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石寺
宴石寺
宴石寺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玉林市博白縣境西南部頓谷鎮石坪村,景區面積為24平方公里,碧綠的南流江從景區穿梳而過。
宴石寺
清乾隆年間,宴石寺經續修后,增加了泥塑像和木雕神像,擴大了規模,拓寬了路徑,顯得更加壯觀了。據清道光《博白縣誌》載:"寺頂半壁中,人跡不能至。有野梯一具,不知置自何時。詢近百歲人,稱幼時已見如此。又詢故老,亦然。常經風雨漂剝,久不傷壞,亦神物也。"於是,人們傳說,在宴石寺頂半壁中的竹梯乃仙人所置,是專供能成正果的僧人登仙境用的。寺中如有功德厚,修鍊好,理應成正果的僧人時,仙家就把竹梯從岩上放下,讓他沿梯而上,即可登天成仙。明代中期,宴石寺有一位僧人應得成正果,仙家把梯搭在寺門口,上端擱於寺頂岩石上,讓他登梯而去。此僧登梯成仙后,仙家把梯升起,放於石岩之上,以待日後再用。此雖是傳說,但旨在鼓勵僧人,要勤懇誦經,誠心修鍊。儘管這些傳說是虛構的,此寺僧人也無成仙者,但是成為名僧者卻不少。如香港舵寺大法師李茂鋒、龐隔秋就是在該寺剃度入法門的。因此,宴石寺不失為名寺。隨著宴石寺的知名度的提高,歷代吸引了不少名人慕名到此遊覽,詩興大發,執筆題詩,並把宴石仙橋聯為一體吟誦。如清代康熙年間杭州府的吳耀就以《宴石仙橋》為題作詩。詩曰:
無復清歌此地逢,鎖沉鼉鼓咽鯨鍾。
洞深林屋重門豁,徑轉鉤梯疊石封。
掛壁泉飛如雪練,卧波橋亘未雲龍。
蠻王游宴皆陳跡,剩有江山滲墨濃。
清代康熙年間杭州人程均作《宴石寺》詩曰:
昔日山無寺,今朝寺亦山。
不須金碧飾,只在石岩間。
高聳群峰小,環回一水灣。
伯圖游宴歇,獨羨老僧閑。
一九八○年秋,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副主席羅立斌游罷宴石寺,感慨萬分,以《弔宴石岩》為題作詩曰:
南流自古旅商行,布帛鹽珠遠未停。
陳越馬援誰住宴?唐觀漢寺覺禪靈。
滄桑浩劫沙泥下,世代留痕旦夕平。
四舊未除文物毀,從來批判有師承。
博白宴石寺
一九八八年,博白縣人民政府為發展旅遊事業,決定開發宴石旅遊區,廣大幹部、群眾和海外僑胞紛紛捐款,並得到香港中國文化協會委員黃宗奉先生的大力資助。宴石旅遊區於當年四月動土修復。宴石寺的古迹已得到部分修復,道路已擴建,並在宴石寺對面的兩根石筍中間建起一座瞭望台,取號"雙燭台"。一九九一年,又在宴石寺的右側臨江處動工修建餐館,以便遊客食宿。不久,宴石寺將放射出更加神奇的異彩。
1995年4月經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批准把宴石山風景區的隋朝建造摩崖三座雕象列為省級重點保護文物,同年8月自治區人民政府審批為省級風景名勝區。