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劉可明的結果 展開
- 劉可明
- 劉洲銘
劉可明
劉可明
1976年出生於遼寧鞍山,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導演系。中國新銳派導演。電影作品《山生》《不可觸及》。2004年至2008在中央台導演大型晚會和紀錄片導演。
2008年成立“ACTION電影工作室”。在電影和戲劇領域創作高品質藝術作品。印象作品系列《印象大紅袍》《印象普陀》 出任戲劇導演。在舞台戲劇,視覺藝術方面具有創意精神的導演。中國青年導演小組代表創立“ACTION洲銘電影工作室”,2011年任【世界華人聯合大會——影視產業聯合會】,副會長。現居住北京。電影代表作品《山生》《不可觸及》《迷金》。在張藝謀印象作品系列《印象大紅袍》《印象普陀》 出任戲劇導演。在佛教文化領域開始挖掘創新體悟戲劇,創辦“因果劇場”。
電影作品
《山生》 導演
《迷金》 導演
《左眼不跳財》導演
《不可觸及》2002年獲中國西安青年導演大賽最佳故事片獎 導演
《馬文的戰爭》常征導演合作 導演
電視劇 紀錄片作品
《真情人生》《一生承諾》(獲中國第七屆電視金鷹節電視劇優秀獎)導演
《少林寺傳奇之大漠英豪》都曉導演合作 導演
《西施秘史》尤小剛導演合作 導演
紀錄片
《百年中國紅十字》導演

劉可明
《太極拳》(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申遺片)導演
《四庫全書》 導演
《三希堂》 監製
視覺藝術 戲劇作品
”印象系列“大型實景演出
《印象大紅袍》 戲劇導演
《印象普陀》 戲劇導演
話劇
《捏一個你,塑一個我》 導演
《審判》 導演

劉可明
《遊戲規則》 導演
大型晚會 開幕式
《2004中國山東·嘉祥石雕藝術節》 總導演
《2005雲南·彝族火把節開幕式》 總導演
《2008中華母親節大型頒獎晚會》 總導演
《第五屆全國特殊奧林匹克運動會會徽吉祥物發布暨倒計時一周年晚會》 總導演
劉可明,1962年生於北京,現為北京專業畫家。劉可明畢業於中央美院國畫系。1988年赴美留學,就讀紐約州巴德藝術研究院碩士研究生兩年,獲碩士研究生學位。
成就榮譽

