穀子白髮病

粟的主要病害之一

粟白髮病是由禾生指梗霉引起的、發生在粟上的病害。粟白髮病是系統侵染性病害,從種子發芽后不久直到穗期陸續顯現癥狀,各期癥狀差異很大。 

粟白髮病在中國南北各省都有發生,在西北、華北、華南、東北各地發生比較普遍,是粟的主要病害之一。一般發病率為5-10%,個別地頭可達50%以上。粟幼芽期芽長至3厘米以前是最適的侵染時期。

粟白髮病菌由於生活力強,以及土壤與肥料都能帶菌,因而單純使用藥劑拌種,效果不大。又由於粟無免疫品種,特別在一些地區多雨年份的高濕條件下,分生孢子有重複侵染現象。各地實踐證明,單靠某一種方法防治,效果都不夠理想。必須綜合運用多種防治方法,才能收到較好的效果。

病原特徵


白髮病病原菌為禾生指梗霉(Selerospora graminicola (Sacc.) Schrot.),屬鞭毛菌亞門、指梗霉屬。孢囊梗粗短,下窄而上寬,自氣孔抽出,單生或數根叢生,無色,無隔膜,大小為(252-420)微米×(13.5-27.5)微米,近頂端處有數個分枝,上生2-5個小梗。在每個小梗頂端生孢子囊一個。孢子囊倒卵形或長橢圓形,頂端有乳頭狀突起,大小為(14.4-43.2)微米×(10.5-27.0)微米。孢子囊萌發發出動孢子。遊動孢子腎臟形,在中部凹處有鞭毛兩根。卵孢子形球、單生於藏卵器內,淡黃色或黃褐色,膜厚,其外壁與藏卵器壁緊密接連,大小為(23.2-44.2)微米×(24.7-47.2)微米,藏卵器黃褐色或紅褐色,膜厚,略呈球形或多角形,大小為(34.5-64.5)微米×(33-57)微米。 
穀子白髮病
穀子白髮病
卵孢子在溫度10-30℃的範圍內均可萌發直接產生芽管,而以18-20℃為最適。 

為害癥狀


粟白髮病是系統侵染性病害,從種子發芽后不久直到穗期陸續顯現癥狀。各期癥狀差異很大,主要癥狀有:
● ● 死苗:當粟被害嚴重或與其他病害混合發生時,幼苗病芽變色扭曲,迅速死亡,甚至完全腐爛,不能出土而引起缺苗斷壟。 
● ● 灰背和枯斑:從二葉期至出穗前陸續發生。病葉正面為黃綠色,微帶黃白色條紋,後期形成枯斑。空氣濕度較大時,葉背面長出灰白色霉層(病原菌的孢子囊及孢囊梗)。植株越大,癥狀越明顯,有時甚至出現在葉片正面的邊緣。因此苗期鑒別病株,應以有無灰背為依據。苗小或天氣乾燥,灰背辨認不清時,可在室內保濕,觀察其是否長出白黴以便加以確定。 
● ● 白尖和白髮:白尖發生在出穗前,多為植株頂部有2-3張葉片,多時有4-5張葉片,成叢生狀。葉片尖部或全部變為黃白色,聳立,遠望十分明顯,故稱白尖。這種黃化葉片的背面不再產生白黴,約經7-10天,色澤漸深,變為褐色。有時病葉不能展開呈槍桿狀,甚至扭曲呈旋心狀,最後葉片組織分裂為細絲,散出許多黃褐色粉末,即病原菌的卵孢子,剩下的灰白色捲曲如頭髮狀的葉脈組織殘餘,即粟白髮病癥狀。 
穀子白髮病
穀子白髮病
● ● 看谷老:發生於穗期。病穗短縮,肥腫,小花內外穎度長,呈小卷葉狀,全穗蓬鬆宛如雞毛帚或刺蝟。初為紅色或綠色,后變褐色,組織破裂,也能散出大量卵孢子。病穗有時僅抽出一部分,或致下半穗被害,而上部仍正常結實。 
病株在灰背期與健株無明顯區別,形成白尖、白髮或看谷老病穗時,節間常縮短,對健株略矮。分枝或分櫱性強的品種的初侵染病株上,每一分枝或分櫱能全感病。 

分佈範圍


粟白髮病在中國南北各省都有發生,而西北、華北、華南、東北等地普遍發生。 

侵染循環


粟白髮病病菌以卵孢子在土壤、肥料和附著在種子上越冬。越冬的卵孢子是每年發病初侵染的主要來源。在中國華北粟產區,越冬的卵孢子到第2年春天系統性侵染病株后產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須在特殊的氣候條件下,才能引起系統性的再侵染併產生大量卵孢子。 

流行規律


粟幼芽期芽長至3厘米以前是最適合侵染時期,因而從播種到幼苗出土前的土壤溫度和濕度及有關播期、播種深度和播種質量等土壤環境,對侵染髮病輕重至關重要。幼苗在土溫11-32℃之間均能感病,最適發病溫度18-20℃,最低發病溫度為10-12℃,最高發病溫度為31-34℃,土溫超過35℃則不發病。土壤濕度在40-50%間發病發病率。此外,苗期多雨時,粟白髮病較嚴重;連作田菌源數量大或肥料中帶菌數量多,病害發生嚴重;土壤墒情差,出苗慢,播種深或土壤溫度低時,病害發生亦嚴重。 
穀子白髮病
穀子白髮病

防治方法


● 底拔除病株:在孕穗期白尖出現前徹底拔一次灰背病株。在白尖癥狀已顯現,而尚未開裂前拔除白尖病株,每隔6-7天一次,連續拔幾次。後面幾次包括拔除白髮、看谷老等病株。這項措施要全面進行,徹底乾淨。拔掉的病株要隨時集中燒毀或深埋,不要作牲畜飼料或漚肥材料,防止病菌擴散。 
● 施行輪作倒茬:輪作倒茬是減少土壤帶菌的有效措施,應盡量採用。如結合拔除病株,一年輪作就可收到一定效果。由於卵孢子在田內存活時間較長,嚴重地嚴重的地塊實行三年輪作,收效才大。 
● 種子消毒處理:用40%敵克松粉、萎銹靈粉或50%地茂散粉劑,按種子重量的0.7%拌種,防治效果可達40-50%。用清水洗種5次,晾乾播種,可減少種子帶菌傳病。 
穀子白髮病
穀子白髮病
● 選用抗病良種:注意發現抗病高產良種,就地選育,就地推廣。在中國,山西選育推廣的有許村黃、油繩谷、瓦屋裡,內蒙古有5802、5814、黃玉2號等。 
● 適時晚播,改進栽培方法:根據氣候條件與品種特性,適期晚播、淺播,不使覆土過厚,促使幼苗提早出土。施用不帶病原菌的凈肥。有條件的地方,可按每畝10千克,集中條施硫銨等化肥,促施幼苗茁壯,提早出土。並應及時中耕除草,特別特別是要田間、地頭的狗尾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