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4條詞條名為湯氏宗祠的結果 展開

湯氏宗祠

安徽省黃山市黟縣宏潭鄉的建築

湯氏宗祠是一處家族祠堂建築,屬於湯氏家族祭祀祖先和先賢的場所。

祠堂特色


祠堂的建築形式大都是三進式。前進為小廳;中進為大廳;後進為香壇,是供奉祖宗神位的地方,進與進之間有天井,天井兩邊有走廊,祠堂大門建有五鳳樓,門亭石柱,門前是院落,主要有特色的祠堂有:

六門祠


湯氏一世祖湯光遂公祠,三進式,大門前有一對石鼓,解放後為湯村小學(現宏潭中心小學)校址,1963年改後進為教室,1969年拆中廳和前廳,建教室和宿舍。

尚德堂


湯氏宗祠,位於黟縣湯村,解放后宏潭人民公社設在此,建於清朝乾隆年間。座北朝南,佔地648平方米,三進式,大門建有五鳳樓,石鼓石獅,佔地面積四畝,建築氣勢宏偉,整體建築為木質框架結構,高8米,立柱是用柏樹銀杏樹製成,中廳和前廳立柱為銀杏樹,直徑60㎝,要兩人合抱,柱座墩是用黟縣青石雕成蓮花形。直徑100㎝。主橫樑是用松木製成,跨徑7米多,直徑80㎝,橫樑和立柱交接處的木質墊梁、天井四周柱子上的斜撐,均雕刻成獅子和其它動物圖案,栩栩如生,這些雕刻在文革中剷除。後進外沿走廊是用黟縣青雕刻而成,大廳前堂由三塊長6—8米,寬3米,厚30㎝重達數噸的黟縣青巨石輔成。該祠堂2003年異地拆遷保護,現建於黟縣碧陽余家山(環宇公司)。

尚義堂


俗稱七甲祠。三進式,規模宏大,在門前有一對大石鼓,前廳解放前已倒塌,后廳解放後有兩戶居民居住到七十年代,七十年代拆除,部分磚瓦建宏潭中學,現祠堂址由湯建生兄弟建房。

義正堂


又稱夏公祠,湯氏宗祠。三進式,大門建有五鳳樓,石鼓石獅。據傳這祠族的子孫出過做大官的人物,大門前才能安放石獅,1969年經縣政府批准,拆除建造宏潭衛生院,1990年12月宏潭衛生院與宏潭中學調換,現成為宏潭中學校址。

立本堂


湯氏支祠,面積不大,已毀,原址在湯尚木家住地。

趙公份


湯氏支祠,建宏潭油廠時拆除。

十甲祠


湯氏支祠,三進式,六十年代中期,宏潭糧站建倉庫拆除。遺址在宏潭糧站內。

廣公祠


湯氏支祠,三進式,民國初期毀,遺址在湯允義大門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