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恭天皇
仲恭天皇
仲恭天皇是順德天皇第一皇子懷成親王,建保六年(1218)十月十日出生,其母為攝政九條良經的女兒一條院立子。 1221年在位。
(1199)正月十三日源賴朝突然死亡,兩年後正月發生梶原景時流放事件,接著是比企能員被誅殺,二代將軍源賴家流放伊豆后不久被暗殺,畠山重忠事件,因為牧の方的牽連而致北條時政倒台,和田義盛事件。種種血腥的陰謀與內鬥次第發生,期間大王旗變化之瞬疾叫人無法適應。
在一次次的爭鬥間鎌倉幕府武家政權的歸屬日漸明朗,然而遠在京都一心要討滅幕府,回復皇權的后鳥羽上皇和順德天皇眼裡,這一切卻成為幕府日漸衰退、弱化的表徵。
建保六年十月二十一日,在後鳥羽上皇與順德天皇父子的謀劃下,加封才出生的皇子懷成為親王格,五日後再封為皇太子。
四月二十日
朝廷決定正式倒幕。五月,順德天皇讓位於四歲的懷成親王,是為仲恭天皇。
順德上皇交讓皇位的緣由應該是憑藉院政的力量在承久之亂中順利實施討幕的方針吧。
仲恭天皇是順德天皇的長子,“承久之亂”時,他才3歲。他登基后,京都隨即被幕府軍佔領,無辜的幼兒天皇也被殃及,從天皇的寶座上被趕了下來。他只在位77天,而且從未舉行過即位儀式,所以歷來不被列入正統,而被稱為“廢帝”。直到1870年,才得以擠進125名天皇系列。
面對院廳的挑戰,源賴朝的遺孀“尼姑將軍”北條政子親自召集御家人商議對策,她聲淚俱下地勸說御家人們同心同德抗擊院廳的武裝行動。以關東武士為代表的武士階級,在幕府面臨危機的形勢下,表現出精誠團結的精神。當北條義時的弟弟、兒子北條泰時與北條時房率軍西行的時候,全國的武士都爭先恐後地參加其中,很快集合了19萬大軍。
相反的是,1221年5月,后鳥羽上皇在調遣手下武士消滅了幕府派駐京都的守護之後,向全國發布了討伐幕府執權北條義時的敕令。然而,敕令發出后響應者極少,並沒有出現上皇所期待的討幕局面。6月15日,幕府軍隊進入京都,后鳥羽上皇手下的1700名皇室軍隊很快落敗,后鳥羽上皇撤銷討伐命令,俯首投降。這次動亂,史稱“承久之亂”,以皇室失敗而告終。
強迫仲恭天皇退位,立高倉天皇的10歲孫子即位,為後堀河天皇。但是幕府無法廢除或取代天皇制度,因為天皇不但是世俗的統治者,同時又具有宗教意義上的權威。在平民百姓的思想中,天皇的地位是神聖不可代替的。所以幕府雖然能夠廢黜某個天皇,但只能讓皇族中另一個人即位,既不能廢除天皇制也不能建立新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