灞橋熱電廠
灞橋熱電廠
大唐灞橋熱電廠位於陝西省西安市東郊的灞河與滻河之間,隸屬於中國大唐集團公司。始建於1951年,是我國“一五”時期156項重點工程之一,新中國成立后西北地區建成的第一座現代化火力發電廠,先後經過五期擴建,目前在役機組5機7爐,總裝機容量24.9萬千瓦,為目前陝西省最大的熱力生產基地和西安市東部地區重要的電源支撐點。現有在職職工1463人。
該廠實行“一廠兩制”,即一套機構和人員、西安灞橋熱電有限責任公司和大唐灞橋熱電廠兩種體制同時運作,計劃將有限公司資產、人員和債權債務併入大唐灞橋熱電廠,正在辦理西安灞橋熱電有限責任公司工商註銷手續,最終以“大唐灞橋熱電廠”作為工商註冊廠名進行管理運作。
灞橋熱電廠始建於1951年,是國家“一五時期”原蘇聯援建的156項重點項目之一。第一代灞橋熱電人為了國家的振興和發展,發揚艱苦奮鬥、頑強拼搏的精神,在物質極其匱乏的條件下,風餐露宿,人拉肩扛,2台6000千瓦蘇制凝汽式機組於1953年11月竣工投產,建成了西北地區第一座現代化火力發電廠,其1號機組為全國第一台中溫中壓火電機組,為當時西安工業經濟的起步創造了基礎條件,該廠因此被譽為陝西電力的基石。
1957年,該廠二期工程1台1.2萬千瓦供熱機組投產發電,配套建設了供熱管道,建成了西北地區第一片熱力網。緊接著,1958—1960年,三期工程2台1.2萬千瓦供熱機組建成投產,該廠成為陝西電網最大的調峰廠。
灞橋熱電廠2-4期工程建成的小火電機組
1988年,為了提高企業冬季供熱能力,該廠四期工程1台2.5萬千瓦背壓式抽汽機組投產發電,該廠從中溫中壓火力發電企業成為高溫高壓火力發電企業。
上世紀90年代以前,灞橋熱電廠1-4期工程建設的機組,最大單機容量僅2.5萬千瓦,企業機爐多、容量小,裝備老、能耗高,污染重,產能低下。長期以來,作為西安市東郊冬季的主要供熱基地,企業的供熱能力滯後於供熱市場需求和地區經濟發展的需要,同時,由於當時國家環保政策沒有強制性標準要求,電力生產環保技術落後,在企業生產的同時,污染難以避免。
改革開放后,西安城市經濟飛速發展,集中供熱需求日漸擴大。進入上個世紀90年代,灞橋熱電廠的供熱能力與供熱市場需求出現了更大的缺口,供需矛盾愈加突出,企業再發展提上議事日程。
1996年5月,作為陝西省“九五”期間的重點工程,該廠總投資約14億元的五期工程2台10萬千瓦供熱機組開工建設。2002年12月10日,第一台機組投產發電,建設工期為6年零7個月;第二台機組於2000年6月開工建設,2003年9月25日併網發電,工期為3年零3個月。五期工程2台10萬千瓦供熱機組全部建成投產歷時7年多,從項目立項到建成則超過了10年。五期工程完工後,該廠供熱半徑達到7.5公里,供熱用戶逾百家,成為陝西省最大的熱電聯產基地,促使供熱區域內1噸以下的燃煤小鍋爐60餘台被拔除。同時,機組同步建設了三電場除塵設備,徹底杜絕了“煙囪冒黑煙”的現象,城市集中供熱普及率得到提高,污染物排放明顯降低。但是,該廠小火電裝機結構、整體裝備落後的狀況仍未得到根本改善。
灞橋熱電廠六期技改工程前廠景
灞橋熱電廠實施的供熱管網擴容改造工程不但具有前瞻性,還使企業歷史性地跨過了二環向城區供熱,為企業未來發展、輸送熱源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更重要的是,該廠開始由單一的生產型企業向生產經營型企業轉變,市場意識、經營意識、成本意識、品牌意識、服務意識逐步樹立。該廠在西安城市集中供熱同行業中率先提出供熱承諾優質服務,公開供熱服務標準和熱線電話,不定期走訪熱用戶,積極改進和提升供熱服務質量,“灞電供熱品牌”得到初步的培育和發展。
參觀灞橋熱電廠
按照西安市2004-2020年第四次城市規劃和集中供熱規劃,到2020年,該市城市集中供熱普及率要由2003年的24.6%力爭達到50%。而到了2003年,該廠除了五期擴建的2台10萬千瓦供熱機組外,其餘裝機均列入國家發改委小火電機組逐步關停容量之列。如果後續大容量供熱機組上馬建設跟不上,提高東郊城市集中供熱普及率就無熱源支撐,西安發展集中供熱規劃將出現停滯甚至倒退的局面,東郊部分工業、民用採暖用熱也將出現斷供或缺供現象。與此同時,該廠1400餘名在職職工,僅20餘萬千瓦的裝機容量,每年近5千萬的巨額虧損,企業的生存處於極其尷尬的境地。做好機組關停準備、新機組開工建設,成為企業發展工作的當務之急。
