杉木
杉科杉木屬植物
杉木,學名:Cunninghamia lanceolata (Lamb.)Hook.,又名:沙木、沙樹等,屬柏目,杉科喬木,高達30米,胸徑可達2.5-3米;樹皮灰褐色;冬芽近圓形,雄球花圓錐狀,雌球花單生,球果卵圓形,長2.5-5厘米,徑3-4厘米;種子扁平,遮蓋著種鱗,長卵形或矩圓形,花期4月,球果10月下旬成熟。
分佈於中國和越南。杉木為亞熱帶樹種,較喜光。喜歡溫暖濕潤,多霧靜風的氣候環境,不耐嚴寒及濕熱,怕風,怕旱。適應年平均溫度15-23℃,極端最低溫度-17℃,年降水量800-2000毫米的氣候條件。
杉木為中國長江流域、秦嶺以南地區栽培最廣、生長快、經濟價值高的用材樹種。木材黃白色,供建築、橋樑、造船、礦柱、木樁、電桿、傢具及木纖維工業原料等用。抗風力強,耐煙塵,可做行道樹及營造防風林。同時具有藥用價值。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10年ver3.1)——無危(LC)。
1803年,Lambert在世界上第一次發現了杉木,他認為杉木是松樹屬的植物,所以他就給杉木命名為Pinus lanceolata Lamb.
1826年,Rich.在研究標本時發現,R,Br.曾發現一個新植物,是杉木,但未發表出來。所以,Rich.在沒有看到Lamb.的杉木學名時,就代替R.Br.把杉木作為另一個屬(即杉木屬)的植物發表了,命名為Cunninghamia sinensis R.Br. ex Rich.
1827年,Hooker發現了問題,同一種植物有了兩個學名。他認真研究了杉木的標本,發現與松屬的特徵不符合,應該是杉木屬。但是,考慮到Lamb.發現並命名杉木在前,而Rich.在後,根據命名優先律法則,Hooke重新組合了杉木的學名,保留了種加詞lanceolata,並把Lamb.的名字用括弧括起來,以表示對他的尊重。所以,杉木的學名是Cunninghamia lanceolata (Lamb.) Hook.
杉木
葉在主枝上輻射伸展,側枝之葉基部扭轉成二列狀,披針形或條狀披針形,通常微彎、呈鐮狀,革質、堅硬,長2~6cm,寬3~5mm,邊緣有細缺齒,先端漸尖,稀微鈍,上面深綠色,有光澤,除先端及基部外兩側有窄氣孔帶,微具白粉或白粉不明顯,下面淡綠色,沿中脈兩側各有1條白粉氣孔帶;老樹枝葉通常較窄短、較厚,上面無氣孔線。
雄球花圓錐狀,長0.5~1.5cm,有短梗,通常40餘個簇生枝頂;雌球花單生或2~3(4)個集生,綠色,苞鱗橫橢圓形,先端急尖,上部邊緣膜質,有不規則的細齒,長寬幾相等,約3.5~4mm。
球果卵圓形,長2.5~5cm,徑3~4cm;熟時苞鱗革質,棕黃色,三角狀卵形,長約1.7cm,寬1.5cm,先端有堅硬的刺狀尖頭,邊緣有不規則的鋸齒,向外反卷或不反卷,背面的中肋兩側有2條稀疏氣孔帶;種鱗很小,先端三裂,側裂較大,裂片分離,先端有不規則細鋸齒,腹面著生3粒種子;種子扁平,遮蓋著種鱗,長卵形或矩圓形,暗褐色,有光澤,兩側邊緣有窄翅,長7~8mm,寬5mm;子葉2枚,發芽時出土。花期4月,球果10月下旬成熟。
杉木為亞熱帶樹種,較喜光。喜溫暖濕潤,多霧靜風的氣候環境,不耐嚴寒及濕熱,怕風,怕旱。適應年平均溫度15℃~23℃,極端最低溫度-17℃,年降水量800~2000mm的氣候條件。耐寒性大於它的耐旱能力,水濕條件的影響大於溫度條件。怕鹽鹼,對土壤要求比一般樹種要高,喜肥沃、深厚、濕潤、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淺根性,沒有明顯的主根,側根、鬚根發達,再生力強,但穿透力弱。
杉木
灰葉杉木Cunninghamialanceolata(Lamb.)Hook.cv.Glauca
葉灰綠色或藍綠色,兩面有明顯的白粉。散生於杉木林中。
軟葉杉木Cunninghamialanceolata(Lamb.)Hook.cv.Mollifolia
葉質地薄,柔軟,先端不尖。產於雲南及湖南,生於杉木林中;南京有栽培。
