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雀屬

燕雀屬

體長約16厘米而斑紋分明的壯實型雀鳥。胸棕而腰白。成年雄鳥頭及頸背黑色,背近黑;腹部白,兩翼及叉形的尾黑色,有醒目的白色"肩"斑和棕色的翼斑,腳粉褐。分佈於古北區北部。不常見。於落葉混交林及林地、針葉林林間空地越冬。

分類地位


燕雀屬
燕雀屬
燕雀屬(Fringilla;bramblings)是脊索動物門(Chordata)、脊椎動物亞門(Vertebrata)、鳥綱(Aves)、雀形目(Passeriformes)、雀科(Paridae)的1屬。

種屬分佈


燕雀屬鳥類分佈於歐亞大陸、西北非和北方各島嶼。該屬計有3種,中國有2種,即為全國習見的燕雀 Fringilla montifringilla)和罕見的蒼頭燕雀(Fringilla coelebs)。

形態特徵


燕雀屬鳥類為中國雀科中體形中等的鳥類,比麻雀稍大。羽色多樣,有灰藍、黑、白、橙等色;由於羽緣磨損,夏羽和冬羽顏色不同;嘴強而長,而尖端銳,嘴峰直;鼻孔圓形,位於嘴的基部,多被額羽所遮蓋;嘴須強;翅式:2≤3=4>5,尾稍呈叉狀;翅較長,第2、3枚初級飛羽最長;跗蹠長,趾短。雌雄異色,幼鳥似成鳥。

主要種類


燕雀

體長約16厘米,胸棕而腰白。成年雄鳥頭及頸背黑色,背近黑;腹部白,兩翼及叉形的尾黑色,有醒目的白色肩斑和棕色的翼斑,且初級飛羽基部具白色點斑。非繁殖期的雄鳥與繁殖期雌鳥相似,但頭部圖紋明顯為褐、灰及近黑色。虹膜褐色;嘴黃色,嘴尖黑色;腳粉褐色。悅耳的鳴聲由幾笛音的音節接長長的zweee聲或下降的嘟聲。叫聲為重複響亮而單調粗喘息聲zweee。也發出高叫及吱叫聲。飛行叫聲為chuee。在歐亞大陸北部繁殖,秋冬成大群遷往南方,為中國廣分佈的冬候鳥或旅鳥。棲息環境廣泛,包括從平原到山區的各種森林中,平時活動於平原樹林中,或燕雀村寨旁的果園、大樹間。喜群居,在遷徙結成數百至數千隻的大群。為雜食性鳥類,以草籽、松樹籽為主,也吃昆蟲、蜘蛛、植物嫩芽等等。營巢於樹林中的灌叢枝杈上,每窩產卵3枚,卵橢圓形、污白色具褐斑。因鳴聲輕柔動聽,在北京和華北一帶常被飼為籠鳥。

蒼頭燕雀

燕雀
燕雀
中等體型,具醒目的白色肩斑及翼斑。繁殖期雄鳥頂冠及頸背灰色,上背栗色,腰微綠色,臉及胸偏粉紅至赭色。雌鳥及幼鳥色暗而多灰色。與燕雀的區別在腰偏綠,肩紋較白。虹膜:褐色;嘴:雄鳥灰色,雌鳥角質色;腳:粉褐色。叫聲:叫聲特別,為金屬音的chink或響亮的wheet,也作較低音的twit聲。鳴聲為富韻律的降調嘟聲至快速的華彩樂段。成對或結群棲於落葉林及混交林、林園及次生灌叢。與其他雀類混群。常於地面取食。分佈於歐洲、北非至西亞,在歐洲最常見。偶見候鳥。指名亞種有記錄於中國新疆的天山、內蒙古、寧夏、河北及遼寧越冬。
繁殖要點 該鳥在野生環境中,每年的6月初進入繁殖期,巢築在松樹、杉樹上。巢十分精細,呈杯狀,由雜草、細根等編織而成,外敷以苔蘚、蛛絲,內墊以毛羽等。卵呈褐白色或藍綠色,卵殼雜以紅褐色或黑褐色斑點。但是,燕雀迄今未有人工繁殖成功的例子。

飼養要點


該鳥比較喜歡吃含脂肪多的蘇子,平時可按蘇子40%、稗子40%、穀子20%混合后喂鳥,同時組以充分的青菜和清水。日常管理應當注意:冬季應每天上午10時左右進行日光浴。同於這各鳥不喜歡水浴,可經常換浴罐里的水,使之逐步適應水浴。夏季應注意燕雀比較耐寒,但不耐炎熱,到了初夏,可以停止日光浴,由於這時開始換羽可以把它放在黑暗涼爽的地方。燕雀還能教以接物、放飛等。雄鳥飼養后如果很馴服,還可與芙蓉鳥雜交,培育新的觀賞呂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