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漢中的結果 展開

漢中

陝西省地級市

漢中市,陝西省地級市,簡稱“漢”,古稱南鄭、興元、梁州、天漢。位於陝西省南部,北依秦嶺,南屏巴山,中部為漢中平原。總面積2.72萬平方公里。轄漢台區、南鄭區、城固縣、留壩縣、勉縣、佛坪縣、略陽縣、寧強縣、西鄉縣、鎮巴縣、洋縣2區9縣。漢中市因漢水而得名,自古就有“天漢”之美稱。被評為中國最美十大城鎮之一,被譽為“漢人老家”。漢中是長江第一大支流漢江的源頭,陝南地區最大城市,是關中-天水經濟區和成渝經濟區的重要連接樞紐,是成都到西安的必經之地,也是兩漢三國文化的主要發祥地,素有“漢家發祥地,中華聚寶盆”的美譽。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漢中市常住人口為3211462人。

漢中自古就被讚譽為“魚米之鄉”,也是有名的“天府之國”。漢中有四寶:朱䴉、大熊貓、金絲猴和羚牛。漢中被稱為熊貓故里;生存有世界瀕危鳥類、“世界珍禽”——朱䴉,故又被稱為“朱䴉之鄉”。

漢中被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生態建設示範市、國家首批全域旅遊示範區、國家衛生城市。2017年10月,被授予“國家園林城市”稱號。

2018年4月2日,漢中市入選科技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支持新一批城市開展創新型城市建設的名單。2019年2月2日,正式增設漢中海關。2020年,漢中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593.40億元。

歷史沿革


古代

約120萬年前,在漢江沿岸的今梁山鎮龍崗寺地區就有古人類活動,龍崗寺遺址是我國目前為止發現的為數不多的超過100萬年的舊石器時代遺存。新石器時代已有較為成熟的聚落形成,遺址今保留有一處保存基本完整的氏族公共墓地。龍崗寺古人類遺址公園的文化面貌接近北首嶺中期前段,屬於仰韶文化半坡類型較早的階段。
漢中 3張
漢中
夏代,境內有褒國。《史記·夏本紀》載:“禹為姒姓,其後分封,用國為姓,故有夏后氏、有扈氏……褒氏……”《國語·鄭語》及《史記·周本紀》中均記有夏末褒國國君化龍故事。褒國地望約在今漢中地區中部漢江以北、秦嶺以南一帶。
商代:此地屬褒國(漢江以北)及古蜀國(漢江以南)。殷卜辭中有“伐缶(褒)與蜀”記載。
西周先後屬梁州、雍州。境內仍有褒國,為周朝“南國領袖”,又稱周南(國務院公布漢中為歷史文化名城,稱漢中上古時期為周南)。
東周前期
今漢中春秋戰國時境內為南鄭地,先後分屬巴蜀、秦國。
《華陽國志·蜀志》記載:“開明立(公元前666年前後),號曰叢帝。叢帝生盧帝,盧帝攻秦,至雍。”盧帝攻秦至雍,“生保子帝”。保應作褒,即殷卜辭中的“缶”,地在漢中褒城。公元前477年,楚惠王率楚軍大敗巴軍,巴國損失慘重而國力大衰,退出漢水流域。
戰國中期,南鄭是秦蜀爭奪的要地。秦厲公26年(前451年),秦國進攻南鄭,蜀人一時手忙腳亂,人力糧草等補給供應不上,丟失了南鄭,秦左庶長修築南鄭城。蜀人在其後的10餘年時間裡,不斷集結兵力反攻,最後將南鄭艱難奪得。
公元前387年,秦國再度大舉進攻蜀國,奪取南鄭,《史記》中寫道:“伐蜀,取南鄭”,但不料,蜀國再次反攻,佔據南鄭。
商秧變法后的秦國,成為日益強大的軍事強國。公元前316年,秦國張儀、司馬錯等率軍吞苴滅蜀,褒漢之地盡歸秦。公元前312年,秦攻楚,取地六百里置漢中郡,為秦初三十六郡之一,郡治初設南鄭縣(今漢中市漢台區境內),西漢初初遷至西城縣(今安康市漢濱區境內)。東漢初郡治復還南鄭縣(今漢中市漢台區境內)
西漢元封五年(前106年),漢武帝在全國設13刺史部。漢中郡隸屬於益州刺史部。
漢中市夜景
漢中市夜景
東漢建武元年至6年(25-30年),郡治改遷南鄭(在今漢中市區)。東漢末,張魯割據漢中,改為漢寧郡;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征降張魯,又改為漢中郡;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劉備據漢中,仍設漢中郡。
三國魏景元四年(263年)魏滅蜀漢,分梁、益二州,梁州領八郡,治於南鄭。
晉太康十年(289年)改設漢國,不久即廢。
南北朝時,漢中先後屬劉宋、蕭齊、北魏、蕭梁、西魏、北周,境內設梁州、興州(今略陽縣)、洋州(今西鄉縣),並僑置秦州及70多僑縣。
隋初,境內仍置梁、興、洋州,后改為漢川郡、順政郡、洋川郡。
唐代設梁州總管府,后改為都督府,下設梁、興、洋、集4州;貞觀元年(627年),廢府設道,漢中屬山南道;開元二十一年(733年),山南道分為東、西兩道,漢中屬山南西道,道治設於南鄭(漢中);天寶元年(724年)設漢中郡、洋川郡、順政郡;后又改為梁州、洋州(今洋縣)、興州;興元元年(784年),唐德宗避朱砒之亂,車駕幸梁州。改梁州為興元府,道、府同治於南鄭,開中國歷史上用帝王年號命府名之先河,興元府地位同於京都長安、東都洛陽、北都太原。
五代十國時期,前蜀、後唐、后蜀先後據有漢中,仍設興元府及洋、興2州。
北宋至道三年(997年)境內置興元府及洋、興2州,屬峽西路(即“峽路”,路治夔州)。熙寧五年(1072年)設利州路(川峽四路之一)及所屬興元府,治所均設於漢中。利州路轄秦嶺以南、長江以北地區。
南宋紹興十年(1141年)分利州路為利州東、西兩路,東路治設於興元(漢中),西路治設於興州(略陽);后利州東、西路幾經分合。
元代為了加強對四川地區的控制,設興元路於漢中,為隸屬於陝西之始。
明洪武三年(1370年)改路為府,設漢中府。
清代設陝安道於漢中,轄漢中府、興安府(今安康市)。

民國時期

漢中龍崗大橋
漢中龍崗大橋
民國元年(1912),廢陝安道;2年(1913)2月,廢府、州、廳制,州及廳改稱縣。三年(1914)1月,設立漢中道,治設於南鄭,領陝南25縣:南鄭、褒城、沔縣、城固、洋縣、西鄉、鎮巴(定遠廳改名)、佛坪、略陽、寧羌、留壩、鳳縣、安康、嵐皋、石泉、漢陰、寧陝、洵陽、紫陽、平利、鎮坪、白河、鎮安、商南、山陽。
民國十七年(1928),廢漢中道,各縣直隸於省,境內有南鄭、城固、洋縣、沔縣、西鄉、鎮巴、寧羌、略陽、留壩、佛坪、褒城11縣。二十四年(1935),省在漢中設第六行政督察區,專員公署駐南鄭,轄南鄭、褒城、沔縣、略陽、鳳縣、留壩、洋縣、西鄉、佛坪、城固、鎮巴、寧強(1942年由寧羌縣改名)12縣。
民國三十八年(1949)5月後,關中及西安解放,國民黨陝西省軍政機關南逃漢中。9月,漢中分設東、西兩專員公署,東署駐城固,轄東6縣,西署駐沔縣,轄西6縣,至解放。