劉可明
社會評價
獨樹一幟的畫家劉可明
——西德尼吉爾伯特
對於一名青年畫家來說,能成為一個新的重要流派中的一員實在是值得慶幸的事,因為如果把流派中的各個成員放在一個整體背景來考慮,這個整體所產生的影響會比單個畫家加在一起產生的影響還要大。然而,如果想創建一個獨立流派,每個畫家都必須擯棄前人遺風,樹立一種完全不同的原創風格,就像劉可明的作品這樣令人“耳目一新”。該畫家目前正在位於斯普林大街96號的瑞沃爾美術館舉辦展覽,其作品鮮明地表現出畫家獨樹一幟的風格。
雲南畫派是當今活躍在中國畫壇上的一支新生力量。作為該畫派的作品中,我們不難看出這位極具天分的年輕畫家,(畫家本人目前正在紐約巴德學院攻讀美術碩士)學位,在作品的表達中吸納了西方流派的一些因素,同時又非常自然地表現出畫家出生地所蘊含的民俗民風。
劉可明是中國當代畫壇“重彩”派的佼佼者。他的作品色彩艷麗凝重,這一點是雲南畫派的其他畫家們所無法比擬的。可明對色彩的處理鮮明而又不失協調,同時恰倒好處地運用了線條,這得益於他接受過嚴格的國畫訓練。即使對毛筆的運用在他的作品中占第一位,在這方面他依然顯示出嫻熟的技巧,就像漁夫一樣,用他的線條精確地捕捉作品的每一個細節。大多數情況下,作品里會包含標緻的女性,以及具有異域情調的動物和景色,偶爾還會出現一些古怪精靈或神話中的人物。所有這些通過對各種色彩的細緻處理交織在一起,使作品流露出一種節奏美感,並且在細緻處理和大膽運用兩種手法之間取得了平衡。可明對畫面節奏的處理永遠那麼到位,這種節奏來自自然賦予他的靈感,使作品在無意間具有了一種靈性,反映出畫家和傳統,直至宇宙現象之間的聯繫。
“河邊曲”這部作品的中心人物是一位妙齡少女,全身赤裸,帶著一抹翠綠,如同自然本身。她那烏黑的髮絲隨風飛揚,少女則端坐在河岸邊吹笛,笛子上纏繞著一條小蛇。遠處,那透著粉紅色的山巒,河岸邊隨風搖曳的水草,讓人久久沉浸於其間。
“風之韻”這幅作品同樣讓人難以忘懷。在如畫的景色中,一個美麗的裸體女子跪卧在鴨群旁,手中拿著一條綉滿花朵的紗巾。女子豐腴的體形,開著粉紅色鮮花的大樹,隨風飄動的樹枝和畫中舞動的風的線條,使整個作品充滿魅力。
在“叢林中的女人”這幅作品中,畫家將自然和想象力更加緊密地融合到一起。畫中,一位令人驚嘆的美麗裸體女子與一隻長滿艷麗羽毛的鳥和身著古代服飾的矮小獵人們在進行無聲交流。如果說畫中年輕女子展示著塵世中的俗艷之美的話,那麼她的同伴們則是神話中的人物,他們代表著中國農民的精神境界,他們與自然和諧相處,過著一種簡樸的生活。
另一部作品,“昆明的花樣少女”,雖然畫中人物穿著鮮亮顏色的農村粗布衣服,打扮樸素,但她們的魅力絲毫不遜於前幾幅作品。這部作品對矯飾主義的捏拿作態無疑是一個衝擊。畫中一名少女懷抱著一隻孔雀,另一名少女手持一籃鮮花,兩個人看上去生機勃勃,散發天真無邪,毫無矯飾的美麗。
通過創造性地使用丙烯顏料在竹漿紙上作畫,加之運用艷麗的色彩,發揮浪漫的想象,劉可明在當今東西方美學的前沿發出了自己獨特,年輕而有力的聲音。
劉可明慶祝他的“中國馬年”
——馬丁帕爾森
對於洞察敏銳的藝術家來說,環境的改變可以對畫家的風格產生重大的影響。中國和美國相隔萬里,從那樣一個遙遠的國度初來紐約,置身於一個迥然不同的環境,這樣的“文化衝擊”對藝術家的影響是深遠的。只有具備爐火純青的功底,才能做到對外來文化既可以保持兼收並蓄,同時不失去自己的原創風格。
這種純熟的功底在年僅27歲的“老練”畫家劉可明的作品中得到充分體現。作為一名運用丙烯顏料在竹漿紙上作畫的藝術家,該畫家的作品目前正在位於斯普林大街96號的瑞沃爾美術館展出,而畫家本人正在紐約巴德學院攻讀美術碩士學位,留居美國的經歷讓他獲益匪淺。在國內,可明一直被譽為“美術界的一個”奇才。早在1984年,作為班上的尖子生,可明曾給造訪中國美術學院的英國前首相瑪格麗特撒切爾夫人畫像。畢業后不久,可明成為“民族團結雜誌社”的美術編輯和記者,該雜誌社隸屬於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在雜誌社工作期間,他的足跡踏遍了中國偏遠省份,親身經歷了各地獨特的文化和傳統習俗。
可明的作品,除了具有極其豐富的想象力外,這些傳統因素在作品中佔有顯要位置,並轉化為表現畫家個人夢想的一些符號。有的類似於中國古代雕塑中的一些凶神惡煞的臉譜,一些看上去較溫和的形象則如同異域仙境中的人物。大多數時候,這些人物身邊會有一些美女形象陪伴,她們妖嬈的姿態在中國畫裡面並不多見。美女們經常赤裸身體,或者僅用一條薄紗遮住身體的一部分。這些美麗的少女們置身於如畫的景色中,頭上高懸的紅日明月將光芒灑落在蜿蜒交錯的樹枝上,樹叢中小河流淌。女性的酮體曲線,和遠處的圓月山巒通過複雜的線條處理交織在一起,輔之以大面積的色調,使作品更加充滿生氣。在畫家最近的一些作品,諸如“夜曲”,“秋之花”以及“春夢”中,可明對作品的嫻熟駕御驅使作品產生了一種強烈的視覺效果,並使作品中的人物,景色,和作者的想象力達到了高度統一。
從對色彩運用的角度來看,劉可明屬於雲南畫派,或稱“重彩”畫派的一員。該畫派是活躍在當今中國畫壇上的一隻獨秀,而劉可明是其中最早引起人們關注的成員。然而,由於畫家本人非凡的獨創性,似乎又很難將他簡單地歸入某一個具體類別。畫家不斷完善的個人藝術風格更是將他與其他畫家區別開來。這種強烈的個人風格在畫家留居美國期間的一些作品中得到了淋漓盡致的表現。在這些作品中,畫家的處理手法更加大膽,同時強化了對色彩的運用。
值得一提的作品是“沉睡的精靈”。畫中,兩個體態優雅的女子經過畫家精心處理,在空間上呈現出一種對比。左邊的女子蜷卧著,周圍環繞著一些象徵夢境中的人物,其中包括一個美式馬戲團的小丑。與之相反,右邊的女子站立著,表現出一種清醒的姿態,她也構成了畫面的一部分。除了一些傳統神話中的人物(有些類似於中國京劇臉譜人物),可明發揮想象,將西方馬戲團的小丑加入作品中,使之成為“沉睡的精靈”所表現的潛意識世界里的一個亮點。
另一個表現出畫家鮮明個人特點的作品是“牧馬人”。在這幅表現作家本人的自畫作品里,畫家騎在一匹白馬上,馬鬃和馬尾在風中飛揚,畫中的牛群和彎彎的牛角表現出強烈的節奏感。更值得一提的是,畫家將黑乎乎,粗俗的牛群,熠熠閃光的白馬,以及象徵秋天的橘紅色形成鮮明對照。而橘色經常出現在畫家的近期作品中。
展覽中的很多作品都令人為之一征,其中最值得稱道的當屬“中國馬年”。

劉可明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