灰葉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 (Lamb.) Hook. cv. Glauca):葉灰綠色或藍綠色,兩面有明顯的白粉。散生於杉木林中。
軟葉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Lamb.) Hook. cv. Mollifolia):葉質地薄,柔軟,先端不尖。產於中國雲南及湖南,生於杉木林中;南京有栽培。
種子採收
杉木一般在3~4月開花,10月下旬~11月上旬種球由青綠色轉為黃褐色時即可採收。最好在母樹林或種子園採收,也可選擇15~30年生,生長良好的優樹上採種。
選地
最適宜杉木生長的地方是處在避風、背陰的山下坡或山窪處的土層深厚、土質肥沃、濕潤的地塊,尤以在現有林內見縫插針、零星栽植為佳。當風裸露的陽坡和乾燥、粘重板結的山地不宜種植杉木。杉木怕風、怕旱,在有乾旱和乾熱的地區生長不良。杉木最忌在碳酸岩類第四紀粘土發育而成的土壤上造林。
改良土壤
對原來結構不良,肥力低的土壤,可在全面深挖整地的基礎上,先種二三年地瓜等農作物或綠肥,藉以疏鬆土壤,改善其理化性能,然後再種植杉木,效果也較好。
苗木培育
採用育壯苗、挖大穴、全面整地或帶狀整地、林糧間作等措施,可取得顯著成效。選擇日照較短,水源便利,土層深厚,土壤肥沃,通透性良好的沙質壤土做苗床。作成高床,床高25厘米,床寬120厘米,要求土壤細碎,床面平坦,溝道暢通。2月份進行播種,採用撒播,每667平方米下種5公斤,播后覆蓋黃心土1.5~2.0厘米厚。及時除草鬆土,適當間苗,每周噴0.5%波爾多液1次,以防病害發生。6月以前要加強排水,7~8月要注意灌水抗旱,9月以後要停止施肥灌水。當年苗高可達40厘米以上,地徑0.5厘米左右,翌春可出圃造林。
整地栽植
選擇土層深厚,質地疏鬆,肥沃濕潤的陽坡或半陽坡中下部作造林地。整地前要清除灌木和雜草。20度以下的坡面,可採用全墾挖穴整地,20度以上的坡地可進行帶墾挖穴或塊狀挖穴整地。要求穴深50厘米,穴寬70厘米,穴距1.7米×2.0米。要回填細碎表土,並高出地面20厘米。土壤較瘠薄的造林地,還應混栽1/3的馬尾松苗,以形成杉松混交林,促進成林成材。
杉木
為杉木創造適生條件。在風大、旱季長和水分缺乏的地區,通過混種伴生樹種,可以發展杉木林。馬尾松是較理想的伴生樹種。伴生樹種的混交比例,應視氣候惡劣程度而異,一般應為20%~50%。條件較好的地塊可進行帶狀混交,個別地區可採用行間或株間混交。
主要病害有幼苗猝倒病,蟲害有杉梢小卷蛾。幼苗猝倒病多在雨季發生,施用藥液易流失,可用草木灰拌石灰粉(8:2)撒於苗頸部,每畝用量100~150kg。晴天可用0.3%漂白粉液、1%波爾多液或0.1%~0.5%敵克松噴灑苗木。營造混交林可減輕杉梢小卷蛾發生,冬季人工摘除蟲囊並燒毀被害梢。可噴灑50%殺螟松乳劑200倍液防治第1代初齡幼蟲。
此外,杉木還會受到杉梢小卷蛾、羅漢膚小蠹、杉膚小蠹、杉棕天牛、灰長角天牛等危害。
杉木樹姿端莊,適應性強,抗風力強,耐煙塵,可做行道樹及營造防風林。
木材黃白色,有時心材帶淡紅褐色,質較軟,細緻,有香氣,紋理直,易加工,比重0.38,耐腐力強,不受白蟻蛀食。供建築、橋樑、造船、礦柱,木樁、電桿、傢具及木纖維工業原料等用。樹皮含單寧。
杉木主幹端直,適於列植道旁,在山谷、溪邊、村緣群植,宜在建築物附近成叢點綴或山岩、亭台之後片植。
功能主治:祛風止痛,散瘀止血。用於慢性氣管炎,胃痛,風濕關節痛;外用治跌打損傷,燒燙傷,外傷出血,過敏性皮炎。
根皮(杉木根):辛,溫。用於淋症,疝氣,痧穢,腹痛,關節痛,跌打損傷,疥癬。
樹皮(杉皮):祛風止痛,燥濕,止血。用於水腫,腳氣,金瘡,漆瘡,燙傷。
心材、枝葉(杉木、杉葉):辛,微溫。辟穢,止痛,散濕毒,降逆氣。用於漆瘡,風濕毒瘡,腳氣,心腹脹痛;外用於跌打損傷。種子:散瘀消腫。用於疝氣,乳痛。
木材瀝出的油脂(杉木油):用於尿閉。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10年ver3.1)——無危(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