官詣廟致祭,國有大事則告”明代府州縣新官到任,必先宿齋城隍廟,以與神誓;並稱城隍神於冥中司民命,且有監視糾察官吏之任。

清代

清代亦崇祀城隍神。據《清史稿·禮志》載:清都城隍廟有二,一在北京,一在瀋陽。清初定製,凡祭三等,城隍為群祀之一。清承明制,以城隍主厲壇,每歲仲秋祭都城隍。每月朔、望有司詣都城隍廟上香,二跪六拜,暘雨愆期則禱。

歷代封號


在《禮記》中則記載:“天子大蜡八,水庸居其七”,句中即說明了古時的天子有八種重大的祭祀活動,此蜡祭包含“先嗇”、“司嗇”、“農”、“郵表畷”、“貓虎”、“坊”、“水庸”、“昆蟲”等八類。鄭玄註:“水庸,溝也。”,《陔余叢考》卷三十五:“水則隍也,庸則城也。”,所以城隍是由“水庸”神演化而來,由城池的守護神而變成了城市的守護神,在周朝天子就有祭城隍的儀式,所以“城隍神”在當時就是一種“建物神”,人們將城隍視為保護地方的守護神。
西安城隍神
西安城隍神
在上古時代,只有天子可以祭祀城隍,當時祭祀的方式只築土壇,並無塑神像或建廟,且每年有春、秋二祭,清孫承澤撰的《春明夢余錄》中說:“蕪湖城隍廟,建於吳赤烏二年(西元239年)間……”,是有關城隍廟中最早的記載。清代趙翼所寫的《陔余叢考》中說到:“《北齊書》的〈慕容儼傳〉有記:“城中有神祠一所,俗號城隍神,公私每有祈禱。”可見在南北朝時代,民間就有了城隍爺的祭祀行為了。
到了唐代以後,城隍已漸變成冥神,並具人格化了,祭祀城隍神更為普遍了,韓愈、李商穩、張說、張九齡、杜牧等文人都有撰祭城隍的文章,主為祈雨、禳災的祭祀行為。
五代的唐愍帝清泰年間,城隍爺地位更高了,被封為王爵,各地尊稱為“城隍爺”。
到了宋代城隍信仰已是民間非常普遍的信仰了。
元代文宗天歷年間,朝廷讓城隍爺配享夫人。
到了明代明太祖朱元璋更是信奉城隍爺,傳說中這和朱元璋未當皇帝前,曾宿身於土地公廟有關,而城隍爺更是土地公的頂頭上司,故特別推崇,故封京師城隍為“帝”,開封、臨濠、東河、平滌四地城隍為“王”,各府城隍為“威靈公”,各州城隍為“綏靖侯”,各縣城隍為“顯佑伯”
洪武三年,朱元璋再度下詔,封京師城隍為“都城隍”、府之城隍稱為“府城隍”;縣之城隍則稱為“縣城隍”,此時城隍神謂和朝廷官制相仿。
到了洪武二十年,清廷更將城隍廟之規格更往上推,將各級的城隍廟比照官署衙門規格,此時城隍神地位更確立了陰間的地方行政長官。
在清代同時也訂出祭祀的禮儀,對城隍推崇極備,也讓城隍成為協助人間官吏的重要陰間力量。
雍正二年春秋二祭時,風雨雷雨之神位置於祭壇之中,當地山川之神居右側,城隍爺則位左側,祭祀之禮后,並共同奉祀於城隍廟內。
各級地方官吏於上任就職之前,則須先至城隍廟上香,在每月的朔、望之日也須至城隍爺前上香,一方面表示對城隍的尊重,另一方面也希望城隍爺也庇佑眾生,也能以其神靈協助其處理地方事務。

代表人物


蘇州城隍廟城隍神之范仲淹
蘇州城隍廟城隍神之范仲淹
從隋唐開始,逐漸以“正人直臣”或被認為有功於民者為城隍神。《通典》卷一百七十七“襄陽郡”條引鮑至《南雍州記》云:“城內見有蕭相國廟,相傳謂為城隍神”
《太平廣記》卷三百三“宣州司戶”條載,宣州司戶死,引見城隍神,府君曰:“吾即晉宣城內史桓彝也,為是神管郡耳。”AE宋趙與時《賓退錄》卷八云:城隍“神之姓名具者,鎮江、慶元、寧國、太平、襄陽、興元、復州、南安諸郡,華亭、蕪湖兩邑,皆謂紀信;隆興、贛、袁、江、吉、建昌、臨江、南康,皆謂灌嬰;福州、江陰,以為周苛 真州、六合,以為英布;和州為范增 襄陽之谷城為蕭何;興國軍為姚弋仲;紹興府為龐玉…鄂州為焦明…台州屈坦…筠州應智頊…”時代愈后,所祀之人愈多。明清時期的杭州城隍周新、上海城隍秦裕伯,是城隍神之著名者。

