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鎮
浙江省寧波市象山縣轄鎮
西周鎮地處浙江沿海東部,系象山半島陸路出縣之咽喉,西臨寧海縣,北瀕象山港,與奉化市相望,毗鄰寧波機場、北侖港深水碼頭,沿海國道線象山連接線貫穿全境,被列為寧波市象山港西北中心鎮,也是浙江省小城鎮綜合改革試點鎮和寧波市15個中心城鎮之一。
2019年10月,西周鎮入選“2019年度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
西周鎮
近年來,西周在縣委、縣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歷屆黨委、政府的努力下,牢牢把握髮展第一要務,牢固確立穩定第一責任,緊緊圍繞“建設現代化生態型臨港工業重鎮”這個總體目標,統籌城鄉協調發展,深入實施工業強鎮、城鎮化、以港興鎮和生態立鎮四大戰略,全力推進西周經濟社會發展,經濟和社會各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去年,GDP和稅收收入均佔到全縣的十分之一。
鎮城區背山而面海,坐平原而依長溪,境內山海有序,農林水資源豐富。20平方公里的臨港平原,由長溪和淡溪兩大水系資佐,為象西糧倉;東有儒雅洋十萬翠竹映襯,秀景人文;1.2萬米海岸線,海水養殖近萬畝,以5千多畝圍塘立體養殖的蟹蝦和大黃魚為主珍,聞名浙東。20多年的改革開放,工業形成了園區化,環杭州灣產業帶象山產業區B區坐落於西周鎮內,先後建立了汽車配件、食品機械、消防器材、低壓電器、塑料模具和燈飾配件為支柱的工業產業發展基地。現有規模企業46家,其中國家大中型企業1家,中外合資、獨資企業2家,寧波華翔的汽配屬全國一指。
西周鎮轄4個居民區、74個行政村:振瀛、興瀛、黃家塘、下沈;瀛廣、東瀛、弘瀛、瀛洲、西前、大坑、白月嶴、上謝、烏沙、虎山、文嶴、琴詩嶴、土上、土下、夏葉、初坑、新屋、寒山、大嶴、慶豐橋、車嶺、沙泉、望港、潘埠、勤豐、蓮花、蚶嶴、嶴嶺下、楊嶴、湖邊、陳隘、上張、蔡家田、謝聖嶴、伊家、箬嶺、大竹園、儒雅洋、倪家、賴家、龍翔、西嶴鄭、栲樹嶺、伊家山、半坑於、金竹坑、山後胡、下芭蕉、上芭蕉、橫山、尖嶺頭、下沈、蔣家嶴、萬金山、掃底灣、柴溪、牌頭、杭頭、利山、八畝、山頂嶺、隔溪張、東嶴、關山、賴嶴、壽豐、荷欣、百賢、傑下、傑上、田嶴、平潭、上山、尖東。鎮政府駐振瀛路4號。
浙東大黃魚養殖責有限任公司養殖場
西周鎮
張德和:中國一級高級根藝美術師,浙江工藝美術師。1955年出生浙江象山西周。70年從事木雕、繪畫、油漆。78年起致力於竹根雕藝術的開發、創作和研究。二十多年鍥而不捨,苦苦求索、廣學博覽、觸類旁通,先後自創竹根雕仿古法、局部巧雕法和亂刀法,造就、影響了一大批藝術新秀,使瀕臨絕跡的中國傳統竹根雕藝術得以全面繼承、發展和提高。並迅速走向世界。此外,他的樹根雕藝術也頗具造詣,所作曾得到藝術界專家教授的高度評價。在張德和的竹木根藝作品中,已有《眷戀》、《節》、《洪荒時代》等十幾件獲得省級和國家級金獎,上百件被國內外行家、名人及博物館收藏。他還潛心於根藝理論研究,已撰寫和發表過論文十餘篇,對根藝的創作和審美提出了不少獨到的見解。他的作品注重天趣與人藝的有機結合,突出神韻、意趣和思想內涵,追求大格調、高境界,概保留傳統的精華,又顧及現代人的審美趣味,構思新奇巧妙,造型生動自然,個性鮮明獨特,質樸中透精神,精巧處不失氣派,給“讀者”以古雅、清新、雋永的審美感覺,被許多專家視為“古今中國竹根雕藝術的新高峰”。
儒雅洋村的碉樓
儒雅洋,由千年古驛發展成村,至今仍留有驛站古道及歐陽橋等。原名樹下洋,因村在小盆地中間,山上樹林茂盛而得名。后雅化為儒雅洋,祈願“耕讀傳家,儒生雅士輩出”。
儒雅洋村的“儒雅”,與村內何氏家族關係最大。“入則為農,出則為仕”、“擇業士農為上,工商次之”,何氏一族歷來重世德不重世祿。《何民宗譜》祖訓有“釋道異端……,凡男女但不許出家為僧道”語,何氏子孫歷來也是無人出家。何氏祖訓還特彆強調“無賴子弟勿使近親戚之家,非秉禮守義者勿使數游”,以正直、誠實、守信的道德觀約束後輩子孫。