新中國成立以後

1949年12月6日,漢中解放后,設立陝甘寧邊區陝南行政區漢中分區。1950年3月3日,陝南行政公署(簡稱“陝南行署”)由湖北鄖縣遷駐南鄭市,下轄商洛、兩鄖、安康、漢中4個分區,直轄南鄭市。漢中分區,轄南鄭縣(政府駐鋪鎮)、城固、洋縣、佛坪、鎮巴、寧強、沔縣、褒城、留壩、西鄉10縣。1950年5月,將寶雞分區的鳳縣划入漢中,縣城由鳳州遷雙石鋪。
漢中市行政區劃圖
漢中市行政區劃圖
1951年2月,撤銷陝南行署,設立省政府南鄭區專員公署,行政區為南鄭專區,轄南鄭市及南鄭、褒城、鳳縣等12市、縣。
1953年1月,劃出寧強縣的張家橋、唐家壩、孫家嶺、李家壩、水田坪、黎坪、元壩子、禪家岩、五郎壩、板蒼壩、小褒城、掛子山鄉,褒城縣的鋼廠、大河壩、雲河、紙房,南鄭縣的廟壩共17鄉,設立黎坪中心區,區政府駐元壩子,直屬南鄭專區。1月,又將沔縣的漆樹壩、小河廟,房家灣3鄉划入黎坪中心區。
1953年6月,南鄭市改由省直轄;10月,南鄭專區改稱漢中專區,南鄭市更名為漢中市,歸漢中專區轄。漢中專員公署為陝西省人民政府派出機構。
1954年,四川省通江縣碑壩區劃歸陝西省南鄭縣。
1957年,四川省旺蒼縣三道鄉劃歸陝西省黎坪中心區。
1958年11月,撤銷南鄭縣,併入漢中市;撤銷佛坪縣,轄區北部(秦嶺主脊以北)划入盩厔縣;中、南部併入洋縣;東部併入石泉縣;撤銷黎坪中心區,轄區分別併入寧強、沔縣;撤銷褒城縣,轄區併入沔縣和漢中市;撤銷留壩縣,轄區北部併入鳳縣,柴關嶺以南的江口、留壩兩公社劃歸漢中市。此時漢中專區轄漢中市及城固、洋縣、西鄉、鎮巴、寧強、鳳縣、沔縣、略陽縣。
1960年12月,鳳縣划入寶雞專區。1961年8月,恢復南鄭縣(駐地遷於周家坪)、留壩縣、佛坪縣。佛坪縣原秦嶺以北地仍歸盩厔縣。1964年5月,漢中市撤銷改設縣。9月,沔縣改名為勉縣。
1968年9月2日,成立漢中專區革命委員會,為一級行政權力機構;1969年1月,漢中專區改為漢中地區,行政領導機構改稱漢中地區革命委員會。1978年6月,漢中地區革命委員會改為漢中地區行政公署(簡稱“漢中行署”),為陝西人民政府派出機構,所轄縣未變。1980年7月,漢中縣撤銷恢復為市(縣級)。
1995年,漢中地區轄漢中市及南鄭、城固、洋縣、佛坪、西鄉、鎮巴、勉縣、寧強、略陽、留壩。
1996年2月21日,國務院通知,撤銷漢中地區以及縣級漢中市,改設為地級漢中市,6月6日,正式對外辦公,7月18日,慶祝召開地區級漢中市成立大會。原縣級漢中市改為漢台區(縣級)。
2017年8月28日,根據《國務院關於同意陝西省調整漢中市部分行政區劃的批複》(國函[2017]108號),陝西省人民政府下發《陝西省人民政府關於同意漢中市調整部分行政區劃的批複》(陝政函[2017]170號]),同意撤銷南鄭縣,設立漢中市南鄭區。南鄭設區后,以原南鄭縣的行政區域為南鄭區的行政區域,南鄭區人民政府駐漢山街道西大街24號。

行政區劃


1949年12月~1958年,漢中縣以下設區及縣轄鎮,區下設鄉或管理區及鎮;鄉鎮下設村。1958年9月~1982年,縣以下設區(除佛坪縣不設區外),區下設人民公社,公社下設大隊,大隊下設生產隊。1982年以後,公社改為鄉,縣下設區(除佛坪縣不設區外),區下設鄉、鎮,鄉鎮下設村,村下設村民小組。
從2010年7月開始,漢中市在新一輪鄉鎮機構改革中集中進行撤鄉並鎮行政區劃調整,撤併后,漢中市由原來的226個鄉鎮、8個街道辦事處調整為180個鎮、8個街道辦事處,共撤併46個鄉鎮。
截止2019年5月,漢中市共2個區,9個縣,152個鎮、25個街道辦事處,278個城鎮社區,1932個村委會。
漢中市行政區劃
下轄地區面積(平方千米)戶籍人口(萬人)街道/鎮政府駐地
漢台區549.0756.67北關街道、東大街街道、漢中路街道、中山街街道、東關街道、鑫源街道、龍江街道、七里街道、鋪鎮鎮、武鄉鎮、河東店鎮、宗營鎮、老君鎮、漢王鎮、徐望鎮。中山街街道
南鄭區2809.0456.31漢山街道、中所營街道、大河坎鎮、梁山鎮、陽春鎮、協稅鎮、青樹鎮、胡家營鎮、聖水鎮、高台鎮、新集鎮、濂水鎮、黃官鎮、紅廟鎮、牟家壩鎮、法鎮鎮、湘水鎮、小南海鎮、碑壩鎮、黎坪鎮、兩河鎮、福成鎮。漢山街道
城固縣2213.3754.25博望街道、蓮花街道、二里鎮、龍頭鎮、沙河營鎮、文川鎮、柳林鎮、老莊鎮、桔園鎮、原公鎮、上元觀鎮、天明鎮、五堵鎮、雙溪鎮、小河鎮、三合鎮、董家營鎮。博望街道
洋縣3195.8144.64洋州街道、戚氏街道、紙坊街道、龍亭鎮、謝村鎮、馬暢鎮、溢水鎮、磨子橋鎮、黃家營鎮、黃安鎮、黃金峽鎮、槐樹關鎮、金水鎮、華陽鎮、茅坪鎮、關帝鎮、桑溪鎮、八里關鎮。洋州街道
西鄉縣3253.1941.54城北街道、城南街道、楊河鎮、柳樹鎮、沙河鎮、私渡鎮、桑園鎮、白龍塘鎮、峽口鎮、堰口鎮、茶鎮鎮、高川鎮、兩河口鎮、大河鎮、駱家壩鎮、白勉峽鎮、子午鎮。城北街道
勉縣2386.3441.20勉陽街道、武侯鎮、褒城鎮、周家山鎮、同溝寺鎮、新街子鎮、老道寺鎮、金泉鎮、定軍山鎮、溫泉鎮、元墩鎮、阜川鎮、新鋪鎮、茶店鎮、鎮川鎮、漆樹壩鎮、長溝河鎮、張家河鎮。勉陽街道
寧強縣3260.3132.50漢源街道、高寨子街道、大安鎮、代家壩鎮、陽平關鎮、燕子砭鎮、廣坪鎮、青木川鎮、毛壩河鎮、鐵鎖關鎮、胡家壩鎮、巴山鎮、舒家壩鎮、太陽嶺鎮、巨亭鎮、安樂河鎮、禪家岩鎮、二郎壩鎮。漢源街道
略陽縣2822.9018.07興州街道、橫現河街道、兩河口鎮、金家河鎮、徐家坪鎮、白水江鎮、硤口驛鎮、何家岩鎮、樂素河鎮、郭鎮鎮、馬蹄灣鎮、西淮壩鎮、五龍洞鎮、仙台壩鎮、觀音寺鎮、黑河鎮、白雀寺鎮。興州街道
鎮巴縣3382.7928.06涇洋街道、漁度鎮、鹽場鎮、觀音鎮、巴廟鎮、興隆鎮、長嶺鎮、三元鎮、簡池鎮、碾子鎮、小洋鎮、青水鎮、永樂鎮、楊家河鎮、赤南鎮、巴山鎮、大池鎮、平安鎮、仁村鎮、黎壩鎮。涇洋街道
留壩縣1956.774.19紫柏街道、馬道鎮、武關驛鎮、留侯鎮、江口鎮、青橋驛鎮、火燒店鎮、玉皇廟鎮。紫柏街道
佛坪縣1266.843.26袁家莊街道、陳家壩鎮、西岔河鎮、大河壩鎮、長角壩鎮、石墩河鎮、岳壩鎮。袁家莊街道