集團公司積極推進企業裝機規模與地方經濟建設的協調發展,大唐陝西發電有限公司適時提出“優化火電項目,用發展解決老企業出路”的工作思路,這都給了灞橋熱電廠發展工作強有力的支持。2004年7月,以該廠廠長吳彥君為帶頭人的新一屆領導班子,全面啟動六期技改工程前期工作,擬在拆除1-4期機組原址上建設2台30萬千瓦熱電聯產機組。
灞橋熱電廠技改工程開工典禮
六期技改工程不需征地,採用城市中水,具有投資省、見效快、增容減污、集中供熱、社會經濟效益突出的特點,完全符合國家關於優先發展城市熱電聯產項目的政策支持。在大唐陝西發電有限公司的直接領導下,該廠前期項目分為11個專業小組,工作不斷取得新進展。
“上大壓小”爭機遇,大幹快上促投產2006年下半年,全國電力工業掀起上大壓小、節能減排的浪潮,拉開了中國改革開放以來力度最大的一次電力工業結構調整行動的帷幕。陝西發電公司以實際行動積極響應,按照集團公司部署,2006年10月,提前關停灞橋熱電廠2-4期小機組,關停機組總容量6.9萬千瓦,僅保留五期2台10萬千瓦供熱機組。
2006年11月14日,西安市市長陳寶根專程來到該廠,希望企業克服經營困難,保證冬季供熱,加快項目前期工作,儘早開工建設供熱大機組,造福古城人民。
在集團公司、國家有關部委、陝西發電公司和陝西省、西安市政府以及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2007年1月,國家發改委辦公廳同意該廠技改工程按照“上大壓小”方式開展前期工作。2007年2月,該廠克服時間緊、搬遷改造極其複雜等困難,完成了生產系統改造、設備及人員搬遷安置、老廠房1-4期場地拆除工作,為六期技改工程做好了場地準備。
集團公司、陝西發電公司的鮮明態度和企業的果斷行動,得到了陝西省政府的支持。2007年3月7日,陝西省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趙正永主持在該廠召開“陝西省電力工業節能減排暨上大壓小工作會議”,會上,大唐陝西發電有限公司與陝西省發改委簽訂了“關停小火電機組目標責任書”。當天,以該廠小火電機組廠房實施爆破拆除為標誌,打響了陝西省關停小火電機組,實施上大壓小、節能減排第一炮!這次會議和行動由於具有特殊意義,2007年3月21日,中央電視台“新聞聯播”欄目頭條進行了報道。2007年全國“兩會”期間,集團公司黨組書記、總經理翟若愚在京與陝西省省長袁純清會晤,專門就灞橋熱電廠技改項目及大唐在陝電源建設項目進行了商榷和會談。
灞橋熱電廠代表隊《祖國頌》
2002年12月,電力體制改革風起雲湧,五大發電集團應運而生,灞橋熱電廠正式歸屬中國大唐集團公司。此時,該廠承擔著西安市東部地區軍工、航天、科研、紡織、醫藥、學校、醫院等132家企事業單位的生產、生活用汽和近15萬戶居民冬季採暖及部分用戶夏季集中製冷任務,佔據西安市集中供熱市場半壁江山。
集團公司積極推進企業裝機規模與地方經濟建設的協調發展,大唐陝西發電有限公司適時提出“優化火電“項目,用發展解決老企業出路”的工作思路,這都給了灞橋熱電廠發展工作強有力的支持。2004年7月,以該廠廠長吳彥君為帶頭人的新一屆領導班子,全面啟動六期技改工程前期工作,擬在拆除1-4期機組原址上建設2台30萬千瓦熱電聯產機組。
灞橋熱電廠
2008年,該廠裝機規模、電力裝備實現升級換代,中、高級職稱技術管理人員增加了49名,中、高級工增加了70名,244名員工實現了職業技能升級,112名員工完成了30萬千瓦機組運行和檢修培訓,員工隊伍素質整體提高,適應大機組運營、檢修能力不斷提升。
同時,企業積極參與並推動西安市第一部城市集中供熱條例出台,在大唐陝西發電有限公司的領導下,配合西安市政府做好熱價調整的測算和方案上報工作,促成了居民採暖熱價12年以來的首次調整,有效地緩解了企業的經營壓力,促使企業更好地履行冬季供熱社會責任。
百舸爭流千帆競,波濤在後浪在前!
新中國賦予了灞橋熱電廠新的生命,改革開放催生了鳳凰涅槃的新灞電,科學發展又一次煥發了企業新的生命力!從建廠至今,該廠已累計發電約300億千瓦時,供熱量約2.3億吉焦,工業總產值約38億元,而該廠歸屬中國大唐集團公司6年間創造的工業總產值,超過了建廠前50年產值之和!撫今追昔,灞橋熱電廠全體幹部職工將繼續發揚“務實和諧、同心跨越”的大唐精神,為集團公司進軍世界500強添磚加瓦,為建設和諧社會做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