縱觀儒雅洋村的整體布局,也能看出耕讀世家的風格。以何恭房、友房為主體建築群,在中心街北側,南側則是外姓和何氏分房建築。其中恭房為何涵一系所有,友房為何涵的兄長———何源一系所有。建築年代雖有不同,但格局大致相似,四合院,木雕精細,且雕紋絕少雷同。在友五房還有一幅長達幾十米的“漁樵耕讀圖”壁畫,通過它能夠一窺象山先民的生活狀態以及耕讀文化。
耕讀世風在何氏家族內傳承,也影響著儒雅洋村民,儒雅之風由此瀰漫,而恪守耕讀的傳世家風讓何氏擁有了傳世美名,其中最讓人稱道的是何恭房主人——何涵。
何涵(1845-1923),以興教為己任,勇倡風氣之先,創辦了象山縣第一所女子學校———“廣志女子完全小學”,學員不論年齡一律免費,四鄉求讀者達50餘人。新建校舍兩幢,特聘寧波技工建西式禮堂與教室。除設一般課程外,特設縫紉課,併購置英國進口的兩台縫紉機,供學生實習。此後,何涵又建家祠(承志堂),祠堂旁又建藏書樓、書房,供何氏子侄輩修學進業。從過去的私塾到後來的小學,教育一直伴隨著何氏祠堂演變的歷史。
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
1、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性較突出。工業經濟方面,企業家數不多,5000萬元以上企業就更少,而且企業規模小;農業經濟方面,產業結構調整力度較大,但單位面積產量卻不高;第三產業發展相對滯后,尤其是商貿業、房地產、飲食服務業發展緩慢。地區之間發展差距拉大,部分山區經濟發展緩慢,山海資源的綜合開發利用率不高。如28個山區村平均人均收入才4300元,遠遠低於全鎮6025元人均收入,其中3000元以下的還有8個村,最低的才1752元。村級集體經濟收入方面,全鎮平均5.4萬元,最多的村2003年收入達63萬元,最低的村收入幾乎為0。
基礎設施建設相對滯后
2、是基礎設施建設相對滯后。從總體上看,基礎設施建設仍很薄弱且不配套。部分道路還很狹小,排污設施簡陋,且雨污不會排污、還缺乏一些標誌性、特色性建築物。功能不全,配套落後,城鎮規模小與城市化推進要求相差較大,缺乏對農民的吸引力,城鎮的中心地位和輻射帶動作用還不夠明顯。
社會各項事業建設有待提高
3、社會各項事業建設有待提高。通過這些年的努力,社會各項事業建設也得到了一定的發展,但總體上發展不快,尤其是文化設施建設方面嚴重滯后,全鎮沒有幾處可以提供群眾參與的公共文化設施,這與工業大鎮、經濟大鎮的地位極不相稱。
影響社會不穩定因素較多
4、影響社會不穩定的因素還比較多。近年來,西周的社會綜合治理成效明顯,社會總體上比較穩定,但局部的矛盾也比較突出,不穩定的現象時有發生,尤其是大量土地徵用后,失土就業,失地保障等問題成為新的不穩定因素。另外,今年大批量的支部到期改選和第七屆村委會換屆選舉,都給不穩定現象的發生提供了機會。
西周處於寧波1小時經濟區內,居沿海國道線象山連接線中段,是象山半島涉外經濟聯繫的必經之地,是象山丹城、寧海城關兩個副中心城市牽制影響最小、自我發展獨立性最強的中心區域。同時,北瀕象山港中游,且具有深水資源,是象山港現代開發和國家重點專項投資建設的主要區段。近年來已進一步確立起象西的中心地位,並正承擔著該區域的功能集聚和輻射。但是,隨著象山港大橋的開通,西周已不是通往縣城的必經之路,西周鎮的區位優勢漸漸失去,給西周人民帶來重大的考驗。
西周有著豐富的山水田海資源,開發價值十分可觀。以儒雅洋山區為主的十萬畝山林被號稱為象山的大興安嶺,其中4萬畝毛竹和數千畝山坡林果,已形成獨特的林業和林特加工業;其間的三大水系,分別被市縣政府投資開發保護,秀麗的溪澗風光和豐富的人文景觀,可形成獨特的山海旅遊休閑業。境內象山港海岸線長達12公里,具備發展海上運輸、貨物中轉等臨港型產業。
西周經過幾十年的發展,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經濟得到迅猛發展,形成了以汽車配件、食品機械、消防器材、低壓電器和塑料模具為支柱的機產業特色。尤其是汽車產業,佔全鎮企業的1/4,從業人員5000多人,利稅貢獻率達80%以上,產品種類達300多種,列入象山九大塊經濟之一。
