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尼·莫萊蒂

南尼·莫萊蒂

南尼·莫萊蒂(Nanni Moretti),1953年8月19日出生於義大利南蒂羅爾,義大利電影導演、編劇、製片人、演員。

1976年,執導個人首部電影《自給自足》 。1981年,執導劇情片《金色的夢》,該片獲得第38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評委會大獎。1985年,編導劇情片《彌撒結束了》,該片獲得第36屆柏林國際電影節評審團大獎。1993年,執導劇情片《親愛的日記》獲得第47屆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獎。1998年,執導喜劇片《兩個四月》,該片獲得第51屆戛納國際電影節金棕櫚獎

2001年,擔任第58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評委會主席;同年,執導劇情片《兒子的房間》,該片獲得第54屆戛納國際電影節金棕櫚獎。2007年,拍攝了“慶祝戛納電影節60周年”的3分鐘短片《每人一部電影》 。2011年,執導劇情片《教皇誕生》,該片獲得第64屆戛納國際電影節金棕櫚獎。2012年,擔任第65屆戛納國際電影節評委會主席。2015年,執導劇情片《我的母親》,該片獲得第68屆戛納國際電影節金棕櫚獎。

人物生平


南尼·莫萊蒂
南尼·莫萊蒂
1953年8月19日生於義大利布魯尼科。他的父母都是老師,所以莫瑞蒂的影 片中經常出現教師的形象。孩提時,他有兩個愛好:水球和戲劇。為了買一部8毫米攝影機,他不惜變賣了自己的郵票。正是用這部攝像機,莫瑞蒂拍攝了早期短片:《La Sconfitta》、《Pate de bourgeois》和《Comeparli frate》。令人稱道的是,莫瑞蒂還是一位出色的演員。1978年,塔維亞尼兄弟發現了他的表演天分,讓他在8毫米影片《Padre Padrone》中扮演了一個小角色。《兒子的房間》中的喬瓦尼也是由他親自出演,此時的演技已是臻化入境了。
2021年09月23日,執導的電影《三層樓上》在義大利上映。

主要作品


導演

時間名稱類型
2015年《我的母親》電影
2011年《教皇誕生》電影
2007年《每人一部電影》短片
2006年凱門鱷電影
2001年《兒子的房間》電影
1998年《兩個四月》電影
1993年《親愛的日記》電影
1989年《紅色木鴿》電影
1985年《彌撒結束了》電影
1983年《比安卡》電影
1981年《金色的夢》電影
1978年《注視大黃蜂》電影
1976年《自給自足》電影

編劇

時間名稱類型
2015年《我的母親》電影
2011年《教皇誕生》電影
2008年《平靜的躁動》電影
2006年《凱門鱷》電影
2001年《兒子的房間》電影
1998年《兩個四月》電影
1993年《親愛的日記》電影
1989年《紅色木鴿》電影
1985年《彌撒結束了》電影
1983年《比安卡》電影
1981年《金色的夢》電影
1978年《注視大黃蜂》電影
1976年《自給自足》電影

製片

時間名稱類型
2015年《我的母親》電影
2011年《教皇誕生》電影
2006年《凱門鱷》電影
2001年《兒子的房間》電影
1998年《兩個四月》電影
1993年《親愛的日記》電影
1991年《提公事包的人》電影
1989年《紅色木鴿》電影
1976年《自給自足》電影

