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文化
多元文化
多元文化是指在人類社會越來越複雜化,信息流通越來發達的情況下,文化的更新轉型也日益加快,各種文化的發展均面臨著不同的機遇和挑戰,新的文化也將層出不窮。我們在現代複雜的社會結構下,必然需求各種不同的文化服務於社會的發展,這些文化服務於社會的發展,就造就了文化的多元化,也就是複雜社會背景下的多元文化。
多元文化主義(multiculturalism)一詞的出現始於八十年代的美國。1988年春斯坦福大學校園的一場課程改革成為了後來被學者們稱為“文化革命”的開端。這場改革迅速波及整個教育界繼而在其他社會領域也引發不同的影響,學術界對此現象進行探討和爭論。到九十年代,由於爭論的激烈程度,有人甚至把多元文化主義及相關的爭論稱為“文化戰爭”。
研究一個問題,首要的是要對所研究對象有明確的認識,即問題是什麼,接著才研究課題的意義、特徵及局限性等相關的問題。儘管多元文化主義一詞近年來已被頻頻地使用,但如同“文化”、“全球化”這些高度使用卻無公認的定義一樣,多元文化主義的內涵至今未有一個清楚明晰的界定。王希在《多元文化主義的起源、實踐與局限性》一文中將多元文化主義的內涵析化,多元文化主義因不同領域的不同用途有不同的內涵,它“既是一種教育思想、一種歷史觀、一種文藝批評理論,也是一種政治態度、一種意識形態的混合體”。這種歸納法雖然全面,然而還是未能對多元文化下一個精確的定義,讓人對其內涵有個簡明扼要的把握。
因此,在此基礎上,王希得出這些用途的共同點,即“1、美國是一個多元民族和族裔構成的國家,美國文化是一種多元的文化;2、不同民族、族裔、性別和文化傳統的美國人的美國經歷是不同的,美國傳統不能以某一個民族或群體的歷史經驗為準繩;3、群體認同和群體權利是多元文化主義重要內容,也是美國社會必須面臨的現實。”顯然,多元文化主義已不是純粹的理論探討,它成了教育、文藝、政治訴求的出發點和依據,從這個依據出發,目標指向元與元的平等,即所謂的“群體認同和群體權利”。
在我國的美國史研究領域,從1992年《美國研究》第三期沈宗美的《對美國主流文化的挑戰》開始(在文章中沈將multiculturalism譯作“文化多元主義”)到2001年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美國多元文化研究”,國內學術界也對多元文化的相關問題進行了探討,有關於“多元文化主義”的研究成為了1900年以後在中國美國文化研究的重鎮之一。研究的成果除了以上所提的論文,其中朱世達主編的《當代美國文化與社會》(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年11月版)一書中的文化部分也是重要的成果之一。學術界達成了一些共識,但仍有許多未解決的理論空白。
本文初略地回顧了美國的移民歷史以及在此背景下主流文化與亞文化之間的關係以求探索多元文化主義問題的產生,得出以下幾點結論:
1、從美國的移民歷史看,自民族形成之初始,一直存在多元和元與元的差異。最初階段,主流文化(盎格魯——撒克遜文化)占絕對優勢的存在,其他處於非優勢地位的各元文化與主流文化的關係主要以和平共處為主,隨著時代的變化,元與元的差異性突現,族裔要求權利的呼聲逐漸高漲,並最後以多元文化主義的形式體現。
2、多元文化主義是特定時代的產物,是與特定時代下社會的巨大變化,包括家庭、婚姻、宗教、教育和種族關係等領域的新變化甚至與國際大背景緊密相關。多元文化主義是對這些變化的理論回應,也是代表了當前國際學術界的文化研究傾向。
3、存在有一個核心的美國文化,但此文化的內涵也不斷地發生變化充實。這種移民文化的發展過程是一種動態的平衡,這也是多元與一元的關係。新移民的到來往往對原有存在的社會產生衝擊,導致社會發生一系列變化,原有的平衡被打破,經過長期的衝突和融合,新的一輪又形成,如此循環往複。
4、多元文化主義的提出無疑具有積極的、進步的意義。多元文化主義的爭論也顯示社會本身的進步,體現了各種族融合的成功。
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移民國家,移民們創建並繁榮、發展、壯大著美國。美國從來就不是純粹的“單元”的國家。從殖民地時期開始,來自西班牙、法國的殖民者構成了最早的移民。緊接著,不甘落後的是荷蘭人、瑞典人和英國人。特別是從1620年英國清教徒創建馬薩諸塞海灣的殖民地開始,英國便開始了持續的移民潮,奠定了日後被稱為盎格魯——撒克遜文化的主體基調。非洲黑人的販運又擴大了移民群體的構成,但由於他們身份的特殊性(作為奴隸),非洲文化處於被壓制的、無足輕重的狀態。之後,另一支歐裔——日爾曼人也加入了北美大陸的移民群。這支非英語族族裔由於語言不通,經常相聚而居,自成一體,又由於耕作有方,小社會頗為繁榮,遭到了先來者的敵視,但並未發生更多的衝突。
