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諾F1車隊
英國雷諾F1車隊
Renault車隊的前身是Benetton車隊,年輕流行服飾界龍頭Benetton向來以用色及大膽廣告著稱,1983年自從首次贊助Tyrrell車隊后,遂與F1結下不解之緣。1986年Benetton Formula 1 team正式成立,擁有名車手Gerhard Berger,並於同年的墨西哥站首次贏得冠軍,雖然成軍時間不長,但卻能擠身於2線車隊之首,相當難得。
首次參賽:1977年07月17日
總部:法國
參賽次數:324
車隊冠軍:2
車手冠軍:2
分站冠軍:35
桿位次數:51
單圈最快次數:31
積分總數:1245
領隊:西里爾-阿比特波爾(Cyril Abiteboul)
賽車:雷諾 RS17
引擎:雷諾RS27-V8
輪胎:倍耐力
車手:霍肯伯格(27號)、帕爾默(30號)
試車手:Sergey Siroktin
貝納通車隊是雷諾車隊的前身,貝納通車隊於1986年正式成立,曾擁有著名車手Gerhard Berger,並在成立之年的墨西哥大獎賽上首次贏得冠軍。
1994年貝納通車隊中的邁克爾·舒馬赫贏取了個人的首次世界冠軍,並於第二年拿下車手與車隊冠軍。到了90年代後期,車隊的成績下滑到了谷底。
2001年度賽季,車隊簽下借自於威廉姆斯車隊的年輕車手巴頓與費斯切拉搭伴,可是車隊成績仍就排在第七名,賽季結束之後由法國雷諾汽車廠家收購併改名為雷諾車隊。
2002年賽季正式打出雷諾車隊的旗幟,車手陣容是巴頓與特魯利,這年車隊的成績有了大幅的提高,年度躍進到第四名。
2003年賽季由加諾·特魯里和被車隊老闆布里亞托爾喻為邁克爾·舒馬赫接班人的費爾南多·阿隆索搭檔出賽,阿隆索在年度賽季中奪得匈牙利大獎賽冠軍,年度車手排名第6名,總積分55分;車隊在2003年度賽季的排名是第4名,總積分88分。
2004年車隊陣容依舊是加諾·特魯利和費爾南多·阿隆索搭檔。
2005年特魯利去往豐田,取而代之的是費斯切拉。車隊這一年在阿隆索的帶領下獲得車隊及車手雙料冠軍。總積分191分。
2006年依舊是阿隆索和費斯切拉搭檔。車隊一號車手阿隆索在前一年獲得最年輕的世界冠軍後衛冕成功。車隊也以206分的高分獲得冠軍。
2008年阿隆索回歸,車隊的二號車手成為了皮奎特的兒子小皮奎特。車隊在後半賽季稍有起色,並有阿隆索帶回來新加坡站和日本站的冠軍。
2009年,在去年年底稍有起色的雷諾又陷入低谷。小皮奎特爆出的08年新加坡站的撞車門也讓車隊大佬布里亞托雷離開了車隊。車隊全年只獲得28分。排名第八。
2010年,庫比卡加入車隊,成為一號車手。車隊全年排名第5。
2011年車隊正式更名為蓮花-雷諾GP車隊。
2015年12月,雷諾正式回購所有由Genii投資公司持有的股份,並更名為雷諾F1車隊。2016年2月,雷諾正式發布R.S. 16,由前邁凱倫車隊的賽車手凱文·馬格努森和前路特斯試車手約里昂·帕爾默擔任正式車手。
2017年,馬格努森離開雷諾,加盟哈斯車隊。雷諾挖走原印度力量賽車手尼可·霍肯伯格(綽號:狐尼克),而帕爾默則留在車隊。
雷諾車隊的前身是義大利的貝納通車隊,而更早以前,這支車隊由特德·托爾曼創建。
特德·托爾曼是一位經營運輸公司發家的業餘車手,在他的兄弟死於一場比賽事故中后,他自己不再參加比賽。但出於對賽車運動的摯愛,他還是出資組建了自己的車隊。1984年,年輕的阿亞頓·塞納從這裡開始了自己輝煌的賽車生涯。