獲獎記錄


戛納國際電影節
▪ 2015 第68屆戛納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棕櫚獎 我的媽媽(提名)
▪ 2011 第64屆戛納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棕櫚獎 教皇誕生(提名)
▪ 2006 第59屆戛納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棕櫚獎 凱門鱷(提名)
▪ 2006 第59屆戛納國際電影節羅馬城市獎 凱門鱷(獲獎)
▪ 2004 第57屆戛納國際電影節導演雙周-黃金馬車獎(獲獎)
▪ 2001 第54屆戛納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棕櫚獎 兒子的房間(獲獎)
▪ 2001 第54屆戛納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費比西獎 兒子的房間(獲獎)
▪ 1998 第51屆戛納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棕櫚獎 兩個四月(提名)
▪ 1994 第47屆戛納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棕櫚獎 親愛的日記(提名)
▪ 1994 第47屆戛納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最佳導演獎 親愛的日記(獲獎)
▪ 1978 第31屆戛納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棕櫚獎 注視大黃蜂(提名)
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 1989 第46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Bastone Bianco影評獎 紅色木鴿(獲獎)
▪ 1981 第38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評審團特別獎 金色的夢(獲獎)
▪ 1981 第38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獅獎 金色的夢(提名)
柏林國際電影節
▪ 1986 第36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銀熊獎-評審團特別獎 彌撒結束了(獲獎)
▪ 1986 第36屆柏林國際電影節國際藝術電影聯盟獎 彌撒結束了(獲獎)
▪ 1986 第36屆柏林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熊獎 彌撒結束了(提名)
歐洲電影獎
▪ 2001 第14屆歐洲電影獎最佳影片獎 兒子的房間(提名)
▪ 2001 第14屆歐洲電影獎觀眾獎最佳男演員獎 兒子的房間(提名)
▪ 2001 第14屆歐洲電影獎觀眾獎最佳導演獎 兒子的房間(提名)
▪ 1994 第7屆歐洲電影獎費比西獎 親愛的日記(獲獎)
法國電影凱撒獎
▪ 2002 第27屆法國電影凱撒獎最佳外國電影獎 兒子的房間(提名)
▪ 1995 第20屆法國電影凱撒獎最佳外國電影獎 親愛的日記(提名)
西班牙電影戈雅獎
▪ 1999 第13屆戈雅獎最佳歐洲電影獎 兩個四月(提名)
義大利大衛獎
▪ 2012 第56屆義大利大衛獎最佳編劇獎 教皇誕生(提名)
▪ 2012 第56屆義大利大衛獎最佳導演獎 教皇誕生(提名)
▪ 2012 第56屆義大利大衛獎最佳影片獎 教皇誕生(提名)
▪ 2008 第52屆義大利大衛獎最佳編劇獎 平靜的躁動(提名)
▪ 2008 第52屆義大利大衛獎最佳男演員獎 平靜的躁動(提名)
▪ 2006 第50屆義大利大衛獎最佳製片人獎 凱門鱷(獲獎)
▪ 2006 第50屆義大利大衛獎最佳男配角獎 凱門鱷(提名)
▪ 2006 第50屆義大利大衛獎最佳影片獎 凱門鱷(獲獎)
▪ 2006 第50屆義大利大衛獎最佳導演獎 凱門鱷(獲獎)
▪ 2006 第50屆義大利大衛獎影評人獎 凱門鱷(提名)
▪ 2006 第50屆義大利大衛獎最佳編劇獎 凱門鱷(提名)
▪ 2001 第45屆義大利大衛獎最佳男演員獎 兒子的房間(提名)
▪ 2001 第45屆義大利大衛獎最佳編劇獎 兒子的房間(提名)
▪ 2001 第45屆義大利大衛獎最佳製片人獎 兒子的房間(提名)
▪ 2001 第45屆義大利大衛獎最佳導演獎 兒子的房間(提名)
▪ 1998 第42屆義大利大衛獎最佳男演員獎 兩個四月(提名)
▪ 1996 第40屆義大利大衛獎最佳製片人獎 狹路重逢(提名)
▪ 1994 第38屆義大利大衛獎最佳編劇獎 親愛的日記(提名)
▪ 1994 第38屆義大利大衛獎最佳導演獎 親愛的日記(提名)
▪ 1994 第38屆義大利大衛獎最佳製片人獎 親愛的日記(提名)
▪ 1994 第38屆義大利大衛獎最佳男演員獎 親愛的日記(提名)
▪ 1991 第35屆義大利大衛獎最佳男演員獎 提公事包的人(獲獎)
▪ 1990 第34屆義大利大衛獎最佳導演獎 紅色木鴿(提名)
▪ 1990 第34屆義大利大衛獎最佳製片人獎 紅色木鴿(提名)
▪ 1990 第34屆義大利大衛獎最佳男演員獎 紅色木鴿(提名)
▪ 1990 第34屆義大利大衛獎最佳編劇獎 紅色木鴿(提名)
▪ 1988 第32屆義大利大衛獎最佳製片人獎 Domani accadrà (提名)
▪ 1986 第30屆義大利大衛獎羅馬城市金質獎章(獲獎)
▪ 1986 第30屆義大利大衛獎義大利航空獎(獲獎)
▪ 1986 第30屆義大利大衛獎最佳導演獎 彌撒結束了(提名)
▪ 1986 第30屆義大利大衛獎最佳編劇獎 彌撒結束了(提名)
▪ 1986 第30屆義大利大衛獎最佳男演員獎 彌撒結束了(提名)
▪ 1984 第28屆義大利大衛獎最佳男演員獎 比安卡(獲獎)

人物評價


南尼·莫萊蒂是一個憂鬱的義大利男人,他帥氣而又儒雅,帶有一份凝重的知識分子特色,而他的電影也一直矢志於個人、草根化的題材,拒絕所有屬於商業化的元素,貼近生活,風格獨特。 (Mtime時光網評)
南尼·莫萊蒂是當今世界影壇不折不扣的一位集編劇、導演、演員、製片人甚至包括剪輯於一身的電影作者,他的電影風格獨特怪異,一方面以善於自我嘲諷、自我思辯的方式進行創作被譽為是義大利的“伍迪·艾倫”,一方面又明顯地帶有“希區柯克”式的標籤,在每一部電影中,他以幽默的方式來呈現"社會與政治環境,還有自傳色彩濃重等特點都自始至終地貫穿於他的創作。將題材內容和表現手法融入個性表達、並以之對抗商業電影的標準化模式,鮮明地奠定了嬉笑怒罵、批判嘲諷兼有洞察解構的敘事風格。他的創作仍然秉持著藝術電影的作者風格,跟商業仍然完全格格不入,為世界藝術電影的進步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貢獻。 (《北京電影學院學報》評)

參演作品

參演電影

我的母親

我的母親

飾演吉奧萬尼

教皇誕生

教皇誕生

飾演布萊茲

平靜的躁動

平靜的躁動

飾演皮埃托

兒子的房間

兒子的房間

飾演喬瓦尼

兩個四月

兩個四月

飾演南尼·莫萊蒂

提公事包的人

提公事包的人

飾演丹尼埃爾·盧凱蒂

紅色木鴿

紅色木鴿

飾演南尼·莫萊蒂

彌撒結束了

彌撒結束了

飾演南尼·莫萊蒂

我父我主

我父我主

飾演Cesare

自給自足

自給自足

飾演南尼·莫萊蒂

導演作品

執導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