地理環境


位置

漢中市地處中國版圖地理幾何中心,位於陝西省西南部。漢中市北界秦嶺主脊,與陝西省寶雞市、西安市為鄰,南界大巴山主脊,與四川省廣元市、巴中市毗連,東與陝西省安康市相接,西與甘肅省隴南市接壤。東經105°30'50"~108°16'45",北緯32°08'54"~33°53'16"。最大直線長度東西為258.6公里,南北為192.9公里。總面積2.72萬平方公里。

地貌

漢中市境北部秦嶺勢如屏障,最高峰在洋縣昏人坪梁頂,海拔3071米,其它較高的山峰有佛坪縣光頭山2838米、洋縣摩天嶺2603米、留壩紫柏山2610米、勉縣光頭山2606米,一般山體海拔為1000~2000米。南部米倉山(又稱巴山)高峻雄峙,最高峰在鎮巴縣箭桿山,海拔2534米,較高山峰還有南鄭縣鐵船山2468米、紅山2367米、光頭山2389米,一般山體海拔在1000~1500米;
漢中市最低處在西鄉縣茶鎮南溝口,海拔371.2米。漢江橫穿盆地中部形成沖積平原,漢中盆地東西長116公里,南北寬約5~30公里,漢台區附近最寬為25~30公里;漢江支流牧馬河與涇洋河在西鄉縣城東北匯合,形成沖積性寬谷壩子,名為西鄉盆地。漢中盆地海拔在500米上下,而秦巴山體高出漢中盆地500~2500米。地貌類型多樣,但以山地為主,佔總土地面積的75.2%(其中低山佔18.2%,高中山佔57.0%),丘陵佔14.6%,平壩佔10.2%。

氣候

漢中[陝西省西南部城市]
漢中[陝西省西南部城市]
漢中屬於北亞熱帶氣候區,北有秦嶺、南有大巴山脈兩大屏障,寒流不易侵入,潮濕氣流不易北上,氣候溫和濕潤、乾濕有度。
氣溫:區內氣溫的地理分佈,主要受制於地形。年均氣溫14℃。西部略低於東部,南北山區低於平壩和丘陵。海拔600米以下的平壩地區年均氣溫在14.2~14.6℃;一般海拔1000米以上的地區年均氣溫低於12℃;西嘉陵江河谷年均氣溫高於13℃。
漢中石門棧道
漢中石門棧道
降水:漢中地區地處北半球中緯度,形成全年降水的暖濕空氣,主要來自印度洋孟加拉灣,其次是西太平洋。夏季,在副熱帶高壓影響下,孟加拉灣水汽沿西南低渦下部的西南季風北上,經西藏、雲南及四川西北部到達本區上空;西太平洋水汽隨副熱帶高壓邊緣的東南氣流輸入本區上空。冬季,受極地大陸冷氣團(主要是蒙古高壓)控制,多西北季風,形成寒冷乾燥少雨的天氣。春秋為過渡季節,春暖少雨,秋涼多雨,氣候濕潤。地面植被、水庫、河流、田園等所蒸發於空間的水汽參與降水甚微。來自西南、東南的暖濕氣流受巴山、秦嶺阻隔,使得區內雨量充沛,但由於兩山位於西南氣流的路徑上,由於中低層雲系的水汽系統輻合,以及地形抬升和山地垂直影響,使本區南北承接水汽不等,降水量分佈懸殊,多年平均降水量為700~1700mm之間。其中南部米倉山最為豐富,成為陝西之冠。
濕度:整個漢中地區年平均相對濕度分佈態勢,基本呈南大北小。漢江平壩、巴山山地70~80%;秦嶺山地73%。一年中冬春兩季較小,夏秋較大。9、10月為全年之冠,均在80%~86%;冬季(12、1、2月)三個月漢江平壩、巴山山地為75%~80%;秦嶺山地58%~66%。
風:區內年均平均風速介於1-2.5米/秒之間。鮮見大風天,年均不到2天,周邊郊縣則有不同。

水文

漢江橋閘
漢江橋閘
漢中市的河流均屬長江流域,在水系組成上,主要是東西橫貫的漢江水系和南北縱穿的嘉陵江水系。漢江,又名漢水,古稱沔水,是長江最大的支流。漢中市位於漢江上游。漢江幹流自西向東流經寧強、勉縣、南鄭、漢台、城固、洋縣、西鄉等縣(區)境,橫貫漢中盆地,是漢中水系網路的骨架。漢中市境內漢江幹流長277.8公里,占漢江全長1532公里的18.1%,流域面積19692平方公里,占漢江全流域17.43萬平方公里的11.3%,占漢中市總土地面積27246平方公里的72.3%。
嘉陵江水系分佈在漢中市的西部和南部。嘉陵江幹流由北向南,縱穿略陽、寧強兩縣的西部山地,為過境大河。境內流程141.7公里,流域狹長,西寬東窄。市境內屬嘉陵江水系的大小河流共192條,流域面積7554平方公里,占漢中市總土地面積的27.7%。