1985年底,因為財政困難,托爾曼將車隊轉讓給主贊助商——義大利服裝製造商貝納通,車隊名稱也隨之變更為貝納通。此後,他們迅速成為5支頂尖車隊之一,並在1986年獲得了車隊歷史上的首個分站賽冠軍。
1991年邁克爾·舒馬赫在喬丹車隊開始了自己的F1職業生涯,一個天才的出現,往往會吸引很多關注的目光。在眾多競逐者中,貝納通率先出手,在1992賽季前把舒馬赫從喬丹車隊挖走。這是一個英明的決定,兩年後,舒馬赫為車隊贏得了歷史上首個車手總冠軍,此年他又蟬聯這一榮譽,並為這支車隊贏得了歷史上唯一一次車隊總冠軍。
1996年舒馬赫轉投法拉利,貝納通也把他們的車隊總部由英國遷回義大利。這或許是導致他們衰敗的主要原因,因為距離法拉利太近,車隊中的技術精英,最終都追隨舒馬赫而去。
2000年,雷諾重返F1,買下了經營狀況不佳的貝納通。去年,他們拒絕與極具天賦的年近23歲的巴頓續約,轉而起用更加年輕只有22歲的阿倫索作為替代者。這支年輕的車隊,成為了年輕人走向成功或者失敗的舞台。
雷諾R25
賽車名稱:雷諾R25(Renault R25)
輪胎:米其林(Michelin)
底盤:碳纖維單體結構及鋁製蜂窩合成材料/雷諾F1車隊。
前懸掛系統:上下叉骨,內置式搖桿,與扭桿和減震器相連。
后懸掛系統:上下叉骨,縱置扭桿,橫置減震器,位於變速箱頂部,底部叉骨與V型龍骨相連。
變速箱:6檔(1倒檔)半自動變速箱
燃料系統:帶凱夫拉爾纖維橡膠油箱,位於駕駛艙後部。
冷卻系統:獨立水油冷卻系統,散熱片位於側進氣口。
電子系統:整合底盤/引擎電子系統,軟體由雷諾F1車隊和馬格內蒂-馬萊利(Magneti Marelli)共同開發。
剎車系統:碳纖維剎車碟(希科/Hitco)、碳纖維離合器(AP)。
駕駛艙:碳合成結構、6點鎖緊安全帶。
車身尺寸:
雷諾R25
後輪距:1400毫米
輪軸距:3100毫米
賽車總長度:4800毫米
賽車總高度:950毫米
賽車總寬度:1800毫米
賽車總重量:605千克(包括車手、攝像機、壓艙物)
引擎/雷諾:
型號:雷諾F1 RS25
夾角:72度
穩定性:超過1400公里
排氣量:3升
氣缸數:自然進氣,V10。
雷諾R24
雷諾R24
輪胎:米其林(Michelin)
(其它技術參數至今未公布)
雷諾R23
賽車名稱:雷諾R23(Renault R23)
輪胎:米其林(Michelin)
底盤:碳纖維及鋁製蜂窩合成材料。
發動機:自然進氣V10,40氣門,寬V角。
擋位:6前進擋,1後退擋。
懸掛系統:前碳纖維雙叉骨,鈦合金艙內搖桿;前鈦合金雙叉骨。
剎車系統:碳纖維碟盤,AP剎車。
車長:4600毫米
車寬:1800毫米
車高:950毫米
輪距:前1450毫米;后1400毫米;軸距3100毫米。
2011款黑金塗裝R31
尼克-海德菲爾德(Nick Heidfeld) | 全 名: 尼克-海德菲爾德 生 日: 1977年5月10日 出生地: 德國門興格拉德巴赫 國 籍: 德國 身 高: 1.65米 體 重: 59kg 常住地: 摩納哥 處子秀: 2000.3.12 婚 姻: 已婚 車 隊: 蓮花-雷諾GP 車 型: R31 車 號: 9 尼克-海德菲爾德 戰績 年度總冠軍次數: 0 首次F1大獎賽: 2000年澳大利亞GP 首次登上領獎台: 2001年巴西大獎賽 首次桿位: 2005年歐洲站紐博格林賽道 F1大獎賽參賽次數: 174 F1大獎賽登台次數: 12 F1大獎賽桿位次數: 1 F1大獎賽累計積分: 225 |