經過西周曆屆黨委、政府鍥而不捨的努力,中心鎮建設和發展的配套機制不斷得到完善。西周自一九九五年七月被列為寧波市小城鎮建設試點鎮以來,已先後被列為縣次中心城鎮,市15大中心城鎮和省100個中心鎮之一,省綜合改革試點報審城鎮,國家級鎮企業科技示範園區等,為西周現代化濱海中心鎮建設創設了良好的機制。
增強區域經濟綜合實力
一、實施“工業強鎮”和“以港興鎮”戰略,切實增強區域經濟綜合實力。
工業經濟是西周的最大特色,發展工業是西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前基本實現現代化的希望所在。近幾年來,全鎮上下在實施“工業強鎮”戰略上,思想統一,措施得力,成效明顯,為全鎮經濟社會發展發揮了極為關鍵的作用。目前,西周工業化縱向比進步明顯,但是納入市內、省內中心鎮乃至長三角沿海鎮鄉橫向比尚有不小差距,處於工業化中期階段。因此要立足西周經濟結構現狀,堅持“調整改造、整合提升、扶優促強”工作思路,著力走內涵提高、集約發展的路子,實現工業經濟發展的新跨越。
招商引資平台
1、以機電園區為載體,傾力構築更為廣闊的招商引資平台。機電園區隨著一期規劃的全面實施,基礎設施日臻完善,園區形象日趨優化,集聚效應與日俱增,園區知名度日益提高,招商態勢一路攀升。目前尚有36個報名登記項目,急待土地2700畝。為此,我們的工作著力點首先在緊緊依靠土管部門給予出謀劃策,充分利用閑置土地,妥善化解制約工業經濟快速發展的供地瓶頸。其次是按照“工業經濟的龍頭,招商引資的窗口”這一目標定位,堅持“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強度投入”的原則,拉大園區框架,真正做到與寧波市環杭州灣臨港型工業產業帶規劃相銜接,在象山港產業區中起到示範帶動效應。再次是加大對園區基礎設施的投入,興建園區雕塑等標誌性建築,鋪設大面積公共綠地,架設部分工藝路燈、廣告燈箱,進一步完善園區功能,優化園區形象,提高園區品位。
先進特色製造業基地
2、以骨幹企業為依託,精心打造面向國際的先進特色製造業基地。目前,西周正全力推進汽車及配件、食品加工、能源等特色製造業基地建設。隨著先期投資20億元的華翔汽車城、總投資200億元的烏沙山電廠落戶西周,最近又有4個投資超億元合資企業的製造業項目意向落戶機電工業園區,一旦付諸實施,特色鮮明的製造業基地骨架將沿象山連接線崛起,從而具有西周區域特色的製造業將進入一個嶄新的發展階段。為此,一方面正確引導企業,立足現有產業基礎和潛在優勢,審時度勢做好產業鏈的延伸和連接,不斷通過工業結構戰略性調整和人才的引進,實現從量變到質變,從粗放到集約的轉型,增強產業競爭力。一方面適時調整招商工作思路,居安思危、奮力進取,積極實施“走出去”、“進攻性”戰略,注重捕捉大企業、大集團的投資信息,千方百計引進一批潛力型、外向型大項目,打造規模型、外向型、旗艦型能經得起市場風浪搏擊的大企業大集團。
營造全民辦廠創業氛圍
3、以宏觀政策為契機,努力營造全民辦廠創業的良好氛圍。西周民營經濟比較發達,有大小非公有制企業近500家。全鎮上下積極營造有利於投資創業的良好氛圍,充分調動全社會投資興辦工業經濟的積極性,放手發展民營經濟和各種所有制經濟。加快建設機電園區科技孵化中心,全力扶持科技型中小企業茁壯成長。要高度重視企業家隊伍建設,大力培訓年輕優秀企業家隊伍,提高企業經營者素質。
大力發展臨港型產業
4、以港口開發為重點,大力發展臨港型產業。港口是稀缺的戰略資源,是連接陸海的樞紐,是沿海城市的重要依託。作為列入寧波市環杭州灣產業帶象山產業區B區的西周,要按照縣裡總體開發利用規劃,搞好臨港工業布局,加快象山港西周區域的發展,要立足產業基礎,發揮資源優勢,著力做大做強汽車、能源、建材等特色優勢產業,努力培育區域經濟核心競爭力。同時,經統一規劃,加強協調,儘快把象山港西周段建成與能源等臨港工業發展配套的港口和寧波南部乃至台州貨物中轉集散基地,進一步凸顯西周交通區位新優勢。
實施“城市化”戰略
二、實施“城市化”戰略,建設現代化工業新城區。
1、以規劃為龍頭,優化城鎮規劃體系。圍繞建生態型臨港工業小城市目標,抓好城鎮總體規劃修編完善工作,做好總規的深化、細化工作,優化城鎮布局,明確中心區規劃,明確功能設施布局。做到新區開發與工農業園區建設相結合,與上張水庫、高山移民村建設相結合,與烏沙山電廠建設、臨港工業發展相結合。規劃新建文化廣場、移民小區、新商貿功能區等一批標誌性建築,形成西周中心城區新格局。
