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漢字

洞:dòng ㄉㄨㄥˋ。《說文解字》:“洞,疾流也。從水、同聲。”。口皆在一個所覆之下是同之範式。水、同兩範式疊加。水疾流在一個所覆之中通過是洞之範式。

本義:窟窿,深穴,孔。。如:洞穴、山洞、洞簫、空洞、漏洞、洞府、洞天。

衍義:引申指“打洞,打成洞(穿透)”。如:一狼洞其中。

衍義:引申指“透徹地,清楚地”。仁:洞悉、洞穿。

衍義:說數字時用來代替零。

衍義:又用作姓。

詳細釋義


◎ 洞 dòng
〈形〉
● ● (形聲。從水,同聲。本義:水流急)
● ● 同本義 [rapid]
洞,疾流也。——《說文》
● ● 幽深 [deep and serene]。如:洞虛(深幽)
● ● 廣闊 [broad]。如:洞庭(廣闊的庭院;又指湖名)
● ● 深 [deep]。如:洞壑(深谷);洞豁(深廣);洞井(深洞)
● ● 清澈 [clear]。如:洞觀(清澈見底);洞朗(清徹明亮);洞光(透明通亮)
● ● 透徹 [thoroughly]。如:洞溢(透徹,詳贍);洞視(透視,看得清楚);洞徹(洞澈。清澈;了解透徹)
詞性變化
◎ 洞 dòng
〈名〉
● ● 窟窿;孔穴 [hole]
心氣內洞。——《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注:「洞,謂中空也。」
港洞坑谷。——馬融《長笛賦》
距洞百餘步。——宋· 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 ● 又如:洞隙(孔縫);洞肛(肛門);袖子磨破一個洞
● ● 拱道,位於拱下的道路 [archway]。如:城門洞
● ● 口令中用以代替數目中的「零」 [zero]
◎ 洞 dòng
〈動〉
● ● 貫穿;通達 [communicate]
轉視積薪后,一狼洞其中。——《聊齋志異•狼三則》
駢其指,力斫之,可斷牛項;橫搠之,可洞牛腹。——《聊齋志異•鐵布衫法》
● ● 又如:洞出(穿洞而出);洞壁(在牆上打洞);洞連(連接相通);洞戶(室與室相通的門戶);洞越(瑟底兩孔相通)
● ● 通曉;知悉 [thoroughly understand]
為人鳶肩豺目,洞精矘眄口吟舌言,裁能書計。——《後漢書•梁冀傳》
● ● 又如:洞習(通曉熟悉);洞達(通曉明白);洞燭(明察);洞冥(洞察昏暗之處)
● ● 敞開 [open]。如:洞敞(敞開);洞辟(大開)

字形源流


洞
統一規範簡化為“洞”

詳細解釋

(1) (形聲。從水,同聲。本義:水流急)
(2) 同本義 [rapid]
洞,疾流也。——《說文》
(3) 幽深 [deep and serene]。如:洞虛(深幽)
(4) 廣闊 [broad]。如:洞庭(廣闊的庭院;又指湖名)
(5) 深 [deep]。如:洞壑(深谷);洞豁(深廣);洞井(深洞)
(6) 清澈 [clear]。如:洞觀(清澈見底);洞朗(清徹明亮);洞光(透明通亮)
(7) 透徹 [thoroughly]。如:洞溢(透徹,詳贍);洞視(透視,看得清楚);洞徹(洞澈。清澈;了解透徹)
(8) 窟窿;孔穴 [hole]
心氣內洞。——《素問·四氣調神大論》。註:“洞,謂中空也。”
港洞坑谷。——馬融《長笛賦》
距洞百餘步。——宋· 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9) 又如:洞隙(孔縫);洞肛(肛門);袖子磨破一個洞
(10) 拱道,位於拱下的道路 [archway]。如:城門洞
(11) 口令中用以代替數目中的“零” [zero]
(12) 貫穿;通達 [communicate]
轉視積薪后,一狼洞其中。——《聊齋志異·狼三則》
駢其指,力斫之,可斷牛項;橫搠之,可洞牛腹。——《聊齋志異·鐵布衫法》
(13) 又如:洞出(穿洞而出);洞壁(在牆上打洞);洞連(連接相通);洞戶(室與室相通的門戶);洞越(瑟底兩孔相通)
(14) 通曉;知悉 [thoroughly understand]
為人鳶肩豺目,洞精矘眄口吟舌言,裁能書計。——《後漢書·梁冀傳》
(15) 又如:洞習(通曉熟悉);洞達(通曉明白);洞燭(明察);洞冥(洞察昏暗之處)
(16) 敞開 [open]。如:洞敞(敞開);洞辟(大開)