維塔利-佩特羅夫(Vitaly Petrov) | 全 名: 維塔利-佩特羅夫 生 日: 1984年9月8日 出生地: 俄羅斯,Vyborg 國 籍: 俄羅斯 身 高: 185cm 體 重: 72kg 常住地: 處子秀: 2010年巴林大獎賽 車 隊: 蓮花-雷諾GP 車 型: R31 車 號: 10 戰績 年度總冠軍次數: 0 首次F1大獎賽: 2010年巴林大獎賽 首次登上領獎台:2011年澳大利亞站(季軍) 首次分站賽冠軍: 首次桿位: F1大獎賽參賽次數: 19 F1大獎賽登台次數:1 F1大獎賽分站冠軍次數: F1大獎賽桿位次數: F1大獎賽累計積分: 27 2001 俄羅斯拉達杯。 2003 雷諾方程式義大利錦標賽年度第19名;參加歐洲F3000。 2004 雷諾方程式,歐洲F3000。 2005 俄羅斯拉達進化錦標賽,10次分站勝利;俄羅斯雷諾1600方程式,5次分站勝利。 2006 歐洲系列賽3000,年度季軍;季中參加GP2。 2007 GP2加盟坎波斯車隊,獲得一次分站勝利,年度第13名。 2008 GP2亞洲系列賽季軍; 2009 GP2年度亞軍,獲得四次分站勝利。 2010 進入F1,加盟雷諾車隊,積27分排名第13位。 |
第一次參賽 | 1977年英國大獎賽 | 總參賽站數 | 158站 |
車隊總冠軍 | 2次 | 車手總冠軍 | 2次 |
獲分站桿位 | 51站 | 獲分站冠軍 | 35站 |
歷史總積分 | 1010.5分 | 上賽季積分 | 163分 |
參考資料
賽季 | 排名 | 積分 | 分站冠軍 | 車手 |
1986 | 第六 | 19 | 1 | 博格、法比 |
1987 | 第五 | 28 | 博滕森、法比 | |
1988 | 第三 | 39 | 博滕森、南尼尼 | |
1989 | 第四 | 39 | 1 | 赫伯特、南尼尼、皮爾洛 |
1990 | 第三 | 71 | 2 | 莫雷諾、南尼尼、皮奎特 |
1991 | 第四 | 38.5 | 1 | 莫雷諾、皮奎特、邁克爾·舒馬赫 |
1992 | 第三 | 91 | 1 | 布倫德爾、邁克爾·舒馬赫 |
1993 | 第三 | 72 | 1 | 帕特萊瑟、邁克爾·舒馬赫 |
1994 | 第二 | 103 | 8 | 赫伯特、勒赫托、邁克爾·舒馬赫、維斯塔潘 |
1995 | 冠軍 | 137 | 11 | 赫伯特、邁克爾·舒馬赫 |
1996 | 第三 | 68 | 阿萊西、博格 | |
1997 | 第三 | 67 | 1 | 阿萊西、博格、烏爾茲 |
1998 | 第五 | 33 | 費斯切拉、烏爾茲 | |
1999 | 第六 | 16 | 費斯切拉、烏爾茲 | |
2000 | 第四 | 20 | 費斯切拉、烏爾茲 | |
2001 | 第七 | 10 | 費斯切拉、巴頓 | |
2002 | 第四 | 23 | 特魯利、巴頓 | |
2003 | 第四 | 88 | 1 | 特魯利、阿隆索 |
2004 | 第三 | 106 | 1 | 阿隆索、特魯利/維倫紐夫 |
2005 | 第一 | 191 | 8 | 阿隆索、費斯切拉 |
2006 | 第一 | 206 | 8 | 阿隆索、費斯切拉 |
2007 | 第三 | 51 | 費斯切拉、科瓦萊寧 | |
2008 | 第四 | 80 | 2 | 阿隆索、小皮奎特 |
2009 | 第八 | 26 | 阿隆索、小皮奎特、格羅斯讓 | |
2010 | 第五 | 163 | 庫比卡、佩特羅夫 |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