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
2、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拉大城市發展框架。緊緊抓住建設華翔汽車城、烏沙山電廠,建設上張水庫移民村的契機,按照“西延北擴東拓”和“一軸二線三區”的發展方向,加速城鎮擴張步伐,完成昌明路、嵩溪路、匯川路路面澆制,構建以“五橫八縱”道路和“嵩溪下沈港兩縱”河道為重點的城鎮基礎設施體系,通過5年的努力,把城鎮框加擴建到17.6平方公里。
加快人口集聚
3、紮實開展移民工程,加快人口集聚。在做好工業向園區集聚的同時,要科學規劃各類移民、商住小區、加快高山村、上張水庫移民速度,積極引導農民向中心城區安家落戶,拓展建成區框架,促使人氣的集聚,有力地推進我鎮城市化進程,計劃用3-5年時間,完成全鎮17個村1932戶5996人高山、邊遠山區移民工作。
營造城區良好形象
4、加強建設和管理,營造城區良好形象。良好的城市基礎設施和管理,能吸引產業和人口向城鎮集聚。一是要以環境建設和道路交通建設為重點,全面加快公用基礎設施建設和步伐。要根據總體規劃及早預留用地,拉開道路框架,突出“綠色”,把生態建設、環境保護、自然資源合理利用與城鎮建設相結合,集中力量建一批污水與垃圾處理、綠化等項目,逐步實現雨污分流。二是要以創建文明城鎮活動為載體,大力整改市容市貌。加強城管環衛隊伍,完善制度,提高工作效率。要動員各部門、各單位積極參與,抓好綠化、亮化、凈化、美化等形象工程,開展花園式單位,文明路爭創活動,共創一個文明整潔的城市環境,提升工業小城市的整體形象和品位。
實施“生態立鎮”戰略
三、實施“生態立鎮”戰略,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
生態環境建設已引起當今世界各國的共同關注,因為生態環境與科學技術一樣是生產力、競爭力,生態效益可以直接轉化為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堅持“生態立鎮”是西周鎮建設現代化生態型臨港工業新城區不可或缺的戰略舉措。
創建省級生態示範鎮
1、積極創建省級生態示範鎮。要以西周鎮創建浙江省生態示範鎮為載體,要健全落實職責明確、分工協作的工作機制,做到責任、措施和投入“三到位”。要加強領導,形成創建合力,力爭在2005年通過省級生態示範鎮驗收。通過以後,要進一步加強生態建設,全面改善環境質量,同時要加強人文環境、生活環境、法治環境等建設,全面提升社會文明程度,為全縣創建全國生態縣和最佳人居環境作出貢獻,同時自身也要向更高創建目標邁進。
培育發展生態經濟
2、大力培育發展生態經濟。貫徹落實十六屆三中全會精神,樹立科學的發展觀,確立綠色GDP理念。要大力發展生態工業,倡導清潔生產,嚴格控制高消耗,高污染企業進入西周,大力整治和遷建浪費資源、污染嚴重的企業;大力發展生態農業,著力推進農業標準化生產,積極發展無公害食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積極開發西周豐富的山水資源,大力發展生態旅遊業。
抓好綠化工作
3、堅持抓好綠化工作。綠化既能改善生態環境,又能為子孫後代提供良好的發展基礎和永續利用的條件。今後綠化工作要作為西周生態型臨港工業新城區建設不可或缺的一個條件,作為提升區域綜合實力的一項重要標準,作為提升招商引資競爭力的一大優勢,要加強領導,加大投入。要強化林政管理,加大山林植被保護;要重點抓好中心城區、園區和公路綠化,同時要繼續推進村莊綠化和“二港一溪”。
上榜“2018年度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
2019年10月,西周鎮入選“2019年度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
2021年4月,西周鎮入選2021年度浙江省美麗城鎮建設樣板創建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