常用片語

洞察、洞徹、洞穿、洞達、洞房、洞房花燭、洞府、洞見、洞開、洞明、洞然、洞入、洞若觀火、洞天、洞庭湖、洞悉、洞簫、洞曉、洞穴、洞中肯綮、洞燭其奸、洞子

古籍釋義


康熙字典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徒弄切,音恫。【說文】疾流也。【班固·西都賦】潰渭洞河。
又深也,朗徹也。【顏延之詩】識密鑒亦洞。
又通也。【司馬相如·大人賦】洞出鬼谷之堀礨崴魁。
又貫也。亦貫徹之意。【史記·蘇秦傳】遠者括臂洞胸。
又洞洞,質愨貌。【禮·祭義】洞洞乎屬屬乎如弗勝。
又洞疑,心不定也。【史記·蘇秦傳】虛喝洞疑。
又幽壑曰洞。
又【後漢·梁冀傳】連房洞戸。【注】洞,通也。謂相當也。
又洞庭,湖名。
又山名,在長沙。
又【集韻】徒孔切【正韻】徒總切,音動。義同。
又【廣韻】徒紅切【集韻】徒東切,音同。洪洞,縣名。
又洚洞,水無涯貌。
又鴻洞,相連貌。【淮南子·天文訓】天地鴻洞。亦作澒洞。【枚乗·七發】澒洞兮蒼天。
又【韻補】葉徒當切,音唐。【道藏歌】開度飛元眞,凝化淪空洞。帝眞始明精,號曰子元陽。

基本信息


拼音
洞
:dòng
部首:水,部外筆畫:6,總筆畫:9
繁體部首:水,部外筆畫:6,總筆畫:10
五筆86&98:IMGK
UniCode:CJK
統一漢字 U+6D1E
其他:洪洞(tóng)縣

古文來源


洞 <;形>
形聲。從水,同聲。本義:水流急
同本義
洞,疾流也。――《說文》
幽深
廣闊
清澈
透徹
洞 <;名>
窟窿;孔穴
心氣內洞。――《素問·四氣調神大論》。註:“洞,謂中空也。”
港洞坑谷。――馬融《長笛賦》
距洞百餘步。――游褒禪山記
含洞成語編輯
【洞察秋毫】見【明察秋毫】。
【洞房花燭】新婚之夜,洞房裡點著花燭。形容結婚時隆重喜慶的景象。洞房:深邃的內室,指新房。花燭:雕繪著花彩的紅燭,表示吉祥喜慶。
【洞見癥結】很清楚地觀察出或了解到事物的問題和毛病所在。
【洞庭湖】中國第二大淡水湖。在湖南省北部、長江南岸。面積2820平方公里,湖面海拔34.5米。以產魚和'湘蓮'著稱,是中國最大淡水養殖基地之一。
【洞悉】很清楚地知道。
【洞燭其奸】形容看透了對方的陰謀詭計。燭:明亮;清楚。
洞tóng 1.見"澒洞"。2.見"洪洞"。

方言集匯


粵語:dung6
客家話:[梅州腔] tung5 tung3 [沙頭角腔] tung5 [客語拼音字彙] tung4 [台灣四縣腔] tung5 [東莞腔] tung3 [海陸豐腔] tung6 [客英字典] tung5 [寶安腔] tung3
潮州話:dang7(tāng) tong5(thông)

用法搭配


相關組詞

地洞、橋洞、、山洞、岩洞、洞察、風洞、洞府、洞天、洞曉、洞見

相關成語

別有洞天、洞若觀火、洞房花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