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亞平

洛陽市質量檢驗協會常務理事

劉亞平,女,漢族,1951年7月出生,河北省南皮縣人,中共黨員,1977年畢業於河南農學院農學系,同年參加工作,先後在洛陽地區種子站、洛陽市種子管理站工作,1996年評為高級農藝師。任洛陽市種子質量檢驗站業務主任、洛陽市質量檢驗協會常務理事。

主要業績


劉亞平參加工作二十五年來,一直從事新品種的引進、試驗、繁殖、推廣工作,主持和參與了國家、省、市一系列新品種試驗、示範和科學研究工作。先後推廣了一大批優良品種,為洛陽新品種的推廣利用做出了成績,先後獲得省部級科技進步獎3項,市科技進步獎4項,多次被評為單位和市農業部門的先進工作者。
1.參加了《河南省玉米穗粒結構特徵與高產雜交種 的選用研究》。以作物生態適應性理論,個體發育和群體光能利用效率及數量性狀理論為基礎。通過研究、探索、分析、驗證,明確了根據我省玉米生育期溫度高,時間短 的特點,應選育和利用穗行數多、穗長適中,穗粒數、千粒重協調發展的耐密植型雜交種的觀點,提出了在 我省生態條件下,應採用中長穗、耐密植雜交種,靠群體奪高產的玉米增產途徑。通過實施此項研究獲省教委科技進步二等獎。
2.主持完成了“省玉米新品種豫西溝道制種配套技術”開發研究星火計劃項目。通過研究,找出了利用山區溝道進行玉米雜交種制種技術規律和科學栽培管理措施,探索出了提高產量、降低成本的新途徑,使玉米雜交種制種平均單產由110公斤提高到230公斤,最高達442公斤。實現了優質(純度高)、高產、高效益,充分發揮了山區優勢,為河南山區玉米制種提供了科學依據,為山區農民開闢了脫貧致富之路,此項工作獲市政府科技進步二等獎。
3.參加了《小麥全生育期地膜覆蓋栽培技術推廣》工作。小麥地膜覆蓋改變了麥田生態環境,促進了植株的新陳代謝,促進了小麥的生長發育,達到了抗旱節水、高產穩產的目的,一般能增產30%以上,節水100立方米左右,特別是豫西山區,增產幅度達50%以上,此項技術的推廣獲農業部豐收獎三等獎。
4.參加高產、優質、抗病大白菜新品種“魯白八號”的引進示範推廣工作。根據品種特徵特性結合我市8月份氣溫特點,制定綜合管理措施,收到了抑制病害促進生長的良好作用。1990年底全市推廣面積達3萬餘畝,為我市白菜市場供求關係的轉變起到了關鍵作用。此項工作獲市政府科技進步二等獎。
5.參加了《玉米雜交種陝單九號示範與推廣》和《豎葉大穗、早熟玉米雜交種豫玉16的選育與推廣應用》工作。這兩項工作先後獲得洛陽市政府科技進步三等獎和河南省星火計劃三等獎。
6.參加省夏玉米生產試驗示範工作。十幾年來,通過試驗示範總結評定,為省玉米品種審定提供了科學依據,先後向省推薦並通過審定的玉米品種50餘個。
7.主編、參編著作5本,論、譯文多篇,其中《農作物雜交制種學》、《名優蔬菜栽培實用技術》、《豫糧新品種豐產裝配及儲藏》分別由中國農業出版社、中原農民出版社、海天出版社出版。論、譯文《河南省及黃淮海麥區小麥區域品種產量性狀初步分析》、《貯藏溫度對種子壽命的影響》、《溴甲烷消毒對小麥、大麥和燕麥發芽的影響》分別由河南農業大學學報、河南農業科學雜誌發表,《強化種子質量管理,促進農業持續發展》獲洛陽市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