自然資源


漢中北依秦嶺,南頻巴山,中部為漢中盆地。漢中盆地是中國著名的糧倉,也承載著漢中絕大多數的人口。這裡是中國南北氣候分界線、江河分水嶺,四季分明、氣候溫潤、冬無嚴寒、夏無酷暑,並因此造就了物種的多樣性。漢中的森林覆蓋率為63.79%(截止2020年),林草的植被率達60%。漢中境內有漢江、嘉陵江等567條河流,是國家‘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水源地。

生物

朱䴉 3張
朱䴉
植物:秦巴山區多原始森林,植被類型多樣。截止1995年10月,已發現漢中市境內有2942種植物,分屬種子、蕨類、苔蘚、地衣、真菌和藻類,計7門、282科、1160屬植物。其中僅種子植物就有166科、958屬、2564種,分別佔到中國科(166/291)的57%、屬(958/2940)的32.6%、種(2564/24300)的10.6%。漢中是中國最大的天坦群落所在地。森林覆蓋率達51.2%,植被覆蓋率56%,林地面積居陝西省第一,活立木蓄積量8781萬立方米,可利用草場500萬畝。
動物種群:漢中地區位於古北界動物區系和東洋界動物區系的交匯處,南北動物兼有,動物種群組成豐富。其間生存珍稀動物有大熊貓、朱䴉、金絲猴、羚牛、大鯢(娃娃魚)等。朱䴉已經成為漢中的城市象徵(市鳥)。漢中地區野生脊椎動物計有:鳥類335種,屬17目、51科,其中留鳥155種,夏候鳥91種,冬候鳥28種,旅鳥61種;哺乳動物137種,屬7目、27科;兩棲類動物24種,屬2目、7科;爬行類37種,屬3目、9科;魚類109種,屬6目、15科。
漢中四寶:漢中有“漢家發祥地,中華聚寶盆”之美譽,生活在秦嶺南麓漢中盆地的“秦嶺四寶”朱䴉、大熊貓、金絲猴和羚牛這四種珍稀動物,一直被譽為“漢中四寶”。這“四寶”是“中華聚寶盆”的最佳註腳,這是漢中生態環境無比優越的見證,其中“四寶之首”的朱䴉為漢中市“市鳥”。

礦產

漢中市位於秦嶺構造山帶域揚子板塊兩大構造單元的接合部,是中國西部有利成礦帶之一,是陝西省重要的礦產富集區。已發現礦產資源四大類十二小類92種。探明資源儲量的礦產62種,礦產地293處,其中大型礦床47處;中型礦床81處,小型礦床113處,礦點52處。
截至2005年底,漢中列入《陝西省礦產資源儲量表》的有27種礦產,140個礦區,保有儲量潛在價值1357.06億元。列入全省前三名的有19種礦產,其保有儲量的潛在價值1303.62億元,佔總量的96.06%。其中有13種礦產居陝西省首位,6種列陝西省第二位。錳礦、鎳礦、溶劑石灰岩、冶金用石英岩、化肥用蛇紋岩、石膏、石棉等12種礦產,保有儲量佔全省的100%。釩礦、玻璃用石英岩、飾面大理岩等6種礦產保有資源儲量各佔全省總量的50%以上。列入中國前十位的礦產有9種,分別是:玻璃用石英岩、石棉、及海泡石居第三位;化肥用蛇紋岩居第四位;冶金用白雲岩居第五位;鎳礦及冶金用石英岩居第七位;錳礦居第八位,膨潤土居第十位。

人口民族


人口

2019年末戶籍總人口380.94萬人,其中城鎮人口142.64萬人。年末常住人口343.70萬人,出生率為9.30‰,死亡率為6.68‰,自然增長率為2.62‰,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51.96%。
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漢中市常住人口為3211462人。

民族

漢中市居住人口以漢族為主,其餘有回族、苗族、羌族、蒙古族,壯族,土家族,朝鮮族,白族,彝族,侗族,藏族,畲族,土族,哈薩克族、傣族、高山族、錫伯族等。

政治


領導信息

2021年2月25日,漢中市第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六次會議選舉鍾洪江同志為漢中市人民政府市長。
漢中市領導(截至2021年06月22日)
市委書記鍾洪江
市委副書記、市長張燁
常務副市長、政府黨組副書記王浩
副市長李海金、周景祥、屈占權、邱仕偉、許秋雯、陳心亮、張承祖
市政府秘書長王松柏

市花市樹

分類簡介圖片
市花旱蓮屬木蘭科,盛開時花滿枝頭、花朵紅、白相間,花蕊略呈粉紅色,酷似蓮花,故稱為“旱蓮”。每年陽春三月在陝西勉縣武侯祠內的盛開。這株旱蓮是迄今世界上發現的唯一一株。1979年文物普查時,專家用碳十四定它的樹齡為400多年,相當於明代萬曆年間,與祠墓誌相吻合。它每年5月開始長花蕾,經過夏、秋、冬三個季節,第二年3月開花,先花後葉,花期很短,僅十多天。市花——旱蓮
市樹漢桂,產於陝西省漢中市城東南7公里的南鄭縣聖水鎮聖水寺廟內,相傳這棵桂花樹,是西漢初年(公元前206年),漢高祖劉邦的大臣蕭何親手栽植,故稱“漢桂”。漢中市樹漢桂

友好城市

陝西省漢中市友好城市
國別名稱
中華人民共和國陝西省西安市
陝西省寶雞市
湖北省黃岡市
日本出雲市
比利時特恩豪特市
韓國昌寧郡

經濟


綜合

2020年,漢中市經濟運行呈現穩定恢復、持續向好的態勢,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593.40億元,同比增長0.9%。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61.36億元,增長4.2%;第二產業增加值641.48億元,下降0.4%;第三產業增加值690.56億元,增長1.1%。
2019年,初步核算,全年生產總值1547.59億元,比上年增長6.1%,高於全省0.1個百分點。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27.63億元,增長4.6%;第二產業增加值662.88億元,增長5.5%;第三產業增加值657.08億元,增長7.4%。人均生產總值45033元,增長6.3%。非公有制經濟增加值占生產總值比重達到54.3%。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增長6.2%。
生產總值中,第一、第二和第三產業增加值佔比分別為14.7%、42.8%和42.5%。與2018年相比,第二產業增加值佔比下降4.9個百分點,第一產業、第三產業增加值佔比分別提高0.7個、4.2個百分點。

農業

農業經濟穩定發展。糧食總產量106.06萬噸,增長0.4%;油料產量18.64萬噸,增長3.7%。中藥材產量17.66萬噸,增長10.2%;茶葉產量4.54萬噸,增長8.8%;蔬菜產量263.46萬噸,增長6.6%;水果產量60.08萬噸,增長7.9%。
農林牧漁業完成總產值401.78億元,比上年增長4.3%;實現增加值235.22億元,增長4.5%。其中,農業產值255.14億元,增長6.6%;林業產值16.26億元,增長7.1%;畜牧業產值109.96億元,下降1.4%;漁業產值6.79億元,增長7.0%;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13.64億元,增長1.0%。
糧食播種面積380.40萬畝,比上年減少0.57萬畝;油料種植面積116.64萬畝,增加0.14萬畝;中藥材種植面積126.26萬畝,增加7.83萬畝;茶園種植面積108.91萬畝,增加4.64萬畝;蔬菜種植面積95.78萬畝,增加2.33萬畝;園林水果種植面積52.07萬畝,增加0.82萬畝。

