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靈運

答靈運

《答靈運》是晉末宋初謝瞻的一首五言詩。

作品信息


【名稱】《答靈運》
【年代】晉末宋初
【作者】謝瞻
【體裁】五言詩

作品原文


答靈運
夕霽風氣涼,閑房有餘清。
開軒滅華燭,月露皓已盈。
獨夜無物役,寢者亦云寧。
忽獲愁霖唱,懷勞奏所誠。
嘆彼行旅艱,深茲眷言情。
伊余雖寡慰,殷憂暫為輕。
牽率酬嘉藻,長揖愧吾生。

作品鑒賞


謝瞻字宣遠,為謝靈運從兄。此詩收入《文選》,據李善注“靈運《愁霖》詩云,‘示從兄宣遠’”,知是答靈運《愁霖》詩之作。愁霖,謂因久雨而愁悶。
詩以寫氣侯開首,起得平穩。霽本指雨止,此處可兼指浮雲盡收。風氣,即氣候。黃昏時分,雨住雲散,天空一片清朗澄澈,氣侯亦變而涼爽宜人,這是籠罩全詩的總體氣氛。這氣氛向戶內漫入、滲透,使戶內也一派清涼之意,這是房內的小氣候。閑房,形容房屋之寧靜;余清,謂房中之氣充溢有餘。首二句趣味一離遠、一清雅,想康樂愁中開卷讀之,神情當頓時為之一爽。“開軒滅華燭”,時間雖已暗渡到夜晚,情調卻承上一貫而下:戶內戶外氣氛既同,故我大開軒窗,使其融和流通,不復有彼此厚薄;我既愛氣之清涼,則燭之煙氣暖意自可不必,我既愛氣之自然,則燭之華光亦屬多餘。“滅”字下得極重,有此一字,繁彩盡去,下句“月露皓已盈”之佳景便自然而至。此間畫面之轉接,大有山窮水盡而復柳暗花明之趣:開軒滅燭,人疑將一團漆黑矣,不意燭光甫歇,眼前頓生光明世界。明月晶瑩,如蒙清晨之零露,其色則皓白如玉,其形則已至圓滿——有此自然清光,華燭之人力則相形見絀;此光傾瀉千里,區區之燭當不待而滅。月光之清,又與氣候之清相輔相成、相得益彰。“開軒”二句,其視線則出狹房而入廣闊夜空,其光色則由極暗而至於極明,其崇尚則棄人工而重自然,承上則渾然成一清遠意境,啟下則暗伏望月懷人之意,種種妙趣,不一而足。更難得者,在二句前後遞進全不見費力,筆致輕颺直上,不蹴而就,是可謂神來之筆,非關人力。“獨夜”二句,時間又推移至深夜,意謂:此時萬籟皆寂,惟我獨自一人,憑軒看月,其心寧舒,了無為外物役使之累。“獨夜”一語,與前“閑房”趣正相同,夜無所謂眾與獨,房無所謂忙與閑,我獨故覺夜亦獨,我閑故覺房亦閑。“亦”字看似多餘,其實暗點“寧”者不止是入寢之人、兼及入夜之萬物,包含頗大,而用來全不著痕迹,其中之趣也大堪玩味。這二句相對上四句,既是延伸,亦是補筆。上文造就的佳景,從初夜延至深夜:這一節便大可珍貴;如此佳景,又置於至寧至靜的空間內:這一筆補得益加令人神往。至此,一個明徹悠深的清靜世界,遂完成於詩人筆底,展開於讀者眼前了。
“忽獲”二句,謂詩人正在看月,忽得康樂《愁霖》之作,其中既思念之勞苦,又具說誠懇之情。“忽”字頗有承上啟下之功效,一派寧謐之中得來詩,詩人心頭又不能不忽然地驚動。以下四句又具言讀來詩之感,是答詩的主旨。詩人既為康樂的在外行旅艱難、又為其對自己的深切眷戀感嘆不已,因而詩人雖然很少有人安慰,但讀了詩之後重重憂愁也暫時減輕了許多。這幾句語極淺淡,詞氣亦平暢,不事誇飾,這正是兄弟之間的本色之情。“言”、“伊”都是無含義的襯字,這裡用來也增加了語氣的舒緩。最後二句說自己的詩拘泥而草率,以此來酬答康樂的華麗詞藻,實在慚愧,只有長揖告罪了。這自是詩人的自謙之詞了。
此詩以前六句為最佳。靈運詩既題作“愁霖”,則其中定有許多愁意,而此詩並無一字相慰,似不近理。其實詩中的“夕霽”,正是為“霖”而設,而前六句細寫的月夜之清靜,宛如一帖清涼劑,亦足以開靈運之愁懷。故這六句非但意境優美而已,其慰人的立意,亦最是高妙。

作者簡介


謝瞻(383-421)晉宋間詩人。字宣遠,一名檐,字通遠。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人。出身官宦之家,謝朗之孫,謝重之子、謝晦兄。晉時為安西將軍桓偉參軍。歷楚台秘書郎、劉柳建威長史、武帝鎮軍參軍、琅邪王大司馬參軍。轉主簿、安城相、宋國中書、侍郎、相國從事中郎。入宋為豫章太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