這樣,在美國文明初步形成階段(一般認為是1607——1783年前後近兩個世紀),儘管除土著印第安人外,還存在至少兩支以上的移民族裔,但這種多源移民結構的存在並無單元權利的呼聲的出現,融合是主流,由此形成了美利堅民族。這種現象的存在固然是多元的規模(族裔少、數量少)與日後的不可同日而語,也是與當時的歷史背景有密切的聯繫。首先是區域分割使各個元呈各自獨立發展的狀態;其次各移民群體的共同任務是發展經濟,面臨最根本的任務與自然環境的生存鬥爭。因此,各族裔差異和利益衝突被最小化,共同利益召喚著他們共同努力,從而創建了一個全新的美利堅民族。
到美國文化的成熟定型時期,即從建國至二戰這一漫長的一百多年的時間裡,多元文化主義仍未被視為問題而提出。這一時期的移民依然從世界各地紛至沓來,移民構成和人口結構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其中,包括1890年代邊疆封閉前來、主要是來自西歐和北歐的“老移民”和從邊疆關閉后至1930年來、主要是來自東歐和南歐的“新移民”。在此時期內,根據美國政府對各種族的態度又可分為獨立初期和限制移民時期。獨立初期,由於美國國內急需勞動力,對移民來者不拒,美國成了自由的化身,自由女神像就是證明。然而,隨著美國工業化的基本完成,基於新移民對老移民的工作機會的威脅,美國進入了限制移民時期。美國政府針對移民制定的各個時期不同的移民政策和移民法案就是表現之一,特別是針對某一特定種族制定的排斥法案(如中國人和日本人)和對東西半球的移民配給的總數的不同規定,顯示了美國主流社會對本已存在於本社會中亞文化的歧視並將之推廣到此文化的來源國。
相應地,在思想領域裡,“熔爐論”在美國排外主義思潮盛行中出爐。“熔爐論”認為其他種族或民族都應認同盎格魯——撒克遜文化,歸化這一佔主導地位的文化宗主。不服從同化者理應受到驅逐。且不論這種觀點的缺陷以及真實意圖,應該承認的是“熔爐論”反映了早期英裔人在政治和經濟生活中佔有統治地位,他們都把盎格魯——撒克遜文化當作主導文化,要求其他民族予以認同,力圖在此基礎上建立社會統一的文化。
而無論是老移民還是新移民,在當時作為不同文化的攜帶者,他們之間的差異是顯而易見的。然而,此時處於亞文化地位的各元並未有太多的不同呼聲,多元文化主義仍未形成氣候。分析起來大致有以下幾個原因:1、美國剛剛成立,統一的政府與國家,一體化強化了盎格魯——撒克遜文化的主體地位;2、無論是老移民還是新移民同屬歐裔,文化上有較多的同源性,在種族、語言、文化和價值觀等方面和美國主流相距不大,同化不是太嚴重的問題;3、移民們到來后就投身西進運動和兩次工業革命中去,他們的個體利益附屬於整個社會的整體利益。
但是,很快地,“熔爐論”在一戰起就受到強有力的挑戰。一戰期間對德裔移民的不信任,“熔爐論”顯得蒼白無力。二戰期間,歷史又上演了相似的一幕。日本僑民和德裔美國人成了被孤立、排斥和打擊的對象。漸漸地,一種反對美國化、盎格魯服從以及民族熔爐理論的、宣揚文化多元的“文化多元主義”的觀點開始出現。但一開始並不受到重視。
這種狀況在二戰後特別是1965年新移民法的頒布后得到了實質性的改善,種族配給原則得到廢止,美國政府開始客觀、公正地對待各個種族。而在這次移民法頒布后,引發了又一次的移民潮。這次移民潮同以往有一個顯著的差別:西歐移民明顯減少,亞洲和拉美移民急劇上升,這又一次改變了原來的移民結構,社會摩擦隨之加大。戰後60年代,美國社會經歷了史無前例的大動蕩,黑人民權運動、新左派運動、同性戀運動、女權運動、反文化運動等等此起彼伏,各種社會運動高潮迭起,各種騷亂事件層出不窮,種族間的暴力事件比比皆是,社會發生了大分裂。也正是從這時期開始,1924年德裔猶太人、青年哲學家霍勒斯·卡倫所首創的文化多元主義(cultural pluralism)思想又以新的面貌重新活躍起來,這又直接導致了多元文化主義隨之興起。
朱世達在其文《美國社會中的文化斷裂》中將此時的文化衝突歸納為以下幾個原因:
1、二戰後,由於經濟繁榮,美國經歷了一個激烈的社會演變與過渡的時期。美國經濟由工業經濟而演變到信息經濟。大量的白領階層以知識、信息、思想經濟謀生。各種族大量中產階級的崛起;
2、冷戰的結束使美國內的保守主義者有可能集中精力思考美國國內的文化戰爭問題;
3、高等教育迅猛發展,更多的各種族的美國人接受高等教育所提供的新思想、新觀念,改變了諸多人的世界觀;
4、美國60年代的民權運動和社會變化提高了婦女的經濟地位與政治地位,使婦女成為一支獨立的政治社會力量。”
5、朱世達將目光投向美國國內,側重考察這一時期社會演變和移民的素質,與之相對應,有些學者還注意到國際的變化,認為也是文化衝突的一個不可或缺的原因,他們認為“國際政治朝著多極化的格局轉化,世界各民族裔人民的自我意識和民族主義思潮空前高漲,美國少數族裔人民的民族意識不斷被喚起,他們強烈感受到自我存在的價值同實際社會地位低下之間反差,他們竭力為在美國爭得本民族的地位努力,宣傳多元文化主義就是一個重要方面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