工業、能源


工業經濟穩中趨緩。規模以上工業完成總產值1583.31億元,增長1.3%;增加值增長4.8%。從輕重工業看,重工業完成產值1080.91億元,增長2.2%。從產業看,裝備製造工業完成產值420.94億元,增長10.2%;高新技術工業完成產值375.54億元,增長2.2%。
規模以上工業產品銷售率為95.3%。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54.67億元,下降15.2%。
規模以上工業綜合能源消費量408.69萬噸/標準煤。萬元生產總值能耗比上年下降7.904%,萬元工業增加值能耗下降10.54%。全社會用電量89.58億千瓦時,其中工業用電量52.32億千瓦時。

社會事業


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比上年下降4.8%。其中,固定資產投資下降2.6%。
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中,第一產業完成投資比上年增長36.6%;第二產業完成投資增長5.4%,其中工業投資增長7.5%;第三產業投資下降8.6%。第一、第二和第三產業投資佔比分別為12.7%、14.9%和72.4%。
房地產開發完成投資比上年增長33%;房屋施工面積1208.99萬平方米,增長12.2%;商品房銷售額119.96億元,增長32.7%。
建築業實現增加值158億元,比上年增長11.2%。資質以上建築施工企業完成總產值292.96億元,增長1.6%,其中建築工程產值279.57億元,增長1.3%;竣工產值116.50億元,下降15.7%;簽訂合同額397.46億元,下降7.7%。資質以上建築業勞動生產率達到35.98萬元/人。

貿易物價

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12.25億元,比上年增長9.2%。按經營單位所在地分,城鎮消費品零售額412.19億元,增長9.0%;鄉村消費品零售額100.06億元,增長9.6%。按消費形態分,商品零售444.30億元,增長8.3%;餐飲收入67.95億元,增長15.3%。
自營外貿進出口總額10.12億元,比上年下降7.1%。其中,出口9.15億元,增長31.3%;進口0.96億元,下降75.4%。
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上漲3.3%,漲幅比上年擴大1個百分點。其中城市上漲3.4%,農村上漲3.2%。從八大類看,食品煙酒類上漲7.3%,衣著類上漲1.6%,居住類上漲2.0%,生活用品及服務類上漲1.5%,交通通信類下降1.3%,教育文化和娛樂類上漲2.0%,醫療保健類上漲2.2%,其他用品和服務類上漲5.9%。

教育科技

普通高等學校3所,普通高等教育本專科招生1.58萬人,在校生4.14萬人,畢業生1.23萬人;研究生教育招生311人,在校生711人,畢業生185人。
中等職業教育學校12所,專任教師977人;招生7895人,在校生1.68萬人,畢業生4088人。
普通中學209所,專任教師1.46萬人。高中招生2.05萬人,在校生7.20萬人,畢業生2.75萬人;初中招生3.36萬人,在校生10萬人,畢業生3.36萬人;初中學齡人口入學率100%。
普通小學461所,專任教師1.41萬人。招生3.37萬人,在校生20.22萬人,畢業生3.31萬人;小學學齡兒童入學率100%。
幼兒園774所,專任教師5679人。在園幼兒(包括附設幼兒班)9.85萬人。有特殊教育學校7所,在校殘疾學生525人。
取得科技成果106項,達到國際先進水平2項,國內領先和國內先進水平90項。專利申請量2244件。其中,發明專利696件,實用新型專利1309件,外觀設計專利239件。專利授權1137件,比上年增長26.2%。其中,發明專利141件,實用新型專利806件,外觀設計專利190件。發明專利擁有量468件,比上年增長15.3%,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1.357件。
漢中市高等院校
陝西理工大學陝西航空職業技術學院漢中職業技術學院

交通郵電

年末民用機動車輛擁有量68.15萬輛。其中,載客汽車29.78萬輛;載貨汽車2.93萬輛。
公路客運量2171萬人,比上年下降3.4%;公路貨運量4615萬噸,增長4.0%。
電信業務總量208.43億元,比上年增長53.0%;郵政業務總量10.08億元,增長18.8%。年末固定電話裝機用戶40.64萬戶,下降0.9%;行動電話用戶374.32萬戶,增長0.9%;寬頻接入用戶82.37萬戶,增長10.2%。

財政金融和保險

財政總收入完成128.5億元,同口徑增長8.3%。地方財政收入完成49.1億元,同口徑增長10.4%,其中稅收收入35.59億元。財政支出383.9億元,增長12.2%。
年末金融機構各項人民幣存款餘額2297.34億元,比年初凈增加187.47億元。其中,住戶存款餘額1673.12億元,比年初凈增加169.95億元。金融機構各項人民幣貸款餘額960.53億元,比年初凈增加109.35億元。其中,住戶貸款餘額368.17億元,比年初凈增加45.82億元。
保險業保費收入65.89億元。其中,財產險保費收入12.50億元,人身險保費收入53.39億元。保險賠款給付支出14.81億元。其中,財產險賠款支出7.56億元,人身險賠付支出7.25億元。

文化衛生和體育

劇場11個,影院28個,公共圖書館11個,文化館12個,文化站177個,博物館20個;圖書總藏量98.7萬冊;廣播及電視發射台11座,擁有發射機104部,電視人口覆蓋率99.7%,廣播人口覆蓋率99.5%。
擁有各類衛生機構987個(不含村衛生室),床位數2.54萬張。衛生技術人員26735人,其中,執業(助理)醫師7806人,註冊護士10994人,藥師(士)1358人,技師(士)1517人。
群眾體育場地面積563.19萬平方米,全民健身基地面積129.32萬平方米。新建場地總面積31.47萬平方米,完成投資2924萬元。新建體育場地200個(塊),其中農村健身場192個(塊),城鎮健身場8個(塊)。共有體育場館55個,體育俱樂部17家,體育社團組織38家。

城建環保

市中心城區建設美麗城市項目完成投資257.35億元,建成城市市政道路14條。各縣城和建制鎮建成區基礎設施建設完成投資101.51億元,25個省市級重點示範鎮、文化旅遊名鎮完成投資52億元。新建、改建市政道路135.52公里,新增公園綠地面積35.25公頃。
全市平均優良天數332天,優良率達91.0%。市中心城區優良天數303天,優良率達83.0%,空氣質量綜合指數4.45。
全市11個縣區環境空氣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年均濃度均符合國家《環境空氣質量標準》二級標準;11個縣區環境空氣臭氧日最大8小時平均第90百分位數濃度均符合國家《環境空氣質量標準》日最大8小時平均濃度二級標準;11個縣區環境空氣一氧化碳日均第95百分位數濃度均符合國家《環境空氣質量標準》日均濃度二級標準;11個縣區環境空氣可吸入顆粒物(PM10)年均濃度均符合《環境空氣質量標準》二級標準;漢台區、南鄭區、城固縣和西鄉縣細顆粒物(PM2.5)年均濃度超過《環境空氣質量標準》二級標準,其餘縣區符合標準。
全市監測的漢江、嘉陵江干支流等52個斷面年均濃度符合水域功能區劃標準;17個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所測項目全部合格。
市中心城區及開展區域聲環境質量監測的6個城區,南鄭區、城固縣和勉縣為“較好”,市中心城區和西鄉縣、略陽縣為“一般”。市中心城區及開展酸雨監測的7個縣區均未出現酸雨。