其它相關


城隍夫人
城隍夫人
城隍夫人
傳說明朝年間,廣東揭陽城鳳圍宋村有一位姑娘,同嫂嫂到城隍進香祈福,見到伯府美貌連聲稱讚,嫂嫂便戲小姑說:“小姑若能嫁給一位象伯府這樣美貌的姑爺就好哩!”宋姑娘聽后,只是笑而不語。
當晚,宋姑娘果然見城隍來到她的閨中,與她同床共枕。她把一根紅繩繫於城隍足上。翌晨,她把這夢告訴嫂嫂。白天,姑娘又到城隍廟中,果然見她夢中系在城隍足上的紅繩,還系在神像的足上。後來,這位姑娘無病而終,人們都傳說她被城隍娶去作夫人。
後來,人們在城隍廟大殿後連壁建了一座伯府夫人廳,供塑宋姑娘金身,並將其廳前辟成養生池,上面砌一座拱石橋和欄桿,池中又植兩株參天水棉樹,取水水(瑞瑞)棉棉(綿綿)之意,許多善男信女常買鱉來在池中放生祈福。

民間傳說


清代《新齊諧》記載:雍正年間,有一位少年謝生,住在城隍廟裡讀書。一天夜裡,他聽見一個小偷對著城隍禱告說:“今天晚上你如果保佑我偷盜成功,明天一早我就拿三牲來祭奉你。”。謝生想:城隍是神,公正嚴明,不可能為了區區三牲而去保護小偷的。怎料,第二天清早,小偷果然拿著三牲前來祭奉城隍,這可把謝生氣壞了,於是,他寫了一篇文章,大罵城隍的貪贓枉法。夜裡,城隍託夢給謝生的老師,說要懲治謝生。老師懼怕城隍的威嚇,就把謝生的文章燒毀了。誰知,城隍託夢給老師,原本只是嚇唬一下謝生的,而老師當真把文章燒了,卻正好遇見路神經過,路神把此情況報告給了東嶽大帝,東嶽帝就撤了城隍的職。過了幾天,災禍降臨到了謝生身上,謝生不治身亡。廟裡的道士按照東嶽帝的指示,把原來的城隍像扔了出來,再按謝生的模樣搠了一個新的城隍供奉在廟中。
武功城隍神是全國唯一被唐太宗李世民敕封為“輔德王”的神靈,頭戴王帽,因而武功城隍廟也被稱為都城隍府,其地位居全國各地城隍廟之首。武功縣故城東街的城隍廟,又叫都城隍府。始建於北周,唐朝初年擴建,以後各代均有修葺。它不僅因精美的建築,在關中西部獨樹一幟;而且又以“天下城隍戴相帽,唯有武功城隍佩王冠”的美譽名傳天下。為什麼這裡的城隍端冕垂旒。以王自居呢?這還和唐太宗李世民有關。
貞觀二年,陝西大旱。李世民輕車從簡,巡察完岐州等地救災糧款發放和軍民修渠引渭工程后,回到武功縣城,看到城隍廟裡眾位鄉親面帶愁容,鳴炮焚表,燒香磕頭,求神祈雨的情景,不由得傷感萬分。便來到城隍像前頂禮膜拜,默聲許願。“城隍有靈,如能及時普降甘霖,解救天下眾生性命,也算您為輔助朕推行新政立了頭功,朕定封您一品輔德王”。不知是李世民的真情打動了城隍,還是久旱有久雨的原故。當天下午,放晴的天空就被烏雲籠罩的嚴嚴實實,到了晚上雨就下了起來,而且越下越大。這場久旱的甘霖接連不斷地下了五天,使莊稼當年獲得了大豐收。李世民為了兌現諾言下旨召告天下,武功縣城隍廟改為都城隍府,城隍連升三級,為一品輔德王。
貞觀四年,天下大治初見成效。李世民撥庫銀百多兩擴修都城隍府,為城隍賞王冠,賜朝服,塑金身,揚美德。能工巧匠們在施工的過程中,為了表達對家鄉的這位真龍天子的無限崇敬,他們用彩繪、雕刻、燒制等技藝,巧妙地將數以千計的飛龍、游龍、卧龍、走龍、盤龍刻畫在殿堂牌樓的屋面、房脊、牆體、梁坊和台柱之上;又把亭樓殿堂的全部外檐與所有房脊、滴水、瓦當換成琉璃龍吻和脊獸,以顯示這座御封的都城隍府的尊嚴與富貴。
貞觀六年,都城隍府修葺竣工,李世民帶領文武百官回到武功,參加竣工慶典,看到富麗華貴的廟宇,心裡十分高興。他參加完朝拜城隍的儀式后,在院內備薄酒,宴請故人,在氣氛和諧的宴會上,他向在坐的各級官吏最後寫下了“日食三餐常想農夫辛苦,身穿一縷當思線女勤勞”的名言。要求各級官吏憂憐百姓,躬行節儉。隨後,又頒旨免武功縣兩年賦稅,赦武功死罪以下囚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