人口民生和社保

年末戶籍總人口380.94萬人,其中城鎮人口142.64萬人。年末常住人口343.70萬人,出生率為9.30‰,死亡率為6.68‰,自然增長率為2.62‰,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51.96%。
城鎮新增就業4.22萬人,失業人員再就業1.59萬人,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0.77萬人。發放創業擔保貸款5.6億元。勞務輸出86.5萬人,職業技能培訓2.9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11%。
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583元,增長9.4%;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828元,增長8.1%;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098元,增長10.0%。
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參保人數38.77萬人,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參保人數44.10萬人。城鎮職工基本養老、失業、工傷和生育保險參保人數分別為58.2萬人、23.53萬人、31.75萬人和23.44萬人。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參保人數203.2萬人。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參保人數293.49萬人,參合率99.81%。
城市低保人數2.30萬人,發放保障金1.52億元;農村低保人數9.58萬人,發放保障金3.66億元。優撫補助3.12萬人,發放撫恤金2.24億元。各類養老服務設施(機構)1400個,提供床位30820張,年末養老服務機構在院人數9163人。全年接受社會捐贈款1553萬元(含物資捐贈折價)。

歷史文化


文化藝術

● 陝南民歌
漢中秦嶺巴山地區,自古迄今有傳唱民歌、山歌之風,內容廣泛、豐富,形式多樣、活潑。或一人獨唱,或兩人對唱。有通山歌(又稱茅山歌、放牛歌、姐兒歌)、山歌、小調、勞動號子、儀式歌(迎親歌、哭嫁歌、拜壽歌、祝酒歌、拳歌、禮賓歌、孝歌、說春歌、勸善歌、拜香歌、佛句等)、盤歌、兒歌等。一般情趣詼諧,幽默含蓄,曲調委婉舒展,有高腔、平腔之分,感情柔和細膩,多有南國之風。
● 鑼鼓草
山區農民集體換工在田間薅草時,為加快進度,一至三人在人群后,邊敲鑼鼓,邊唱督工歌,隨機隨情編唱,尤其多在進度慢或做活質量差者身後邊敲邊唱,以激勵幹活加快進度,提高質量。該形式使生產場面熱鬧活躍,消除勞動者疲乏、勞累、寂寞之感。
● 社火
漢中市各縣流行。一般在春節時街鎮村巡迴表演,形式多樣,和陝西關中地區社火一脈相承,但也衍生出自己的特色。有懸台芯子、高蹺、地社火等,以各種臉譜服裝扮演戲劇人物、場面,溶音樂、舞蹈、美術、雜技於一體。陝南懸台芯子社火尤為著名,多層鋼架上迭次飾立戲劇人物造型,有多至五六層者,驚險異常。還有舞獅、彩蓮船、竹馬、龍燈、板凳舞、貝殼舞等形式。
● 焰火
又稱“放花”。一般於春節或元宵節等喜慶節日放焰火。洋縣磨子橋焰火自清代以來為最著名者,曾奉調入京參加國慶焰火晚會。主要有竿子花、笸籃花、馬花、衝天炮、滿天星、流星趕月、鬧龍宮、火樹銀花、連珠炮等160多個品種,五光十色,絢麗多彩。
● 漢調二簧
陝南地方戲劇,由漢水流域的山歌、民歌、小調發展而成,音調為漢中一帶發音,與湖北漢調戲相似。長於文戲,巴山氣息濃郁,音調幽雅,唱腔婉轉,道白柔和,語言風趣,表演細膩,純樸大方,唱腔及念白巴山音韻很重,以巴味見長。板式有上、下調之分,上調多用於表現悲愴、凄涼、憤慨情緒;下調多表現舒暢、明快豪放情緒。本市漢台區、西鄉縣、鎮巴縣等地60年代以前多表演漢調二簧,今漸無。
● 漢調桄桄
又稱漢中梆子戲,是陝西九大劇種之一,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也是陝南最大的劇種,屬梆子腔戲。其唱、白吐字歸韻,均以漢水流域語音為基礎,用梆子樂器擊節發出響亮節拍。始於元代,既有秦腔高亢激越特點,又溶入川劇、漢調二簧柔和婉轉之長,形成鮮明地方色彩和風格。漢調桄桄音樂優美,語言幽默、風趣,通俗易懂,表演動作大方,樸實,唱腔喜怒哀樂界限分明,生、丑、凈、旦,行當齊全,唱、念、做、打,和諧完整,頗能代表漢水流域人民溫和典雅、純樸大方的性格特徵。2006年,漢調桄桄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端公戲
本為古代巴蜀巫師(端公)跳神的歌舞形式,后發展為民間歌舞劇,屬地方小劇種,一般為男女二人演唱,多表現男女愛情內容,故又稱“對對戲”。適宜排演小型劇目,其唱腔樸實柔和、表現形式活波灑脫。唱詞幽默風趣,藝術風格獨特,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

節慶活動

中國最美油菜花海漢中旅遊文化節
漢中盆地是油菜花的故鄉,油菜花的天堂。漢中是我國傳統的油菜種植生產基地,每年油菜種植面積超過120萬畝,現已成為我國油菜種植面積規模最大的地區之一。
陝西漢文化旅遊節
漢文化旅遊節以“文旅融合山水賦能”為主題,打亮漢中漢文化品牌,與西安為中心的唐文化、寶雞為中心的周文化共同形成陝西傳承發展中華傳統文化的矩陣,是陝西省委、省政府持續加強“一帶一路”文化旅遊品牌建設、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省的重要抓手。
漢中城固柑桔旅遊文化月
柑桔旅遊文化月活動是漢中金秋的一大重要節慶品牌。近年來,城固縣圍繞“做大規模、做優品質、做強產業”的思路,大力推行“品種調優、起壟栽培、密園改稀、開溝排濕、土壤改良、平衡施肥、綠色防控、覆膜增糖”技術,積極建設產後商品化處理生產線,加強“城固柑桔”“城固蜜桔”地理標誌證明商標使用和市場開拓,柑桔種植規模不斷擴大,成為名副其實的“中國柑桔之鄉”
傳統民居
陝南地區,有山坳、河沿和平壩,居民根據地勢、原料等條件,建有各種民居,傳統的住房有石頭房、竹木房、吊腳樓、三合院及四合院等。石頭房:多建於山區,鎮巴、西鄉山區很普遍。顧名思義,石頭房以石為基本材料。通常是后牆靠山崖,三邊以石頭砌牆,屋頂木架上鋪以油頁石板。石頭房經風耐雨,造價低廉。竹木房:四壁用圓木壘成,並留有門窗。屋頂用毛竹搭在木樑上,再以竹篾條結紮並以蓼葉覆蓋。有的人家在橫樑上架木,上鋪密竹,抹上灰泥,成為頂樓,上置火塘,用以熾烤和存放糧食。竹木房多建於林邊及山坳,南鄭、寧強和城固等山區常見。吊腳樓:多建於沿江集鎮。吊腳樓以木樁或磚石為支撐,上面架以樓板,四壁或用木板,或用竹排塗灰泥。屋頂鋪瓦或茅草。吊腳樓窗子多向江,所以也叫望江樓。吊腳樓開間不大,但樓—廠可防水,樓上很涼爽。三合院和四合院:多見於平壩城鎮。三合院有正房3間,中間為堂屋,東西為廂房2~3間。正房前方屋檐外伸,可用來吃飯、歇腳。廂房開間比正房小,兩端有圍牆相連,牆中間朝南刀:門。四合院由正房、廂房和過門組成,中間有天井,比三合院更講究。三合院和四合院居室以土坯、磚石、木料為基本材料,大門多向南,忌朝西。隨著經濟的發展,農村磚房和城市樓房日益多起來。

地方特產

● 漢中麵皮
陝西漢中當地最有名的小吃,被譽為漢中風味小吃的“四絕”之首,其製作工藝於2011年列入陝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漢中菜豆腐
又稱菜豆腐粥,製作歷史悠久,原為招待客人的佳肴,現為大眾化食品。將黃豆浸泡、磨漿,用細籮或紗布濾去豆渣,煮沸,然後加入漿水菜酸湯點清,待形成豆腐時,再濾出豆腐壓成塊。豆腐質地細嫩,色澤青白如玉。吃法有酸甜之分:用所剩的酸漿水加入大米煮粥,快熟時加入所制豆腐,粥食之酸香可口;用白水加大米煮快熟時加入所制豆腐,該粥食之醇香甘甜。食酸味豆腐時,配以油煎辣椒、蒜泥、芫荽等拌成的佐菜,清香意爽,餘味無窮。菜豆腐營養價值高,經濟實惠。
● 漿水面
漢中各地均喜食漿水面,尤其城南關幺兒拐的漿水面,其味酸、辣、清香,別具一格。漿水菜的菜以芥菜(俗稱花辣菜)為佳,或用白菜、芹菜等製作,將菜在沸水中煮燙至半熟,放入瓦盆罐,加入漿水湯,一至二日菜色變成金黃色,再用食油、精鹽,加蒜苗炒熟,配以蔥花、薑末、花椒粉等調料及豆腐丁,燴入炒熟的漿水菜內作臊子。漿水麵條人工擀作,頁寬、條長、片薄。熟麵條調上漿水菜臊,澆上辣椒紅油。其色紅白黃相間,入口酸辣清香,是漢中有名的風味小吃。
● 漢中天麻
漢中天麻歷史悠久,產量多,質量優,而與四川、貴州、雲南、湖北利川和吉林天麻,並列為中國六大著名天麻。漢中天麻個頭大,表面皺紋緊密,皮細肉厚,質地堅實,斷面白色,半透明,無空心,是天麻中的上品,在葯壇上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其味甘,性微溫,無毒,益氣養肝。主治頭暈目眩、肢體麻木、息風定驚、肝風內動、驚痛抽搐、小兒驚厥、口眼歪斜、語言蹇澀、神經衰弱等症。陝西漢中、雲南昭通及四川巴山丘陵地區,為中國野生天麻三大產區。除銷於國內,還出口港澳等地。陝西省天麻的分佈,以漢中為中心,主要產於寧強、勉縣、留壩,城固、南鄭、西鄉、鎮巴和商洛地區的丹鳳、山陽等縣。
● 紅豆腐
漢中市各縣均產,以城固縣上元觀鎮紅豆腐最為著名。用優質黃豆製成豆腐塊,切一寸見方,恆溫發酵,以食鹽、花椒、大香、桂皮、良姜、砂仁等19種調味品浸拌淹漬后晾乾,再用大麴酒、辣醬調製混合入壇密封,用自然氣溫調節壇內溫度,使二次發酵,存放三年而成。外觀棗紅色,內呈杏黃色。口感鬆軟、細膩、咸辣。1981年中國調味品評比會上被評為同類產品第三名。
● 黃酒
洋縣、城固等縣生產,以洋縣謝村黃酒最為著名,有“南有紹興加飯,北有謝村黃酒”之盛譽。謝村黃酒自清同治元年(1862)始釀,迄今仍享盛譽。黃酒以小麥作曲料,用烏葯、梔子、肉桂、黃柏、細辛、當歸、菊花等10多種中藥材製成酒麴,精釀而成,酒味香醇濃郁,色澤橙亮透明,深受消費者喜愛。
● 罐罐茶
略陽縣傳統茶點,此種茶食本為氐羌人生活習俗。有水泡茶、油炒茶、面罐茶等種類,後者最具特色。用小罐盛水,放入茶葉,置火上煮熬,邊煮邊放入麵糊加清油,調以茴香、藿香、生薑、食鹽、核桃、肉丁、雞蛋花等調味品及佐料。清早或客來時,煮茶就以早點而飲食,提神暖胃,爽口宜人。
● 西鄉牛肉乾
相傳有100多年歷史,採用優質“西鎮牛”肉為原料,烘烤而成,皮呈褐色或咖啡色,精肉呈桃紅色,切面帶光澤,香酥可口。
● 臘肉
臘肉,又叫煙熏肉。每逢冬臘月,家家戶戶殺豬宰羊,除留夠過年用的鮮肉外,其餘乘鮮用食鹽,配以一定比例的花椒、大茴、八角、桂皮、丁香等香料,腌入缸中。七至十五天後,用棕葉繩索串掛起來,滴干水,進行加工製作。選用柏樹枝、甘蔗皮、椿樹皮或柴草火慢慢熏烤,然後掛起來用煙火慢慢熏干而成。或掛於燒柴火的灶頭頂上,或吊於燒柴火的烤火爐上空,利用煙火慢慢熏干。秦巴山區林茂草豐,幾乎家家都燒柴草做飯或取暖,是熏制臘肉的有利條件。如自家不燒柴火,便托鄉下親友熏上幾塊。熏好的臘肉,表裡一致,煮熟切成片,透明發亮,色澤鮮艷,黃里透紅,吃起來味道醇香,肥不膩口,瘦不塞牙。陝南臘肉保持了色、香、味、形俱佳的特點,素有“一家煮肉百家香”的贊語。臘肉從鮮肉加工、製作到存放,肉質不變,長期保持香味,久放不變質。
● 黑米與黑米酒
漢中洋縣盛產黑米,也是黑米的原產地。相傳為西漢著名外交家張騫在洋縣、城固交界處發現並選育而成。史載已有3000多年的栽培歷史。由於珍稀名貴,故又有“黑珍珠”之美稱。黑米酒,就是選用當地特產的優質黑香米為原料,採取特殊的制曲、發酵、糖化、蒸餾、陳釀、勾兌等工藝精釀而成。

旅遊


● 主要景點
古漢台(已建成漢中博物館)拜將壇(亦稱拜將台)飲馬池漢中古城牆遺址
明瑞王府遺址(已建成蓮花池公園)虎頭橋遺址濱江景觀帶與橋頭廣場(含橋北廣場與橋南廣場)午子山
蘇景園陝南珍稀植物園佛坪自然保護區興元湖公園
楠竹園桔園景區華陽景區國家野生朱䴉保護園
櫻桃溝聖水寺小南海南湖風景區
定軍山古戰場勉縣溫泉註:資料來源
● 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褒斜道、石門及其摩崖石刻勉縣武侯墓南鄭龍崗寺遺址城固張騫墓祠
城固五門堰洋縣蔡倫墓祠洋縣開明寺塔西鄉李家村遺址
留壩張良廟略陽靈崖寺漢中市青木川老街建築群青木川魏氏莊園
武侯祠漢中東塔洋縣智果寺良馬寺覺皇
西鄉何家灣遺址城固寶山遺址寧強羌人墓地註:資料來源
● 世界人與自然生物圈
陝西佛坪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004年10月29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頒發)
世界灌溉工程遺產
漢中三堰(山河堰、五門堰、楊填堰)(2017年10月10日世界灌排委員會執行大會頒發)
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佛坪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長青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漢中朱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青木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桑園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米倉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陝西觀音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陝西省略陽珍稀水生動物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註:資料來源
● 國家水利風景區
石門國家水利風景區、紅寺湖國家水利風景區、南沙湖國家水利風景區
● 國家森林公園
五龍洞國家森林公園、黎坪國家森林公園、漢中天台國家森林公園、紫柏山國家森林公園
● 國家濕地公園
寧強漢水源國家濕地公園、西鄉牧馬河國家濕地公園、漢中蔥灘國家濕地公園
● 國家地質公園
漢中黎坪國家地質公園
● 省級自然保護區
古漢台望江樓
摩天嶺省級自然保護區
寶峰山省級自然保護區
龍池獼猴省級自然保護區
馬家山省級自然保護區
陝西漢江濕地省級自然保護區
● 省級重要濕地
陝西嘉陵江濕地陝西漢江濕地漢中漾家河濕地
漢中褒河濕地漢中石門水庫濕地漢中湑水河濕地
西鄉子午河濕地漢中牧馬河濕地鎮巴任河濕地
● 中國美麗田園
洋縣朱䴉梨園西鄉縣江榜茶園
城固縣劉家營村橘園西鄉縣蓮花村櫻桃花
● 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
佛坪山茱萸、洋縣紅米、洋縣黑米、漢中仙毫、略陽烏雞、漢中附子、略陽杜仲、略陽天麻、略陽豬苓、鎮巴臘肉

代表人物


傑出的政治、軍事人物張良、韓信、蕭何、張魯、諸葛亮、曹操、劉備、夏侯淵、黃忠、姜維、馬超、張飛、吳玠、吳璘、方孝孺、李自成等都在漢中留下深深的足跡。漢中也誕生了“絲綢之路”外交家張騫,孕育了剛直雄烈的大漢諍臣李固,造紙術的發明者蔡倫長眠於漢中洋縣。
漢中現代名人有:中國國學形象大使哈輝、北京奧運會開幕式、建國60周年《國慶大閱兵》主要編導及導演廣龍、央視著名主持人胡蝶、豆瓣網創始人及CEO楊勃、音樂創作人吳向飛、民歌手彭光琴、歌手約瑟翰·龐麥郎、中國孝基金創始人、當代中華最感人十大慈孝人物楊懷保、中央政策研究室常務副主任何毅亭、中國紅十字會總會黨組書記江亦曼、時代楷模、新時代英雄張富清等。

獲得榮譽


漢中市城市榮譽
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世界特色魅力城市200強中國最佳歷史文化魅力城市
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中國最美油菜花海國家園林城市
中國最佳環保形象城市獎中國產業轉移最佳承接地區中國大鯢之鄉
首批國家實施商標戰略示範城市中國休閑城市中國雙擁模範城
2012亞洲金旅獎·十大文化特色旅遊名市影響世界的中國文化旅遊名城國家衛生城市
中國最美十大城鎮世界灌溉工程遺產2017中國特色魅力城市200強
全國城市醫療聯合體建設試點城市國家森林城市2018年度陝西省健康城市建設排名第一位
2018年度健康城市建設進步最快城市“中國城市科技創新發展指數2019”第1292019年度省級平安市
2020年全國雙擁模範城市無償獻血先進省(市)獎

交通


鐵路

漢中地處中國中西部兩大經濟區域的結合部,是漢中地區通往西南、中原、西北、華東和華北的門戶和交通樞紐。漢中站地處聯結西康(西安—安康)、寶成(寶雞—成都)的重要鐵路陽安(陽平關—安康)線上。
漢中火車站不僅是中國重要客運站之一,更日趨成為連接華東地區、西南地區的鐵路交通樞紐。陽安鐵路複線現已開工建設,計劃2019年完工。西成高鐵於2012年10月27日正式開工,2017年12月6日正式投入運營,漢中火車站也正在積極擴建二期工程。
開往春天的西成高鐵
西成高鐵自西安鐵路樞紐西安北站,穿秦嶺入漢中市,越大巴山過寧強縣,經米倉山入四川廣元市、劍閣縣、青川縣,接入江油成綿樂城際鐵路(成都—綿陽—樂山)至成都市。改擴建完成後,日辦理列車對數可增至120對左右,其中每日往返於漢中至西安間城際列車可達20對。預計到2020年,漢中站年發送人數將由現150萬人左右增至600萬。
西成高鐵在漢中地區共設有(從西安至成都方向)佛坪站、洋縣西站、城固北站、漢中站、新集站、寧強南站6站。

航空

2014年8月13日,漢中城固機場正式投入使用。漢中城固機場位於陝西省漢中市城固縣柳林鎮,距離漢中市區18公里,為軍民合用支線機場。機場跑道長2500米、寬45米,有一條長303米、寬18米民航專用聯絡道和5個民航專用停機坪,按3C2B飛機自滑進出設計。機場民用部分佔地1315.5畝,航站樓面積5500平方米,飛行區等級為4C,配備有先進的通信導航和助航燈光系統,可滿足波音737、空客320及以下機型起降。截止2019-2020年冬春航季開通漢中—北京(大興)、漢中—深圳、漢中—上海(浦東)、漢中—杭州、漢中—廣州、南通—漢中—銀川、烏魯木齊—漢中—南京、廈門—漢中—蘭州、北京(大興)—漢中—昆明等航線。

公路

公路建設形成了一個以漢中為中心,貫通陝西省、輻射周邊省市的高等級“米”字型輻射狀幹線公路系統,有公路108國道,316國道、210國道、244國道、345國道等5條國道幹線通過。所有鄉鎮和71%的村通了公路。特別是京昆高速公路(G5)、十天高速公路(G7011)、銀昆高速公路(G85)的全面貫通使漢中快速融入中國國家高速公路網,並形成漢中繞城高速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